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大寮區山頂國小一年級第一學期部定課程【數學領域】課程計畫
週次 | 單元/主題名稱 | 對應領域 核心素養指標 | 學習重點 | 學習目標 | 評量方式 (可循原來格式) | 法定融入 | 線上教學 | |
學習內容 | 學習表現 | |||||||
一 | 第一單元 數到10 活動一:1~5的數 活動二:6~10的數 | 數-E-A1 | N-1-1一百以內的數:含操作活動。用數表示多少與順序。結合數數、位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個」和「十」。位值單位換算。認識0的位值意義。 | n-I-1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 1.進行1~5的唱數活動。 2.透過具體物的操作,進行1~5的說、讀、寫活動。 | ■實作評量 | ||
二 | 第1單元 數到10 活動二:6~10的數 活動三:表示數量 活動四:認識0 | 數-E-A1 | N-1-1一百以內的數:含操作活動。用數表示多少與順序。結合數數、位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個」和「十」。位值單位換算。認識0的位值意義。 | n-I-1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 1.進行 1~5 的唱數活動。 2.進行 6~10 的唱數活動。 | ■實作評量 | ||
三 | 第2單元 比長短 活動一:有多長 活動二:哪個比較長 活動三:直線和曲線 | 數-E-A1 | N-1-5長度(同S-1-1):以操作活動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S-1-1長度(同N-1-5):以操作活動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 n-I-7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與計算。 | 1.能理解長度的意義。 2.透過具體物的比較,理解長度的概念。 | ■實作評量 | ||
四 | 第2單元 比長短 活動四:比高矮、比厚薄、比遠近 活動五:比一比的應用 | 數-E-A1 | N-1-5長度(同S-1-1):以操作活動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S-1-1長度(同N-1-5):以操作活動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 n-I-7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與計算。 | 1.透過具體物的比較,理解長度的概念。 2.經驗日常生活中的長,並加以描述。 | ■實作評量 | ||
五 | 第3單元 分與合 活動一:分一分 活動二:合起來 | 數-E-A1 | N-1-2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 n-I-2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 1.在具體情境中,解決 10 以內數的分解問題。 2.在具體情境中,解決 10 以內數的合成問題。。 | ■實作評量 | ||
六 | 第3單元 分與合 活動三:10的分與合 | 數-E-A1 | N-1-2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 n-I-2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 1.在具體情境中,解決 10 以內數的分解與合成問題。 | ■實作評量 | ■線上教學 | |
七 | 第4單元 順序和多少 活動一:10以內的序數 活動二:比多少 | 數-E-A1 | N-1-1一百以內的數:含操作活動。用數表示多少與順序。結合數數、位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個」和「十」。位值單位換算。認識0的位值意義。 N-1-2 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 n-I-1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 1.能在具體情境及活動中,做10以內數的序列。 2.能在具體情境中,進行10以內兩數量的多少比較。 | ■實作評量 | ||
八 | 第5單元 數到30 活動一:11~20的數 活動二:21~30的數 | 數-E-A1 | N-1-1一百以內的數:含操作活動。用數表示多少與順序。結合數數、位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個」和「十」。位值單位換算。認識0的位值意義。 N-1-2 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 n-I-1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 1.透過具體物的操作活動,進行30以內的聽、說、讀、寫、做活動。 | ■實作評量 | ||
九 | 第5單元 數到30 活動三:表示數量 活動四:30以內的數 活動五:數的大小比較 | 數-E-A1 | N-1-1一百以內的數:含操作活動。用數表示多少與順序。結合數數、位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個」和「十」。位值單位換算。認識0的位值意義。 N-1-2 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型」、「拿走型」、「比較型」 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 n-I-1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 1.在具體活動做30以內數的序列。 2.在具體情境中,比較30以內兩數的大小。 | ■實作評量 | ||
十 | 加油小站一 魔數小偵探 期中評量 | 數-E-A2 | N-1-1一百以內的數:含操作活動。用數表示多少與順序。結合數數、位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個」和「十」。位值單位換算。認識0的位值意義。 N-1-2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 n-I-1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2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 1.複習單元一~單元五 | ■紙筆測驗及表單 | ||
十一 | 第6單元 加一加 活動一:10以內的加法 | 數-E-A1 | N-1-2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N-1-3基本加減法:以操作活動為主。以熟練為目標。指1到10之數與1到10之數的加法,及反向的減法計算。 | n-I-2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生活解題。 | 1.能理解加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有關和為10以內的加法問題。 | ■實作評量 | ||
十二 | 第6單元 加一加 活動二:4+5和5+4一樣多嗎 活動三:熟練10以內的加法心算 | 數-E-A1 | N-1-2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N-1-3基本加減法:以操作活動為主。以熟練為目標。指1到10之數與1到10之數的加法,及反向的減法計算。 | n-I-2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生活解題。 | 1.能應用加法概念解決生活情境問題,並在情境中經驗、察覺加法交換律。 2.透過合作小組學習,進行數學卡片心算操作體驗課程,熟練10以內的加法情境。 | ■實作評量 | ||
十三 | 第7單元 認識形狀 活動一:分分看 活動二:認識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和圓形 | 數-E-A1 | S-1-2形體的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描繪、複製、拼貼、堆疊。 | s-I-1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 1.能依物體形狀之差異加以分類。 2.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物件,並依其形狀加以分類。 | ■實作評量 | ||
十四 | 第7單元 認識形狀 活動三:圖形遊戲 | 數-E-A1 | S-1-2形體的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描繪、複製、拼貼、堆疊。 | s-I-1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 1.能從具體情境中找出特定圖形。 2.能從具體操作活動中察覺圖形的規律。 | ■實作評量 | ■線上教學 | |
十五 | 第8單元 減一減與加減應用 活動一:10以內的減法 | 數-E-A1 | N-1-2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N-1-3基本加減法:以操作活動為主。以熟練為目標。指1到10之數與1到10之數的加法,及反向的減法計算。 | n-I-2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生活解題。 | 1.能理解減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有關被減數為10以內的減法問題。 | ■實作評量 | ||
十六 | 第8單元 減一減與加減應用 活動一:10以內的減法 活動二:熟練10以內的減法心算 | 數-E-A1 | N-1-2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N-1-3基本加減法:以操作活動為主。以熟練為目標。指1到10之數與1到10之數的加法,及反向的減法計算。 | n-I-2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生活解題。 | 1.理解減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有關被減數為10以內的減法問題。 2.透過合作小組學習,進行數學心算卡操作體驗課程,熟練10以內的減法情境。 | ■實作評量 | ||
十七 | 第8單元 減一減與加減應用 活動三:10以內的加、減法應用 | 數-E-A1 | N-1-2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N-1-3基本加減法:以操作活動為主。以熟練為目標。指1到10之數與1到10之數的加法,及反向的減法計算。 | n-I-2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生活解題。 | 1.在生活情境中,解決加減法問題,並用算式記錄解題的過程和結果。 | ■實作評量 | ■線上教學 | |
十八 | 第9單元 讀鐘錶 活動一:事情的先後和時間的長短 活動二:認識幾點鐘 | 數-E-A3 | N-1-6日常時間用語:以操作活動為主。簡單日期報讀「幾月幾日」;「明天」、「今天」、「昨天」;「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簡單時刻報讀「整點」與「半點」。 | n-I-9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 1.透過故事與生活經驗結合,辨識與說明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與時間長短。 2.認識時鐘鐘面結構並正確報讀「幾點鐘」。 | ■實作評量 | ||
十九 | 第9單元讀鐘錶 活動三:認識幾點半 活動四:時間的先後 | 數-E-A3 | N-1-6日常時間用語:以操作活動為主。簡單日期報讀「幾月幾日」;「明天」、「今天」、「昨天」;「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簡單時刻報讀「整點」與「半點」。 | n-I-9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 1.能認識時鐘鐘面結構並正確報讀「幾點半」。 2.能報讀生活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及時刻。 | ■實作評量 | ||
廿 | 加油小站二 魔數小偵探 期末評量 | 數-E-A2 | N-1-2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N-1-3基本加減法:以操作活動為主。以熟練為目標。指1到10之數與1到10之數的加法,及反向的減法計算。 | n-I-2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生活解題。 | 1.複習單元六~單元九。 | ■紙筆測驗及表單 | ||
廿一 | 加油小站二 魔數小偵探 | 數-E-A2 | N-1-2加法和減法: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與應用。含「添加型」、「併加型」、「拿走型」、「比較型」等應用問題。加法和減法算式。 N-1-3基本加減法:以操作活動為主。以熟練為目標。指1到10之數與1到10之數的加法,及反向的減法計算。 | n-I-2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生活解題。 | 1.複習單元六~單元九。 | ■實作評量 |
註1:若為一個單元或主題跨數週實施,可合併欄位書寫。
註2:「議題融入」中「法定議題」為必要項目,課綱議題則為鼓勵填寫。(例:法定/課綱:議題-節數)。
(一)法定議題:依每學年度核定函辦理。
(二)課綱議題:性別平等、環境、海洋、家庭教育、人權、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三)請與表件参-2(e-2)「法律規定教育議題或重要宣導融入課程規劃檢核表」相對照。
註3:六年級第二學期須規劃學生畢業考後至畢業前課程活動之安排。
註4:評量方式撰寫請參採「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第五條: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註5:依據「高雄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線上教學計畫」第七點所示:「鼓勵學校於各領域課程計畫規劃時,每學期至少實施3次線上教學」,請各校於每學期各領域/科目課程計畫「線上教學」欄,註明預計實施線上教學之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