市立六龜高中 高一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物理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龍騰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06.95 KB
頁數
4
作者
TIGER-XP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31,离现在 0 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六龜高中 108 學年度 1學期四年級第一次段考物理科試題卷
範圍: 112 命題教師: 蘇育田 班級:四年_____ 座號: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填充 (每格2分,共20) :
1. 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稱為【 () 】方法。
2.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量如速度密度電荷能量等其單位皆可由七個基本單位計算組合導出而得稱為 (2)
】單位。
3. 物質間因為交互作用彼此影響到目前為止科學家發現自然界有四種基本交互作用也就是四種力 (3) (4)
、強核力、弱核力,而與實驗作為比對之用的則稱為
4. 寫出提出下列理論的科學家名字:
日心說 (5) 原子說 (6) 三大運動定律 (7)
相對論 (8) 電磁統一理論 (9) 物質波 (10)
二、選擇(每題 3,60 )
1. )目前長度的基準是依照下列哪一種性質來訂定? (A)地球形狀的對稱性 (B)光的直進性 (C)鉑銥合金棒的標
準性 (D)光速的不變性 (E)單擺等時性
2. )牛頓曾說過:「如果我看得比較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句中的「巨人」是指何人? (A)安培 (B)
焦耳 (C)馬克士威 (D)伽利略 (E)愛因斯坦
3. 直到二十世紀物理界出現哪一位科學家修正了牛頓力學成為繼牛頓之後的科學巨人? (A)愛因斯坦 (B)波耳
(C)普朗克 (D)拉塞福 (E)馬克士威
4. 下列有關物理哲學的貢獻敘述何者是錯的 (A)亞里斯多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B)
托勒米提倡地心說,認為地球處於宇宙的中心 (C)伽利略撰寫了兩本偉大的鉅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
學》 (D)相對論的時空觀是由愛因斯坦所提出的 (E)太陽為宇宙中心的日心說是由哥白尼提出的
5. 下列五種粒子中哪幾個是基本粒子?()電子
()中子
()質子
()原子核
()夸克 (A)()() (B)()()
(C)()()() (D)()()()() (E)()()()()()
6. )某中性原子 A的正離子 A3 + 中含有電子數 10 個,中子數 14 個,則 A原子是下列何者?
原子序
11
12
13
14
15
元素符
Na
Mg
Al
Si
P
(A)Na (B)Mg (C)Al (D)Si (E)P
7. 某人在地球表面某處秤得其重量為 W
若地球質量不變但半徑變為 3則該人在地表的重量變為何? (A)3W
(B)9W (C)
1
3W
(D)
1
9W
(E)W
8. )某知名品牌的電腦規格如下,若阿昌拍攝的一張數位照片的檔案大小約為 1MB,則此硬碟最多可儲存約多少張
數位照片?
CPU
硬碟
記憶體
作業系統
Due T5500
120GB+TPM
512MB
Windows
MCE
(A)100 (B)1000 (C)10000 (D)100000 (E)1000000
9. )亞里斯多德、牛頓、伽利略與愛因斯坦在物理運動力學方面均有提出觀念或理論,若依年代先後順序,下列何
者正確? (A)亞里斯多德牛頓伽利略愛因斯坦 (B)亞里斯多德伽利略愛因斯 (C)伽利略、
亞里斯多德、牛頓、愛因斯 (D)牛頓、伽利略、亞里斯多德、愛因斯坦 (E)愛因斯坦、牛頓、伽利略、亞里
斯多德
10. )根據 2018 8月平面媒體報導,外資券商看好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築起的 7奈米製程技術門檻,使競爭對手三
星無法追趕,加上英特爾(Intel)10 奈米製程發展延宕,台積電幾乎穩定取得蘋果 A13 處理器訂單,挹注 2019
下半年營收。請問 1奈米為多少微米? (A) 103 (B) 106 (C) 103 (D) 106 (E) 109
11. )有關石墨與鑽石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有相同的原子排列結構 (B)兩者有相同的導電能力 (C)兩者有
相同的比熱 (D)兩者由相同的原子所構成 (E)兩者有相同的硬度
12. ()質子()中子()電子()夸克;以上 4種粒子發現的順序為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丙
乙甲 (D)丙甲乙丁 (E)丙丁甲乙
13. 已知鋰原子(
7
3Li
)的密度約為 0.53 公克/立方公分其原子半徑約為 152 皮米。若鋰原子核的半徑約為原子半徑的
十萬分之一,則鋰原子核的密度大約為多少公斤/立方公尺? (A) 5.3 × 1011 (B) 5.3 × 1012 (C) 5.3 × 1014 (D)
5.3 × 1017 (E) 5.3 × 1019
14. )如圖所示,在一直線上有兩個點電荷。電量為+4Q的點電荷位於 x = 5a,電量為Q的點電荷位於 x = 9a、庫侖
常數為 k,則兩電荷間的作用力大小為
(A)
2
2
4kQ
a
(B)
2
2
4
kQ
a
(C)
2
2
16kQ
a
(D)
2
4
kQ
a
(E)
2
16kQ
a
15. )地板對物體的支撐力,從微觀觀點來看,是屬於哪一種基本交互作用? (A)重力 (B)電磁力 (C)強核力 (D)
弱核力 (E)念力
16. 所有物體間的交互作用力依其本質可被區分為四種基本交互作用試比較此四種交互作用強度由大而小排列(假
設物質間的距離在一個極小值附近且四種基本交互作用均存在 (A)強核力>電磁力>弱核力>重力 (B)
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重力 (C)重力>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 (D)強核力>重力>電磁力>弱核力
(E)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重力
17. )已知氯原子
35
17 Cl
,鉀原子
39
19 K
,鈣原子
40
20 Ca
,依此可判斷這三種元素的離子Ca2 +Cl K + 三者,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 (A)質子數 K + 最多 (B)電子數一樣多 (C)中子數 Ca2 + 最少 (D)質量 K + 最大 (E)帶電量 Cl
18. )設地球之半徑為 R,地球中心與月球中心相距約 60R,若地球的質量為月球的 81 倍,則物體在距地球表面多遠
處,其重力恰為零? (A)43R (B)54R (C)34R (D)6R (E)53R
19. )假設在太陽系中所有行星軌道皆為圓形軌道。今若發現一新行星,地球質量為此行星的 8倍,地球半徑為此行
星的 4倍,地球繞太陽的平均軌道半徑為此行星的 2倍,則太陽對地球的萬有引力量值為太陽對此行星的若干
倍? (A)1 (B)4 (C)
1
2
(D)2 (E)4
20. )設大小完全相同且同材質之金屬球 ABC,其中 AB兩球各帶 + q + Q之電量,而 C球不帶電。AB
球相距 4R且保持不動今將 C球與 A球接觸後再與 B球接觸而後置於 AB連線之間且距 AR處,R
大於球半徑若發現 C球呈靜止A
B電量量值的關係為何? (A)11q = 2Q (B)17q = 2Q (C)5q = 3Q (D)7q
= 2Q (E)5q = 2Q
三、複選及素養導向題 (每題2 20) :
1. )下列各物理量與單位之配對,哪些是正確的?(應選 3項) (A)熱量:卡 (B)重量:牛頓 (C)力:公斤 (D)
時間:光年 (E)能量:焦耳
2. )關於物理的發展史,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項) (A)牛頓創立行星運動三大定律,並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B)焦耳從實驗中證明熱是一種能量,並計算出熱功當量 (C)惠更斯提出光的微粒說 (D)馬克士威整理出電和
磁的四個關係方程式,並以理論預測光就是電磁波 (E)普朗克所提出的量子論與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構成二
十世紀後發展的物理基礎
3. )關於物理的發展史,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項) (A)牛頓歸納出行星運動定律,並推導出萬有引力定律
(B)焦耳從實驗中證明熱是一種能量 (C)更斯提出光的微粒說 (D)法拉第整理出電和磁的四個關係方程式,
並以理論預測光就是電磁波 (E)普朗克所提出的量子論與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兩者構成近代物理的基礎
4. 2010 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研究石墨烯的兩位俄裔學者:海姆和諾沃謝洛夫。他們將石墨分離成小碎片,從碎
片中剝離出較薄的石墨薄片然後用膠帶黏住薄片兩側撕開膠帶薄片就隨之一分為二斷重複這個過
最後得到單層碳原子的石墨烯。石墨烯為單層碳原子材料,碳原子排列成邊長為 0.14 奈米狀似蜂巢的正六邊形
構造如圖所示石墨烯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薄最堅硬導電能力最好的物質基本上呈透明,但極為密實,
氣體和液體都無法滲透。石墨烯雖然比鑽石還堅硬,但卻可以像拉橡膠一樣對它進行拉伸。有關石墨烯結構的
敘述,試問下列各項哪些正確?(應選 2項)
(A)圖示正六邊形角落的原子,同時被數個正六邊形共用,則在每個正六邊形範圍內,平均有 2個碳原子 (B)
(A)平均有 3個碳原子 (C)已知碳原子量 12邊長 a的正六邊形面積為
2
33
2a
且標準籃球場的長寬規格為
長度 28 公尺寬度 15 公尺 1公克石墨烯的面積約等於 3個籃球場面積 (D)(C)約等於 300 個籃球場面
(E)(C),約等於 3000 個籃球場面積
5. )如圖所示,為某種電中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分別代表組成原子的三種不同粒子,有關原子結構
的問題,下列各項哪些正確?(應選 2項)
(A)該原子的質量主要由粒子決定 (B)(A),原子的質量主要由粒子決定 (C)該原子的原子序為 4
(D)粒子為質子,總數為 5 (E)粒子為中子,總數為 4
18 世紀時,科學家並不清楚光的本質是什麼,而牛頓提出的微粒說與惠更斯的波動說相持不下。牛頓認為光微粒具有
微小質量因受水的吸引當進入水中後其光速會變快而偏向法線但惠更斯認為光是一種波動當光由空氣進入水中,
其光速會變慢而偏向法線兩個假說的起始點不同所預測的結果也不盡相同都能解釋當時已經觀察到的折射現象
由於當時欠缺光特性的實驗證據,無法檢驗哪一個假說才是正確的。雖說牛頓名氣比較大,微粒說稍占上風,但是波動
說也有一定的支持者。站在旁觀的角度來看,兩個理論都是從明確的假設出發,得到與實驗吻合的計算結果,確實吻合
保持理性、客觀、避免妄下判斷等科學態度。在缺乏決定性的實驗證據前,即便秉持科學的態度,也不見得會得到一樣
的結論。要一直等到楊氏完成雙狹縫干涉實驗,結果明顯與牛頓提出的粒子說相左,光的波動說才開始被科學界接受。
一直到傅科於 1862 年利用旋轉的多面鏡,放大反射光束因鏡子旋轉而產生的位移,非常精確地測出光在空氣中的速度大
小為 2.99796 × 108公尺/秒,也實驗證明了光速在水中比空氣中慢。水中光速比空氣中慢的實驗結果,與牛頓的微粒說所
預測明顯不符,至此科學家相信惠更斯光的波動說才是正確的。
(6) 根據上述文字可知,一個成功的科學理論必須具備下列哪些要素?(應選 2項) (A)名氣夠大需得到所有人
的認同 (B)能解釋已知的實驗結果或現象 (C)能與其他人理論相抗衡 (D)能做出合理預測並獲得實驗的證實
(E)能符合生活經驗
(7) 我們可以將光在一定時間中移動的距離訂為長度單位例如以光在 1秒中移動的距離為 1光秒光在 1日中移
動的距離為 1光日已知地球與昴宿星團的距離約為 444 光年請利用傅科所測的光速計算地球與昴宿星團的距離約多少
公尺? (A) 4.2 × 1012 (B) 4.2 × 1015 (C) 4.2 × 1018 (D) 4.2 × 1021 (E) 4.2 × 1024
夸克依目前科技而言是一種基本粒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夸克可以互相結合,形成一種複合粒子,稱為強子;
而強子中最穩定的是質子和中子,它們是構成原子核的單元。由於一種叫「夸克禁閉」的現象,夸克不能夠直接被觀測
到,或是被分離出來,只能夠在強子裡面找到夸克,所以我們對夸克的所知大都是來自對強子的觀測
附表是目前已知的夸克家族。夸克主要有 6種,分別是上、下、魅、奇、頂及底夸克;而較重的夸克會通過一種稱
為粒子衰變的過程,迅速地變成上或下夸克。上及下夸克一般來說很穩定,在宇宙中很常見,可以組成質子和中子;而
奇、魅、頂及底夸克則只能經由高能粒子的碰撞而產生(例如宇宙射線及粒子加速器)
夸克有著多種不同的內在特性,包括電量、質量、自旋及色荷等。在物理的標準模型中,夸克是唯一一種能經受全
部四種基本交互作用的基本粒子。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種類
上夸克
下夸克
魅夸克
奇夸克
頂夸克
底夸克
符號
u
d
c
s
t
b
電量
2
3e+
1
3e
2
3e+
1
3e
2
3e+
1
3e
質量(u)
0.003
0.005
1.3
0.15
172
4.2
發現時
1970
1970
1974
1970
1995
1977
*一個質子的質量大約為 1u = 1.67 × 1027 kg
(8)
有關上文及附表所示下列敘述何者為真? (A)目前科學家可以直接觀測到夸克 (B)夸克的質量一定比質子
(C)四個基本作用力分別為電力磁力強核力及弱核力 (D)依夸克的電量判斷中子內部含有 1個上夸
克與 2個下夸克 (E)質子的質量全部來自夸克
(9)
較重的夸克會通過粒子衰變的過程變成上或下夸克。請問粒子衰變的過程需要用哪一種基本作用力來解釋會
比較合理? (A)重力 (B)電力 (C)磁力 (D)強核力 (E)弱核力
(10) 若已知 1u = 938 MeV/c2,請按照表格中所提供的數據與附圖的質子內部構造,估算 1個質子中其他形式
的存在之質量為多少 MeV/c2(1M = 1061eV = 1.6 × 1019 Jc = 3 × 108 m/s)
(A) 938 (B) 928 (C) 918 (D) 9.4 (E) 0.094
高雄市六龜高中 108 學年度 1學期四年級第一次段考物理科答案卷
範圍: 112 命題教師: 蘇育田 班級:四年_____ 座號: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填充 (每格2分,共20: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選擇題(每題 3,6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複選及 (每題2 20) :
1
2
3
4
5
6
7
8
9
1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