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1學年度學術倫理模擬試題(三)詳解

pdf
453.19 KB
18 頁
蔡其哲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製作日期:2022 91
1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詳解
一、測驗須知
1. 適用學年度:110-111 學年度入學
2. 適用對象:大學生、專科生
3. 注意事項:
(1) 題目均為單選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
(2) 本模擬試題共 36 題,及格門檻為答對率 85%以上,故需要答對 31 題。
(3) 本模擬試題僅供練習及參考使用測試結果無關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
心線上修課成績測驗內容與題數均以網站實際測驗顯示為準更多資訊請洽本
中心網站:https://ethics.moe.edu.tw
二、測驗範圍:
1. 0117_認識學術誠信
2. 0101_研究倫理定義與內涵
3. 0104_不當研究行為:定義與類型
4. 0105_不當研究行為:造假與變造資料
5. 0106_不當研究行為:抄襲與剽竊
6. 0701_研究主題的發想與擇定
7. 0702_文獻資料的來源與蒐尋
8. 0108_學術寫作技巧:引述
9. 0109_學術寫作技巧:改寫與摘寫
10. 0110_學術寫作技巧:引用著作
11. 0111_論文作者定義與掛名原則
12. 0112_著作權基本概念
13. 0113_個人資料保護法基本概念
14. 0114_隱私權基本概念
15. 0115_受試者保護原則與實務
16. 0116_研究資料管理概述
17. 0118_為什麼不能作弊?
18. 0120_網路著作權
製作日期:2022 91
2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4 ) 1. 下列何者不是「未經許可的合作」?
(1) 為了完成個人作業,我和同一門課的同學一起討論分享彼此的答案。
(2) 為了完成一項可帶回家完成的考試卷,我和同學一起討論答案。
(3) 為了節省作業完成的時間,我和同學將作業內容切割成幾部分,分工合作找資料
並撰寫,最後每個人再重新組合內容完成作業。
(4) 詢問授課教師作業是否允許小組合作或是個人獨力完成的,若可以合作,繳交作
業時應一併說明每個人的貢獻程度以及如何合作完成的。
說明:
僅有選項(4)不是「未經許可的合作」
( 4 ) 2. 下列何者為學術寫作中,需要引述(quoting)的情況?
(1) 引述他人論點。
(2) 呈現受訪者原始回答的內容。
(3) 引述二手資料。
(4) 以上皆是。
說明:
正確選項為(4)引述他人論點呈現受訪者原始回答的內容以及引述二手資料都是需
要引述的情況。
( 2 ) 3. 下列何者是符合一般研究倫理規範的行為?
(1) 為了增加論文內容的說服性,而美化研究圖表或過度詮釋研究結果。
(2) 在撰寫論文時,誠實且精確地呈現和報告研究資料。
(3) 因研究設計不周延,而耗費許多研究資源和社會成本。
(4) 將對該研究缺乏實質貢獻的人,納為論文的共同作者。
說明:
負責任的研究行為係指研究者必須遵守誠實正確效率及客觀等原則例如據實地蒐
集和處理研究資料確地報告研究發現適當地運用研究資源並避免浪費社會成本致力於
使科學事實能正確呈現避免不當的偏差詮釋除此之外透過研究指導者及研究生之間的
教導或研究生間的相互提醒和督促,協助其他研究者(生)落實負責任的研究行為,也是一
位研究者(生)必須善盡的義務。
製作日期:2022 91
3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4 ) 4. 若一位研究所的新生,想在開學前了解自己應該特別注意的倫理規範,他可以由哪方
面著手取得相關的規範事項?
(1) 查詢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網站的「學術倫理」專區。
(2) 了解學校有關學術倫理的相關規範與課程。
(3) 瀏覽專業學會的網站,取得最新的倫理規範內容。
(4) 以上皆是。
說明:
了解倫理規範的管道很多包含:查詢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網站的「學術倫理」專區
了解學校有關學術倫理的相關規範與課程瀏覽專業學會的網站取得最新的倫理規範內容
( 3 ) 5. 根據「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單元所述,下列何者非不當研究行為?
(1) 研究資料之過度美化
(2) 研究設備之不當操作
(3) 刻意不發表研究成果
(4) 將研究結果過度切割為數個發表單位
說明:
過度美化研究資料及研究設備的不當操作皆可能產生變造研究資料或是研究資料蒐集程
序不當等疑慮將研究結果過度切割為數個發表單位則可能造成一稿多投的問題研究者刻
意不發表研究結果的原因很多包括研究結果正待申請專利或研究成品正準備量產銷售等
此外有一些研究者是因為研究結果不如預期理想故決定暫不發表總之刻意不發表研究
果不屬於本單元所提到的不當研究行為。
製作日期:2022 91
4
110-111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2 ) 6. 一位指導教授臨時需要實驗結果的資料,然而負責幫教授執行實驗的研究生小究卻發
現,目前有三筆數據的結果還未取得,但為了可以如期交付實驗結果,他只好在未完
成之三筆數據結果的欄位,隨機填上數字,以求暫時對教授有所交代。請問小究的行
為,屬於以下何種不當研究行為?
(1) 資料蒐集程序不當
(2) 造假/變造研究數據
(3) 剽竊/抄襲
(4) 重複發表/出版研究成果、申請計畫
說明:
小究將未完成的實驗隨機填寫上數據此行為屬於造假研究數據的一種可能產生不正確
的研究結果若這類不正確的結果被發表將可能誤導其他研究者做出錯誤的研究詮釋此外
小究的不當行為若被揭發,他的研究生涯也將深受影響,甚至可能被教育部撤銷碩士學位。
( 3 ) 7. 下列何者對「造假」資料的敘述有誤?
(1) 指研究者偽造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
(2) 指研究者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研究結果。
(3) 為了支持研究假設將統計上未達顯著水準的分析數值偷改成有達到顯著水準的
數值,此行為稱為「造假」。
(4) 研討會的截稿日期將至但剛回收的資料來不及進行統計分析所以先隨意輸入一
些數值並分析,以快速完成論文,此行為稱為「造假」。
說明:
選項中提到之「偽造不存在的資料」「虛構不存在的研究結果」「隨意輸入一些數值進行
統計分析」等行為都屬於造假資料的行為而擅自修改研究結果的統計數值則是變造資料
的行為。
製作日期:2022 91
5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4 ) 8. 下列何者是忠實呈現研究結果的主要理由?
(1) 秉持誠信原則行事,預防不實成果影響個人信譽和生涯發展。
(2) 不實的研究結果可能會侵害他人研究結果的正確性,也可能造成他人在生理和心
理上的傷害。
(3) 發表不實研究成果的話,可能會被教育部依《學位授予法》撤銷學位。
(4) 以上皆是。
說明:
「秉持誠信原則行事」「避免對他人造成學術研究和身心健康上的傷害」「發表不實的研
究可能會負擔法律責任」,都是身為研究者應該忠實呈現研究結果之主要理由。
( 3 ) 9. 下列何者不是抄襲與剽竊的後果?
(1) 可能破壞自身的研究信用
(2) 可能會受到撤銷學位的懲處
(3) 可能會受到原作者的讚賞
(4) 原作者有可能提出法律告訴
說明:
如果對內容還有疑慮,可至「抄襲與剽竊的後果」段落重新複習。
( 2 ) 10. 下列何者不是學術寫作上避免抄襲與剽竊的方法?
(1) 了解自己學術領域正確的寫作格式
(2) 盡量不要自己寫作,全部複製他人文章
(3) 引用他人資料時,清楚引述與註明參考文獻
(4) 要引述的資料若過多,徵求原作者同意
說明:
如果對內容還有疑慮,可至「避免抄襲與剽竊的方法」段落重新複習。
製作日期:2022 91
6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3 ) 11. 在發想與擇定研究主題的過程中,下列何種行為較為適宜?
(1) 將指導教授參與的計畫內容私自拿去投稿。
(2) 複製某篇作業的題目,一字不改地當作自己的研究題目。
(3) 多閱讀文獻,並與指導教授再三討論與修訂適宜的研究方向。
(4) 將錄音筆偷放在同學的座位,偷聽同學們討論的報告內容。
說明:
「將指導教授參與的計畫內容私自拿去投稿」「複製某篇作業的題目一字不改地當作自
己的研究題目」「多閱讀文獻並與指導教授再三討論與修訂適宜的研究方向」是較為適宜的
發想主題方式「將錄音筆偷放在同學的座位偷聽同學們討論的報告內容」是不適宜且有
違倫理的方式。
( 4 ) 12. 若研究主題為教授參與的研究計畫,以下哪些需要留意?
(1) 計畫補助的單位。
(2) 資料成果的所有權歸屬。
(3) 對計畫內容保密的責任。
(4) 以上皆是。
說明:
參與教授主導的研究計畫需要注意「計畫補助的單位」「資料成果的所有權歸屬」「對
計畫內容保密的責任」等相關事項。
( 4 ) 13. 蒐集研究文獻資料的過程中,有哪些事項是需要注意的?
(1) 留意資料的授權使用範圍,例如下載、重製的範圍。
(2) 校外連線使用學校資料庫時,應瞭解連線方式與授權範圍。
(3) 如要到其他學校圖書館蒐集資料,需瞭解該校的借閱權限。
(4) 以上皆是。
說明:
以上皆為蒐集研究資料的注意事項如有需要可參見「蒐集文獻資料的注意事項」段落
製作日期:2022 91
7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2 ) 14. 花花是研究所一年級的新生她想了解如何蒐集研究文獻資料下列哪一種蒐集與使
用資料的方式是不適當的?
(1) 選擇與自己研究領域相近的學術資料庫,進行蒐尋。
(2) 直接複製貼上學長姊的論文,作為自己的文獻資料。
(3) 參加學校舉辦的「圖書館服務與資源利用課程」,學習如何蒐集資料。
(4) 留意蒐集的資料授權使用範圍,例如下載、重製的範圍。
說明:
直接複製貼上學長姊的論文作為自己的文獻資料有可能侵犯學長姊的著作權研究生
在前期階段需要蒐集大量的資料進行文獻探作為研究主題的發想或撰寫論文的作業
瞭解正確的文獻資料蒐集管道與搜尋方法並學習善用研究資源的方法才是每個研究者
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與專業知能。
( 2 ) 15. 下列對引述(quoting)的寫作技巧,何者有誤?
(1) 意義是在清楚註明文章中所參考的資料以避免抄襲他人的研究,也讓讀者更了
解相關的文獻。
(2) 不需要在文後清楚註明參考文獻(reference)或完整的書目資訊。
(3) 通常引用 40 字以上的文字即需:獨立引文,引述的文字單獨成一個段落。
(4) 研究著作的投稿規範通常引用 40 字以內的文字即需串在正文內並加上引號
說明:
選項 2有誤清楚的「引述quoting「引註citation都需在文後清楚註明參考文
獻(reference,讓讀者在文章最後的參考資料列表中能找到完整的書目資訊。
( 4 ) 16. 下列何者為學術寫作中,需要引述(quoting)的情況?
(1) 引述他人論點
(2) 呈現受訪者原始回答內容
(3) 引述二手資料
(4) 以上皆是
說明:
正解為選項 4,如果對內容還有疑慮,可至「需要引述的三種情況」段落重新複習。
製作日期:2022 91
8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1 ) 17. 小碩正在撰寫跟網路教學相關的論文為了避免抄襲他分別使用「改寫paraphrasing)」
及「摘寫(summarizing」的方式來引用他人文句。請問下列何者可能使用「摘寫」
的寫作技巧?
(1) Wang2006認為,學習者藉由網路作為工具與外國人進行文化交流,能讓學
生有更多接觸世界的機會,而且學生對於不同文化的態度也會轉變得更積極。
(2) 本研究中訪問的教師也表達了相同的想法:
我認為網路很方便,而且可以幫助不同國籍的學生降低文化差異,這是很好的現
象,我覺得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的人使用網路來學習。(教師 1
(3) 以上皆為改寫(paraphrasing)的寫作技巧。
(4) 以上皆為摘寫(summarizing)的寫作技巧。
說明:
正解為選項 1小碩用自己的語句摘要 Wang2006的研究內容也保留原作者觀點
2為引述的寫作技巧。
( 3 ) 18. 下列對改寫(paraphrasing)的寫作技巧,何者有誤?
(1) 使用時機為:文章意義的重現與內涵重申,或者整合多筆文章內容於同一段落。
(2) 保留原文作者觀點,並適時加上引用者自身看法,重新表達資料。
(3) 改寫後的文字長度和原文差非常多。
(4) 像是一種「換句話說」的概念,改以其他文字與說法,傳達原文的精神。
說明:
選項 3有誤,改寫後的文字長度應與原文略同。
製作日期:2022 91
9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1 ) 19. 以下關於引用的研究倫理規範,何者有誤:
(1) 寫作學術論文時內容必須全部都是作者自己原始創作一概不得援引任何他人
的理論、研究或資料。
(2) 引用他人著作時,應依照各該學門的學術引註習慣,以適當方式為之。
(3) 如果一字不變地引用他人著作應以引號或分段縮排等適當方式明確標明哪些
部分是引用自他人的著作內容。
(4) 引用他人研究或理論進行文獻回顧時不宜只是單純的剪貼資料而應經作者自
身閱讀並思考文獻內容後,挑選與本論文研究主題直接相關的部分加以援用。
說明:
學術論文寫作過程中為了加強自身論述或以他人見解作為批評研究之對象經常需
要援引他人的理論數據或圖表資料等是以並非一概不得援引他人的思想或論述然而
引用他人研究時所引用之文獻應與該論文研究主題直接相關並以適當的方式標明既有理論
研究的出處且注意所援引摘要的內容應該經過作者自身的消化整理而不宜只是片段的文獻
剪貼(畢恆達,2010)。
製作日期:2022 91
10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4 ) 20. 某研究生甲每次作實驗都會撰擬實驗筆記內容記載自己做實驗的心得下次該改進
的地方與實驗成果等資訊但該資訊僅作為自己參考沒有將之對外公開有一天
甲將筆記借給同研究室交情很好的乙同學但借閱給乙時甲表示該筆記僅供乙參考
不希望他再轉借給別人或任意對外洩漏內容。另一方面,乙平常有寫部落格(blog
文章當作備忘錄的習慣乙閱讀甲的筆記後把其中部分內容摘錄下來貼上自己的部
落格以供日後參考(部落格設定為公開狀態但除了乙的好友外沒什麼其他人在看)
在上述情境下,以下描述何者正確:
(1) 因為乙只貼到自己的部落格上部落格上沒有放廣告,沒有營利目的,所以乙的
行為沒有侵害甲的任何權利。
(2) 如果乙貼上部落格一天後就被甲發現而立刻刪除該文章如果在該文上網期間
沒有任何人實際看到該部落格文章,乙就沒有侵害甲的權利。
(3) 如果乙有確實標明出處,並且在合理範圍內,即可主張合理使用。
(4) 即使乙有確實標明出處,並且在合理範圍內,也不得主張合理使用。
說明:
縱令確實標明出處在合理範圍內但被引用的著作本身若尚未公開發表則不能主張
其引用為合理使用,而可能侵害某甲的著作財產權(重製權、公開傳輸權)。而且若乙不當
用之後,又擅自予以公開,更可能侵害被引用著作的著作人甲的著作人格權(公開發表權)
不可不慎。
製作日期:2022 91
11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2 ) 21. 小妍是一位碩士生,她在畢業前夕已將自己的中文碩士論文改寫成一篇英文期刊
文,並決定投稿到水準不錯的期刊。此時,她面臨了一個「誰有資格掛名為論文作
者」的問題。如果你是小妍,除了自己,你覺得誰最有資格掛名為共同作者呢?
(1) 實驗室的創辦人因為他是實驗室的創始人因此利用該實驗室的資源所產出的
研究著作,都應該掛上創始人之名。
(2) 碩士班的指導教授因為他在小妍的碩士論文中提供非常多研究上的建議且協
助修改英文期刊論文的文稿,使論文在組織和邏輯上更符合期刊論文的要求。
(3) 實驗室的行政管理者因為他負責協助進行實驗室設備和環境的採購及維護使
小妍可以在資源充沛、安全無虞的環境中進行研究。
(4) 大學時期的教授因為他替小妍寫推薦信使小妍可以推甄上目前就讀的研究所
才有此篇論文產生。
說明:
只有「小妍的碩士班的指導教授」具有符合成為論文作者的資格其餘案例中所提及的人
對研究和論文的實質貢獻程度皆不足不適合成為論文作者針對符合成為論文作者的具
體工作事項,可參照「作者的定義及掛名原則」單元中的「表一、作者定義檢核表」
( 1 ) 22. 以下何者並非一位負責任的論文作者應有的行為?
(1) 規避論文發表後,讀者對論文內容所提出的質疑。
(2) 在執行合作型的研究時,避免著作權的爭議。
(3) 確保研究論文的品質和精確性。
(4) 確保研究及發表的過程,皆符合研究倫理的規範。
說明:
在公開研究成果的過程中被列名為作者的除了是一種榮譽也代表必須為該篇論文負責
而所謂的負責及包括確保研究論文的品質和精確性確保研究及發表的過程皆符合研究倫
理的規範在執行合作型的研究時避免著作權的爭議以及面對及處理論文發表後讀者對
論文內容所提出的質疑等。
製作日期:2022 91
12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2 ) 23. 著作人原則上於什麼時候取得著作權?
(1) 著作人於著作登記時取得著作權。
(2) 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取得著作權。
(3) 著作人於政府主管機關核准時取得著作權。
(4) 著作人於著作備查時取得著作權。
說明:
《著作權法》 10 條規定「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享有著作權但本法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原則上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即取得著作權並不需要透過任何的程序取得著作權
( 3 ) 24. 「抄襲著作」違反《著作權法》的判斷標準,除了須依《著作權法》 44 65 條規
定之審酌合理使用外,法院還以什麼要件作為衡量依據?
(1) 「接觸」要件
(2) 「實質相似」要件
(3) 以上皆是
(4) 以上皆非
說明:
根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於民國 98 312 日電子郵件 980312b 號函釋,「著作抄襲」是
否違反《著作權法》的判斷標準除了須依《著作權法》 44 65 條規定之審酌合理使用外
法院還以「接觸」及「實質相似」二個要件作為衡量依據。
製作日期:2022 91
13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4 ) 25. 何者不是《個資法》第 2條第 1款所稱的個人資料?
(1)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2) 出生年月日
(3) 姓名
(4) 准考證號碼
說明:
《個資法》第 2條第 1款規定:「個人資料:指自然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
統一編號、護照號碼、特徵、指紋、婚姻、家庭、教育、職業、病歷、醫療、基因、性生活
健康檢查犯罪前科聯絡方式財務情況社會活動及其他得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該個人
之資料。」 准考證號碼因為為一組編碼,無法單純憑靠此編碼來識別個體的基本資料,因此
不算是個人資料。
( 1 ) 26. 依《個資法》第 20 條第 1項規定,非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利用,原則上應具備以
下何種要件?
(1) 應於蒐集之特定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
(2) 不需要於蒐集之特定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
(3) 可以違反蒐集之特定目的。
(4) 《個資法》沒有規定。
說明:
《個資法》 20 條第 1項規定「非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利用除第 6條第 1項所規定
資料外,應於蒐集之特定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
( 4 ) 27. 阿明不想讓他人知道其指紋性生活病歷資料內容上述何者是法律要保障的隱私?
(1) 指紋。
(2) 性生活。
(3) 病歷資料。
(4) 以上皆是。
說明:
《個人資料保護法》第 2條第 1款指出,指紋、性生活、聯絡方式(如電話、電子郵
件)、病歷資料屬於個人隱私的資料,受到保護。
製作日期:2022 91
14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1 ) 28. 快樂社區的流浪狗被虐待致死由於虐待者的手段凶殘該社區的居民決定找出虐待
於是透過監視畫面開始人肉搜索發現小胖就是虐待動物的人然而在搜索當
搜索者阿國顯示的小胖個人資料卻不是已公開的個資或取自一般可得來源阿國
是否侵犯小胖的個人資訊隱私權?
(1) 阿國已侵犯小胖的資訊隱私權。
(2) 阿國沒有侵犯小胖的資訊隱私權。
(3) 人肉搜索是被允許的,所以,阿國沒有侵犯小胖的資訊隱私權。
(4) 小胖虐待動物的行為本來就不對為保護動物當然可以侵犯小胖的資訊隱私權
說明:
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 19 條規定,一般人進行人肉搜索行為,蒐集他人資料時,必
須基於特定目的並且是他人已公開的資料或該資料取自於一般可得來源否則就是違反法
律的規定阿國的人肉搜索行為其獲得小胖的個人資料並非已公開的內容或取自一般可得
來源,所以,構成侵犯小胖的個人資訊隱私權。
( 3 ) 29. 依據《貝爾蒙特報告書》所述,在簽署「知情同意」必須至少落實哪三項準則?
A. 提供充足的研究資訊
B. 提供合理的酬賞
C. 必須使受試者能完全理解資訊內容
D. 必須使受試者在完全自願的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
E. 避免執行以易受傷害族群為對象的研究
(1) ABC
(2) BCD
(3) ACD
(4) BCE
說明:
履行知情同意有三個要素包括資訊理解和自願資訊意指研究者必須盡可能提供受試
者充足的研究資訊二個要素是理解指研究者在傳遞資訊時不能使用太過專業的文字或
術語,同時也得考量不同對象的背景(如:理解力、成熟度、智力、理性等),調整並提供
合其程度的資訊內容第三個要素是自願試者必須是在自願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同意擔任
實驗受試者。
製作日期:2022 91
15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4 ) 30. 以下何者符合《貝爾蒙特報告書》中「正義」原則的研究行為?
(1) 因私人因素而不將某位符合研究資格的病患納入可能對他有益的人體試驗。
(2) 因刻板印象而以特定原住民族作為研究對象。
(3) 以物質利誘弱勢族群參加研究。
(4) 仔細評估研究中的風險和負擔,盡力協助受試者享有研究成果所帶來的利益。
說明:
《貝爾蒙特報告書》中的第三項基本原則是「正義」,主要是在說明分配的課題,包括預
期利益和負擔的分配研究過程講求的是公平如果研究者缺乏良好的理由即否決一個人應得
的研究利益或使人承受過重的研究負擔時便是不正義以研究倫理的角度而言正義原則
最關注的課題是如何透過公平的程序公平地挑選受試者以產生符合公平和正義的研究成果
( 2 ) 31. 下列關於研究資料及成果之所有權的敘述,何者為非?
(1) 政府若授權研究單位使用經由公家單位取得的資料以鼓勵他們進行涉及公眾利
益之研究時,此時資料的所有權通常便是屬於政府的。
(2) 依據我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規定受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的研究計
畫,其研究資料及成果的所有權均由計畫主持人持有。
(3) 在蒐集研究資料前研究人員必須先釐清資料所有權的認定,因為這可能會影響
到誰可以發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4) 由私人企業出資的研究,可能會保留未來將資料用於商業用途的權利。
說明:
正解為(2)自民國 89 年起,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獎補助所資助的研究計畫,其成果
都是歸屬於研究機構的這表示一旦研究人員決定離職或至其他機構服務時不可以帶走這些
資料當初受補助的研究機構有權利保留相關的成果而在民國 89 年之前的補助計畫
果歸屬的說明則請參見:
https://www.nstc.gov.tw/folksonomy/detail?subSite=&l=ch&article_uid=098da425-6054-49de-bcbf-
8a6bf8548a29&menu_id=b8591d1f-649b-469e-9548-
699fc1872cb7&content_type=P&view_mode=listView
製作日期:2022 91
16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3 ) 32. 小美是一位細胞學領域的研究生她在每次的實驗室記錄當中一定必須詳細記錄哪
些實驗的細節?
甲、 實驗目的及流程
乙、 實驗地點及內容
丙、 實驗室的空間規劃
丁、 成功的實驗結果
戊、 失敗的實驗結果
己、 後續實驗的建議
庚、 實驗樣本的儲存位置
辛、 實驗進行當天的衣著
(1) 甲、乙、丙、丁
(2) 甲、乙、丁、己、庚
(3) 甲、乙、丁、戊、己、庚
(4) 甲、乙、丁、戊、己、庚、辛
說明:
正解為(3),實驗室筆記應該詳實記錄的主要資訊包括:每次實驗的目的(why、實驗的
流程(how、實驗的內容(what,以及實驗的場所(where;實驗器材及樣本的儲存位置;
實驗結果(包括預測中及不如預期的結果)研究人員如何詮釋此次的研究結果,以及研究
員後續所提供的說明。
( 3 ) 33. 小明因為家境清寒需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常蠟燭兩頭燒這學期的期末報告老師
規定採用分組報告,身為好朋友的你會怎麼幫助他度過這次的期末報告?
(1) 好人做到底,直接幫他蒐集一份資料,當作他的貢獻。
(2) 建議他可以上網找寫手幫忙。
(3) 時常提醒他報告的進度,並提醒他做好時間管理。
(4) 小明對分組報告都沒有貢獻,直接把他踢出團隊。
說明:
正確答案為(3),時常提醒他報告的進度,並提醒他做好時間管理。
製作日期:2022 91
17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4 ) 34. 小宜這學期修了一堂大一英文這門課的考試方式是集中兩三百人在活動中心一起
考試,考試那天小宜家裡剛好有重要的事情無法出席會考,小宜應該怎麼辦?
(1) 拜託隔壁校的好朋友來幫忙考試。
(2) 上網搜尋幫忙考試的服務,找專業寫手幫忙。
(3) 直接缺考。
(4) 考試前趕快告訴老師或助教,詢問是否能事後補考。
說明:
正確選項為(4),考試前趕快告訴老師或助教,詢問是否能事後補考。
( 1 ) 35. 下列對「公開傳輸權」的敘述,何者正確?
(1) 擅自將他人著作放到網路上供人下載或轉寄與大家分享,可能侵犯公開傳輸權。
(2) 因為找不到原作者是誰,只要加註如有侵權將移除,即可分享或轉貼他人著作。
(3) 只是公開分享非法的影音超連結,頂多只會侵犯重製權,不會侵犯公開傳輸權。
(4) 以上皆是。
說明:
正解為(1)著作權法採取的是「創作保護主義」,只要創作完成,就受到保護,不需要向
政府申請或接受審查只要是著作權法保護的著作類別都受到著作權保護因此使用者不
能因為無法找到原作者或是不知如何取得著作人的授權以為只要加註說明就可以任意轉
載他人的著作因為未具名或以別名表示著作人的著作仍受到著作權法保障著作權的侵
害責任並不會因為有加註事後移除的說明就免責即使僅分享非法的超連結亦會侵犯公開
傳輸權。
製作日期:2022 91
18
110-111 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三)
題型:單選題
( 3 ) 36. 下列何種網路使用行為最可能侵犯他人著作權?
(1) 為了寫學校作業,適度地引用他人資料並註明出處。
(2) 為了學習繪圖軟體,在網路上下載幾張圖片自己在家練習。
(3) 將電影的非法網路連結張貼在社群網站給所有朋友看。
(4) 以即時連線的方式在網路影音平台上觀看綜藝節目。
說明:
正解為(3)著作人在網路上的權利最常見的有重製權與公開傳輸權所以將他人的著作
放在網站上提供給大家瀏覽觀賞或聆聽須取得公開傳輸的授權若此電影連結網址的影
片是未經合法授權或屬於盜版影音者仍透過超連結的方式提供給社群網站內的朋友則形同
散佈盜版,有可能要負侵害著作人公開傳輸權的責任。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