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甲文並無此說法 (E)乙文作者並無此意
【翻譯】
甲:從斗六門沿著山邊進入,經過牛相觸,上溯濁水溪源頭上
行,第二天可以到達水沙連內山,山中有蠻蠻、貓丹等共十個
番社。擁有武力裝備估計一千多人,都是性格強悍,尚未十分
馴服善良,只是我皇朝教化散播,不斷加以控制而已。水沙連
島在深水潭中,小小一座山有如人身上贅疣一般,漂浮在水面
上。潭水四周大山環繞,山外各溪流包容網羅,最後從山口進
入,匯集成水潭,潭面約八、九華里寬,環繞一周大約二、三
十華里。潭中突出一座小島,山巒青翠,水波碧綠,四面環
顧,一片蒼茫,竹林樹木參差錯落,雲朵翱翔天際,鳥兒樹上
鳴叫,古來稱作蓬瀛仙境,一點也不過分啊。原住民環繞小島
建屋居住,密度很高,獨獨空出中央山頭部份,像人露出頭頂
一般。山頂寬闊平坦,十分可愛。詢問山頂中空的緣故,老原
住民說是從前就有的禁忌,相傳如果在山頂蓋屋子,那麼番社
就有火災,所以沒有人敢在上頭蓋房子。島上沒有水田,岸邊
多蔓生野草,原住民大多用竹子木板連結成排筏,架在水面
上,鋪草載土用來耕作,於是種植水稻,稱作浮田。潭水深,
魚兒肥而且十分眾多,原住民不用漁網,只需駕著獨木舟,手
拿著弓箭射殺,不久就滿一簍筐。打開家中珍藏的美酒,夫妻
及子女們,大口吃喝,高聲唱歌,實在不知道皇帝的有無存
在。蟒甲是原住民對船隻的稱呼,挖空獨木做成,划著兩隻船
槳用來渡水。大船可以容納十多人,小船容納三、五個人。環
繞島嶼四周都是湖水,沒有陸地可以進出,全部要用蟒甲。外
面的人想前往該番社,一定要升起火把,以煙霧做為訊號,那
麼住民就會划著獨木舟來迎接,否則就不能到達那裡。
乙:福建九夷山的九曲溪,和甘肅仇池山層疊的山崖,都有三
十六峰或盤旋三十六回羊腸小道的美景。然而在千萬層巒之
中,蓄積於眾山的源泉,匯注為一潭的深水,潭外有千萬高峰
屏障聳立,潭內則有一座島嶼孤自懸浮著,潭水處在高海拔的
山區,高山聳立在潭水旁,那麼珠潭真是海島的美景啊!珠潭
南面有許多大山,高聳的山峰插天連雲,西面有座山綿延陡峭
入潭,山勢曲折縈迴,從高處遠看,好像和珠嶼相接連,實際
上是被潭水斷開了。珠嶼猶如噴湧而出的明珠,珠潭有如沉在
水中的璧玉,天光霧彩,秀美的景致會合在潭和嶼之間,有時
分成(丹、碧)兩色,所以又稱為日月潭。上山還不到半山
腰,有塊方形平曠的土地,有田畝,有園圃,有澗水,稱為二
坪(在今水里鄉 二坪山)。再往上爬,車夫吃力地彎腰曲背,
膝蓋碰著下巴了。山路上黑蝶像彩錦,金蟬聲音如銅製絲絃所
奏出的旋律,花朵好似刺繡,群鳥鳴叫更像是大合奏,處在高
峻危險的山中,畢竟仍有足以使心情愉快的妙音美景。登上山
頂,有塊平坦的地方,東西距離三十二尺,南北距離超過三十
二尺,其中有間土地公祠。山頂長有茅草,人們可以在這裡遠
望,也可環顧四周,一路上所經過的山中人家,則又遼遠地看
不清楚,遠處的像黍類排列,極為微小;較近的宛如魚鱗,依
次相接。到這裡山勢更高,多次上坡下坡,經過十餘里長的紅
土路,再經過田頭社(在今魚池鄉 頭社村)而到達輪龍嶺社
(在今頭村村 頂社一帶)。在半山有田地二千畝一百戶人家,
輪龍嶺也有不錯的住宅。在嶺腰就可看到下方廣闊的水面映照
著雲天,潔淨無邊際,四周圍青山環繞,潭中有座孤島,像在
水中央的拳頭。這裡就是郡志所說的珠潭,縣志所說的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