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會考國文解析:單題詳解與答題技巧

pdf
2.86 MB
14 頁
may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104 學年度國中會考 國文領域
解析:宋裕老師、李榮哲老師、黃亦凡老師
一、單題:(133 題)
1. 小敬搬新家、阿嬌欲送禮金表達祝賀之意。下列題辭,何者最適合寫在賀儀封套上?
(A) 近悅遠來 (B)造福桑梓 (C)宜室宜家 (D)喬遷之喜
答案:(D
解析: (A)賀旅館飯店開業。 (B)用於政界。 (C)賀人嫁女。 (D)賀遷居。
2. 下列文句,何者文意最為通暢?
(A)因為你不去,我還是要去
(B)他年紀既然小,膽子卻不小
(C)雖然這是第一次,所以做得很好
(D)她的作品不是不好,而是缺少創意
答案:(D
解析: (A)「因為」改為「即使」。 (B)「既然」改為「雖然」。 (C)「所以」改為「但是」。
3. 「當部分亞洲國家為了生產足夠的稻米而焦頭爛額之際,泰國稻米的產量卻多到一年出口九百萬噸,是全世界最大
稻米輸出國泰國成為世界米倉的原因是民營企業非常有效率擁有大量平坦肥沃的三角洲和充沛的水源再加
上政府機關支持民間銀行貸款給小農購買種子肥料。以上種種使泰國在米糧危機中占盡利益這段文字的主
旨為下列何者?
(A) 泰國米質提升的技術 (B)泰國稻米盛產的原因
(C)泰國稻米行銷的方式 (D)泰國復興米業的計畫
答案:(B
解析: 從文中「泰國成為世界米倉的原因是:」可知道此文旨在解釋泰國稻米為何得以盛產而成為世界米倉
4. 下列詞語「 」中的字音,何組相同?
(A)風聲鶴「唳」 暴「戾」之氣
(B)「揖」讓而升 查「緝」走私
(C)「擣」米去糠 陶「鑄」品行
(D)再三叮「嚀」 滿地泥「濘」
答案:(A
解析:(A) ㄌㄧˋ (B)ㄧ/ㄑㄧˋ (C)ㄉㄠˇ/ㄓㄨˋ (D)ㄋㄧㄥˊ/ㄋㄧㄥˋ
5. 「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沉默是金,可免禍從口出 (B)善傾聽者,聞言必加審查
(C)適時發言,方為人所接受 (D)經常練習,言語方能動聽
答案:(C
解析:【出處】《論語‧憲問》
題幹意旨「他在適當的時機才說話,別人才不會厭惡他所說的話。」可知答案為(C)
6. 下列詞語,何者沒有錯別字?
(A)營私舞幣 (B)武功祕笈 (C)試目以待 (D)時代先軀
答案:(B
解析:(A)「幣」改為「弊」。 (C) 「試」改為「拭」。 (D)「軀」改為「驅」。
7. 下列選項「 」中的疊字,何者是用來描摹聲音的狀聲詞?
(A)「嘖嘖」稱奇的老師 (B)「侃侃」而談的官員
(C)「滔滔」不絕的名嘴 (D)「聲聲」叮嚀的母親
答案:(A
解析: (A)狀聲詞。形容咂嘴聲。表示讚嘆、驚奇。 (B)容不迫的樣子 (C)水流滾滾不絕的樣子或形容說話連續
不停。 (D)形容不停的陳述、敘說。
2
8. 小王和小林第一次碰面,下列寒暄的語句,何者最不適合出現在他們的對話中?
(A)久違了,很高興見到你 (B)真是聞名不如見面啊
(C)久仰了,請多多指教 (D)幸會,幸會
答案:(A
解析: 「久違」表示好久不見,因此不能用在第一次見面的寒睻。
9. 「物產豐富」中的「物產」是本句的主語。下列各選項「 」中的語詞,何者不做主語使用?
(A)「四海」昇平 (B)「群魔」亂舞
(C)「氣焰」囂張 (D)「百年」樹人
答案:(D
解析:(D)「百年」修飾「樹人」,在此為副詞,不是主語,可知答案為(D)
10. 「豆,古代食器,用以盛肉醬一類食物,器淺如盤下有一足大多數有蓋。春秋以後,豆增多,側有兩環,下具
高足到戰國時期器腹變深蓋上有捉手可以仰置根據這段敘述下列何者最可能是戰國時期的「豆」器?
答案:(D
解析:從「器淺如盤」、「下有一足」、「側有兩環」等線索可判斷(D)為「豆」。「豆」本義即為食器之象形字。
11. 「有農夫種茄不活,求計於農務司,司吏曰:『此不難每茄根下埋一文即活。』問其何故,答曰:『有錢生,
無錢者死。』」這段文字主要在揭露世間哪一種醜態?
(A)貪官好賄,索求無度
(B)官商勾結,欺瞞大眾
(C)不務正道,盡信偏方
(D)鑽營旁門,好走捷徑
答案:(A
解析:出處《笑林廣記》
從「有錢者生,無錢者死」一語雙關,揭露貪官索賄的情形。
【語譯】:
有個農夫栽種茄子卻種不活,向管理農務的官吏請教栽種茄苗的方法,官吏說:「這不難,只要每棵茄苗下埋
上一文錢就能夠種活。」農夫問這是什麼緣故,官吏回答說:「有錢的就能活,沒有錢的就會死。」
12. 下列詩句,何者與「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纔能沒馬蹄所描述的季節相同?
(A)金風扇微涼,遠煙凝翠晶
(B)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C)隨風柳絮輕,映日杏花明
(D)黃葉覆溪橋,荒村惟古木
答案:(C
解析:從題幹詩句的「亂花」與「淺草」可判斷描寫之季節為「春天」,出自
出處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語譯】:繁茂而繽紛的花朵令人陶醉其中,長出的春草遮沒了馬蹄。
(A)從「金風」可得知是「秋天」,出自李適〈七月十五日題章敬寺〉。
(B)從「霜」可得知是「秋天」,出自杜牧〈長安秋望〉。
(C)從「柳絮」、「杏花」可得知是「春天」,出自權德輿〈雜言和常州李員外副使春日戲題十首〉。
(D)從「黃葉」可得知是「秋天」,出自柳宗元〈秋曉行南谷經荒村〉。
3
13. 一家書店的外牆寫著「在我看來托爾斯泰和杜思妥也夫斯基比隔壁鄰居更真實更奇怪的是早在我尚未出生
以前,杜思妥也夫斯基就在一本叫做《白痴》的書中,寫出了我的人生故事。」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推論何者最恰
當?
(A)作者過於耽溺書本,鄰居鮮少與他往來
(B)作者的人生經歷被杜思妥也夫斯基寫入書中
(C)從托氏與杜氏的書中,作者看到了真實的人生
(D)閱讀托氏與杜氏的作品,作者有知音難遇的感慨
答案:(C
解析:從「比隔壁鄰居更為真實」可推知作者從托氏與杜氏的書中看到真實的人生。
14. 「我只希望我們的距離□我和所有野鳥的距離永遠是這樣接近。句中空格處填入下列哪一種標點符號最恰當?
(A) (B) (C)…… (D)──
答案:(D
解析:文中「我和所有野鳥的距離」主要補充說明上文「我們的距離」,因此用「破折號」
15.我的記憶運作得像一面蜘蛛網。不重要的事物,比如風,就讓它們過去;但捕獲的蒼蠅就懸掛在網上加以儲存,
直到我那心智的蜘蛛需要時再吃掉。」這段文字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記憶應視事物的輕重而有所擇取
(B)往事如風,既已逝去,就無須記憶
(C)記憶如獵物,運用技巧才能捕獲它
(D)存在腦中的記憶終將隨著時間而消散
答案:(A
解析:文中主要在闡述記憶時應選擇重要的事物。
16. 「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這句話所強調的執法原則,與下列何者相去最遠?
(A)恩必加於有功,刑必斷於有罪
(B)不因喜以加賞,不因怒以加罰
(C)勝法之務莫急於去奸,去奸之本莫深於嚴刑
(D)衡之於左右,繩之於內外,無私輕重是為公正
答案:(C
解析: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論》
引文主要闡述「執政者無論親疏遠近,皆應賞罰公正分明」。
(A) (B) (D)皆強調賞罰公正分明 (C)強調為政應用嚴刑以除去奸邪之人。
語譯:
為國盡忠效力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要加以賞賜;觸犯法令、怠慢職守的人,就算是自己的親信也要加以
處罰。
17.「細菌和殺死它們的抗生素之間的戰爭,就如同大國之間的軍備競爭,精益求精,更相勝出, 。」畫線
處填入下列何者最能說明上述比喻的內涵?
(A)數十年來,細菌在這場戰爭中逐漸占優勢,和抗生素的關係就像一個慢慢失去平衡的蹺蹺板
(B)在抗生素的攻擊下,通常會有少數突變的細菌存活,它們會繁殖,同時也將保護它們的基因傳遞下去
(C)面對抗生素,存活下來具抗力的細菌將不斷繁衍壯大;為了消滅具抵抗力的細菌,類又研發出更強的抗生素
(D)人類要研發出能對抗細菌又不會傷害人體的抗生素,非常困難。若研發失敗,人類可能得和細菌共處一段不愉
快的時間
答案:(C
解析:從「軍備競爭,精益求精,更相勝出」之譬喻,可知細菌與抗生素間敵對抗衡的關係。
18. 袁宏道與友人書云:「人情必有所寄,然後能樂。故有以弈為寄,有以色為寄,有以技為寄,有以文為寄,古之達
人,高人一層,只是他情有所寄,不肯浮泛虛度光景。」這段文字的主要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 以物為寄應該有所節制,不可浮濫
(B)古之達人寄懷於民,不求一己之樂
(C)情感有所依託,生命方能愉悅自適
(D)習得多種才藝,方能晉身達人之列
答案:(C
解析:出處袁宏道〈致李子髯書〉
從引文中「只是他情有所寄,不肯浮泛虛度光景」可知「情感有所依託,生命方能愉悅自適」。
語譯人的感情必須要有所寄託然後才能心中愉悅所以有人將情感寄託在下棋之中有人寄託在聲色之中
有人寄託在鑽研技之中,有人寄託在寫文章之中。古時候通達事理的人,能夠高人一等,只不過是他們的情
感有所寄託,不會浪費青春虛度光陰。
4
19. 下列文句,何者有語病?
(A)時光飛逝,故鄉的松濤只能在回憶裡澎湃
(B)在國中畢業前夕,我們聚在一起緬懷未來
(C)對許多人而言,巴黎的浪漫並非不可企及
(D)為了遠離塵俗,我跋山涉水來到這片山林
答案:()
解析:(B)「緬懷」只針對過去的事物。
20. 民初某學者仍留著前朝的舊髮式拖著一條辮子去北大授課,學生哄堂大笑他說:「我的辮子一剪就沒有了,但
你們心中的辮子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剪掉了。」他話中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剃一人之髮,易;剃萬人之髮,難
(B)復舊時之制,易;立今世之制,難
(C)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
(D)察小人之過,易;知君子之過,難
答案:()
出處王陽明〈與楊仕德薛尚謙書〉。
解析: 題幹中民初學者的話語意謂要改變心中的成見比改變外在形貌來得困難許多(C)「心中之賊」指心中的成見。
21.「如果每個人都是特別的,那就沒有一個特別;如果每個人都得到一個獎杯,獎杯就變得毫無意義。生活最甜美的
樂趣,在於承認自己並不特別。」這段文字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不要強調自己與眾不同 (B)追逐名利其實毫無意義
(C)認真生活才有甜美的樂趣 (D)生活樂在發掘他人的特別
答案:()
解析: 從「承認自己並不特別」可知此文在闡述不要強調自己與眾不同。
22.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各種跡象一再顯示他有犯罪嫌疑
(B)紐約是個交通便利、人口綢密的都市
(C)認真負責的態度,是他履創佳績的關鍵
(D)你整天遊手好閒,只是突然虛度光陰罷了
答案:()
解析:(B)「綢」改為「稠」。 (C)「履」改為「屢」。 (D)「突」改為「徒」。
23. 書,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這句話的涵義,
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讀書百遍義自現,尋根求源探其妙
(B)處逆何妨將書讀,興味來時百憂除
(C)紙上得來終覺淺,方知此事要躬行
(D)求學當如飢索食,問道應似寒需衣
答案:()
解析:題幹強調「讀書可令人愉悅、解憂消愁」,故選(B)。題幹出自楊萬里〈為袤作益齋書目序〉
題幹語譯
書,飢餓時讀它,就像是嚐到肉一樣的美味;寒冷時讀它,就像是穿了皮衣一樣的溫暖;孤獨寂寞時讀它,就
像與朋友交談;心中充滿幽怨時讀它,就像是演奏樂器可以宣洩內心的不平。
24. 白居易〈題山石榴花〉「一叢千朵壓闌干,剪碎紅綃卻作團。風嫋舞腰香不盡,露銷妝臉淚新乾。薔薇帶刺攀應
懶,菡萏 1生泥玩亦難。爭及 2此花檐戶下,任人採弄盡人看。」下列關於這首詩的說明,何者錯誤?
(A)「剪碎紅綃卻作團」──描寫山石榴花的形態
(B)「露銷妝臉淚新乾」──描寫賞花人心緒神態
(C)「薔薇帶刺攀應懶」──意指薔薇有刺,使人懶於採摘
(D)「菡萏生泥玩亦難──意指荷花長於淤泥,不易親近
答案:()
解析: (B)敘述清晨時山石榴花上的露水因陽光而蒸散的情景。
題幹語譯
一叢盛開的山石榴花覆蓋在欄杆上,花團錦簇如同剪碎的紅色絲綢一樣繽紛。山石榴花在風中搖曳,好似舞動
著細腰,芳香不盡。朝陽初昇時蒸散了花朵上的露水,如同美人臉上剛哭過的淚痕。薔薇長滿了刺,讓人不敢
摘取荷花生長在淤泥之中要靠近賞玩也困難其他的花哪裡比得上在屋檐下常見的山石榴能讓人採摘、
盡情欣賞。
5
25.「如果有人認為文學是不著塵色的白裳,那是因為他遺忘了『現實』這一件緇衣。崇拜詩聖杜甫的人,不見得讀得
『杜詩』,但我們不難想像,當杜甫自外訪友歸來,一進門問他老妻第一句話,也許是『尚有油鹽否?』」
據文意,下列何者最符合本文作者的看法?
(A)偉大的詩人也須面對生活中的問題
(B)超脫世俗觀點的文學作品最為動人
(C)物質生活的滿足與文學創作難以兼顧
(D)杜詩的可貴之處在於以生活瑣事入詩
答案:()
解析: 「尚有油鹽否?」一句可知即使是偉大的詩人仍須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引文出自簡媜《浮在空中的魚群.
緇衣》。
26. 下列文句「 」中的字詞,何者意義前後相同?
(A)「曾」不吝情去留 「曾」益其所不能
(B)「安」能辨我是雄雌 爾「安」敢輕吾射
(C)「行」拂亂其所為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D)「當」窗理雲鬢 使安期有此性,猶「當」無一豪可論
答案:()
解析:(A)從來/增加。 (B)怎麼。 (C)又/行走。 (D)對著/認為。
27. 「余猶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時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讀,惟恐不
及。近歲市人轉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學者之於書,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詞學術,當倍蓗 1於昔人,而
後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此又何也?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意旨?
(A)喜見印刷術進步,學術創作大量增加
(B)讚許後生可畏,高談闊論,縱橫無礙
(C)自傷書本取得不易,學識難與後輩抗衡
(D)感嘆讀書風氣日下,與書籍出版量不成正比
答案:()
解析:由老儒與年輕士子對於書籍的態度可知答案為(D)。題幹出自蘇軾〈李氏山房藏書記〉。
題幹語譯
我還記得老一輩的讀書人,自稱他們年輕時,想要找《史記》、《漢書》來讀卻無法得到,幸運地得到都親手
抄寫,日夜誦讀,惟恐來不及讀完。近年來,書商輾刻印諸子百家的書籍,一天就能廣泛流通,書本對於現
在的讀書人來說,數量那麼的多且容易獲得到這樣的地步,他們的文章學問,應當超過前人好多倍,然而年輕
的科舉士子,都把書籍束之高閣,不去閱讀,言談虛浮不實,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28. 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最恰當?
(A)他為人作惡多端,今日落得如此下場,真是「甕中捉鱉」
(B)多年之後重回故鄉,不禁有「移山倒海」、世事多變之嘆
(C)他對流浪動物毫不關心,視之如「白雲蒼狗」,不屑一顧
(D)這家臺菜館味美價廉,難怪客人絡繹不絕、「戶限為穿」
答案:()
解析: (A)比喻舉手可得、確有把握。 (B)移動山岳,倒翻海水。比喻本領很大或形容氣勢的浩大。 (C)比喻世事變
幻無常。 (D)踏穿門檻。形容來訪人數眾多。
29.
根據文意脈絡判斷,畫線處應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命為車駕,兼飼坐騎,以折其罪
(B)慎審之,憫其迫於饑寒,乃縱而歸之
(C)令縛於地,縱馬往來其側以懾之,盜驚悸股慄
(D)先釋其罪,並賞一官,飭其率兵往劫敵營,全勝而回
答案:()
解析: 從「識人」與「推恩」得知答案為(D)
題幹語譯
有一個偷年羹堯大將軍坐騎的人,被岳鍾琦的部下所逮捕,將要以刑罰論處。年羹堯知道這件事之後,先釋免
他的罪,並賞賜他官職,命令他帶兵前往敵營偷襲,大獲全勝而回。年羹堯因此告訴岳鍾琦:「這個人敢偷我
6
的坐騎,可知他膽量之大,所以我原諒他罪,並善用他的長處,預料他一定能達成這個使命。」年羹堯識人
之明與廣施恩惠,全都像是這一類的情形。
30.
根據這段文字,關於皎然與韋蘇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韋蘇州覺得皎然名不符實
(B)皎然臆測韋蘇州偏好古體
(C)韋蘇州與皎然談論如何鑑賞詩作
(D)皎然依從韋蘇州改舊作,終獲讚賞
答案:()
解析:出處趙璘《因話錄》。
從「恐詩體不合,乃於舟中抒思,作古體十數篇為贄」可知答案為(B)
題幹語譯
吳興有個叫皎然的和尚,擅長寫律詩。他曾經拜訪韋應物,擔心自己的律詩不合乎對方的喜好,於是在船上苦
思冥想,就作了十幾篇古體詩送給韋應物當作見面禮。韋應物對所有作品都不滿意,皎然極為失望。第二天他
用自己擅長的律詩寫了幾首重新獻上,韋應物反覆吟誦,大加讚賞。於是他告訴皎然說:「您差點喪失自己的
聲望。爲什麽不把自己擅長的作品給我看,而委屈自己來迎合我的喜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不是短時間
就能有所成。」皎然非常佩服韋應物鑑賞能力的精深。
31. 「世人以竹骨之類為『叫子』,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謂之嗓叫子嘗有病瘖 1人所誣,
煩冤無以自言。聽訟者試取叫子,令嗓之,作聲如傀儡子 2,粗能辨其一二,其冤獲伸。此亦可記也。」根據這段
文字,下列有關「叫子」的敘述,何者無法明確得知?
(A)能幫助因生病而不能說話的人發聲
(B)製作叫子的材料有竹、木、牙、骨
(C)古人製作叫子是為了協助聽訟者斷案
(D)因置於喉部,能出人聲,故又稱嗓叫子
答案:()
解析:出處沈括《夢溪筆談‧杈智》
「叫子」的製作並非為了申冤而作,此乃官員靈機變通之舉,故答案為(C)
題幹語譯
人們用竹、木、牙、骨之類的材料做成「叫子」(哨子),放在嘴裡吹,就能模仿人講話的聲音,這種叫子就
叫「嗓叫子」。曾經有人嗓啞不能出聲,被人所誣陷,煩惱自己無法說出冤情。審判的官員試著拿「叫子」讓
他放在嘴裡,這人發出來的聲音就像傀儡戲演員模擬人物聲音一般。大約可以聽懂一些他要說的意思,他的冤
情因此得以洗刷。這件事情也是值得一記的。
32.
作者寫作這段文字的用意,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分析權力的種類並比較其影響力
(B)說明各種權力之間必須互相制衡
(C)警惕掌權的人使用權力時應戒慎恐懼
(D)強調知識分子應負起繼往開來的社會責任
答案:()
解析:從引文中「每一種權力都很可怕,它可以興邦,可以覆邦」可知本文主要警惕掌權者應以戒慎恐懼的態度來行
使權力,所以答案為(C)
7
33. 以下是小臻在國文課所做的筆記,一時大意寫錯一處。筆記中的錯處應是下列何者?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解析:「絕句」不嚴格要求對仗,故選(D)
二、題組:(3448 題)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 3435 題:
34. 根據本文「我相信對那些有慧根的人這幾個字也就夠了。留一點餘味讓人咀嚼體會,豈不更好?」這句話的涵
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淺近精鍊的語言,含有寬廣的思想空間
(B)言語的優美雅致比話題的分量深度更加重要
(C)話語,與其說出使人厭煩,不如不說引人期待
(D)多聽少說,接受他人的責難,但保留自我的判斷
答案:(A
解析:從題目「這幾個字也就夠了」、「留一點餘味讓人咀嚼體會」可知道作者強調的是精鍊的語言才能帶給人較寬
廣的思考空間,故選(A)
35. 下列何者最可能是本文所要傳達的人生態度?
(A)記取教訓,鑑往知來 (B)積極奮進,坦然豁達
(C)把握機會,順勢而為 (D)謹慎執著,步步為營
答案:(B
解析:從文中提及的六字箴言「不要怕」、「不要悔」來看,可推知族長鼓勵年輕人遇事要積極勇敢、心裡要坦然豁
達,故選(B)最為合適。
8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 3637 題:
36. 下列何者最可能是作者說自己是「今之古人」的原因?
(A)喜愛紙筆書寫
(B)學貫中外古今
(C)融通百家思想
(D)雅好蒐集骨董
答案:(A
解析: 由首段「我是很晚才使用電腦的今之古人」,以及第五段「喜歡用筆寫字」可知作者在談論自己喜愛用紙筆書
寫,抗拒使用電腦的心情,與現代人慣於在網路上長夜不寐的情形不同,故作者稱自己為「今之古人」。
37. 本文的主要內容,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陳述電子資訊逐步成為現代人生活中重要工具的過程
(B)描寫資訊網路工具已徹底取代了紙筆書寫的社會現象
(C)敘說作者個人對於資訊網路由抗拒到妥協的心情轉折
(D)強調電子資訊發展方向當以融入傳統書法為首要目標
答案:(C
解析:從首段「極力抗拒電腦」、第二段「懷著蒼涼的心境」,到第三段「在網路通訊上,更心甘情願的接受另一
秩序」,可發現作者個人對於使用網路的心情轉折過程是從極力抗拒到逐步妥協。
9
請閱讀以下詩作,並回答 3839 題:
38. 下列詩句的說明,何者正確?
(A)「再一次讓身體墜落不成」係描寫表演者排練時的失誤。
(B)「他有缺陷」指的是表演者缺乏自信心,導致臨場羞怯。
(C)「深思熟慮的靈感」指靈感非出偶然,乃得自縝密思考。
(D)「讓自己穿梭於先前的形體」說明表演者幻術施展之奇。
答案:(C
解析: (A)「再一次讓身體墜落不成」是描寫表演者成功飛過空中,完成特技表演
(B)「他有缺陷」是指他少了鳥兒的翅膀,得靠專注力才能飛越天空
(C)透過「吃力的輕鬆」、「堅忍的機敏」、「從頭到腳密謀」可知這靈感非偶然
(D)「讓自己穿梭於先前的形體」說明表演者在空中練習多次,擺盪過許多回
39. 關於本詩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第一節透過靜態的描寫,烘托表演場內的凝重氣氛
(B)第二節重複「獨自一人」,強調無法一人完成表演
(C)第三節藉各種具體與抽象的描寫,說明表演的難度
(D)第四節以委婉的筆法,寫出表演最終以失敗收場
答案:(C
解析: (A)第一節為動態的描寫,描寫表演者在眾人面前快速地飛越空中,完成特技。
(B)第二節重複「獨自一人」,強調表演者在表演時的專注。
(C)第三節藉著表演者的內心思考、外在動作,寫出完成這項表演的難度甚高。
(D)第四節以「超乎一切的美麗就在此一」道出表演最終以成功作結。
10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 4042 題:
40. 根據本文,關於雪山山脈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是淡水河、大安溪、大甲溪三者的共同發源地
(B)主脊岩峰嶙峋,是登山者心中難以征服的殿堂
(C)山脈主脊被稱作「聖稜線」,源於沼井鐵太郎
(D)整個淡水河流域的水源,都涵蓋在雪山山脈裡
答案:(D
解析: (D)「整個淡水河流域的水源,除了基隆河北岸的幾道小支流外,幾乎都涵蓋在雪山山脈裡」可知雪山山脈並
未有涵蓋全部淡水河水源。
41. 根據本文,下列關於淡水河水域的敘述,何者正確?
(A)皆是由東向西的格子狀水系
(B)提供石門水庫和翡翠水庫水資源
(C)與恆河、尼羅河並列為三大聖河
(D)人們聚集在水質較好的河段,形成市鎮
答案:(B
解析: (A)雖然都是格子狀水系,但文中未提及它們是否皆由東向西流動。
(B)「如果不是它的支流日夜不斷地提供新的水資源,石門水庫和翡翠水庫能免於乾涸嗎?」一句可知答案為
(B)
(C)作者認為淡水河與人們的相關性與被稱為聖河的恆河、尼羅河同等重要,而不是把淡水河列為三大聖河之
一。
(D)文中提及在淡水河流域內居住的人們用水完全仰仗它卻未提到人們是否會聚集在水質較好的河段以形成
市鎮。
11
42. 關於本文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引用大批史料,證明水資源的重要
(B)聚焦於淡水河流域今昔的風物變化
(C)藉由國外河流凸顯淡水河流域之大
(D)由山而水,寫出自然與生命的關聯
答案:(D
解析: (A)文中未引用大批史料來佐證。
(B)聚焦於淡水河流域的分布與功能。
(C)藉國外河流凸顯淡水河流域與居民的相關度極高。
(D)先從雪山山脈寫起,再點出淡水河流域的重要性,故答案選(D)
以下是小軒在某課程中設計的創意徵人啟事。請閱讀啟事內容並回答 4344 題:
43. 關於本文所述的「知縣」一職,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每年享有一個半月的年假
(B)無故曠職須扣薪,退休無給俸
(C)每日實際工作十小時,另有兩小時午休
(D)除了司法審判外,兼負彈劾百官的職責
答案:(B
解析: (A)由「休假制度:每年十二月十九日至次年正月十八日為年假」可知年假為一個月。
(B)由「無退休俸祿」、「無故曠職或遲到,……減俸以示處罰」可知答案為(B)
(C)「工作時間為辰時至申時午時可自由活動」可推知實際工作時間為辰申四個時辰共八小時。
(D)由「職務說明」一項可知諸羅縣知縣的工作內容未包括彈劾百官的職責。
12
44. 根據本文,下列何人最符合遴選資格?
答案:(D
解析「工作條件」可知適合人選要在二十歲以上七十歲以下故二十歲的(A)趙得助與七十歲的(B)甄理想不符合。
另外從「設籍臺灣府者不得應徵」可知籍貫為臺灣府的(C)鄭聰明也失去候選資格。因此答案選(D)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 4546 題:
解析: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雜上‧齊饑晏子因路寢之役以振民》
【翻譯】 齊景公在位時鬧饑荒。晏子請求給百姓發放糧食,景公不同意。晏子主管修築君王寢宮的平臺,他命令官吏
提高雇工的工資,延緩完工期限而不加以催促。三年後平臺築成,百姓也得到救濟,所以君王享樂的心獲得
滿足,人民的缺糧問題也得以解決。
45.根據本文,景公的作為最適合以下列何者來形容?
(A)短視近利,弄巧成拙
(B)徵收重稅,與民爭利
(C)誤信讒言,疏遠賢臣
(D)圖己之樂,不恤民生
答案:(D
解析:由「晏子請為民發粟,公不許」一句可知答案為(D)
46.本文呈現了晏子在政治上的哪一種智慧?
(A)無為而治,讓人民得以休養生息
(B)知所變通,化解上下利益的衝突
(C)能集眾智,不獨斷而行,致使政通人和
(D)利用緩兵之計,導引君王注意民生需求
答案:(B
解析:由「晏子令吏重其賃……民足乎食」一段可知答案為(B)
13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 4748 題:
出處:《資治通鑑‧卷一百‧晉紀二十二》
語譯:前燕 泰山太守賈堅駐紮在山茌,東晉 荀羨率兵攻打賈堅賈堅率領的士兵才七百多人,而荀羨的兵力是賈堅
的十倍賈堅打算出城迎戰眾將領都說士兵不多不如固守賈堅說:「固守也無法倖免不如一戰。
於是出城迎戰。賈堅身先士卒,斬殺荀羨的士兵一千多人,才返回城中。荀羨再度攻城,賈堅感嘆地說:「我
自成年以來,立志要建立功名,然而每每陷於窮途險境,這豈不是命中註定嘛!與其遭受屈辱而苟且偷生,不
如堅守氣節而戰死。」於是對將士們說:「如今處境危困,無計可施,你們可以離去,我將戰鬥到為止。」
將士們都哭著說:「您不出城我們也一起犧牲。」賈堅說:「我現在就為你們去決一死戰,如果無法扭轉戰
局,你們可以離開,不必再管我了!」賈堅於是打開城門衝出去荀羨的士兵四面包圍上來,賈堅把馬停在護
城河的橋上,左右開弓射箭,荀羨的士兵應聲倒下。然而荀羨的兵力眾多,有敵兵從護城河下方砍斷橋梁,賈
堅連人帶馬掉落河中而被活捉,於是荀羨攻陷了山茌。
47. 下列文句「 」中語詞的意義,何者說明正確?
(A)吾自「結髮」,志立功名:襁褓
(B)「府君」不出,眾亦俱死耳:荀羨
(C)今當為「卿曹」決鬥:你們
(D)堅立馬橋上,「左右」射之:隨從
答案:(C
解析: (A)結髮:成年;襁褓:嬰兒。
(B)府君:古代對太守的尊稱。在此指賈堅,而非荀羨
(D)左右:指左右兩邊。
48. 根據本文,關於賈堅與荀羨攻守的過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賈堅堅持為城守節,力勸眾將死守勿降
(B)荀羨設法破壞橋梁,致使賈堅人馬墜落被擒
(C)賈堅佯攻使諸將趁隙出城求援,自己固守城池以待
(D)荀羨引兵攻擊,山茌將士畏怯,唯賈堅孤身出城迎戰
答案:(B
解析: (A)賈堅最後獨力奮戰,要求眾將先行離去。
(B)荀羨命令部下砍橋,因此得以生擒賈堅。
(C)賈堅出城奮力殺敵,不幸最後城破遭擒。
(D)起初賈堅,身先士卒以寡擊眾,殺敵千餘人。
14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