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達系列 4 創新研發 
20. (A)2016 年的產值確實一度滑落低點,但是從引文中看不出是否因為受國際原物
料價格波動的影響;(B)從圖表可看出 2018 年外銷量再創新高,但是無法據此
判斷是否已晉升為全球最大的螺絲出口國。因為圖表只有 2014 年〜2018 年的
臺灣出口數據,並沒有其他各國數據可供比較;(C)至2018 年已超過一千四百
六十億「元」(注意!不是「顆」);(D)從圖表中明顯可以看出此種傾向。 
21.-23. 語譯: 
甲詩以風箏比喻孩子,以風箏線比喻家長對孩子的束縛控制。風則是暗指孩子的成
長環境,原本無拘無束,而後被強迫著需飛向高空、迎接挑戰。此詩描述孩子與家
長之間的矛盾,家長對孩子極高的期待及控制權,使雙方關係產生矛盾。而孩子違
背自己理想、乖乖順服父母的結果,竟使之搖搖欲墜。後來孩子透過溝通,說服家
長找回人生主導權,以迎向自主嶄新的未來。 
乙詩以裁衣布的尺寸認知差異,寫出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想法落差及對成長認知的不
同,後以母親「剪破、縫補」來比喻家長對孩子長期的教育塑造。 
21. 甲文由「搖搖欲墜的它說服線」可看出孩子試圖說服家長,與家長溝通。乙文
由「媽,七尺是不夠的,要八尺才夠做。」得知孩子嘗試對家長表達己見。 
22. 以「剪破、縫補」來暗指對孩子的教育、塑造,或關係的衝突及修復。 
23. 「搖搖欲墜」是孩子乖乖順服父母的結果,並非自主的後果。 
 
24. 從「舊志誤謬」、「文采不彰」、「闕而弗錄」等語可看出舊有史書不夠優質,宜
重新著作使之完善。 
25. 由「讀史當多讀野史,(與官史)考證異同,辨析是非,方不為官書所囿。」知官
史的價值可供參考。 
26. 由「偽藩鄭克塽」、「偽侯劉國軒」、「偽伯馮錫範」等言可知撰述者不承認鄭氏
為臺灣政權,而認清廷為執政者。由此推知,作者應非連橫。 
27. 由甲文「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可看出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最主要是獲得兵
甲,為北伐提供軍資及糧草。由乙文「思惟北伐,先宜入南」可知平定南方是
為北伐準備,故選項(D)最適合。 
28. 甲文:「興復漢室」、「受命以來,夙夜憂勤,恐託付不效」等語得知。 
乙文:「亮受昭烈皇帝寄託之重」、「命將北征,共靖中原,同匡漢室」等語得知。 
29. 引號後文期望劉禪發揮人謀作用,「律臣以賢」、「勵己親賢」等,皆強調親近賢
臣、勉勵自己的重要性,故選項中「興德之言」最符合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