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體育教學中的品格教育發展

pdf
3.99 MB
2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 焦點話題
45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新北市教育 中華民國106年12月/第二十五期
談體育教學中的品格教育發展
壹、目前品格教育的發展
根據天下雜誌≫2003年11月的調查發現,超
過70%的家長和老師認為,國中小學整體的品德
教育比十年前差。臺灣的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
題?教改十年下來,老師、家長都不滿意,尤其
是孩子的品德教育(黃德祥,2004)。
教育部自90學年度開始實施九年一貫課程,
採取「合科」教學,以七大「學習領域」取代
「學習科目」,將課程從「知識導向」改為「能
力導向」。
教改十年後中、小學生品格教育不如十年
前,老師、家長皆不滿意孩子的品格教育,超過
70%的家長和老師認為國民中小學整體品格教育
比十年前差。而整體品格教育變差原因,校長和
老師們一致指出,因九年一貫改革只強調「能
力」、忽略「德育」的方向,現今德育、美育、
群育都納入「綜合表現」分數之下,沒有具體指
標的德育,其重要性自然被排擠。
劉秀嫚(2015)提到:「品德教育實施之主
要困難來自媒體與家庭負面影響,以及師生未予
以積極重視。」這意味著目前的家庭教育、社會
教育及學校教育,對於品格教育發展已漸漸失去
力道,而學校教育著眼於學術、法規及本職的基
礎,應是目前能扭轉這現況的重要樞紐。
貳、體育行政在品格教育的角色
目前品格教育在學校的實施,以學校學務處
為主要推動引擎,結合訓育組、生教組、體育
組、衛生組等各自推動符合品格教育精神的指
標。另外在教學融入品格教育指標的部分,則由
教務處列入課程計畫及教師進修的研習主題。
因清晰的思維來自清晰的生活行為,若論及
學習促進,維持良好的生活儀態、整潔秩序更是
增進良好學習的基礎。學校行政在德育的推動,
實是促進智育、體育、群育、美育等學校教育基
礎的核心處方。
學校體育行政在學校體育的推動,主要關注
於:校慶運動會、體育競賽、體育活動、體育校
隊、體育教學、體育資源等六大環節。常見的
體育競賽品格標語包含:榮譽、紀律、團結、互
助、真善美、健康、陽光、活力等。而藉由大型
體育競賽活動的辦理,融入品格教育口號標語的
實施,著實為體育活動的主軸核心。
學校體育活動的推展,仍應以「教育」為主
要目標,體能促進、運動參與、身體發展、技術
榮譽為次要目標,過於鼓勵競賽成果的運動比
賽,容易促使學生於比賽後的衝突與班上團結的
分裂,反而違反運動教育的精神,帶給學生不愉
快的體育經驗。
參、體育教學融入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般品德教育的施行,常會使用故事書文本
或影片,藉由在課堂中討論或說明,以加強學生
品德價值觀及生活準則的印象,強調觀念的建
構。而若藉由體育教學,來完成品德教育的任
務,更適合發展學生品德行為的塑型。
林正常(2011)提出學者Martens在體育教
學活動中傳授品德準則的六大策略,非常適合體
新北市立清水高級中學體育組長 郭星鴻
圖1 教育口號標語
焦點話題 >>>
46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新北市教育 中華民國106年12月/第二十五期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育教學實施品德教育融入方式的參考(圖2):
一、創造有品德的團隊環境:在團隊裡,獎賞運
動家精神,以適當的觀點看勝負,鼓勵發問
與團隊共同決策,對所有團隊相關的人熱情
與關心,尊重所有運動員,鼓勵隊友間之合
作,尊敬競爭的對手,與團隊成員合作,創
造團隊的傳統和禮儀。
二、示範品德行為:要做好的模範,讓運動員學
習。運動員會看到每一個動作,要運動員有
好品格,體育教師自己先做好,他們如何尊
重運動員,如何對勝負做出反應,都影響到
運動員的態度與品德的發展。
三、為好的行為樹立規章:體育教師可以在隊
裡,設定一些規章,讓全隊人員共同遵守,
使大家知道什麼事情可以接受,什麼不能接
受,也幫助灌輸學生運動員社會價值。
四、解釋和討論品德行為:體育教師可以藉團
隊中發生的事,讓學生運動員表達他們的看
法,討論好的品德行為與不好的行為,並加
以解釋箇中道理。也可以讓學生運動員書寫
對於某一事件個人的看法。譬如,當學生運
動員與裁判爭執時,可以告訴大家,這種表
現是無禮的。又如學生運動員無故不到場練
習時,讓學生運動員知道這樣是不負責任的
行為。
五、採用和傳授品德決策:面臨品德決策時,
反問:這種行為不合法嗎?這種行為不誠
實嗎?或這種行為不道德嗎?如果答案是
「是」時,這種行為可能就是不符合道德
的。
六、激勵發展品德:除運動技術傳授外,體育教
師也是激勵學生運動員有最佳行為舉止的品
德教師。他們的鼓舞是激勵運動員最好的手
段。
肆、結語
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置可否,然則,品德教
育的推動亦容易步入發展的死胡同,正如網路上
一位網友的留言:「以我的例子,我國中讀的是
標榜品德的學校,但是操行分數仍只佔學期總成
績一成,而且品德標準以『上課安靜專心上不要
有意見最好』,即使落實品德教育,在臺灣依然
把它變成一種填鴨教育的工具。」足見品德教育
容易形式上僵化。
體育教學的「體驗式」課程方式,更能落實
品德教育,對於運動技術的學習亦會有很大的幫
助,良善的運動學習環境,容易讓學生愛上體育
活動,進而發展體能促進及長期終生運動的健康
休閒生活。
體育行政的推動策略能定調學校體育的發
展,其上行下效的放大,會因行政的推動理念而
產生全校性影響。以品格教育作為推動體育發展
理念,可以為體育目標核心主軸帶動效果,進而
促使體育所追求的:帶給人們的健康及生活品質
提升。
參考文獻(略)
圖2 品德教育融入方式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