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教案
臺南市教育局原民中心原知原謂競賽試題題庫
pdf
2.12 MB
99 頁
ckl123c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臺南
市教
育局
原民
中心
原
知原
謂競
賽試
題題
庫
題
號
是非
題
題目
答案
註釋
1
賽夏
族
paSta'
ay
祭典,也就是所謂的
「矮靈
祭
」
,
每
隔
兩
年就
必
須
舉
行
,
必
須在
祭
典
中
將
所有的物品,以及自己的身上繫上芒
草來避
邪。
○
2
現在
的安
平古
堡,
以前叫
做熱
蘭遮
城,是
西班
牙人
在臺
灣的
政治
、經濟
中心
。
X
荷蘭人
3
阿美族為母系社會組織,家庭都以女
性為中
心。在年齡階級制度下有嚴格的分工
制度,區
分少年組、青年組、壯年組、長老組
、老年
組。
○
4
眼鏡蛇是排灣族最具有代表性的圖案
,也被族
人視為是守護神。
X
百步蛇
5
野薑花對台灣原住民魯凱族而言,是
代表著勇
氣與純潔的象徵。
X
百合花
6
臺灣原住民有被稱為是雲豹的故鄉的
族群是魯
凱族。
○
7
西拉雅族文化特色
為阿立祖的信仰,以及傳統
祭典如平埔族夜祭
、公廨等。因擁有以壺代表
神靈的拜壺文化,因此也被稱之為拜
壺的民
族。
○
8
卑南
族斯
巴達
式會
所訓練
,參
加集
體生活
,接
受打屁股、跑步、摔角、膽量、刺猴
(
猴祭
)
等
嚴格的體能訓練。
○
9
原住
民族
常食
用的
竹筒飯
主要
竹材
是麻竹
。
X
桂竹
10
唯一無獵首及居離島的原住民族是雅
美
(
達悟
)
族。
○
11
大部分傳統編織材料是以苧麻植物為
主,但噶
瑪蘭族特殊編織則是以香蕉絲為主。
○
2
12
200
5
年
政
府
即
頒
布
各族
語
音
符
號
之
標
準
,即
為
現在適用之符號。
○
13
排灣族傳統的生計,以田野燒墾為主
,以狩獵
為輔。
○
14
清代
稱原
住民
為生
番或山
番,
直到
民國時
期改
「番」為「族」。
X
日治
時期
15
原住民族的紋面和漢人的黥面文化一
樣都具有
榮譽的含意。
X
黥面是犯人的刑罰
16
原住
民諸
多歲
時祭
儀中,
幾乎
每年
都會盛
大舉
辦,唯獨雅美族的新船下水祭只在第
一次下水
前盛
大舉
辦,
以後
出海就
不會
舉行
下水祭
了。
○
17
臺灣原住民族在語言和文化上屬於南
島語系
(Astronesian
)
包含
1
千
200
多
種
語
言
。
其
分
布東
至復
活島
,南
至紐西
蘭,
北至
臺灣,
西至
馬達加斯加。
○
18
學習原住民族語可運用原住民族語
E
樂園
htt
p://
web.
klok
ah.
tw/
網站學習。
○
19
報
載
:
「
蘭
嶼
地
區
的
原
住
民
為
抗
議
長
期
以
來
將
核廢料傾倒於其家園,不惜走上街頭
示威抗
議。」指的是阿美族人。
X
雅美
(
達悟
)
族
20
原住民諸多歲時祭儀中,幾乎每年都
會盛大舉
辦,
唯獨
雅美
族的
新船下
水祭
只在
第一次
下水
前盛
大舉
辦,
以後
出海就
不會
舉行
下水祭
了。
○
21
臺灣原住民族在語言和文化上屬於南
島語系
(Astronesian
)
包含
1
千
200
多
種
語
言
。
其
分
布東
至復
活島
,南
至紐西
蘭,
北至
臺灣,
西至
馬達加斯加。
○
22
台灣在清朝,將原住民分為生番、熟
番,畫分
的主要依據為納稅與否。
○
23
早期
噶瑪
蘭族
人因
外國傳
教士
馬偕
牧師的
影
響,除了改信基督教外,也以馬偕的
「偕」字
做姓氏,感念他的奉獻精神。
○
24
長髮
舞又
稱為
甩髮
舞,是
雅美
族傳
統舞蹈
中最
著名的舞蹈。
○
25
賽夏族傳說中曾因矮黑人的幫助而改
善族裡的
經濟
狀況
,但
也因
兩族的
衝突
遭遇
矮黑人
的咒
○
3
詛,最後兩族又言歸和好,矮靈祭成
為賽夏族
人重要的祭典。
26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
年壯如
山
..
.
歌謠
,描述
的是排
灣族的
青年男
女。
X
鄒族
27
臺灣
目前
共有
十六
個原住
民族
群,
每個族
群都
有不同的特色,有的族群是父系社會
,有的是
母系社會,像噶瑪蘭族就是屬於母系
社會。
○
28
在臺
灣原
住民
各族
當中,
擅長
獵取
野獸皮
毛製
成衣飾,皮革鞣製技術其他各族都望
塵莫及的
是鄒族。
○
29
泰雅
族祖
靈祭
規定
女生不
能參
加祭
拜儀式
,反
正我
不是
泰雅
族人
所以沒
關係
。
X
尊重不同文化
30
臺灣目前的十六族原住民當中,分布
在嘉南平
原一帶的是西拉雅族。
X
非
16
族之內
31
在漢人大規模遷居台灣之前,台灣早
已為南島
語系民族所居住。居住在台灣的南島
語系民
族,可分為原住民族與平埔族群,其
中原住民
族多數保有自己的語言、風俗習慣和
部落結
構,不過也正面臨急速現代化的問題
;平埔族
群則
多已
失去
原有
的語言
和習
俗,
亟需強
化語
言文化振興。
○
32
參加
祭典
時,
不任
意進出
會場
也不
隨便觸
摸祭
品。但難得看到穿著傳統服裝的原住
民就要拼
命拍照,不用取得當事人同意。
X
經過同意後始可拍
照
33
原住
民的
主食
大致
為稻米
、小
米、
玉米、
蕃
薯、芋頭等。
○
34
排灣族從服飾上便可分辨個人的階級
,頭上僅
插上一根熊鷹羽毛的是勇士。
X
頭目
35
歷史學者知道台灣從
5
萬年前開始便有許多族
群在這裡生活,是透過當時留下來的
文字紀錄
而得知的。
X
器物
36
原住民各族雖然社會、文化有差異,
但敬畏自
然,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共通的
觀念。
○
37
觀察
達悟
族家
屋前
的石頭
牆壁
上攀
滿了「
越橘
葉蔓榕」植物,這些爬牆植物具有涵
養水保的
作用。
○
4
38
荷蘭
為傳
宗教
而以
英文來
教導
原住
民
X
新港文
39
祖靈祭是泰雅族人一年當中十分重要
的祭典,
也是唯一全部落都參與的祭祀活動。
○
40
小米不但是臺灣早期原住民主要的糧
食,也可
以用來釀酒。
○
41
台灣
原住
民族
第
15
、
16
新
增族
群是
卡那
卡那
富族和拉阿魯哇族。
○
42
雅美
族(
達悟族
)是
臺灣唯
一居於
離島
的原住
民族
○
43
台灣
原住
民族
第
15
、
16
新
增族
群是
卡那
卡那
富族和拉阿魯哇族。
○
44
泰雅族的分享文化是「部落的小孩共
同教
養
」
。
X
排灣族
45
對原住民來說,他們的飲食大部分是
配合自然
環境。
○
46
清朝政府禁止平埔族人使用漢姓,以
保護平埔
族文化。
X
統一改用漢姓
47
文化
是人
類生
活的
累積與
傳承
,舉
凡語言
、文
字、生活習慣或宗教信仰等,都是重
要的資
產。
○
48
臺灣
屬於
多種
族群
融合的
社會
,文
化也較
為多
元。
○
49
原住民食材會因居住區域的地形地物
有所不
同,山區族群以獸肉為大宗,海岸族
群自然會
以海產為取材,因此同族間食材都相
同。
X
同一族群因居住區
域不同食材也不同
50
原住民各族流傳的習俗及主要生產的
農作物各
有其特色,並與其生活環境有極大關
係。
○
51
清朝時期,漢人不
斷與平埔族通婚、租地耕作
及買賣,使平埔族
融入了漢人的生活方式,目
前僅
有噶
瑪蘭
族保
留較多
的語
言與
文化,
也是
目前
16
個
原
住
民
族
之
一
。
○
52
傳說中,邵族人的祖先因追逐白鹿,
找到景色
優美、魚產豐富的日月潭,並作為居
住地。
○
5
53
西班牙人統治臺灣期間,曾向原住民宣揚基督
教
。
X
天主教
54
臺灣島在漢人尚未大規模遷入之前,
已有原住
民在此定居。
○
55
太魯閣族人為了尋找合適對象,會在
聚會中表
演口簧琴舞。
○
56
原住
民神
話傳
說只
是故事
,無
法傳
承其文
化。
X
57
賽夏族舉辦矮靈祭,是為了慰藉矮黑
人的靈
魂。
○
58
泰
雅
族
社
會
規
範
gaga
觀
念
,
是
族
人
日
常
生
活
風俗習慣的誡律。
○
59
日治時期,抗日行動霧社事件由賽德
克族的頭
目莫
那.
魯道
領導
起義,
最後
結果
雖然失
敗,
卻激起民族意識。
○
60
荷蘭人統治臺灣期間,為了表示對原
住民的尊
重,只經商完全不對原住民傳教。
X
61
布農族語方言別可分為
:
卓
群、卡
群、丹
群、
巒群、郡群布農語。
○
62
早期的平埔族原住民,大多居住在中
央山脈的
兩側
,在
漢人
遷移
來臺時
因合
作墾
荒而經
常接
觸。
X
西部
平原
63
「
Kuba-
庫巴」
男
子
會所
是
鄒
族
的
聖地
,
是
大
社的政治中樞,嚴禁女子進入,過去
男性年甫
弱冠,就需離家
到會所集訓,接受
文化、
歷
史、技藝、狩獵的訓練,成為捍衛部
落的勇
士。
○
64
住在綠島的雅美族尊重大自然法則,
因此會規
範族人捕魚的季節。
X
蘭嶼
65
原住
民的
服飾
與器
物的圖
案,
常能
顯示身
分地
位與各族群的風俗、信仰,是珍貴的
文化資
產。
○
66
早期
的原
住民
以農
耕、狩
獵或
捕魚
為生,
過著
純樸而自然的生活,所發展出的節慶
與祭典,
呈現了多元豐富的族群特色
○
6
67
泰雅族的織布、排灣族的琉璃珠和邵
族的拼板
舟都是原住民的文化特色。
X
雅美族
68
原住民會依照年齡將男子畫分為不同
的階級,
並依照不同階級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
○
69
原住民族對於獵取到的食物,抱持的
是分享的
概念,認為食物是大家共有的。
○
70
布農族族群特色是
台灣的原住民當中,人口移
動幅度最大、伸展
力最強的一族,傳統祭儀最
多的一族。
○
71
聖貝祭
(
貝神祭
)
是
拉阿魯哇
族的重
要祭
典,
都
是在
國曆
的元
月
1
日至
15
日之間舉行。
○
72
賽德
克族
人的
紋面
具有很
多意
義,
女子紋
面代
表善於織布,男子紋面代表能夠保護
家園,成
年的象徵,也是死後認祖歸宗的標誌
。
○
73
卑南
族人
會為
男子
配戴花
環作
為成
年的象
徵,
這是
卑南
族所
特有
的文化
。
○
74
國際知曉的布農族八部合音,其實就
是布農族
人的祈禱小米豐收歌。
○
75
排灣
族最
盛大
的祭
典是五
年祭
。
○
76
鄒族的戰祭也稱為
凱旋祭,目的在於紀念過去
的戰爭,也祈禱未
來征戰勝利,並拔除厄運與
疾病。
○
77
原住民族在飲食、兒童教養、婚喪喜
慶和勞務
工作等生活上,發展出許多互助及分
享的方
式,而這分享文化也成為穩定部落與
凝聚力量
的方
式。
○
78
排灣
族的
社會
組織
中,部
落的
領袖
稱為「
酋
長
」
,
他
是
整
個
部
落
的
領
導
者
。
X
頭目
79
牡丹
社事
件後
,清
廷治理
臺灣
的態
度由消
極轉
為積
極,
加速
建設
臺灣的
腳步
。
○
80
阿美
族馬
太鞍
部落
建造巴
拉告
來捕
魚,讓
溼地
○
7
生態
生生
不息
,也
吸引遊
客前
來,
是兼顧
環
保與
經濟
發展
的做
法。
81
日本
統治
臺灣
後,
對於原
住民
族的
信仰與
傳統
習俗
予以
完全
尊重
和保留
,讓
各族
自由發
展。
X
82
西元
18
74
年
,
日
軍
與
牡
丹
社
原
住
民
在
今
日
的
桃園
石門
水庫
附近
發生激
戰。
X
牡丹鄉石門古戰場
83
清代時來臺的漢人
與原住民族相處十分融洽,
因為漢人可幫原住
民族耕種,而原住民族也可
教漢人打獵的技術。
X
84
原住民族為了祈求神明保佑全家平安
、五穀豐
收,常會建廟奉祀神明。
X
85
至今在臺灣的新住民移民人口數已多
於原住民
族人了。
○
86
日本統治臺灣後,對於原住民族的信
仰與傳統
習俗
予以
完全
尊重
和保留
,讓
各族
自由發
展。
X
87
臺灣
早期
的平
埔族
大多分
布在
中央
山脈兩
側及
東部
,較
少接
觸漢
人。
X
88
唯一不住在臺灣本島的原住民族是達
悟族,他
們住在蘭嶼。
○
89
雅美
(
達悟
)
族
住在
蘭嶼,
所以
他們
的食物
都是
魚類
,並
沒有
生產
農作物
。
X
90
相傳
40
0
年
前
,
臺
南
赤
崁
、
安
平
一
帶
曾是
鄒
族
族
人
活
動
範
圍
,
鄒
語
古
稱府
城
為
「
札
哈
木
」
,
故鄒
族族
人於
民國
91
年
回府
城尋
根
,
加上
都
會
區
原
住
民
人
數增
長
,民
國
93
年
臺
南
市
政
府
設立
「札
哈木
原住
民公園
」
○
91
清代
,隨
著漢
人開
墾面積
增加
,鹿
場減少
,平
○
8
埔族
人獵
鹿的
收入
大受影
響。
92
原住民族因為生活
環境艱辛,因此發展出許多
互助與分享的生活
方式,這種「有福同享,有
難同
當」
的分
享文
化,成
為穩
定部
落與凝
聚力
量的方式。
○
93
魯凱
族人
會將
具有
勞動力
的男
子組
成「漁
團
」
,
共
同
造
船
、
捕
魚
、
平
分
漁
獲
,
還
會
舉
行
大船下水的典禮
X
達悟族
94
臺灣
早期
將原
住民
族分為
平埔
族與
高山族
,其
中平
埔族
比較
保有
自己的
語言
與傳
統文化
。
X
95
原住民族因為生活
環境艱辛,因此發展出許多
互助與分享的生活
方式,這種「有福同享,有
難同
當」
的分
享文
化,成
為穩
定部
落與凝
聚力
量的方式。
○
96
平埔
族文
化逐
漸消
失的原
因是
戰敗
被消滅
了。
X
通婚
97
為了
對原
住民
族宣
揚基督
教,
荷蘭
傳教士
運用
拼音
的方
式創
造新
港文。
○
98
排灣
族人
共同
教養
部落孩
子;
達悟
族則將
有勞
動力的男子組成「漁團」共同造船、
捕魚;這
些都能展現出原住民族的分享文化。
○
9
99
完整
的布
農部
落裡
,有三
位領
導人
物,分
別
是
:
一是
祭師
,
二
是射
耳
祭
的主
持者
。三
是
政
治領袖,是勇士,也是對外作戰的指
揮者。
○
10
0
過
去
日
治
時
期
台灣
長
期穩
定
有
9
族
,
但
在
光
復
後
,
國
民
政
府
增
加
7
個族達到總數
16
族。
○
10
1
禮納
里部
落命
名的
意思是
為「
我們
一起走
,大
家
一
起
往
那
兒
去
的
地
方
」
。
○
10
2
201
6
年
原
住
民
族
日
,中
華
民
國
總
統
蔡
英
文以
國
家元首身分代表政府向台灣原住民族
道歉。
○
10
3
卑南
族的
舞蹈
反映
了男女
、年
齡角
色的差
異,
跳舞
時需
嚴守
個人
社會的
舞步
。
○
10
4
賽夏族為一典型的父系社會,有很清
楚的姓
氏,姓氏集團是土地共有、生產及勞
動的互助
單位。
○
10
5
國民政府
最初
的「
理蕃政
策」
起初
採取安
撫政
策,並設置學校教化原住民,而後引
進現代化
文明,使其傳統文化漸受衝擊。
X
日治時期
總督府
10
6
日據
時期
,日
本政
府於西
元一
八九
五年正
式設
定蘭
嶼為
研究
區,
保持當
地居
民傳
統生活
狀
○
10
態,
禁止
外人
移殖
或開發
,經
五十
年殖民
統制
仍保
存達
悟文
化獨
特風貌
。
10
7
噶瑪
蘭人
是一
個沒
有階級
的平
等社
會,就
算再
富有
的家
庭,
也沒
有僕人
。
○
10
8
噶瑪蘭族是屬於長子繼承制,長子繼
承大部份
的財
產。
家裡
沒有
兒子,
則由
大女
兒繼承
大部
份財
產。
X
長女
10
9
政府
設置
之原
住民
文化園
區,
位處
於南投
縣境
內。
X
屏東縣
11
0
蘭嶼雅美族人會將來不及吃完的飛魚
,綁在屋
簷底
下晒
乾,
這個
目的是
為了
延長
保存時
間,
珍惜食物。
○
11
1
俗稱「排灣族三寶」是指古鼻笛、琉
璃珠與青
銅刀。
X
古陶壺
11
2
平埔
族群
的分
類,
大致可
分為
:噶
瑪蘭
(
Ka
va
lan
)
、
凱
達
格
蘭
(
K
et
a
galan
)
、道卡斯
(
Ta
ok
as
)
、巴宰
(
P
azeh
)
、拍瀑拉
(
Pa
po
ra
)
、巴布薩
(
Ba
bu
za
)
、洪雅
(
Ho
an
ya
)
、西拉雅
(
Si
ra
ya
)
、馬卡道
(
Ma
kat
au
)
○
11
3
撒奇萊雅族重要祭典為「火神祭」
(Pa
lama
l)
,與
傳統
豐年祭
不同,
是後
人對祖
先的
追思
祭典
,體
驗及追
緬先
民落
難情境
之祭
儀。
○
11
4
排灣族為兩性平等的社會,有嚴格的
階級制
度,階級世代承襲,大致劃分為:頭
目、貴
族、
勇士
、平
民四
個階級
。一
個排
灣族人
,只
要根
據其
姓名
就可
以判斷
其階
級。
傳說祖
先起
X
大武山
11
源於大霸尖山。
11
5
卑南族語的方言別可區分為
:
南
王、
知本
、初
鹿、建和卑南語。
○
11
6
目前台灣原住民人口數為最多是排灣
族,最少
是邵族。
X
最多是阿美族
,
最少
是卡那卡那富族
11
7
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是台灣原住
民族人口
數最多的前三族。
○
據
內
政
部
109
年公
布之統計通報
11
8
魯凱族語方言別可區分為
:
東
魯凱
、霧
台、大
武、多納、茂林、萬山魯凱語。
○
11
9
臺灣的族群分類及人口百分比:漢族
占總人口
的
95%
,其中又分
為閩南人(約
70
%
)
、客家
人(
約
1
2
%
)
、
外
省人
(
約
1
3
%
)
,
臺灣新住
民東南亞以及其他國家歸化台灣取得
身分證佔
台
灣
總
人
口
3%
以
上。人
口最
少的
族
群是
臺灣
原
住
民
族
約
總
人
口
數
的
2%
。
○
12
0
根據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對丁
字褲的描
述,從以前開始,達悟族男人便穿著
丁字褲,
有助於優游海中,且天氣炎熱,有通
風作用。
達悟族女人為男人量身訂作丁字褲,
也是維繫
感情的橋梁。丁字褲有
3
種,慶典用的、平時
穿的
、工
作用
的,
這也成
了達
悟族
特有的
文化
傳統。
○
12
1
卡那卡那富族居住於高雄市那瑪夏區
達卡努瓦
里及瑪雅里一帶,重要祭儀是「
M
ikon
g
(
米貢
祭)
」
、
「
Kaisisi
cakuran
(河祭)
。
○
12
2
「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及原住民公費
留學辦
法」國中升學至高中職校、五專及高
中職校升
學至大專院校,爲振興族語取得合格
證明
者
,
加
總
分
35
%
計
算
,
採
外
加
2
%名
額方
式入
學。也就是原住民考生與原住民考生
評比,並
不影響一般生入學機會。
○
12
3
西拉
雅族
,一
般又
區分為
兩群
:西
拉雅四
大社
──
即原
住於臺
南平
原的新
港、大
目降
、蕭
壠、麻豆四社,及大武壠四社──
原
住於臺
南
縣烏山山脈以西,曾文溪流域平原地
帶的頭
社、
霄里
、芒
仔芒
、茄拔
四社
。
○
12
12
4
臺灣原住民族清朝時被稱為
「
番
族
」
,
日據
時
代泛稱為「高砂族」
Ta
kas
ago
,
國民
政府來台
後又將原住民族
分為
「山地同胞與平
地山
胞」,
199
4
年
將
山
胞
改
為
「
原
住
民
」
,
後
再
進
一
步稱為
「原住民族
」
。
○
12
5
臺
灣
原
住
民
族
有
575
,067
人
,
佔
全
國
總
人
口
數
的
2.4
﹪
目前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有
16
族,
42
方
言
別
。
○
12
6
山地原住民和平地原住民的區分是根
據原住民
身份法,
194
5
年當
時
戶
籍
在
山
地
鄉
為
「
山
地
原
住
民
」
,
戶
籍
在
平
地
鄉
鎮
為
「
平
地
原
住
民
」
○
12
7
六都原住民人口居住情形,人口數最
多的是台
南市,最少的是桃園市。
X
最多是桃園市,最
少是台南市
12
8
排灣族語的方言別可區分為東排灣、
北排灣、
中排灣、南排灣語。
○
12
9
祖
先
說
:
「
一
對
夫
妻
結
合
以
後
,
第
一
個
看
到
太
陽的孩子,就是繼承人,就是種子
(
v
u
sa
m
)
。」
排
灣
族
特
有
的
長
嗣
繼
承家
產
(
不
分男
女
)
,也
是兩
性平
等的
文化
。
○
13
0
阿美族的方言別有南勢、秀姑巒、海
岸、馬
蘭、恆春阿美語。
○
13
1
泰雅族語方言別可區分為
:
賽
考利
克、
澤敖
利、汶水、萬大、四季、宜蘭澤敖利
泰雅語。
○
13
2
高山族的分布區域為北起宜蘭、基隆
南至恆春
的西部沿海平原。
X
平埔族
13
3
研究發現:阿美族的族人幾乎都是米
田堡血
型,比率是世界第一。帶有米田堡血
型的人有
較佳的呼吸代謝和耐力。造成台灣之
光的「米
田堡血型」在世大運中破世界紀錄的
「舉重女
強人」郭婞淳、「台灣最速男」楊俊瀚和
跆拳
道品
勢金
牌蘇
佳恩
等運度
好手
都是
阿美族
人。
○
13
4
「猴祭」與「大獵祭」是卑南族最重
要的祭
典,男女孩子在
12
歲
時必
須要
先通
過「
猴
祭」的考驗之後才可以進入少年會所
,接受年
長族
人的
訓練
;經
過
6
、
7
年的
體
能
與
精神
意
志的
嚴格
訓練
,進
入「青
年會
所」
,成為
部落
X
僅男
孩子
13
的中堅份子,最後在每年舉行的大獵
祭後,再
晉級為真正的人。
13
5
阿美族的日常飲食除了農耕活動生產
的稻米作
物外,還有採集得來的野菜植物,以
及捕漁狩
獵所獲的魚肉類等。稻米(
p
anay
)雖
為阿美
族人主食,但小米在文化中仍然具有
重要的地
位,
在慶
典中
常會
出現。
X
稻米為主,糯米為
輔
13
6
平埔
族群
的分
類,
大致可
分為
:噶
瑪蘭
(
Ka
va
lan
)
、
凱
達
格
蘭
(
K
et
a
galan
)
、道卡斯
(
Ta
ok
as
)
、巴宰
(
P
azeh
)
、拍瀑拉
(
Pa
po
ra
)
、巴布薩
(
Ba
bu
za
)
、洪雅
(
Ho
an
ya
)
、西拉雅
(
Si
ra
ya
)
、馬卡道
(
Ma
kat
au
)
○
13
7
撒奇萊雅族重要祭典為「火神祭」
(Pa
lama
l)
,與
傳統
豐年祭
不同,
是後
人對祖
先的
追思
祭典
,體
驗及追
緬先
民落
難情境
之祭
儀。
○
13
8
排灣族為兩性平等的社會,有嚴格的
階級制
度,階級世代承襲,大致劃分為:頭
目、貴
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一個排灣
族人,只
要根
據其
姓名
就可
以判斷
其階
級。
傳說祖
先起
源於大霸尖山。
X
大武山
13
9
卑南族語的方言別可區分為
:
南
王、
知本
、初
鹿、建和卑南語。
○
14
0
目前台灣原住民人口數為最多是排灣
族,最少
是邵族。
X
最多是阿美族
,
最少
是卡那卡那富族
14
1
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是台灣原住
民族人口
數最多的前三族。
○
據
內
政
部
109
年公
布之統計通報
14
2
魯凱族語方言別可區分為
:
東
魯凱
、霧
台、大
武、多納、茂林、萬山魯凱語。
○
14
3
臺灣的族群分類及人口百分比:漢族
占總人口
的
95%
,其中又分
為閩南人(約
70
%
)
、客家
人(
約
1
2
%
)
、
外
省
人
(
約
1
3
%
)
,臺
灣新住
民東南亞以及其他國家歸化台灣取得
身分證佔
台
灣
總
人
口
3%
以
上。人
口最
少的
族
群是
臺灣
原
住
民
族
約
總
人
口
數
的
2%
。
○
14
14
4
根據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對丁
字褲的描
述,從以前開始,達悟族男人便穿著
丁字褲,
有助於優游海中,且天氣炎熱,有通
風作用。
達悟族女人為男人量身訂作丁字褲,
也是維繫
感情的橋梁。丁字褲有
3
種,慶典用的、平時
穿的
、工
作用
的,
這也成
了達
悟族
特有的
文化
傳統。
○
14
5
卡那卡那富族居住於高雄市那瑪夏區
達卡努瓦
里及瑪雅里一帶,重要祭儀是「
M
ikon
g
(
米貢
祭)
」
、
「
Kaisisi
cakuran
(河祭)
。
○
14
6
「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及原住民公費
留學辦
法」國中升學至高中職校、五專及高
中職校升
學至大專院校,爲振興族語取得合格
證明
者
,
加
總
分
35
%
計
算
,
採
外
加
2
%名
額方
式入
學。也就是原住民考生與原住民考生
評比,並
不影響一般生入學機會。
○
14
7
西拉
雅族
,一
般又
區分為
兩群
:西
拉雅四
大社
──
即原
住於臺
南平
原的新
港、大
目降
、蕭
壠、麻豆四社,及大武壠四社──
原
住於臺
南
縣烏山山脈以西,曾文溪流域平原地
帶的頭
社、
霄里
、芒
仔芒
、茄拔
四社
。
○
14
8
臺灣原住民族清朝時被稱為
「
番
族
」
,
日據
時
代泛稱為「高砂族」
Ta
kas
ago
,
國民
政府來台
後又將原住民族
分為
「山地同胞與平
地山
胞」,
199
4
年
將
山
胞
改
為
「
原
住
民
」
,
後
再
進
一
步稱為
「原住民族
」
。
○
14
9
臺
灣
原
住
民
族
有
575
,067
人
,
佔
全
國
總
人
口
數
的
2.4
﹪
目前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有
16
族,
42
方
言
別
。
○
15
0
臺灣已經出現水鹿因為吃下塑膠瓶罐
、塑膠袋
m
衛生用品而致
死的案例,
所以帶上山的物
品,含廢棄物、食物及器材等都應該
全部帶下
山。
○
15
題
號
選擇
題
題目
答案
註釋
15
1
通常什麼樣的地理環境,發展出什麼
樣的居住
文化,達悟族「半穴居」是因為下列
何種因
素?
1.
可降低當地惡劣氣候的肆虐
2
.
為
保障族
人
免受
野獸
的攻
擊
3.
可以
節省建築
的花費
1
15
2
居住在高山地區的
泰雅、太魯閣、賽夏、鄒等
族,較多選擇以竹
子、樹木、茅草為材,搭建
自己的家屋,請問是出於何種原因?
1.
就地取材的因素
2.
建材價格便宜
3.
綠色是原民的最愛
1
15
3
台灣
原住
民族
群屬
於下列
哪種
語系
?
1.
印歐語系
2.
南亞語系
3.
南島語系
3
15
4
下列
哪組
傳統
祭儀
配對為
非
?
1.
賽夏族
—
矮靈祭
2.
鄒族
—
射耳祭
3.
排灣族
—
五年祭
2
15
5
台灣
原住
民族
以信
奉哪種
宗教
信仰
為主?
1.
天主教
2.
伊斯蘭教
3.
道教
1
15
6
下列哪一族群的鞣皮技術最為傑出。
皮衣、皮
帽、皮鞋仍是參加祭典時最主要的穿
著?
1.
布農族
2.
魯凱族
3.
鄒族
3
15
7
百合
花是
哪一
族的
族花?
1.
卑南族
2.
排灣族
3.
魯凱族
3
16
15
8
由於位處深山,交
通不便,且長期沒有電力供
應,曾被稱為黑暗
部落,也是台灣最深山的原
民部落是哪裡?
1.
仁愛鄉松林部落
2.
尖石
鄉司馬
庫斯
部落
3.
阿里山鄉達邦部落
2
15
9
目前
臺灣
原住
民族
中人數
最多
的一
族是?
1.
排灣族
2.
布農族
3.
阿美族
3
16
0
哪一族群因善於採集植物,善於將野
菜應用於
飲食中而被戲稱為「吃草的民族」
?
1.
撒奇萊雅族
2.
卑南族
3.
阿美族
3
16
1
民國
85
年(
1996
)
亞特蘭大奧運
會上郭英男
演唱老人飲酒歌被
使用為宣傳曲,並成為享譽
國際性的歌謠。請問該歌曲是哪一族
歌謠?
1.
噶瑪蘭族
2.
阿美族
3.
布農族
2
16
2
民國
89
年(
200
0
)年臺東縣政府為
肯定「馬
亨亨」的成就,特別將通往臺東車站
的外環道
命名為「馬亨亨大道」,請問「馬亨亨」
是哪
方
面的成就人物?
1.
經商成功帶來部落生活改善
2.
善於調
解
部落糾紛的大頭目
3.
首
創部落
狩獵
學校
。
2
16
3
因為原住民意識崛起、文化復振運動
興起,太
魯閣族與賽德克族,分別在民國
93
年與民國
97
年成為各自獨立的民族。請問太魯閣族與
賽德克族原本歸屬於哪一族
?
1.
阿美族
2.
魯凱族
3.
泰雅族
3
17
16
4
盛行
織布
和紋
面文
化的族
群是
哪一
族
?
1.
邵族
2.
排灣族
3.
泰雅族
3
16
5
母系
社會
是下
列哪
一族的
傳統
婚姻
特色
?
1.
泰雅族
2.
布農族
3.
阿美族
3
16
6
下列
哪一
個不
屬於
排灣族
三寶
?
1.
琉璃珠
2.
青銅刀
3.
紋面
3
16
7
普悠
瑪是
哪一
族的
名稱?
1.
卑南族
2.
賽夏族
3.
平埔族
1
16
8
目
前
政
府
所
認
定
的
原住
民
16
族中,哪一族是
第
16
族?
1.
太魯閣族
2.
撒奇萊雅族
3.
卡那卡那富族
3
16
9
歷史
上有
名的
霧社
事件,
主要
領導
人物是
誰?
1.
撒古流
2.
莫那魯道
3.
游大慶
2
17
0
希克
利鳥
是哪
一族
神話傳
說
?
1.
卑南族
2.
賽夏族
3.
泰雅族
3
17
1
長期
居住
於蘭
嶼的
原住民
族群
是哪
一族
?
1.
邵族
2.
鄒族
3.
雅美族
3
17
2
盛名
的飛
魚祭
是哪
一族的
歲時
祭典
?
1.
拉阿魯哇族
2.
賽夏族
3
18
3.
雅美族
17
3
125
.
揚名海外的祈禱小米豐收
(pasibu
tbut)
是哪一族的文化特色
?
1.
布農族
2.
魯凱族
3.
阿美族
1
17
4
布
農
族
視
下
列
哪一
種
為其
k
avi
az(
朋友
)?
1.
百步蛇
2.
猴子
3.
水鹿
1
17
5
下列
哪一
個是
母系
社會
?
1.
鄒族
2.
布農族
3.
阿美族
3
17
6
請問
戰祭
是屬
於哪
一個族
群的
祭典
?
1.
泰雅族
2.
邵族
3.
鄒族
3
17
7
排灣
族主
要的
居住
地在哪
裡
?
1.
臺南市
2.
屏東縣
3.
南投縣
2
17
8
排灣
族的
傳統
建築
有竹屋
,其
功能
是什麼
?
1.
躲避風雨和取暖
2.
存放糧食
3.
觀察敵人動靜
1
17
9
排灣
族祖
先發
明的
笛子是
作為
什麼
用途
?
1.
工作休閒用
2.
親戚過世時吹奏
3.
比賽用
1
18
0
老人常說
:
蛙鳴
降雨
的意
思是
什麼
?
1.
颱風天到了
2.
快要下雨了
3.
不好的預兆
2
18
1
老人說
:
鷹啼
天晴
的意
思是聽
到老鷹
啼叫
時,
表示天氣有何變化
?
1
19
1.
放晴
2.
會下雨
3.
變冷
18
2
哪一族群以鞣皮技術製成的皮革皮衣
質地柔軟
光滑,手藝最為突出
?
1.
布農族
2.
鄒族
3.
泰雅族
2
18
3
哪一
個是
太魯
閣族
傳統樂
器
?
1.
木鼓
2.
吉他
3.
口簧琴
3
18
4
哪一
項是
太魯
閣族
男人必
備工
具
?
1.
刀
2.
斧頭
3.
鋸子
1
18
5
太魯
閣族
男人
一定
會的技
藝是
什麼
?
1.
抓魚
2.
狩獵
3.
砍樹
2
18
6
太魯
閣族
女人
一定
會的技
藝是
什麼
?
1.
說故事
2.
編織
3.
抓魚
2
18
7
太魯閣族女人紋面部位除額頭下巴外
,主要部
位在哪裡
?
1.
手部
2.
背部
3.
臉頰
3
18
8
太魯閣族傳統樂器除口簧琴、獵首笛
外還有哪
項
?
1.
鼻笛
2.
木琴
3.
杵石
3
18
9
太魯
閣族
傳統
木琴
有幾個
音階
?
1.
二個
3
20
2.
三個
3.
四個
19
0
排灣
族最
古老
特有
的樂器
是什
麼
?
1.
笛子
2.
鼻笛
3.
木鼓
2
19
1
南排
灣族
最有
特色
的氣候
是什
麼
?
1.
颱風
2.
龍捲風
3.
落山風
3
19
2
排灣族人對於狩獵物的處理,是採取
什麼原
則
?
1.
保存
2.
買賣
3.
分享
3
19
3
南排
灣族
傳統
肉品
的保存
方式
是什
麼
?
1.
冰存
2.
醃肉
3.
晒乾
2
19
4
聖貝祭
是哪
一族
的重
要祭
典
?
1.
雅美
族
2.
拉阿魯哇
族
3.
邵族
2
19
5
南排
灣族
傳統
肉品
的保存
方式
是什
麼
?
1.
冰存
2.
醃肉
3.
晒乾
2
19
6
下列
哪一
族群
不是
屬於母
系社
會
?
1.
布農
族
2.
阿美
族
3.
撒奇萊雅
族
1
19
7
是什麼原因讓高山
族仍
保有原
來的
文化?
1.
因位居高山地區,與
漢
人接觸較少
2.
清
朝官員規定
漢
人不
准與
高山
族
接觸
3.
高山
族
公開表
達拒
絕接受漢
文化
1
21
19
8
下列敘述哪一項
錯誤
?
1.
凱達格蘭族是平埔
族的一支
2.
平埔族、高山
族
是以
居住
地來
區分
的
3.
現今臺灣原住民中平埔
族占大多數
3
19
9
哪一個族群因為不斷與
漢人
通婚、
買賣
,使其
原有的語言、社會文化等漸漸消失?
1.
鄒族
2.
邵族
3.
平埔
族
3
20
0
流傳已久的傳說故事「巴冷
公主
:鬼
湖情
緣
」
。
是
哪
一
個
原
住
民
族
群
?
1.
排灣
族
2.
卑南
族
3.
魯凱
族
3
20
1
原本
居住
在宜
蘭的
原住民
族群
是下
列哪一
族?
1.
噶瑪蘭
族
2.
雅美
族
3.
魯凱
族
1
20
2
居住在蘭嶼
的原
住民族
群是下
列哪
一族?
1.
噶瑪蘭
族
2.
雅美
族
3.
凱達格蘭
族
2
20
3
目前臺灣
16
個
原
住
民
族
中
唯
一
的
平埔族是下
列哪一族?
1.
噶瑪蘭
族
2.
魯凱
族
3.
凱達格蘭
族
1
20
4
捕捉飛魚是族人重要的維生方式是下
列哪一
族?
1.
噶瑪蘭
族
2.
雅美
族
3.
阿美
族
2
20
5
阿美族的傳統社會中,男女結婚後,
男子要居
住在女方家協助妻子的工作,孩子要
從母親的
姓,財產也由女性來繼承。由上面敘
述,
阿美
族的社
會屬於
哪一種
社會
型態
?
1
22
1.
母系社會
2.
父系社會
3.
平等社會。
20
6
勝華的曾曾祖母是平埔族原住民,曾曾祖父則
是漢人,他們的結合是清朝時期漢
人與
平埔族
人通婚的常見例子之一。請問這時的平埔族社
會可能產生什麼現象?
1.
擁有強勢的文化
2.
融入
漢
人的生活方式
3.
受漢
化影響較少
2
20
7
哪一個族群因為不斷與
漢人
通婚、
買賣
,使其
原有的語言、社會文化等漸漸消失?
1.
鄒族
2.
邵族
3.
平埔族
3
20
8
下列
哪一
族原
住民
沒有紋
面文
化
?
1.
泰雅族
2.
阿美族
3.
賽德克族
2
20
9
下列
何者
最早
將基
督教傳
入臺
灣?
1.
英
國人
2.
西班牙
人
3.
荷蘭
人
3
21
0
現在
經政
府認
定的
原住民
族共
有幾
族?
1.9
族
2.1
5
族
3.1
6
族
3
21
1
排灣
族常
以哪
樣東
西做為
傳家
之寶
?
1.
琉璃珠
2.
竹籃
3.
水晶
1
21
2
蘭嶼
椰油國小的原
住民小朋友到校參
訪,他
們穿起了傳統的丁字褲表演舞蹈。下
列對於他
們族人的敘述何者
錯誤
?
1.
為了
生活他
們會
不分季
節大量
捕捉
飛魚
2.
獵捕飛魚是他們的重要活
動
3.
他們是
屬
1
23
於雅美族。
21
3
原住
民的
傳統
服飾
大多以
什麼
材質
為主?
1.
絲綢
2.
羊毛
3.
麻布
3
21
4
下列何者是臺灣
珍
貴的
文化
資產
?
1.
八部合音
2.
原住
民的傳
統編
織技術
3.
以上皆是
3
21
5
下列何者不屬於
原
住民
的常
見特
色?
1.
大多
以農耕
、狩
獵或捕
魚為生
2.
經常以舉辦祭典的方式,來表達對神靈的崇
敬
3.
小麥
是早期
原住
民主要
的糧食
3
21
6
清朝
政府
為什麼
要畫
分原住
民與漢人
居住區
域?
1.
種族歧視
2.
避免衝突
3.
防止傳染疾病
2
21
7
下列哪一個是臺灣原住民族神話與傳
說的主要
內容?
1.
武器的製作
2.
服飾的穿搭
3.
祖靈的訓示
3
21
8
下列哪一個是太魯閣族人表演口簧琴
舞的目
的?
1.
避免受到邪靈侵擾
2.
尋找合適對象
3.
祈求農作物豐收
2
21
9
荷西時期,荷蘭人利用新港文向原住
民傳播下
列哪一種宗教?
1.
基督教
2.
天主教
3.
伊斯蘭教
1
22
0
下列關於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特色
的敘述,
哪一項正確?
3
24
1.
太魯閣族人為了驅除惡靈,會在聚會時表演
口簧琴舞
2.
魯凱族人為了向族人展示新船,舉辦新船下
水祭
3.
阿美
族人為
了感
謝神明
和祖靈
庇佑
農作物
豐
收,舉行豐年祭。
22
1
新港文是荷蘭人利用下列哪一種字母
來拼寫原
住民語言?
1.
注音符號
2.
象形文字
3.
羅馬字母。
3
22
2
下列哪一項不是原住民用以傳承及保
存歷史的
方式?
1.
舞蹈
2.
傳說
3.
符咒
3
22
3
有關原住民傳統文化特色的敘述,哪
項不正
確?
1.
認為
祖靈會
帶來
惡運
2.
相信「萬物有靈」
3.
主張遵循自然法則
1
22
4
下列哪一國人最先在臺灣利用羅馬字
母拼音,
書寫原住民語言?
1.
葡萄牙人
2.
西班牙人
3.
荷蘭人
3
22
5
原住民抗
日事
件發
生的原
因是
什麼
?
1.
日本
政
府漠
視原
住民
族的
傳統
信仰
2.
日本
政
府縮
小原
住民
狩獵
的獵
場
3.
以上皆是。
3
22
6
下列對原住民文化的敘述,哪一個
不
正確?
1.
藉由
水墨畫
傳承
族群文
化與傳
統
2.
部分
族群有
紋面
的傳統
3.
神話
傳說常
包含
祖靈訓
示。
1
22
7
下列有關高山族
的
敘述
,哪
一項
是正
確的?
1.
多居住在中央山脈
兩側和東部地區
1
25
2.
生活習慣與
漢人
難以
區分
3.
傳統文化完全消失
22
8
下列哪一個原住民族會在新船完成時
舉行新船
下水祭?
1.
賽德克族
2.
邵族
3.
達悟族
3
22
9
西班牙人統治臺灣時,向原住民傳播下列哪一
種宗教?
1.
佛教
2.
基督教
3.
天主教
3
23
0
下列
三位
同學
對於
原住民
族的
敘述
何者正
確?
1.
曾平安:眼鏡蛇在排灣族的文化中具有崇高
的地位,連頭目的家屋都有牠的圖樣
呢!
2.
李滿足:我爸最喜歡喝原住民朋友釀的高粱
酒了,這可是原住民祭典中不可或缺
的祭品
呢!
3.
郝喜樂
:我
最喜
歡的是
布農族
的八
部合音
了,
這可
是世
界文
化的重
要資
產喔
!
3
23
1
鬼湖
傳說
是哪
一族
的傳說
故事
?
1.
魯凱族
2.
卑南族
3.
阿美族
1
23
2
相信
飛魚
是上
天賜
予的神
聖物
品的
是?
1.
噶瑪蘭族
2.
雅美族
3.
魯凱族
2
23
3
下列哪一個族不
包含在臺灣
16
個
原
住
民
族
群
內?
1.
拉阿魯哇族
2.
西拉雅族
3.
薩奇萊雅族
2
23
4
是什
麼原
因讓
高山
族仍保
有原
來的
文化?
1.
因位居高山地區,與
漢
人接觸較少
2.
清朝官員規定
漢人
不准與
高山族
接觸
1
26
3.
高山族
公
開表達
拒絕
接受漢文
化。
23
5
下列敘述哪一項
錯誤
?
1.
凱達格蘭族
是平
埔族
的一支
2.
平埔族
、
高山族
是以
居住
地來
區分
的
3.
現今臺灣原住民中平埔族
占大多數
3
23
6
下列
哪一
個原
住民
族不是
父系
社會
?
1.
卑南族
2.
賽夏族
3.
鄒族。
1
23
7
猴祭
是哪
一原
住民
族的文
化特
色?
1.
泰雅族
2.
排灣族
3.
卑南族
3
23
8
分布於日月潭
附
近的
原住
民是
哪一
族?
1.
邵族
2.
阿美族
3.
卡那卡那富族
。
1
23
9
雅美族人的哪些規
範具有現代生態保育的觀
念?
1.
只能在每年的
3
~
10
月捕
捉飛
魚。
2.
搭乘
拼板舟
出海
捕魚。
3.
男女
老少吃
不同
的魚類
。
4.
舉辦小米豐收祭。
1
,
3
24
0
下列
敘述
哪些
與噶
瑪蘭族
有關
?
1.
原本居住在宜蘭。
2.
居住在蘭嶼。
3.
目
前
臺
灣
16
個
原
住
民
族
中
唯
一
的
平
埔
族
。
4.
捕捉
飛魚是
族人
重要的
維生方
式。
1
,
3
24
1
蘭嶼船祭、阿美族豐年祭等原住民族
祭典,主
要是哪個區域的
人文特色?1
.
北部區
域
2
.
中部
區域
3
.
南
部
區域
4
.
東
部區
域。
4
24
2
「小
米播
種祭
」是
中部區
域哪
一個
原住民
族傳
統的祭典活動?
1
.
賽德克族
2
.
阿
美族
3
27
3
.
布農族
4
.
魯凱
族。
24
3
「
□□□
曾
受邀前
往
法國
表演,當地媒體以
『來自臺灣
的天
籟』讚
譽他的
歌聲
。」上
述□
□□應該是哪一
位?(
①
曾雅妮
②
郭英男
③
魏德聖
④
施振榮
)
2
24
4
將瓷器結合下列哪一種文化元素設計
創意商
品
,
是
利
用
臺
灣
原住
民
文
化
發
揮
創
意實
力的
範例?
①
龍
形圖騰
②
美國國旗
圖案
③
拼板
舟造型
④
和服
娃娃造
型
3
24
5
結合泰雅族
青年
專長
及長輩
的智慧
建立
社區產
業。
1.
南投
縣竹
山鎮
2.
宜蘭縣東岳社區
3.
嘉義縣板頭村
4.
雲林縣西螺鎮
2
24
6
兩人決定從臺東
到
蘭嶼去體驗達悟族
文化,他
們可以選擇哪一
種交通工具?
1
○騎機車去
2
○
鐵路
3
○坐公車去
4
○遊
艇。
4
24
7
宸萱
在網
路上
看到
一個「
」的
網頁
介紹,
請問
「娜
魯灣
原鄉
」最
適合用
來形
容哪
一個區
域?
1
○
北部區域
2
○
中部區域
3
○
南部區域
4
○東
部區域
4
24
8
以鹽、布料等民生用品與噶瑪蘭人交
換鹿皮,
並招募人民,進
入蛤仔蘭開墾的人是
?
1
鄭
成功
2
鄭克塽
3
林爽文
4
吳沙
4
28
24
9
日治時期,下列哪一種學校是屬於台
灣原住民
兒童義務教育學校
?
1
.
公
學校
2
.
小學
校
3
.
蕃
人
公學
校
4
.
高砂
國校
3
25
0
小永
到屏
東石門
拜訪
親戚時
看到一
面壁
畫,其
畫面可能呈現清
朝時期當地發
生的哪
一事
件?
①
牡丹社事
件
②
林爽文
事件
③
二二八事
件
④
噍吧哖事件。
1
25
1
霧社事件爆發的原因很多,不是一朝
一夕造成
的,賽德克族人累積了很多怨恨才會
群起反
抗,請問日本政府的什麼作為造成霧
社事件?
1
.
不尊重族
人傳統習俗
2
.
任意開發
山林,
限制族人狩獵範
圍
3
.
強迫族人服勞
役
4
.
以上皆是。
4
25
2
有關
原住
民的
敘述
,何者
正確
?
1.
分為
高山族
和平
埔族
2.
平埔族漢化較淺
3.
高山族漢化較深
4.
皆有
自己的
語言
和文字
。
1
25
3
在臺灣平埔族的社會中,族中的男子
必須具備
何種條件,才可參與部落的公共事務
?
(1)
勇士的頭銜
(2)
適當的年齡
1
29
(3)
家庭的背景
(4)
選舉的通過。
25
4
電影賽德克.巴萊內容描述臺灣日治
時期哪一
件可歌可
泣的原住民族
抗日歷史事件?
1
.
牡丹社事件2
.
霧
社事
件3
.
苗
栗事
件4
.
噍吧
哖事
件。
2
25
5
下列
哪項
臺灣
的原
住民族
文化
,是
世界重
要的
文化遺產?
1
.
賽夏族
─
矮靈祭
2.
布農族
─
八
部
合
音
3.
魯凱族
─
鼻笛
4
.
阿美族
─豐
年祭
。
2
25
6
下列哪一項作物,是臺灣原住民的主
要糧食,
也是祭典中不可或缺的祭品之一?
1.
水芋
2
.
地瓜
3.
小米
4.
豌豆。
3
25
7
想要了解一位原住民在部落中的地位
高低,可
以從哪裡觀察得知?
1
.
姓
名的字
數
2.
銀行
儲蓄
的多
寡
3
.
居住
家屋的裝飾
4
.
傳統
服飾
的材
料。
3
25
8
下列哪一種原住民族樂器大多是用竹
子製成,
並以鼻
子來吹奏
?
1.
口琴
2
.
口
簧琴
3
.
鼻
笛
4.
單
簧管。
3
25
9
原住
民族
的傳
統服
飾大多
以什
麼材
質為主
?
3
30
1.
絲綢
2
.
尼龍
3
.
麻布
4
.
羊毛
。
26
0
有一份早期的原住
民族土地契約,裡面出現了
兩種文字,一種是
漢文,另一種「拼音文字」
有可能是什麼?
1
.
荷蘭文
2
.
英文
3
.
韓文
4
.
新港文。
4
26
1
政府為了保存原住民文化,在屏東哪
一個地方
設
立
「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文
化
園
區
」
,
已
成
為
深
具
觀光特色的景點?
(
1)
三地門鄉
(2)
瑪家鄉
(3)
霧台鄉
(4
)
泰武鄉。
2
26
2
下列有關八部合音的敘述,何者錯誤
?
1.
多
用鼻笛伴奏
2.
為布農族的文化特
色
3.
是世
界文化的重要資
產
4.
由一位
長者
起音後,
再
陸續
加入
其他
歌者
合音。
1
26
3
早期臺灣的原住民族中,下列哪一個
族群大多
居住在西部的平
原上?
1.
泰雅族
2.
排灣族
3.
布農族
4.
平埔
族。
4
26
4
根據
交通
部觀
光局
重要觀
光景
點建
設中程
計畫
(
10
1
~
1
04
年
)
,下
列那座國
家風景
區欲
建構
成原住民文化、冒險旅遊之旅遊勝地
?
(1
)
茂林國家風景區
1
搜尋
114學年度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行事曆(0515版)
臺北市教育局112學年度行事曆(5月5日版)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113學年度行事曆(5月30日版)
臺南市111年國小數學競賽試題釋疑申請表
臺南市110年國小數學競賽個人賽試題
臺南市2020年國中數學競賽決賽試題
111年臺南市國小數學競賽團體賽試題
臺南市106年國中數學競賽試題與解答
臺南市110年國小數學競賽團體賽試題
109年臺南市國小數學競賽團體賽試題
111年臺南市國小數學競賽個人賽試題
109年臺南市國小數學競賽團體賽試題答案
109年臺南市國小數學競賽個人賽試題答案
2016臺南市國中數學競賽決賽試題答案
放大
縮小
重置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