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08學年度學術倫理模擬試題

pdf
313.82 KB
7 頁
蔡其哲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製作日期:2022 91
1
104-108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驗 模擬試題
一、測驗須知
1. 適用學年度:104-108 學年度入學
2. 適用對象:大學生、專科生
3. 注意事項:
(1) 題目均為單選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
(2) 本模擬試題共 24 題,及格門檻為答對率 85%以上,故需要答對 21 題。
(3) 本模擬試題僅供練習及參考使用測試結果無關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
心線上修課成績測驗內容與題數均以網站實際測驗顯示為準更多資訊請洽本
中心網站:https://ethics.moe.edu.tw
二、測驗範圍:
1. 0112_著作權基本概念
2. 0116_研究資料管理概述
3. 0117_認識學術誠信
4. 0118_為什麼不能作弊?
5. 0119_不當研究行為及學術寫作技巧
6. 0120_網路著作權
製作日期:2022 91
2
104-108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 模擬試題
題型:單選題
( ) 1. 著作人原則上於什麼時候取得著作權?
(1) 著作人於著作登記時取得著作權。
(2) 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取得著作權。
(3) 著作人於政府主管機關核准時取得著作權。
(4) 著作人於著作備查時取得著作權。
( ) 2. 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是否為《著作權法》所列不受保護的著
作?
(1)
(2)
(3) 著作權法未規定
(4) 並非著作權法第 9條規範
( ) 3. 死亡的著作人,其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是否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1) 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不受保護。
(2) 著作人格權不受到保護,著作財產權有保護期間的限制。
(3) 著作人格權永遠受到保護,著作財產權不受保護。
(4) 著作人格權永遠受到保護,著作財產權有保護期間的限制。
( ) 4. 「抄襲著作」違反《著作權法》的判斷標準,除了須依《著作權法》第 44 65 條規
定之審酌合理使用外,法院還以什麼要件作為衡量依據?
(1) 「接觸」要件
(2) 「實質相似」要件
(3) 以上皆是
(4) 以上皆非
製作日期:2022 91
3
104-108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 模擬試題
題型:單選題
( ) 5. 下列哪些是妥善記錄及留存實驗室紀錄的主要目的?
甲、 佐證實驗結果的真實性
乙、 扮演「知識管理」的功能,用於分享及傳承研究構想及資料
丙、 供第三方重製及驗證該實驗
丁、 確保實驗過程的合法性及避免不當行為
戊、 確保實驗的完成度,以及協助釐清每位參與人員在研究中的貢獻程度
(1) 乙丙
(2) 甲乙丙
(3) 乙丙丁戊
(4) 甲乙丙丁戊
( ) 6. 請問在蒐集具隱私性的個人資料(如:心理狀態、醫療背景)之前,研究人員應該妥
善規劃哪些工作事項?
(1) 規劃安全、具隱密性的空間儲存研究資料。
(2) 和受試者雙方簽署《資料保密協定書》或《個人資料授權使用聲明書》等文件。
(3) 僅授權特定人士在特定目的下,才能使用該資料。
(4) 以上皆是。
( ) 7. 下列關於研究資料及成果之所有權的敘述,何者為非?
(1) 政府若授權研究單位使用經由公家單位取得的資料,以鼓勵他們進行涉及公眾利
益之研究時,此時資料的所有權通常便是屬於政府的。
(2) 依據我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規定,國家科學及技術員會助的研究計
畫,其研究資料及成果的所有權均由計畫主持人持有。
(3) 在蒐集研究資料前研究人員必須先釐清資料所有權的認定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
誰可以發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4) 由私人企業出資的研究,可能會保留未來將資料用於商業用途的權利。
製作日期:2022 91
4
104-108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 模擬試題
題型:單選題
( ) 8. 下列關於研究資料蒐集的方法,下列何者為是?
(1) 蒐集資料前應完善設計和撰寫「資料管理計畫書」,以增進資料蒐集和處理的品
質,並節省成本。
(2) 若是放在網路上的資料庫通常都是已授權給大眾自由使用,因此沒有是否需要
申請授權的問題。
(3) 一般研究機構和學術出版單位都能接受因研究人員粗心或無意間所造成的疏
故研究人員不必在意這部分。
(4) 蒐集研究資料的方法相當多元研究人員可以刻意選用某種研究方法或設定某種
實驗條件,以得到預期中想要的結論;這是可以被接受的行為。
( ) 9. 根據「認識學術誠信」單元所述,下列何者不是違反學術誠信的行為?
(1) 修改研究結果的數據資料,以符合研究假設。
(2) 取得網路資源之後直接複製,成為作業內容的一部份。
(3) 跟同學一起討論作業之後,把同學的想法當作自己原創的寫進作業中。
(4) 在考試測驗中,專注於自己的試卷並盡力完成。
( ) 10. 下列何者對「引用」資料的敘述有誤?
(1) 為了完成課堂作業,閱讀許多資料之後,我重新歸納摘要並重新用自己的文字將
其想法表達出來並註明出處,寫在作業內容中。
(2) 為了完成課堂作業,上網找了許多資料,因為這些資料都是免費取得的,所以我
可以直接使用於作業內容中而不用註明來源出處。
(3) 為了讓作業內容更加正確完整,我利用引號將學者提出的重要句子完整呈現,並
提供清楚的資料來源與出處。
(4) 為了完成課堂作業,應該與授課教師確認作業的進行方式與內容格式,避免不符
規定影響作業成績。
( ) 11. 下列何者不是「未經許可的合作」?
(1) 為了完成個人作業,我和同一門課的同學一起討論分享彼此的答案。
(2) 為了完成一項可帶回家完成的考試卷,我和同學一起討論答案。
(3) 為了節省作業完成的時間,我和同學將作業內容切割成幾部分,分工合作找資
料並撰寫,最後每個人再重新組合內容完成作業。
(4) 詢問授課教師作業是否允許小組合作或是個人獨力完成的,若可以合作,繳交
作業時應一併說明每個人的貢獻程度以及如何合作完成的。
製作日期:2022 91
5
104-108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 模擬試題
題型:單選題
( ) 12. 下列何者對「變造/造假」資料的敘述有誤?
(1) 偽造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資料。
(2) 虛構研究過程中不存在的研究結果,以支持研究假設。
(3) 因為不想上課,偽造就醫證明文件。
(4) 因為作業繳交的期限快到了但還來不及完成統計分析所以先拿已經繳交過的
作業或是學長姊分享的報告修改成自己的名字先上傳繳交此行為稱為「造假」。
( ) 13. 小明因為家境清寒需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常蠟燭兩頭燒這學期的期末報告老師
規定採用分組報告,身為好朋友的你會怎麼幫助他度過這次的期末報告?
(1) 好人做到底,直接幫他蒐集一份資料,當作他的貢獻。
(2) 建議他可以上網找寫手幫忙。
(3) 時常提醒他報告的進度,並提醒他做好時間管理。
(4) 小明對分組報告都沒有貢獻,直接把他踢出團隊。
( ) 14. 以下何者不是防範作弊的方法?
(1) 遵循老師的作業規定
(2) 追求真理知識
(3) 做好時間管理
(4) 把作業發包給同學寫
( ) 15. 考試作弊最大的影響為何?
(1) 對他人不公平
(2) 對教師不尊重
(3) 很丟臉
(4) 會被當
製作日期:2022 91
6
104-108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 模擬試題
題型:單選題
( ) 16. 小宜這學期修了一堂大一英文這門課的考試方式是集中兩三百人在活動中心一起
考試,考試那天小宜家裡剛好有重要的事情無法出席會考,小宜應該怎麼辦?
(1) 拜託隔壁校的好朋友來幫忙考試。
(2) 上網搜尋幫忙考試的服務,找專業寫手幫忙。
(3) 直接缺考。
(4) 考試前趕快告訴老師或助教,詢問是否能事後補考。
( ) 17. 下列對改寫(paraphrasing)的寫作技巧,何者有誤?
(1) 使用時機為:文章意義的重現與內涵重申,或者整合多筆文章內容於同一段落。
(2) 保留原文作者觀點,並適時加上引用者自身看法,重新表達資料。
(3) 改寫後的文字長度和原文相差甚多。
(4) 是一種「換句話說」概念,改以其他文字與說法,傳達原文的精神。
( ) 18. 下列對摘寫(summarizing)的寫作技巧,何者有誤?
(1) 使用時機為:縮減較長的文字段落,例如一整個章節或者一整本書。
(2) 摘寫後的文章長度較原文長,會用更多文句來詮釋原文。
(3) 摘寫後長度較原文精簡。
(4) 像是一種「一言以蔽之」的概念,用少量的文字,傳達原文大量的內容。
( ) 19. 小光這學期需要繳交很多份期末作業為了趕在繳交期限前完成小光以參考為由
向學長借了歷年的作業當做範本然而因為時間有限小光來不及做適度的改寫
便直接將學長提供的歷年作業一字不漏地複製並貼於自己的報告中最後終於如期
完成所有的作業。請問小光的行為,屬於以下何種不當研究行為?
(1) 資料蒐集程序不當
(2) 造假/變造研究數據
(3) 剽竊/抄襲
(4) 重複發表/出版研究成果、申請計畫
製作日期:2022 91
7
104-108學年度大學生及專科生總測 模擬試題
題型:單選題
( ) 20. 小光所就讀的研究所規定研究生在畢業前必須發表至少一篇期刊論文但是小光
在趕碩士論文之虞實在是無暇另外撰寫一篇期刊論文故他上研究生常用的線上論
壇並徵求協助希望找到正在撰寫期刊論文的研究生可以借他掛名為第二作者小光
的行為,已涉及何種不當研究行為?
(1) 資料蒐集程序不當
(2) 造假與變造研究數據
(3) 不當作者掛名
(4) 重複發表/出版研究成果、申請計畫
( ) 21. 下列對「著作權」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 著作權人享有重製自己著作的權利。
(2) 著作權人有權將自己的著作放到網路上公開傳輸。
(3) 現行著作權也適用於網路情境,常見的是「重製權」和「公開傳輸權」
(4) 沒有經過著作人的同意,對他人的著作加以重製,就一定會侵犯著作權法。
( ) 22. 下列對「重製權」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 像是印刷、複印、錄音、錄影、攝影、筆錄的行為都算是重製他人著作的行為。
(2) 未經著作人同意,除非是合理使用,否則不得將他人著作加以重製。
(3) 老師為教學需要,複製一篇文章的一頁給學生當參考,可算是合理重製。
(4) 只要是非營利目的,例如為了學校作業,可以不需得到他人同意,任意複製他人
的著作。
( ) 23. 下列對「公開傳輸權」的敘述,何者正確?
(1) 擅自將他人著作放到網路上供人下載或轉寄與大家分享,可能侵犯公開傳輸權。
(2) 因為找不到原作者是誰,只要加註如有侵權將移除,即可分享或轉貼他人著作。
(3) 只是公開分享非法的影音超連結,頂多只會侵犯重製權,不會侵犯公開傳輸權。
(4) 以上皆是。
( ) 24. 下列何種網路使用行為最可能侵犯他人著作權?
(1) 為了寫學校作業,適度地引用他人資料並註明出處。
(2) 為了學習繪圖軟體,在網路上下載幾張圖片自己在家練習。
(3) 將電影的非法網路連結張貼在社群網站給所有朋友看。
(4) 以即時連線的方式在網路影音平台上觀看綜藝節目。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