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相對於某些人的保守心態,有許多人爭取同性戀者的人權,如婚姻、財產繼承等,認為不能因為性傾向而
有差別待遇,「反同」和「挺同」者各自有一套論理。關於上文所述,請問何者是較正向的態度?
(A)雙方論點沒有交集,只能一方屈服來消弭紛爭(B)雙方的看法出於不同的社會文化,並沒有和解的
可能(C)即使時代演變,道德價值觀也不會改變(D)雙方應相互理解,透過理性辯論來凝聚共識。
( )14.隨著科技發展,許多人透過 LINE、FACEBOOK 等社群軟體交流,但也因此出現許多令人困擾的謠言,例如網
路謠傳新課綱中,性別平等教育是要教兒少濫交,教育部為此多次發布新聞稿澄清、闢謠。請問根據「PAPA
理論」, 上述主要涉及何種資訊倫理課題?(A)隱私權(B)所有權(C)使用權(D)正確性。
( )15.洪姓下士死亡案,軍檢偵查後認為是禁閉室之中士個人的凌虐行為,因中士具有軍人身分,因此其行為觸
犯《陸海空軍刑法》。請問規範一般人民犯罪的《刑法》,與規範軍人犯罪的《陸海空軍刑法》,在法律上分
別屬於哪一類?(A)成文法與不成文法(B)普通法與特別法(C)公法與私法(D)實體法與程序法。
( )16.社會規範其中或有重疊及異同之處,請問下列哪一個敘述錯誤?
(A)「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來自於宗教(B)道德是源自於人的天性與良知(C)習俗是一種約
定俗成、自發的社會規範(D)只要不違反法律,同時就不會違反道德。
( )17.有關宗教的社會規範,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宗教是藉由信仰的力量,約束信仰者的外在行為與
內在思維(B)宗教有強制的公權力做後盾(C)宗教是一種由政府所推動的社會規範(D)宗教所主張的
教義,對社會大眾的行為有絕對的約束力。
( )18.日本某報社從幾張多年前的圖書館借閱卡中,揭露知名作家村上春樹高中時期的閱讀習慣,引發隱私權的
爭議。如果此事發生在台灣,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隱私權屬於社會權的一環,只有在侵害公益時
才能主張(B)隱私權屬於集體權的一種,故一般民眾無法主張(C)隱私權屬於新興基本權,故無法保障
(D)隱私權雖非《憲法》明文保護的基本權,但可依概括條款受《憲法》保障。
( )19.南韓電影《屍速列車》描述喪屍病毒蔓延,主角搭乘的列車中,有許多乘客也陸續被感染,主角因此努力
趕往尚未受感染的車廂;在未受感染的車廂中的其他乘客,卻因為害怕被傳染而將主角趕出去。請問站在
「效益論」的觀點,會如何評價該劇情?(A)為了維護車廂多數人的利益,基於善的意志,趕走主角仍然
是符合道德的(B)只要維持良好的品格,就算最後將主角趕出車廂,也是符合道德、良心的(C)乘客將
主角趕走,是基於維護多數人的利益為優先,仍是理性做出的決定(D)在面對緊急危難時刻,更可凸顯出
道德實踐的不易,人仍是非理性的動物。
( )20.關於立法院之職權行使,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法律案須經立法委員 15 人以上連署,才能提出委
員案(B)因第三讀會只能修正文字,並應將議案全案付表決,故不得提復議動議(C)所有法律案都必須
經黨團協商才能二讀(D)為使會議慎重其事,避免提案浮濫,議案排入議程後不得撤回。
( )21.青年學子參加朋友的聚會時,為獲得對方的接納與認同,對於朋友用來助興的不明藥物,大多不會過問或
排斥,假如不慎誤用毒品之後,他們只會感受到當下帶來的快感,忽略毒品帶來的危害。請問由上文可知,
影響青少年的道德價值觀,最主要的因素為何者?(A)家庭(B)學校(C)同儕團體(D)傳播媒體。
( )22.合法卻未必合乎道德的行為有很多,例如:歐國瑜因周轉失靈而向好友鄭台銘借錢,卻一直拖欠未還。根據
我國《民法》有關「消滅時效制度」的規定,楊台銘若始終未催討,則在★年後,歐國瑜得以前述規定為由
而拒絕還錢。請問★為下列何者?(A)15 (B)20 (C)25 (D)30。
( )23.經研究指出,多數小孩在小時候,都曾經有虐待動物的情況,原因是由於他們不理解這是不道德的,只有
經過不斷地學習、成長,才會漸漸建立自己的道德觀。請問下列何者屬於這種「道德成規前期」的發展狀
況?(A)以周圍之人的評價來判斷是否合乎道德(B)利用自己的良心來判斷是否合乎道德(C)以行為
會不會被懲罰來判斷是否合乎道德(D)以是否合乎法規秩序來判斷是合乎道德。
( )24.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一般理性的人,都明白自己應盡的道德義務;而一個具有道德價值的行為,須不受任
何外在的誘因驅使,純粹基於道德義務而為。請問上述理論稱為什麼?
(A)正義論(B)德行論(C)義務論(D)效益論。
( )25.心理學家柯爾伯格承續皮亞傑的研究,並進一步擴及到青少年乃至成人,提出不同的道德發展歷程。關於
柯爾伯格的主張,請問下列何者正確?甲、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成員,會遵循相同的道德發展階段。乙、他
認為道德發展有階段性,但不再以年齡為絕對的區分標準。丙、每個人都能進入「道德成規後期」。丁、道
德發展的前四個階段,普遍存在於所有文化。(A)甲丙丁(B)甲乙丁(C)乙丙丁(D)甲乙丙丁。
( )26.《公務員服務法》公布於民國 28 年,最近一次修正是在 89 年;《公務人員保障法》則於民國 85 年公布,92
年修正全文。對於公務員的服從義務,二法都有所規定,請問該如何適用?(A)因為《公務員服務法》屬
特別法,應優先適用(B)因為《公務人員保障法》屬於後法,所以應優先適用(C)因為《公務員服務法》
的訂定時間比較早,所以應優先適用(D)因為《公務人員保障法》的內容比較詳細,所以應優先適用。
【第2頁,共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