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會考 國文考科 2
8. 題幹說明在閒暇時與在夜裡讀書的美好與樂趣,惟有(C)的讀書有益符合題意,故答案選
(C)。(A)為旅遊風光;(B)為園林與天籟之趣;(D)為書法創作。
9. (A)末句語意充足且語氣為肯定,應使用「句號」結尾;(C)「一來,我沒有這份才能」與
「再來,也沒有時間」兩句語意平列,應使用「分號」;(D)「文明的現代」語意未完,後
應使用「逗號」;末句為疑問語氣,應使用「問號」,故答案選(B)。
10. (A)力透紙背:形容書法或畫畫時剛勁有力,筆鋒幾乎要透到紙張背面;(B)宵衣旰食:天
還沒亮就起床穿衣,直到日暮才吃飯,形容勤於公事;(C)吃軟不吃硬:比喻接受較溫和
的手段或勸說而不接受強迫;(D)萬頭攢動:形容群眾聚集的景象。捉襟見肘:形容衣衫
襤褸,惟有(A)選項使用完全恰當,故答案選(A)。
11. 「不苟且」、「有品味」是針對自己行為上的約束,所以空格內應填入「自己」;「不霸道」、
「有道德」是指面對他人的態度,所以空格內應填入「別人」;「不掠奪」、「永續」對象
應為大自然,所以空格內應填入「自然」,故答案選(A)。
12. 題幹內提到「他們體型瘦小、耐力驚人,具有生存在鮮有人造訪的高海拔地區的卓越能
力,這些都不免讓人聯想起巴提族在東邊的遠親
─
尼泊爾的雪巴族」,從這些巴提族
的特性,會讓人聯想到雪巴族,可見兩族人共同擁有「體型瘦小、耐力驚人,具有生存
在鮮有人造訪的高海拔地區的卓越能力」的族群特徵,故答案選(D)。
13. (A)戰戰「競競」→戰戰「兢兢」;(B)愛「載」→愛「戴」;(D)噩「號」→噩「耗」。
14. (A)從「千篇一律」可判斷應符合「單調」的特性;(B)題幹未提及;(C)「面貌模糊的人」
缺乏性格及特色;(D)「空曠的地方」欠缺場景的描繪與氣氛的營造,故答案選(B)。
15. (A)學習且時常溫習,難道不是讓人喜悅的嗎?(B)人會犯的過錯,各有不同類別。觀察他
犯的錯,即可知道這個人是否仁德;(C)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有我可以學習的對象。
選擇他的優點去效仿,引他的缺點為鑑以警惕自己;(D)君子若不莊重,則沒有威儀,經
常學習則不會流於固執蔽塞。一切都要以忠信為本,不要去結交與自己道不相同、不如
自己的朋友。有過錯則不要怕改正。題幹意為學習他人身上的優點,同時也從他人身上
的缺點引以為鑑來警惕自己,惟有(C)符合題幹之意,故答案選(C)。
16. (C)能言善道:擅長說話、口舌伶俐。能言善道本身已具有「擅長」之意,因此本句中的
「擅長」為冗詞,故答案選(C)。
17. 題幹上下聯傳達「不撇開所執著之事則終會一直痛苦」、「懂得制約自己即能獲得美名」
之意,但同時也在文句內暗藏字形遊戲,上聯意為「若」字下方若沒有撇出去則成了「苦」
字;下聯意為「各」字的捺筆若能收住不出頭則成了「名」字,故答案選(D)。(C)上聯末
字為「苦」,乃仄聲;下聯末字為「名」,乃平聲,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