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會考 國文考科 7
36. 由「我體認到這些同為質數者,是以寫作面對自身的孤絕、痛苦,且彷彿因此得到救贖。
同時,也正因其出眾的書寫,寫定了自身的價值」可知,作者認為寫作能讓質數者(個
人)從中獲得救贖,進一步肯定自我,故答案選(B)。
37. (A)由「當地情況雖然符合 IPC 的第四階段(緊急),卻還沒達到第五階段(饑荒)的標
準」可知,「饑荒」的情況比「緊急」情況嚴重;(B)由「『饑荒』這個詞對於形塑輿論有
非常大的影響力」和「(南蘇丹)直到 2017 年才得以對外宣布『饑荒』,隨後獲得國際的
關注。短短三週內,光是在英國就募得五千萬英鎊的賑災捐款」可知,「饑荒」一詞受到
國際重視,具有極大影響力,敘述正確;(C)由「如果國際救援團體經常使用這個詞(饑
荒),就可能被視為『放羊的孩子』,失去這個詞彙原有的功能」可知,隨意使用影響的
是形塑輿論;(D)由「(南蘇丹)直到 2017 年才得以對外宣布『饑荒』,隨後獲得國際的
關注。短短三週內,光是在英國就募得五千萬英鎊的賑災捐款」可知,南蘇丹在宣布饑
荒之後得到了國際的援助,故答案選(B)。
38. 根據文中「饑荒」的標準和總家戶數 2萬、總人口數 10 萬計算可知:
一、食物極度短缺家戶比例須達 20%以上,故總家戶數 20,000(戶)X20%=4,000(戶),
需為 4,000 戶以上才符合標準。
二、急性營養不良的人口比例須超過 30%,四個選項均符合標準。
三、每天因營養不良而死亡的人數,每 10,000 人中有 2人以上,故總人口數 100, 000 人
中,要有 20 人以上才符合標準。
綜上所述,故答案選(A)。
39. 由「把一些大樹連根拔起,把籬笆一一掀倒,把電線桿推翻,甚至把誰家將就的屋頂吹
跑,把橋梁和鐵路移動一個位置」可知,第一個缺空處要能描述颱風橫掃的巨大破壞力,
故宜填入「狂奔」;由「堵住來往的交通」可知,第二個缺空處要能形容坍塌的山石和泥
濘布滿交通要道的狀態,故宜填入「傾」;由「火光在轟然的黑暗裡搖晃,有時突然□出
一朵花來」可知,第三個缺空處要能描述燭火在黑暗中搖晃時突然閃現的樣子,故宜填
入「爆」,綜上所判,故答案選(A)。
40. (A)由「你會發覺那山比平時更清朗更明亮,樹木歷歷可數,蒼翠裡彷彿鍍著一層銀光」
可知,在颱風來臨前,山川草木並不會變得模糊不清,反而清晰可數;(B)文中並未描寫
颱風之夜時,動物面對颱風的情景;(C)「我坐在昏黃的電燈下專心聽颱風猛烈地拍著,
搖著,呼吼著。我傾耳再聽,可以感覺到海岸上狂濤攻擊防波堤的號角和鼙鼓,一陣急
似一陣」可知,作者藉由聽聞颱風製造出的聲音,想像颱風肆虐的威力,敘述正確;(D)
由「在風球一一升起之後,我們知道風將帶著巨量的雨水狂奔過小城的上空」可知,岸
邊升起的風球是因為颱風即將侵襲小城,而非遠離,故答案選(C)。
41. (A)文中僅描寫颱風驚人的破壞力,並未表現出作者憤怒的情緒;(C)文中並未模仿孩童語
氣表達對颱風的恐懼;(D)以寫實筆法描寫颱風造成的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