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六龜高中 高二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三民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54.11 KB
頁數
6
作者
dcool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31,离现在 0 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 6
高雄市立六龜高及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定期考查高二歷史科試題卷
【範圍】:第三冊 C1~C4 班級:_____姓名:_____座號:____
※選擇題請用 2B 鉛筆在答案卡上作答。手寫部分,請勿空白 ※總分 128,超出 99 分部份轉為學習積點
一、選擇題劃記於答案卡 (84 分,每題 2分,1~42 )
(1~40 題為單一選擇題;41~42 多重選擇題,答錯倒扣 1/5,題外不扣分)
1B )下列史事請依發生時間先後排列順序:1.二次革命;2.張勳復辟;3.洪憲帝制;4.公布《新約法》
(A)2.1.3.4. (B)1.4.3.2. (C)3.1.2.4. (D)4.1.3.2.
2C 1924 年□對○表示「我現在進(北)京,將來能否回來,尚不能定。然而
我進京是去奮鬥的,就是死了,也可以安心。……我們所提倡的三民主義,
將來能夠希望實行的就在你們這個學校的學生了請問□與○各為何人?
(A)汪精衛蔣中正 (B)蔣中正胡漢民 (C)孫中山蔣中正 (D)孫中山、
汪精衛
3C )老師在黑板上懸掛一幅地圖(如右圖),圖中將日本領域分別以黑色及灰色
標示。這幅地圖最可能是反映哪一時期的東亞情勢? (A)1871 (B)1905
(C)1935 (D)1971
4D 老師向同學介紹民國時期的某本雜誌時要同學針對右邊這幅時事諷刺漫畫
作討論請問下列何者解讀不正確? (A)甲生時代背景可能為對日抗戰時
(B)乙生:敵寇應該是指日本 (C)丙生:中日戰爭期間,中共在華北的
勢力迅速擴張。 (D)丁生:具有階級鬥爭意識,作者立場可能傾向國民黨
5B )這一年的年號,變了二次。第一次是改成「宣統九年」,居首功的將領被封
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不料,此事遭到全國強烈反對,北京十幾家報社停
刊以示抗議。十二天後前國務總理的部隊攻入北京「民國六年」的紀年得
以恢復。將年號改成宣統的將領是 (A)袁世凱 (B)張勳 (C)吳佩孚 (D)馮玉祥
6B 1914 年,歐戰爆發,中國與「某國」發生外交衝突,為解決衝突,1915 年,「某國」提出若干要求,諸如:
山東及其沿海土地與各島嶼,不得租借割讓與他國旅順、大連灣南滿安奉兩鐵路租借期限,均展至九十
九年將來漢冶萍公司作為合辦事業屬於該公司各礦附近礦山未經公司同意不得准公司以外的人開採。
這裡的「某國」應指: (A)德國 (B)俄國 (C)英國 (D)日本
7B 民初北洋政府有一段《外交交涉紀要》寫著:「膠澳地方,日本以兵力取之於德人,雖有交還之宣言,實際上
數年以來仍在日本之掌握我國此次若不簽字則交還一事更屬空言於日本並無所損傷於我則實有不利
是簽字之權操之於中國,而交還與否仍在日本,此不簽字之害也。」試問:文中指「日本以兵力取之於德國」
是指那一時機? (A)日俄戰爭 (B)第一次世界大戰 (C)第二次世界大戰 (D)韓戰
8B )孫中山之所以採取「聯俄容共」的策略,其主要背景為何? (A)俄國真心誠意幫助,打動了孫中山 (B)
命事業屢遭挫折亟須得到俄國援助 (C)一心嚮往共產主義革命相信馬克思主義可以救中國 (D)共黨擴大
叛亂,採此策略以安撫人心
9(D )某一時期山西大寨地區流行一首詩:「虎頭山下風雷吼,大寨社員敢於鬥,大寨人的脾氣就愛鬥,七鬥八鬥不
停休。」請問這首詩可能是因應那一運動或政策所創作出來的? (A)土地改革 (B)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
(C)大躍進 (D)文化大革命
10A 「袁世凱暗殺元勳弁髦(輕忽漠視之意)《約法》擅借巨款……近復盛暑興師蹂躪贛省,以兵威劫天下
視吾民若寇讎,實屬有負國民之委託我國民宜亟起自衛與天下共擊之。」上述文字的內容,是在呼籲國民
從事那一項行動? (A)二次革命 (B)反對洪憲帝制 (C)護法運動 (D)討伐復辟
11B 蔣中正在日記中記載:最近,中共代表向美國表示,中共必須重視莫斯科的意見,美國想調解國共關係,必
須先徵求俄國同意。此段記載最可能出現於何時? (A)1937 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 (B)1946 年二次大
戰後中國發生內戰 (C)1950 年朝鮮半島發生南北韓戰 (D)1958 年中共發動八二三砲戰之前
12B 「他」〈狂人日記〉中暗喻中國人是吃人族「吃人」的含意充塞在古典的教條裡,太多「假道學先生
請問「他」是誰? (A)胡適 (B)魯迅 (C)陳獨秀 (D)蔡元培
13C 一位西方人士觀察中國時,提到:「報紙上出現許多新名詞『教育』就是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新詞,用來區
別過去使用的『授業』。一位名人則認為:教會學校從道德和知識兩方面著手,教育小學生,遠比傳統私塾要
。因為中國傳統私塾只是教給小學生許多難以理解,無法消化的倫理綱常大道理。」這種「新教育」的發展
情況與下列哪個事件關係最為密切? (A)自強運動 (B)義和團事變 (C)新文化運動 (D)文化大革命
2 / 6
14B 1846 中國某地一家飯店開業因地點相當偏僻交通不便初期的經營狀況不佳十九世紀後期該飯
店卻成了中國最早接受現代事物的場所,有「東方明珠」之稱:1867 年,該飯店最早使用煤氣1882 年安裝
電燈,引來許多好奇的人潮;1883 年,最早使用自來水。這個飯店應位於何處? (A)北京 (B)上海 (C)
天津 (D)澳門
15-16 題組題
資料一:其時歐戰方酣,某國實行遠交近攻政策,欲與我方修好,知國父反對參戰,故願助其組織護法政府以
對抗北京。
資料二:民國六年,總理黎元洪被督軍團脅迫解散國會,國人大憤,國父在滬力圖起兵護法,但缺乏經費。適有某國
醫生輾轉告知國父「如孫公有起兵護法之決心,某國願助資百萬。」國父知悉後,甚感快慰。……未幾,
有(海軍總長)程璧光率海軍南下及廣州召集非常國會之舉。
15D )請問在資料一與資料二中,「某國」是指下列那一個國家? (A)俄國 (B)日本 (C)英國 (D)德國
16C )承上題,資料一與資料二敘述的歷史變化,對中國政局造成了什麼影響? (A)洪憲失敗 (B)五四運動
(C)南北分裂 (D)中共崛起
17C 日本外務省發表一份聲明指出維持東亞和平與秩序,乃日本之使命。最近有國家出售軍用飛機給中國
教授飛行技術,也派遣軍事教育顧問,都是擾亂東亞和平,日本特表反對。中國如果利用他國排斥日本,日
本只有加以反擊日本發表這份聲明的最可能時間是 (A)1895年日本打敗中國強迫占領臺灣之後 (B)1905
年日本戰勝俄國乘機控制東北之後 (C)1933 年日本擴張軍備退出國際聯盟之後 (D)1980 年代日美兩
國為保障共同利益之際
18C 1937 12 月,上海發行的報紙報導:「南京上游 29 公里處,有英、美兩國船隻遭到某國飛機轟炸沉沒。」
我們如何了解這個事件? (A)英、美自己炸沉船隻,嫁禍中國,企圖擴大在中國利益 (B)德國與美國對歐
洲事務有歧見,故對美國軍艦發動攻擊 (C)日本加速在中國的侵略,開始攻擊英美在華的軍隊設備 (D)
共在長江中游發展,受到英、美兩國掃蕩,憤而報復
19D )有篇報導指出,某些地區正流傳著以下民謠:「盼中央,望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天上來,地下來,就
是老百姓活不來」此應當發生於何地? (A)1918 北京 (B)1928 南京 (C)1938 上海 (D)1948
年,天津
20B 國民政府撤離中國大陸,原因相當複雜,但真正造成人心浮動、社會動盪不安,進而民怨四起,對國民政府
失去信任的主要原因為何? (A)中共鼓動抗美援朝 (B)金融政策錯誤,發行金圓券取代法幣,導致惡性通
貨膨脹 (C)美國發表外交白皮書的打擊 (D)中共在國民政府統治地區,發動工農運動,政府無法應付
21A )梁啟超有論云:「自國體問題發生以來,所謂討論者,皆袁氏自討自論;所謂贊成者,皆袁氏自贊自成;所
謂請願者,皆袁氏自請自願;所謂表決者,皆袁氏自表自決;所謂推戴者,皆袁氏自推自戴請問:「國體
討論」是指政體如何轉變? (A)民主共和→帝制。(B)中央專制→民主共和。(C)內閣制→總統制。 (D)民主
共和→無政府
22A 有學者對「二十一條要求」未持完全負面的批評請問其理由應為何? (A)從民初國家勢弱的背景中來看,
袁世凱「未完全」接受「二十一條要求」,已屬不易 (B)「二十一條要求」有助敦睦中日邦交 (C)以此引進
日本資金、設備,刺激國內經濟發展 (D)同意「二十一條要求」後,日本將放棄對東北的擴張
23D 下表是19421945年間工廠增加數量排名前五名的省分請問(甲)是那一省? (A)湖北 (B)湖南 (C)
山西 (D)四川
陝西
雲南
貴州
甘肅
1942
936
170
49
49
63
1945
2622
358
221
204
200
24D 某位史家指出:中國現代史上,有一位領袖領導的政府為中國建立了一個現代國家的上層管理階層;而另
一位領袖領導的政權,則建立了以農村為基礎的下層社會經濟秩序。這兩位領袖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
洪秀全、曾國藩 (B)孫中山、蔣介石 (C)毛澤東、鄧小平 (D)蔣介石、毛澤東
25A 周恩來在某次談話中提及1952 年政府審理的某類案件中主要是清剿民間的反抗勢,包括黑社會人士
地方武裝勢力或有宗教性質的武裝團體。估計有 16.8%的案例判處死刑42.3%的案例進行勞動改造其他案
例則有政府監視或重新再教育的判決。請問這類案例是那個政策所造成的? (A)鎮壓反革命 (B)土地改革
(C)文化大革命 (D)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
3 / 6
26D 國民政府統治大陸時期,規定中國、中央、交通及農民銀行發行國幣。右
圖是古董商出售的古錢,由中國人民銀行於中華民國三十八年發行,我們
應如何理解這張錢幣? (A)國民政府為淪陷區所發行之貨幣 (B)日本為
擾亂中國金融發行此貨幣 (C)汪政權在其統治區內發行的貨幣 (D)中共
在其統治區內所發行的貨幣
27B 下列有關民初山東問題的討論何者說法正確? (A)大明說日本於 1914
年藉口對英作戰,然後入侵英國在山東的租界地 (B)小英說:袁世凱接受日本所提「二十一條要求」,其中
因涉及山東問題而引發五四運動 (C)山東問題在巴黎和會中因中國是協約國的陣營所以中國代表順利取回
山東利權 (D)1921 年中國獲邀參與華盛頓會議,中國收回膠州灣,膠濟鐵路由中國以分期付款方式贖回,
山東問題獲得解決
28B 右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60年代發行的票券該票券的實質意義是
(A)使市場經濟出現恢復的景象 (B)使民眾的活動與流動受到制約 (C)
使惡性通貨膨脹得以控制 (D)使農工生產得以大幅成長
29D 中共建國後,逐步邁向社會主義道路,將糧食和多種經濟作物納入國營專
賣。請問此種政策稱作什麼? (A)土地改革 (B)大躍進 (C)人民公社
(D)糧食統購統銷
30B )右圖反映了中共政權在某一時期的國家發展路線,圖中的標語是:「多出鋼快出鋼,
澆死美國狼。」這是那一時期的宣傳品? (A)抗美援朝 (B)大躍進 (C)文化大革
(D)改革開放
31C )中共某個時期曾有一省歌謠傳唱:「稻粒賽玉米,黃豆像地瓜,花生像山芋,山芋趕
南瓜」用來比喻人定可勝天。請問這應該是那個時期的舉國狂熱現象? (A)國共內
戰時期 (B)中共建國初期 (C)大躍進時期 (D)文化大革命時期
32B 有一個人寫了下面一段自述有一天大雨驟冷,忽然不知何處闖來造反的紅衛兵
「掀出來」的人都召到大蓆棚裡,押上臺去示眾,還給我們都戴上報紙做成的尖頂高
在群眾憤怒的怒罵聲中我方知我們這一大群示眾的都是「牛鬼蛇神」我們眼看同夥帽子上都標著名目
如「黑幫」「國民黨特務」「蘇修特務」「反動學術權威「資產階級學術權威」等,我一直在猜測自己是
個什麼東西。散會後我給推趕下臺,我看了脫下的帽子一眼,我原來是「資產階級學者」請問這段敘述是
描寫中國何時的動亂? (A)中共在建國之初的反右運動 (B)中共在 1960 年代中期發起的文化大革命 (C)
中共在陝北發起的整肅運動 (D)中共在 1980 年代所發動的鎮壓北京之春運動
33B )資料一:「馬列主義千條萬條,只有一條:造反有理,革命無罪!」;資料二:「批林、批孔、批周公!」
請問:資料一、二是中共那一運動的口號?青少年荒廢課業組織什麼隊伍,成為此一運動的主力軍?
(A)二次革命;護國軍 (B)文化大革命;紅衛兵。 (C)日本入侵;革命解放軍 (D)文化大革命;小小兵
34D 一群學生接到政府命令前往草原上放牧牛羊名為「學習」。不巧這年冬天風大雪大,牛、損失甚多
有些學生受不了草原生活的艱苦,潛逃回城巿,但又被遣送回草原。若干年後,政府政策改變,他們才獲准
回到都市繼續求學就業種情景最可能發生在何時何地? (A)1871 法國 (B)1910 俄國 (C)1941
年,德國 (D)1970 年,中國
35(D )一位學者表示:運動全面鋪開的時候,首先是從大、中學校開始的……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展到對校
長、教員大打出手……但教育工作者首當其衝的受害,也說明了需要反省教育工作本身。一個高中學生,可
能已經擁有了選舉權,也掌握了一些自然科學知識,知道了什麼是元素周期表,知道怎樣用數學模式描述自
由落體運動,然而,卻沒能確立現代社會生活的一些基本準則並缺乏獨立判斷的能力。」根據上文可推論出
下列何者? (A)這是關於 60 年代反戰學運的評論 (B)此文批判對象為學生而非教師 (C)論者認為運動
參與者的學養不足 (D)論者強調獨立思考能力之重要性
36(D )某本歷史書有一段解說圖照的文字:「紅衛兵把長安街改為東方紅大路;把東交民巷改為反帝路;把西交民巷
改為反修路;王府井百貨商店被搬掉了王府井三個大字,改名為北京市百貨商店;同仁醫院被改為工農兵醫
院;河南洛陽王城公園的職工敲鑼打鼓,把公園的名稱換成勞動人民公園;天津市最大的勸業場被改為人民
商場;上海著名的娛樂場所大世界被改名為東方紅;蘇州采芝齋糖果店職工砸掉掛了九十多年的老招牌,換
上了紅旗商店的新招牌。」請問上文中描述紅衛兵的作為,主要是基於那一項主張? (A)橫掃一切牛鬼蛇
(B)文攻武衛,針鋒相對 (C)上山下鄉,接受再教育 (D)破四舊、立四新
4 / 6
37-38 題組
1957 某中國知識分子發表了一篇關於「黨天下」的言論「……我認為黨領導國家並不等於這個國家即為黨所有
大家擁護黨,但並沒有忘記自己也還是國家的主人。……」
37(A ) 請問這則言論主要反映了中共的那項政治特徵? (A)執政黨壟斷行政體系,以黨領政 (B)以馬列主義
為核心的意識型態 (C)黨的組織嚴密,社會控制力強 (D)黨的動員能力強,時常發起各項政治活動
38(D ) 這位知識分子發表言論後的遭遇最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A)得到黨中央賞識成為政府人員 (B)領取賞
金安穩度過餘生 (C)期許自己講真話,持續發表言論 (D)被指控為資產階級右派知識分子
39(B )一篇專題報導指出「……僅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對新政權構成威脅的各種舊勢力包括惡霸地主
特務、國民黨黨團等,大都遭到了嚴厲的懲罰從而也極大地樹立起共產黨的權威牢牢地穩固了新生政權的
政治地位特別是全面改善了許多地區原本十分動盪和混亂的社會秩序因此此一運動雖然『殺』『關』『管』
的規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空前絕後但卻在相當程度上得到了多數民眾的認可和贊同請問這一運
動是 (A)土地改革 (B)鎮壓反革命運動 (C)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 (D)文化大革
40(D )資料一:「上海軍管會派出部隊與便衣公安,包抄上海證券大樓,逮捕二百多名投機分子,武漢與廣州也同步
行動利用金銀與外幣投機獲利的情況受到控制資料二「針對糧食與紗布的囤積中央在各地一致行動,
一方面籌措物資,擇機拋售;另一方面緊收銀根,使投機者破產。」以上是中共政權實行的政策,這些政策的
目的為何? (A)解決大躍進帶來的危機 (B)配合土地改革的推動 (C)因應文革時期的經濟倒退 (D)穩定
建國初期的經濟基礎
41BDE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 19491956 年中實施了那些政策? (A)成立經濟特
區,吸引外商投資 (B)進行全國性的土地改革 (C)推行工農大躍進運動 (D)促進人民幣流通,及解
決惡性通貨膨脹問題 (E)將私營工商業轉為公私合營
42BCD )文學是反映社會的一面鏡子,下列有關新文化運動發展的敘述,何者正確? (A)梁啟超和胡適是新文
化運動時期文學革命的大將 (B)19201930 年代是中國白話文學創作的高峰期 (C)徐志摩是民初的
著名新詩詩人 (D)魯迅的作品以諷刺的筆法揭露人性的黑暗面 (E)新文化運動的文學作品以表達鄉
土之情的鄉土文學最著名
二、手寫題作答於考卷上
()問答題:每格 1分,總計 28
題目
答案
1950 年代時,中共將農村劃分階級,區分
地主、富農、中農、佃農、貧農。圖中即為
農民被動員起來鬥爭曾剝削他們的地主的
情景。請問中共此時推動的政策為何?
答:土地改革。
胡適曾說:「□和他的部下這一次的舉動,是背叛國家、破壞統一,是
毀壞國家民族的力量,是妨害國家民族的進步!」□晚年對此事的檢討
是:「誤長官、害朋友、毀部屬,莫此為甚。」而「坐受其利者,反為
○耳。」請問:
(1)□應是何人?
(2)其所說的是那個事件?
(3)○應填何者?
(1)張學良。
(2)西安事變。
(3)共產黨。
有一幅政治漫畫的內容是蔣中正手拿機槍與銀元,馮玉祥手持大刀和
窩窩頭,閻錫山手握手榴彈與算盤。漫畫內容在暗喻蔣中正與馮玉祥、
閻錫山聯軍的對戰,兵力懸殊。請問這是那一場戰爭?
答:中原大戰。
1918 年以後的數年間中國社會出現大規模的爭議及討論有人稱之為
「新文化運動」,但也有學者認為稱做「啟蒙運動」更為恰當。當時的
重要學者蔡元培在 1918 年撰文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
,哲學之唯心論與唯物論文學之崇實論與理想派;經濟學之干涉論
與放任論並列其中,此大學之所以為大也。」請問:
(1)此處所說的「啟蒙運動」,除了又稱為「新文化運動」以外,通常又
稱為什麼運動?
(2)蔡元培說「大學之所以為大」的主要意義是什麼?
(1)五四運動(五四新文化運動)
(2)開放的自由學風。
5 / 6
護法運動與南北分裂時期,1922
陳炯明主張___________,與孫中山堅持統一的意見不和
→陳炯明砲轟總統府,孫中山撤往永豐艦
聯省自治
十九世紀全球帝國主義盛行,擁有軍事實力的國家紛紛向海外擴張領
土。辛亥革命後,俄、日、英爭相競逐對中國邊疆地區的控制權,請問
地方對應國家為?
外蒙古—
西藏—
內蒙古、山東、南滿、東蒙—
1919 54北京大學生聚集天安門前遊行示威並提出「外爭
主權,內除國賊」「還我青島」「取消二十一條」等口號,要求嚴懲章
宗祥、曹汝霖、陸宗輿等人。引發一連串的罷市、罷工、抵制日貨。
義而言,亦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代名詞,請問這是什麼運動?
五四運動
1923 年孫中山在上海與蘇聯代表越飛發表聯合宣言;1924 年國共合作
事宜展。國民黨改組方向:1.改造為一個
_____式政黨。2.中國共產黨員得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
3._________派鮑羅廷到廣州協助。
列寧
第三國際
中國共產黨在 1927 年遭「清黨」中共將武裝部隊撤往湖西、
湖北等省分的偏遠山區,並發展出「以_A__包圍_B__」策略
A:農村
B:城市
關稅自主
法幣
義務教育
連連看:EX 重慶 汪精衛 七七事變 武漢 淞滬
連連看:4 2
EX 政治協商會議
東北
西南
重慶
香港
6 / 6
()理解題:
請在每段話中畫出能證明解析的關鍵字,簡述個人對本段資料的看法。畫出 1分,簡述 1分,每題 2分,總共 16
1
1940年代,隨著國民黨對通貨膨脹失去控制力,城市居民越發對它失去信心。
這幅政治漫畫以圖表的形式,展示了100元法幣購買力的下降。
解析:1940年代惡性通貨膨脹嚴重,
國民黨發行金圓券的經濟政策失
敗,造成全國經濟崩潰,民怨四起,
成為國民黨日後國共內戰失敗、丟掉
中國大陸政權的原因。
2
*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
*一心想著毛主席,一切為了毛主席!
*生為毛主席而生,死為毛主席而死!
*毛主席支持~我支持,毛主席反對~我反對!
*把對毛主席的忠誠,融化在血液中,銘刻在腦海裡,落實在行動上!
*忠於毛主席,忠於毛澤東思想,忠於毛主席的革命路線。
*對毛主席要無限熱愛、無限敬仰、無限崇拜、無限忠誠!
*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做毛主席的好戰士!
*服從毛主席要服從到盲從的地步,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地步!
*毛主席著作,一天不讀問題多,兩天不讀走下坡,三天不讀沒法活!
解析:
這些均是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時期的
一些口號,甚至可以說是現象。文革
是毛澤東為奪權而引發的一場政治鬥
爭、文化浩劫,同時也是對毛澤東的
崇拜,或者說是造神運動達到顛峰的
時期,因而有上述一連串歌頌、表達
對毛澤東忠心的口號
3
中共表示必須取消國民大會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並恢復一年前
停戰時的軍事位置,始有商談的餘地。……中共對美國的態度也轉
變了,開始發動大規模的「反美運動」。……1946 12 ,北平發
生女學生沈崇被美兵強姦案,中共乃又據以煽動學潮,進行全國性
的反美宣傳。……1947 1,馬歇爾黯然回美(李雲漢《中國
近代史》,臺北:三民,頁 514
解析馬歇爾來華調停使命沒有成功除了國民
政府與中共各持己見外尚有其他因素如中共
認為馬歇爾在調處中逐漸失去了公正的「調人」
身分,於是製造著名的反美運動沈崇案。
4
我們黨沒有採取單純依靠行政命令「恩賜」農民土地的辦法去進行土地改
革。……用徹底發動農民群眾的群眾路線的方法,充分地啟發農民特別是
貧農的階級覺悟,經過農民自己的鬥爭,完成了這一任務。……由於我們
採取了這樣的方法,廣大的農民就站立起來,組織起來,緊緊地跟了共產
黨和人民政府走,牢固地掌握了鄉村的政權和武裝。因此,土地改革不但
在經濟上消滅了地主階級和大大地削弱了富農,也在政治上徹底地打倒了
地主階級和孤立了富農。(劉少奇,1956 9月於中共第八屆全國代表大
會發表)
解析:
中共建國之初進行土地改革時本可以用
「和平」的方式來進行但毛澤東等卻
堅持延續馬列主張的階級鬥爭」式,
當然也透過這種方式來製造階級間的對
立、衝突,甚至孤立。
5
1958 年全國大浮誇的一個理論就是「人手論」,認為每個人都有兩隻手,這兩
隻手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夠改天換地……「英雄渠工程大過黃河穿石峽,
我們民工有雙手,什麼困難都不怕。」
廣東新會農民周漢華「創出」水稻和高粱雜交辦法西西安雁塔區沙浮論農
業社社員趙西紅,「成功」地將棉花嫁接到了椿樹上;陝西省蒲城縣的一個發
明是改變雞的習性讓公雞履行母雞的職責去孵化小雞以使母雞騰出更多的
時間來下蛋。……山西洪洞農民總結出了小麥豐產「經驗」:將小麥和穀子嫁
,每穗結籽五百粒,每畝植株二百五十萬,畝產達八點九萬斤,然後再將小
麥改良成一株多穗品種,麥粒像石榴那麼大,產量將無法計算(天林〈毛澤
東「大躍進」時期的吹牛比賽〉《黃花崗雜誌》第 18 期)
解析:「大躍進」對於自清朝以來落
後挨打了一百多年的中國人來說
是個美妙的字眼各種編造思想要上
天的神話非常多「大躍進」時期的浮
誇風,出現了這麼令人難以想像的
「奇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