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會考國文詳解:虛構動物的文化意涵

pdf
613.09 KB
7 頁
chialin.lo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8會考 國文考科 1
108教育會考詳解
國文考科
一、單題:
1. 題幹提到「在生物圖鑑與動物園裡找不到」「都是虛構的動物」故可判斷第一個空格應
填入「只」較為合理;饕餮此類生物只存在文化裡,但從後文可判斷出其具有「活靈活
現」「有鮮明的圖樣形象」,故此處應使用轉折語氣的「但卻」來填入空格為佳;而後
的「有鮮明的圖樣形象」與「繁殖出豐富的語意象徵」應為接續「但卻活靈活現」的論
述,選項中惟有「不只…還…」的句法符合接續論述的用法,故答案選(D)
2. 根據題幹意,朋友之間若是「有所求」即非真正的朋友,(A)說明若兩人之間帶有目的
的交流並非真友誼與題幹語意較為接近故答案選(A)(B)說明在友情裡若想得到回
須先在朋友有難時幫助他(C)說明在交朋友前得先使自己成為一個值得交的朋友
(D)說明從許多事須有人幫助才能完成,來證明友誼的重要性。
3. 主觀指帶有個人的評論判斷或情緒,僅(D)為客觀敘述故選(A)「可見」一詞為本文
作者之見屬於主觀的言論;(B)「都是惡意的肇事者」為作者本身的判斷(C)「勝券在
握」為作者本身的判斷。
4. 題幹說明應聚焦在收穫滿滿的過程,而不需要太在意結果的不完美。就像泡泡總會破,
但它存在的過程雖短暫卻美好,(C)與題意相符。(A)將重點放在結果,與題幹不符;(B)
題幹只在意過程的圓滿與題幹不符(D)題幹中並無提到收穫滿滿的過程會有助於結果
完美。
5. (A)拋磚引玉為自謙之詞意為先發表自己粗淺的意見或言論以期待引出他人之高見或
佳作,與題意不符(B)裡應外合為裡外互相配合之意,然題幹的策略主軸為轉移敵人目
標,使其疏於防備,敵軍內部無關;(C)火打劫為趁人之危時,從中取利之意,與轉
移目標無關;(D)聲東擊西,為軍事戰術後亦用以形容虛張聲勢使人產生錯覺,集主
力攻其不備,或形容動作、說話、行文等變化莫測,故答案選(D)
6. 從題幹內文可得知漢朝刺史的工作內容皆與監督地方豪強與各級官員及其子弟之所作
所為有關,主要督察其是否有傷公害民之情事發生,故答案選(D)
7. (B)ㄓㄢˋ;(C)ㄇㄞˊ;(D)ㄓ。
◎第 8題翻譯:
閒暇時閱讀美好的詩文,在我座位前彷彿能看見美麗的水光與翠綠的樹木。在夜裡興趣
盎然地摘要選取文句,紙上有皎潔的明月與清涼的微風。
108會考 國文考科 2
8. 題幹說明在閒暇時與在夜裡讀書的美好與樂趣,惟(C)的讀書有益符合題意故答案選
(C)(A)為旅遊風光;(B)為園林與天籟之趣;(D)為書法創作。
9. (A)末句語意充足且語氣為肯定應使用「句號」結尾(C)「一來我沒有這份才能」
「再來也沒有時間」兩句語意平列應使用「分號」(D)「文明的現代」語意未完
應使用「逗號」;末句為疑問語氣,應使用「問號」,故答案選(B)
10. (A)力透紙背形容書法或畫畫時剛勁有力筆鋒幾乎要透到紙張背面(B)宵衣旰食
還沒亮就起床穿衣,直到日暮才吃飯,形容勤於公事;(C)吃軟不吃硬:比喻接受較溫和
的手段或勸說而不接受強迫(D)萬頭攢動:形容群眾聚集的景象。捉襟見肘形容衣衫
襤褸,惟有(A)選項使用完全恰當,故答案選(A)
11. 「不苟且」「有品味」是針對自己行為上的約束所以空格內應填入「自己」「不霸道」
「有道德」是指面對他人的態度,所以空格內應填入「別人」「不掠奪」「永續」對象
應為大自然,所以空格內應填入「自然」,故答案選(A)
12. 題幹內提到「他們體型瘦小、耐力驚人,具有生存在鮮有人造訪的高海拔地區的卓越能
力,這些都不免讓人聯想起巴提族在東邊的遠
尼泊爾的雪巴族從這些巴提族
的特性,會讓人聯想到雪巴族,可見兩族人共同擁有「體型瘦小、耐力驚人,具有生存
在鮮有人造訪的高海拔地區的卓越能力」的族群特徵,故答案選(D)
13. (A)戰戰「競競」→戰戰「兢兢」(B)愛「載」→愛「戴」(D)噩「號」→噩「耗」
14. (A)「千篇一律」可判斷應符合「單調」特性(B)題幹未提及(C)「面貌模糊的人」
缺乏性格及特色;(D)「空曠的地方」欠缺場景的描繪與氣氛的營造,故答案選(B)
15. (A)學習且時常溫習難道不是讓人喜悅的嗎?(B)人會犯的過錯各有不同類別觀察他
犯的錯即可知道這個人是否仁德(C)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有我可以學習的對象
選擇他的優點去效仿,引他的缺點為鑑以警惕自己(D)君子若不莊重,則沒有威儀
常學習則不會流於固執蔽塞。一切都要以忠信為本,不要去結交與自己道不相同、不如
自己的朋友。有過錯則不要怕改正。題幹意為學習他人身上的優點,同時也從他人身上
的缺點引以為鑑來警惕自己,惟有(C)符合題幹之意,故答案選(C)
16. (C)能言善道:擅長說話、口舌伶俐。能言善道本身已具有「擅長」之意,因此本句中的
「擅長」為冗詞,故答案選(C)
17. 題幹上下聯傳達「不撇開所執著之事則終會一直痛苦「懂得制約自己即能獲得美名」
之意但同時也在文句內暗藏字形遊戲上聯意為「若」字下方若沒有撇出去則成了「苦」
下聯意為「各」字的捺筆若能收住不出頭則成了「名」字,故答案選(D)(C)上聯末
字為「苦」,乃仄聲;下聯末字為「名」,乃平聲,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則。
108會考 國文考科 3
18. (A)「家嚴」是對人稱自己的父親,「令尊」是尊稱別人的父親,此處不須修改;(B)聖誕
用於孔子、佛、菩薩、耶穌或所信奉之神的誕辰,應改為「壽誕」無誤(C)「桃樽」
祝壽的酒席,「桃符」指春聯,此處不須修改;(D)「謹稟」指謹慎恭敬的稟告,「叩首」
指以頭扣地,為古代的最敬禮,此處不須修改,故答案選(B)
◎第 19 題翻譯:
學習寫書法的方法,一開始要先學字的結構還有字與行之間的安排,要求的是平穩與端
當字平穩與端正後則開始追求驚險與叫絕的變化當字達到驚險與叫絕的變化境界後
則又回歸追求(在險絕的基礎上)平穩與端正。初期時會覺得達不到平穩端正的功夫,到中
期時則可能太過平正或是太過險絕到後期才能融會貫通合平正與險絕為一體而變化自如
19. 題幹說明學習書法方法的三個階段,故答案選(A)(B)題幹並未提及心態;(C)並非不應
追求,而是險絕的技巧應建立在平穩端正的字體基礎上;(D)應為融平正與險絕為一體。
20. 題幹提到「最大支流瓦里蘭溪發源自初雲風景區上、下游海拔落差達 1500 尺,由
向西行,沿路形成乾坤峽谷等特殊景點,溪水來到日月 光明里,匯進藍水溪。」可判
斷乙為初雲風景區所在地,丙為光明;再從「另兩條支流皆發源於高土山北麓」可判
斷甲為高土山,而丁則無法從題幹內文判斷地名,依蘇坪也並未被標示在地圖上,故答
案選(C)
21. (A)皆為卑賤之意;(B)知道/全部(C)長、高、遠/興建;(D)詳細追究/貧困故答案
(A)
◎第 22 題翻譯:
諸葛亮的文采並不豔麗,但是他所寫的〈前出師表〉與〈後出師表〉至今仍為學者所讚
賞,有志氣與抱負的人一邊讀一邊稱頌,有人甚至讀到感嘆而落淚。六朝、隋、唐的文人們
寫下了許多的文章,那些文章用字遣詞十分穠麗,且極其雕琢,但有的甚至連一句話都沒有
流傳下來。既然如此,文章之所以成為文章,哪裡需要數量龐大又華麗精巧呢?
22. (A)題幹並未表達此觀點;(C)六朝文人的作品數量頗多;(D)〈出師〉二表之所以膾炙人
口,是因為其感情真摯動人,故答案選(B)
◎第 23 題翻譯:
金陵城的北方有個湖泊,是座有名的庭園,裡面景色優美別緻,在光影的交互輝映下,
美如一幅畫。有一天眾臣們在等待入朝堂時,聊到了林木泉石之事(退隱之事)馮謐立刻
就舉了賀知章辭官還鄉時唐玄宗送他三百里的鏡湖為例 :「 我不敢奢望能得到如此待遇
只要把後湖賜給我我這一生也感到很痛快了。吏部的徐鉉柔和地說「國君非常尊重賢才
與禮待有才之士,常常怕禮數不夠周到,又哪裡會吝惜一座後湖呢?他缺乏的,只是像賀知
章那樣值得賞賜的人才罷了。」馮謐聽完,臉上滿是慚愧。
108會考 國文考科 4
23. 從題幹判斷,徐鉉認為馮謐比不上賀知章,即使退隱也不像賀知章那樣值得被賞賜,故
答案選(A)
24. 從「商、周時代」與「青銅器」可判斷應為「金文」,故答案選(B)
25. (A)櫛風沐雨以風梳以雨沐浴比喻在外奔走極為辛勞和句中的「氣度」「胸
襟」意義不相符;(B)越俎代庖:比喻踰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和句中的「管他人閒
事」相符(C)肝腸寸斷比喻悲傷到了極點和句中的「氣勢雄渾」意義不相符(D)
鳥先飛: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唯恐落後,往往比別人先動手。和句中的「見利總要
搶得先機」不相符,故答案選(B)
26. (A)題幹提及「生紙易滲水墨」又說「正楷書宜熟紙」,可判斷書寫正楷時不宜使水墨暈
開,敘述確;(B)題幹提及「我看見過徐青藤花卉冊頁的複製品看那淋漓的水渲墨暈
不像是熟紙」,敘述正確;(C)「以口吮毫」應是為獲得暈開的效果可推測是使用生紙
然而工筆畫宜用熟紙敘述錯誤(D)生紙易滲水墨故控制水分應比較困難敘述確,
故答案選(C)
◎第 27 題翻譯:
趙簡子問壯馳茲說:「東方的人士當中,誰比較高明?」壯馳茲說:「請讓我祝賀您!」
簡子說:「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賀我什麼?」壯馳茲回答他:「臣聽說:國家將要興盛時,
國君會自認為有不足之處;國家將要衰亡時,國君會很自滿。今日您掌管晉國的國政,卻會
向我這樣的小人詢問意見,又能夠尋求賢士,因此我祝賀您。」
27. (A)趙簡子此時已取得晉國執政權;(B)小人是壯馳茲自謙;(D)尚未找到,正在詢問,故
答案選(C)
◎第 28 題翻譯:
在上位者不用華美空泛的話語稱讚別人,則民眾就會忠誠且彼此勸導向善。所以在上位
者用給人衣物來關心別人的寒冷,用給人食物來關心別人的飢餓,用給予官位來稱讚別人的
美德。
28. 由題幹可知國君不應以空虛的言語來幫助或稱讚別人,而是應該付諸實際的行動,故答
案選(D)
◎第 29 題翻譯:
古代在治理天下時,朝堂上有設置給進獻良言者的旗子,也有設置供人指責過失、書寫
諫言用的木牌於宮外,這些就是用來打通治國之道而招徠進諫者。而如今律法中設有懲治誹
謗與不當言論的罪名,所以使得眾臣們不敢暢所欲言,在上位者無法得知施政的過失之處。
那以後要如何招徠遠方的有德的賢者?希望能除掉這個懲治誹謗與不當言論的法令。
108會考 國文考科 5
29. 由題幹可得知因為設有懲治誹謗與不當言論的罪名使得大臣們不敢進諫言給施政者
施政者也無法得知施政的過失,這也會使得遠方賢良不敢前來,因此應除的是使臣不敢
諫、賢不敢來的法令,故答案選(C)
30. (A)題幹並未說明「酸餡兒饅頭」的源起(B)豆沙包子與芥菜包子是素包子而在當時素
包子被叫做「酸餡兒饅頭」是類別而非口味(C)題幹提及有酸味的雪裡紅包子賣得特別
,可見其廣受歡迎(D)並非因不小心誤寫,而是因為不了解宋朝的飲食所致故答案
(C)
31. 題幹內的「漂母」與「漁父」皆屬市井小民的範圍,他們無名無姓卻對某些歷史名人有
極其重要的影響這些無名小卒對歷史也有相當的意義與價值故答案選(A)(B)題幹內
並無提及考證部分(C)本段文字重點在講述平凡人物對歷史的意義並非主角(D)題幹
內並無提及有顛覆傳統主流價值,只是說明《史記》寫出了主流價值外的另一個面向。
◎第 32 題翻譯:
蘇東坡 :「 歐陽脩喜歡古人的『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
這些詩句,他說自己一輩子無法學到這樣的境界。這些固然是佳言美句,但只不過是鳳凰的
一根羽毛罷了。歐陽脩的才華如同掛在天邊之雲彩,那些詩句哪值得提起呢?這樣豈不是討
厭珍饈美味而喜歡螺蛤這類平凡無奇的小菜嗎?」
32. 從題幹內可知蘇東認為歐陽脩之才遠高於寫出這些詩句的古人,認為那些詩句不過是
極其稀少的佳句罷了與歐陽脩之高妙不可相比故答案選(B)(A)題幹內並無對詩文創
作的方法或風格做出評論(C)題幹認為歐陽脩之才遠超於此類詩句(D)並非歐陽脩所創
作,不可說是敝帚自珍。
◎第 33 題翻譯:
想學習又沒有正確方法,就像是想抓魚卻沒有漁網一樣,內心雖然急切渴望卻終究無所
收獲;若是能夠獲得學習的要領,就像是順著水流的流向在駕船一般,不用使身體勞苦就能
到達遠方。
33. 題幹說明讀書需要方法,若沒有正確的方法則即便有心也無法有所成效;若是能獲得訣
竅,則能如同順流而下一樣,事半功倍,故答案選(D)
◎第 34 題翻譯:
據說盆景是從漢、唐開始,在兩宋的時候興盛。明朝 吳縣人王鏊寫的《姑蘇志》中有記
:「 虎丘人擅長在盆中種植珍貴的花草將盤松古梅放在桌上,清新典雅而可愛,這就叫
做盆景。」當時的姑蘇人不僅擅長種植花木與擺設,還因為製作盆景而名聲傳播一時。劉鑾
《五石瓠》說:「我們常常以瓦盆中的樹石來玩賞比較長而導致彎曲的部分就修短它,比較
大的就削剪而纏束它使尺寸微小的植物也能結成果實使面積狹小的盆內也可以蓄養蟲魚
所以才稱為盆景,元朝人稱為些子景。」些子大概是元人的語言,是細小的意思。
108會考 國文考科 6
34. (A)題幹有提及盆景始於漢朝唐朝(B)應是劉鑾的書裡提及元朝人稱盆景為「些子景」
而他推測「些子」元朝人語言中的細小的意思,劉鑾為清朝人;(C)從「姑蘇不僅擅
園林之美,且以盆景之製作馳譽於一時。」可判斷姑蘇人兼擅園林之美與製作盆景,故
答案選(D)
二、題組:
35. (B)蘇軾並非喜歡只是在書中記錄下時人一個對付小孩吵鬧的辦法(C)卡羅非常喜歡小
孩;(D)拉肯與卡羅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括個性與未婚等等,但卡羅十分喜歡小孩,拉
肯則十分厭惡,在對小孩的態度上,兩者恰恰相反,故答案選(A)
36. 「最可愛的還是最不可愛的」說明的是善與惡兩種面向,呼應的是第二段末「純美的表
相下隱藏無窮或善或惡的可能」,故答案選(A)(B)說明只有純真無邪的童心是大人們從
未實現的夢想;(C)本句說明的是卡羅與拉肯;(D)說明的是拉肯對於生小孩的想法。
37. (A)其適合做魚餌是因為肥美多油且體味重(B)題幹提及「骨骼帶點青綠色曾被以為和
重金屬汙染有關」可見與重金屬汙染無關(D)其曾為高貴料理的原因是因為以前取得不
易,故答案選(C)
38. (A)本文只簡略敘述其特徵與外型(C)會形容像羔羊群一樣是因為秋刀魚與羔羊群面對
獵食者突襲,同樣都是只除了逃,沒什麼其他本領(D)題幹並未提及熱帶水域魚種
答案選(B)
39. 有因景而生、繁華夢醒的末代感傷是其餘晚明文人的旅遊小品,多為個人內心抒發;而
徐霞客則是「翻山越嶺、過河渡湍,所經歷之人文風俗、景觀異致、地質奇貌、種族宗
教……,無不一一記錄,留下三十餘萬字的遊記與資料」,與他人不同,故答案選(A)
40. (A)是表達徐霞客足跡之遠與路途辛勞;(B)說明徐霞客四海為家的生活;(C)說明徐霞客
不限定旅遊的天數期限,也不求友人同行,代表對旅遊的專注;(D)「我肩上扛著鐵鍬,
哪個地方不能埋我的屍骨呢?」表達徐霞客不在意客死異鄉,無處不可為歸宿的豁達生
命態度,故答案選(D)
41. (B)題幹提及「藉著引擎推動令飛機產生前進的速度機翼因而產生升力承托飛機飛行
可知應為引擎推動的速度而使機翼產生升力,而非機翼的升力推動引擎,故答案選(B)
42. 從題幹內「如遇上跑道有順風或地面氣溫較高,或機場位於海拔數千呎時,則需要較長
的跑道而飛機的負載量亦要相對減少」可判斷若需要較短跑道應符合「逆風」「地
面氣溫低」「機場位置海拔低」等條件,可判斷僅(D)符合。
43. 從詩中可見,白鷺鷥群飛的景象已不多見,而人類的開發與各類賞鳥人潮皆會破壞白鷺
鷥的棲息地與安寧,故作者不願宣揚,以免人知,故答案選(B)
108會考 國文考科 7
44. 「迢遙的記憶」是指童年時隨處可見的景象,如今居然需要特地驅車前往,感嘆如今見
白鷺鷥之不易與新舊變化極大,故答案選(D)
◎第 4546 題翻譯:
野火燃燒了荒涼的原野,之後潔白的霜雪又日日覆蓋在原野上。牛羊們沒有可以嚼食的
東西,綠草們也早已變得乾枯。但天地之間的仁心尚沒有泯滅,植物的根與芽埋藏在土裡很
深的地方。只要春風一掠過,原野上又會回到嬌媚美好的風光。那些無奈遭受戰亂的地方,
黎民百姓們無法自保。富貴人家的大門先被打碎,那些豪華的大屋們無一例外的接連傾倒。
偶爾遇到茅草蓋成的屋舍,會聽到小孩和老人痛苦的呻吟聲。時常害怕聽到馬蹄聲響起,無
罪的人又會被擒抓征討。想逃跑到深處的山谷之中,又怕被老虎、野狼撕咬。等到有一天稍
微能喘息過來時,催徵賦稅的小吏又來騷擾。人生真的很艱難,還比不上路旁的一株野草。
45. 本詩先述說大自然生機無限經野火焚燒牛羊無所食亦可在春風拂來之時復甦生機
然而人的慘遇卻是無限以對比的手法引出人還比不上野草的感嘆並未使用倒敘手法
故答案選(C)
46. (A)本詩最後即感嘆人不如草,並未說明應提起勇氣面對困境;(C)(D)本詩並未提及,故
答案選(B)
◎第 4748 題翻譯:
甲、司馬昭獨攬大權,魏帝曹髦殺了他,卻反而被賈充、成濟所殺害。之後司馬昭進入殿
中,召集群臣開會商議如何善後。但尚書左僕射陳泰沒有來,司馬昭就命令他的舅舅尚
書荀顗招喚他來陳泰對他的舅舅說:「世人都說我陳泰德行直,可以和舅舅相比
天看來是舅舅您不如我陳泰。」但後來內外的後生晚輩都一同逼迫陳泰,他才不得不入
殿,一 司馬昭,悲 絕,司馬昭也對他哭著 :「 你要如何幫我處理這個狀況呢?」
陳泰說「只有斬首賈充才可以稍微地向天下人謝罪司馬昭考慮了很久以後說「你
再想想更輕微的處理方法。」陳泰說:「我只知道更重的處理方法,不知道更輕微的。」
司馬昭就不再說話了。
乙、魏帝駕崩後朝廷內外一陣吵雜司馬昭問陳泰說「要怎麼使內外平息?」陳泰說:「
有殺了賈充以向天下謝罪。」司馬昭說:「可以比這個方法更輕微嗎?」陳泰回答:「我
只看得出來更重的方法,不知道更輕微的。」
47. (A)從對話中可看出司馬昭想要保全賈充可判斷應為其陣營人馬(B)陳泰是被內外的晚
輩一起逼迫才不得已而入宮(C)陳泰是因為魏帝駕崩而哭司馬昭是因為想獲得陳泰協
助,而陳泰卻如此對待他而哭;(D)文章並未提及,故答案選(A)
48. 甲篇中陳泰所說的「惟有進於此,不知其次是針對「斬賈充以謝天下」這個處置方
式的言論,可見殺賈充是最基本的方法而已,故答案選(B)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