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北山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計畫

pdf
712.85 KB
18 頁
tpser1a6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南投 一○八 學年度 學期 國姓 北山 國民小學 年級 數學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李秀綿
一、 課程架構圖:
數學 5
第一單元 體積
第二單元 分數的計算
第三單元 容積
第四單元 小數的乘法
第六單元 整數、小數除以整數
第五單元 線對稱圖形
第七單元 列式與解題
第八單元 表面積
第十單元 生活中的單位與換算
第九單元 比率與百分率
二、 課程理念:
數學課程發展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各階段學生的身心與思考型態的發展歷程,提供適合學生能力與興趣的學習方式。學習活動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討
論,激盪各種想法,激發創造力,明確表達想法,強化合理判斷的思維與理性溝通的能力,期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建立數學知識。
三、 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
以現實生活的題材為中心,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掌握數、量、形的概念與關係;從現實生活中和同學或家庭成員理性溝通數學;從現實生活中,擬定數
問題,並培養其批判、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欣賞數學的能力。
四、 課程目標:
1. 掌握數、量、形的概念與關係。
2. 培養日常所需的數學素養。
3. 發展形成數學問題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4. 發展以數學作為明確表達、理性溝通工具的能力
5. 培養數學的批判分析能力。
6. 培養欣賞數學的能力。
五、 教學策略建議
編輯教材時,適時納入各類評量問題與活動,希望能幫助教師在各種脈絡中適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同時在評量問題中,也適時納入學生與學生間及學
生與教師間溝通的機制,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與人溝通、分析與批判的能力。甚至納入學生與家庭成員共同學習的機制,一方面讓學生家長了解學生
的學習狀況,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家長了解數學教育的走向。
六、 參考資料:
1.劉曼麗(2005) 2952
2.林福來(76),反射、旋轉、平移概念發展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3.國立編譯館(83):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十二冊(六下)。國立編譯館
4.洪有情(2003),青少年的代數運算發展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5.袁媛(1993),國中一年級學生的文字符號概念與代數文字題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國立編譯館(1998),國民中學數學教師手冊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7.康軒文教事業(2004)國中數學教師手冊一下,臺北:康軒文教事業。
8.Booth,L.R.(1984),Algebrachildren's strategies and errors,NFER-Nelson.
9.Collis,K.F(1975),The development of formal reasoning. Newcastle.Australia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10.Kieran,C(1992),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school algebra, in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by Grouws).
七、 課程計畫:
學習總目標:
1.能理解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能理解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認識體積單位「立方公尺」;能認「立方公尺」「立方公分」間的關係並作相關計
算;能計算簡單複合形體的體積。
2.理解帶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理解整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理解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
及計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了解分數乘法中被乘數乘數和積的變化關係理解除數為整數的分數除法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能了解容積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能了解並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容器的容積;能了解容量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能認識容量與容積的單位關係並做
換算;能實測並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4.能解決三位小數的整數倍問題;能解決生活中的小數乘法問題,並理解直式算則;能察覺乘法問題中,被乘數、乘數和積的變化關係。
5.察覺線對稱圖形的現象;認識線對稱圖形及對稱軸;認識線對稱圖形的性質;繪製線對稱圖形。
6.認識並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能計算簡單複合形體的表面積。
7.能用 xy等文字符號表徵生活中的變量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加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題;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減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題;能用未知數符
號列出乘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題;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除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題。
8.能用直式解決整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沒有餘數的問題能用直式解決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沒有餘數的問題利用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案;
能做簡單小數與分數的互換。
9.能在情境中,理解比率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應用;認識百分率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解並熟悉小數、分數與百分率之間的換算。
10.認識重量單位公噸,及公噸與公斤之間的關係,並做相關的計算;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及與平方公尺間的關係,並做相關的計算。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2/25
2/29
5-n-19 能認識體積單位「立方公尺
及「立方公分」「立方公尺」間的
係,並作相關計算。
5-n-20 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
計算公式,並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
的表面積。(5-s-07)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
S-2,C-S-3,C-S-4,C-S-5,C-C-2,C-C-3,C-C-5
1.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2.透過堆疊活動認識長方體體積
和正方體體積的公式。
3.能應用體積公式求算長方體體
積和正方體體積。
4.認識 1立方公尺。
【活動一】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
1.請學生拿出附件做成盒子,用盒
示範,定義長方形的長、寬和高。
2.學生討論長方體中長寬高的位置
教師引導學生用乘法簡化長方體體
的點算。
3.教師引導學生察覺長方體體積的
教師宣告長方體體積=長××高。
4.教師引導學生察覺正方體體積的
算,教師宣告由與正方體的長寬高
一樣長,稱為邊長,正方體體積=
×邊長×邊長。
【活動二】認識 1立方公尺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讓學生透過
操作和觀察培養 1立方公尺的量感
2.教師宣告:每邊長 1尺的正方
體積是 1立方公尺也可以記作 1m3
3.1立方公尺為單位,堆疊出不
大小體積的長方體,並求算長方體
積。
4.教師重新布題,引導學生以長方
的長、寬、高來計算長方體體積。
1.附件 12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實際操作
5.作業習寫
【環境教育】
2-3-3 認識全球性
的環境議題及其
對人類社會的影
響,並瞭解相關的
解決對策
瞭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表達溝通與分
主動探索與研究
獨立思考與解決
問題
3/1
3/7
5-n-19 能認識體積單位「立方公尺
及「立方公分」「立方公尺」間的
係,並作相關計算。
5-n-20 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
計算公式,並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
的表面積。(5-s-07)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
S-2,C-S-3,C-S-4,C-S-5,C-C-2,C-C-3,C-C-5
1.透過 1立方公分的小白積木,認
1立方公尺=1000000 立方公分
2.能做立方公尺與立方公分之間
的簡單化聚。
3.能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公式求算簡單複合形體的體積
【活動三】立方公尺與立方公分的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透過操作或
算解題。
2.教師宣告:1立方公尺=1000000
方公分。
【活動四】簡單複合形體的體積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進行
題。
2.教師可請不同切割方式的學生,
臺發表自己的解題策略
1小白板
2.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實際操作
5.作業習寫
【環境教育】
2-3-3 認識全球性
的環境議題及其
對人類社會的影
響,並瞭解相關的
解決對策
瞭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表達溝通與分
主動探索與研究
獨立思考與解決
問題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3/8
3/14
5-n-08 能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並
練其計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5-a-01 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乘法對加
法的分配律,並運用於簡化計算。
連結:
C-R-1,C-R-2,C-R-3,C-S-4,C-S-5,C-C-2,C-
C-3,C-C-5,C-C-7,C-C-8
1.理解帶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
計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
題。
2.理解整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計
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
題。
3.理解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計
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
題。
【活動一】帶分數×整數
1.教師先複習舊經驗()分數的
數倍問題,並說明其意義。
2.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察覺和解決帶分數×整數的問題。
【活動二】整數×分數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和解決整數乘以真分數的
題,整數可看成是分母 1的分數
進行分數×分數的計算。
2.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
和討論,察覺和解決整數乘以帶分
的問題;教師提示說明可將帶分數
成假分數再相乘做計算,或使用分
律進行解題的活動。
【活動三】分數×分數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經驗單位分數乘以單位()分數
的問題。
2.教師口述情境布題和圖示,透過
察和討論,察覺分數乘以分數時,
母相乘,分子和分子相乘即可。
3.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和解決假分數乘以真()
數的問題。
4.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和解決帶分數乘以帶分數
問題。
1.小白板
2.白板筆
1.口頭回答
2.紙筆測驗
3.分組討論
4.作業習寫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重不同性
別者在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表達的
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養良好的
人際互動能力。
3-2-2 學習如何解
決問題及做決定。
了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表達溝通與分
主動探索與研究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3/15
3/21
5-n-08 能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並
練其計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5-n-09 能理解除數為整數的分數除
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5-a-01 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乘法對加
法的分配律,並運用於簡化計算。
連結:
C-R-1,C-R-2,C-R-3,C-S-4,C-S-5,C-C-2,C-
C-3,C-C-5,C-C-7,C-C-8
1.了解分數乘法中,被乘數、乘
和積的變化關係。
2.能理解除數為整數的分數除法
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生活中的
問題。
【活動四】關係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和解決被乘數、乘數與積
變化關係。
2.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和圖表,
過觀察和討論,察覺和解決被乘數
乘數與積的變化關係。
【活動五】分數÷整數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圖示引導,
解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再用算式
錄問題和結果。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先前經驗,
論和統整,解決真分數除以整數的
題。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先前經驗,
論和統整,解決假分數除以整數的
題。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先前經驗,
論和統整,解決帶分數除以整數的
題。
1.小白板
2.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4.作業習寫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重不同性
別者在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表達的
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養良好的
人際互動能力。
3-2-2 學習如何解
決問題及做決定。
了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表達溝通與分
主動探索與研究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3/22
3/28
5-n-21 能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間
關係。
連結:
C-R-1,C-R-2,C-R-3,C-R-4,C-S-2,C-S-3,C-
S-4,C-C-1,C-C-2,C-E-1,C-E-5
1.了解容積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
位。
2.了解並能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
容器的容積。
3.了解容量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
位。
4.認識容量與容積的單位關係,
換算。
【活動一】認識容積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討論
操作,察覺並認識容積的意義及其
位。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察覺並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容器的
積。
【活動二】容量和容積的關係及單
換算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容量公升與立方公分單位
的換算。
2.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
和討論,察覺容量毫升與立方公分
位間的換算。
3.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解決容器的容量計算,察覺容
毫升與立方公分單位間的換算。
4.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
和討論,解決容器的容量計算,並
公升與立方公分單位間的換算。
5.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
和討論,解決容器(有蓋)的容量計
算,並作毫升與立方公分單位間的
算。
1.附件 3
2.小白積木
1.紙筆測驗
2.實測操作
3.口頭回答
4.分組報告
5.作業習寫
【生涯發展教育】
3-2-2 學習如何解
決問題及做決定
【環境教育】
2-3-1 瞭解基本的
生態原則以及人
類與自然和諧共
生的關係
表達溝通與分
尊重關懷與團
隊合作
主動探索與研究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3/29
4/4
5-n-21 能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間
關係。
連結:
C-R-1,C-R-2,C-R-3,C-R-4,C-S-2,C-S-3,C-
S-4,C-C-1,C-C-2,C-E-1,C-E-5
1.了解並能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
容器的容積。
2.了解容量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
位。
3.認識容量與容積的單位關係,
換算。
4.能實測並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體
積。
【活動三】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求法。
2.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利用水深的變化求算不規則物
的體積。
3.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引導學
討論當水的體積及容器內部的長、
知道,要如何算出水位的高度;再引
導學生討論並發現:算出來水的高
是指放入鐵塊後水位增加的高度。
【活動四】容量的大單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容量公升與公秉單位間的
算,教師說明 1000 公升稱為 1公秉。
2.教師請學生觀察水費單。教師宣
告:自來水公司以「度」來計算用
量,1度水就是 1立方公尺的水量。
【數學步道 I】摺盒子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觀察
本上圖形。
2.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容器的長、寬
高分別是多少公分。
3.學生計算容器的容積。
1.附件 4
2.石頭或不規則
物品
1.紙筆測驗
2.實測操作
3.口頭回答
4.分組報告
5.作業習寫
【生涯發展教育】
3-2-2 學習如何解
決問題及做決定
【環境教育】
2-3-1 瞭解基本的
生態原則以及人
類與自然和諧共
生的關係
表達溝通與分
尊重關懷與團
隊合作
主動探索與研究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4/5
4/11
5-n-11 能用直式處理乘數是小數的
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連結:
C-R-1, C-R-2, C-R-3, C-R-4, C-T-1,C-T-2,
C-S-1, C-S-2, C-S-3, C-S-4, C-S-5, C-C-1,
C-C-2, C-C-3, C-C-5
1.能解決三位小數的整數倍問題。
2.能解決生活中的小數乘法問題,
並理解直式算則。
【活動一】三位小數的整數倍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並引導學
以直式計算三位小數乘以一位整數
過程和結果。
2.教師以課本情境口述布題,學生
直式計算三位小數乘以二位整數並
表說明自己的算法。
【活動二】整數×小數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討論和觀察
察覺並解決小數乘以整十和整百,
數點位置移動的情形。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討論和觀察,
察覺並解決整數乘以 (利用分數
與小數的互換)小數點位置移動的
形。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解決整數乘以一位小數的乘法問題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解決整數乘以二位小數的乘法問題
1.小白板
2.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家政教育】
1-3-3 接納他人所
喜歡的食物
【人權教育】
2-3-5 理解戰爭
平對人類生活的
影響
瞭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表達溝通與分
尊重關懷與團
隊合作
主動探索與研究
4/12
4/18
5-n-11 能用直式處理乘數是小數的
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連結:
C-R-1, C-R-2, C-R-3, C-R-4, C-T-1,C-T-2,
C-S-1, C-S-2, C-S-3, C-S-4, C-S-5, C-C-1,
C-C-2, C-C-3, C-C-5
1.能解決生活中的小數乘法問題,
並理解直式算則。
2.能察覺乘法問題中,被乘數、
數和積的變化關係。
【活動三】小數×小數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討論和觀察
察覺並解決小數乘以小數的問題。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討論和
察,察覺並解決小數乘以小數的問
題,並說明積的小數點位置。
3.教師說明:在小數乘法中,積的
數位數等於被乘數與乘數的小數位
的和。
4.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解決小數乘以小數的乘法問題
【活動四】關係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乘
1的大小關係,判斷積和被乘數
大小關係。
2.教師布題,並引導學生觀察,察
(1)當乘數<1時,被乘數>積;
(2)當乘數=1時,被乘數=積;
(3)當乘數>1時,被乘數<積。
1.小白板
2.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家政教育】
1-3-3 接納他人所
喜歡的食物
【人權教育】
2-3-5 理解戰爭
平對人類生活的
影響
瞭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表達溝通與分
尊重關懷與團
隊合作
主動探索與研究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4/19
4/25
5-s-04 能認識線對稱並理解簡單平面
圖形的線對稱性質。
連結:
C-R-1,C-R-2,C-R-3,C-R-4,C-T-2,C-S-3,C-
C-1,C-C-2,C-C-3
1.察覺線對稱圖形的現象
2.認識線對稱圖形及對稱軸。
3.認識線對稱圖形的性質
4.繪製線對稱圖形。
【活動一】認識線對稱圖形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
論和操作察覺生活中的線對稱現
2.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
論和操作,進行對摺,察覺和認識
對稱圖形及對稱軸。
3.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
論和操作,察覺並找出和畫出各圖
的對稱軸。
4.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
論和剪紙,製作線對稱圖形。
【活動二】對稱點、對稱邊和對稱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
論和操作,察覺並找出線對稱圖形
對稱點、對稱邊和對稱角。
2.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
察、討論和操作,察覺並找出兩對
點連線與對稱軸的互相垂直且平分
關係。
【活動三】繪製線對稱圖形
1.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
察、討論和操作,畫出方格紙中線
稱圖形的另一半。
2.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
察、討論和操作,畫出方格點中線
稱圖形的另一半。
【數學步道 II】有趣的線對稱圖形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操作
件並猜測攤開後的圖形樣式。
2.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並引導學
將圖形的邊與邊對齊,排出線對稱
形。
1.附件 516
2.鏡子
3.直尺
4.剪刀
5.三角板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互相討論
4.操作演練
【海洋教育】
3-3-7 透過藝術創
作的方式表現對
海洋的尊重與關
欣賞表現與創
表達溝通與分
尊重關懷與團
隊合作
主動探索與研究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4/26
5/2
5-n-10 能認識多位小數,並做比較
加、減與整數倍的計算,以及解決
活中的問題。
5-n-12 能用直式處理整數除以整數
商為三位小數的計算。
5-n-13 能將分數小數標記在數線上。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4,C-
S-2,C-S-3,C-S-4,C-S-5,C-C-1,C-C-5,C-C-7
【期中評量週】
1.能用直式解決整數除以整數,
為小數,沒有餘數的問題。
2.能用直式解決小數除以整數,
為小數,沒有餘數的問題。
3.利用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
案。
【活動一】整數÷整數(商是小數)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以直
計算並說明。
2.教師引導學生:無法整除時,可
小單位量再繼續計算。
3.教師口述情境布題,學生透過解
和討論,解決整數除以整數,商是
數的問題。
【活動二】小數÷整數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並引導學
觀察線段圖解題。
2.學生解題後將做法以直式記錄並
明。
3.教師口述課本情境布題,學生解
小數除以整數的問題(為一位小
)
4.教師口述課本情境布題,學生解
小數除以整數的問題(為二位小
)
5.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將做
以直式記錄,師生共同討論驗算的
法,學生透過了解除法計算的意義
並利用乘法驗算。
1.附件 17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作業習寫
【家政教育】
3-3-1 認識臺灣多
元族群的傳統與
文化
【海洋教育】
3-3-7 透過藝術創
作的方式表現對
海洋的尊重與關
表達溝通與分
主動探索與研究
獨立思考與解決
問題
5/3
5/9
5-n-10 能認識多位小數,並做比較
加、減與整數倍的計算,以及解決
活中的問題。
5-n-12 能用直式處理整數除以整數
商為三位小數的計算。
5-n-13 能將分數小數標記在數線上。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4,C-
S-2,C-S-3,C-S-4,C-S-5,C-C-1,C-C-5,C-C-7
1.能做簡單小數與分數的互換。
【活動三】分數化為小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引導學生
解「以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結果」
意義,進行真分數化為小數的教學
2.教師以假分數化為小數布題,學
進行解題。
【活動四】小數化為分
1.教師布題,學生將純小數化成分
(含一位、二位和三位小)
2.教師布題,學生將帶小數化成分
數,並說明解題策略。
1.附件 17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作業習寫
【家政教育】
3-3-1 認識臺灣多
元族群的傳統與
文化
【海洋教育】
3-3-7 透過藝術創
作的方式表現對
海洋的尊重與關
表達溝通與分
主動探索與研究
獨立思考與解決
問題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5/10
5/16
5-a-04 能將整數單步驟的具體情境
題列成含有未知數符號的算式,並
解釋算式、求解及驗算
連結:
C-R-2, C-R-3, C-T-1, C-T-2, C-T-4,C-S-1,
C-S-2, C-S-3, C-S-4, C-C-1,C-C-2, C-C-4,
C-C-5, C-C-9, C-E-1
1.能用 xy等文字符號表徵生活
的變量。
2.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加法情境
中的單步驟問題。
3.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減法情境
中的單步驟問題。
【活動一】用符號代表(加法算式)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察覺並將生活情境中簡單問題表徵
含有文字符號的式子,並依題意列
加法算式和求其解。
2.教師說明:等號「=」來表示相
的式子,叫做等式。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畫線段圖輔助解題,察覺將生
情境中簡單問題表徵為含有文字符
的式子,並依題意列出加法算式和
其解。
【活動二】用符號代表(減法算式)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察覺將生活情境中簡單問題表徵為
有文字符號的式子,並依題意列出
法算式和求其解。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畫線段圖輔助解題,察覺將生
情境中簡單問題表徵為含有文字符
的式子,並依題意列出減法算式和
其解。
1.小白板
2.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報告
4.作業習寫
【家政教育】
3-3-5 運用消費知
能選購合適的物
【生涯發展教育】
3-2-1 培養規劃及
運用時間的能力
瞭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欣賞表現與創
表達溝通與分
尊重關懷與團
隊合作
主動探索與研究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5/17
5/23
5-a-04 能將整數單步驟的具體情境
題列成含有未知數符號的算式,並
解釋算式、求解及驗算
連結:
C-R-2, C-R-3, C-T-1, C-T-2, C-T-4,C-S-1,
C-S-2, C-S-3, C-S-4, C-C-1,C-C-2, C-C-4,
C-C-5, C-C-9, C-E-1
1.能用 xy等文字符號表徵生活
的變量。
2.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乘法情境
中的單步驟問題。
3.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除法情境
中的單步驟問題。
【活動三】用符號代表(乘法算式)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察覺將生活情境中簡單問題表徵為
有文字符號的式子,並依題意列出
法算式和求其解。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畫線段圖輔
解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將生
情境中簡單問題表徵為含有文字符
的式子,並依題意列出乘法算式並
其解。
3.利用乘除互逆的關係進行驗算。
【活動四】用符號代表(除法算式)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察覺並將生活情境中簡單問題表徵
含有文字符號的式子,並依題意列
除法算式和求其解。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畫線段圖輔助
解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將生
情境中簡單問題表徵為含有文字符
的式子,依題意列出除法算式和求
解。
3.利用乘除互逆的關係進行驗算。
4.教師口述課本布題,並以圖式輔
解題,學生以含有 x除法列式,
論後上臺發表。
5.學生進行驗算的解題活動。
1.小白板
2.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報告
4.作業習寫
【家政教育】
3-3-5 運用消費知
能選購合適的物
【生涯發展教育】
3-2-1 培養規劃及
運用時間的能力
瞭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欣賞表現與創
表達溝通與分
尊重關懷與團
隊合作
主動探索與研究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5/24
5/30
5-n-20 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
計算公式,並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
的表面積。
5-s-07 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
計算公式,並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
的表面積。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
S-2,C-S-3,C-S-4,C-S-5,C-C-2,
C-C-3,C-C-5
1.認識並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
表面積。
【活動一】正方體的表面積
1.學生組合附件的正方體盒子,並透
過塗色,認識正方體是 6個全等
正方形所組成。
2.學生計算塗色面積教師宣告:「正
方體 6個面的面積總和,稱為正方
的表面積」
【活動二】長方體的表面積
1.教師以附件的長方體展開圖卡布
題,學生在展開圖上,把相同形狀
面塗上一樣的顏色,發現附件的長
體有 3組相同的長方形面。
2.教師說明「長方體 6個面的面積
和,稱為長方體的表面積」
3.學生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並說
解法。
4.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長方體的展開
圖,與學生討論將長方體的側面展
後,看成一個大長方形面積的算法
1.附件 1819
2.小白板
3.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實際操作
5.作業習寫
【環境教育】
5-3-3 主動參與學
校社團和社區的
環境保護相關活
【人權教育】
1-3-3 瞭解平等
義的原則並能在
生活中實踐
瞭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表達溝通與分
主動探索與研究
獨立思考與解決
問題
5/31
6/6
5-n-20 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
計算公式,並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
的表面積。
5-s-07 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
計算公式,並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
的表面積。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
S-2,C-S-3,C-S-4,C-S-5,C-C-2,
C-C-3,C-C-5
1.能計算簡單複合形體的表面積。
【活動三】簡單複合形體的表面積
1.教師以課本情境口述布題,說明
面積就是形體每一個面的面積總和
所以把每一個面的面積加起來就可
得到答案了。
2.學生計算複合形體的表面積,並
明解法。
3.教師以課本情境口述布題,說明
接形體的表面積可以用推移面的方
來解題。
【數學步道 III】堆疊遊戲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排列
各種不同的長方體,並將長、寬、
紀錄在課本中,再算出表面積。
2.教師引導學生這些長方體體積都
樣大,但表面積不一樣大。
3.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並請學生
用附件排排看。
4.學生分組討論要怎麼排才會使看
到的面的點數和最大。
5.學生計算骰子上的點數和,並說
解法。
1.附件 20~23
2.小白板
3.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分組討論
3.口頭回答
4.實際操作
5.作業習寫
【環境教育】
5-3-3 主動參與學
校社團和社區的
環境保護相關活
【人權教育】
1-3-3 瞭解平等
義的原則並能在
生活中實踐
瞭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表達溝通與分
主動探索與研究
獨立思考與解決
問題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6/7
6/13
5-n-14 能認識比率及其在生活上的
(含「百分率」「折」)
連結:
C-R-1, C-R-2, C-T-1, C-T-2, C-T-4,C-E-3
1.能在情境中,理解比率的概念
在生活中的應用。
2.認識百分率及其在生活中的應
用。
3.理解並熟悉小數、分數與百分
之間的換算。
【活動一】認識比率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分量占總量的多少,認識
率概念。
2.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
和討論,知道把各分量占總量的比
加起來,得到的「和」 1。。
3.教師口述情境布題,學生解題並
表。
4.教師以課本投籃的情境布題,並
學生共同討論,要如何比較誰的進
率比較高?
5.學生了解進球率的意義後,進一
計算解題,並上臺發表
6.教師以參加社團的情境布題,並
學生進一步解題,算出哪一年級參
比率最高。
【活動二】認識百分率
1.教師透過課本漫畫情境,和全班
同討論百分率的意義,並介紹其符
以及和小數、分數的連結。
2.教師口述情境布題,並作百分率
相關計算。
1.小白板
2.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作業習寫
【性別平等教育】
2-3-1 瞭解家庭與
學校中的分工
應受性別的限制
【生涯發展教育】
3-2-1 培養規劃及
運用時間的能力
尊重關懷與團
隊合作
主動探索與研究
獨立思考與解決
問題
6/14
6/20
5-n-14 能認識比率及其在生活上的
(含「百分率」「折」)
連結:
C-R-1, C-R-2, C-T-1, C-T-2, C-T-4,C-E-3
1.理解並熟悉小數、分數與百分
之間的換算。
【活動三】小數、分數與百分率的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引導學生
行小數化為百分率的解題活動,學
進行解題,並上臺說明做法。
2.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進行
分率化為小數的解題活動,並上臺
明做法。
3.教師口述情境布題,並說明:參
率是指參加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幾分
幾。
4.教師重新布題,引導學生利用擴
(把分母化為 100再用百分率表)
或用除法(把分數化做小再化做百
分率),將分數化成百分率。
5.學生利用擴分和除法進行解題,
上臺發表。
1.小白板
2.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4.作業習寫
【性別平等教育】
2-3-1 瞭解家庭與
學校中的分工
應受性別的限制
【生涯發展教育】
3-2-1 培養規劃及
運用時間的能力
尊重關懷與團
隊合作
主動探索與研究
獨立思考與解決
問題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6/21
6/27
5-n-14 能認識比率及其在生活上的
(含「百分率」「折」)
連結:
C-R-1, C-R-2, C-T-1, C-T-2, C-T-4,C-E-3
1.理解並熟悉小數、分數與百分
之間的換算。
【活動四】百分率的應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和利用整體量及百分率求
部分量,並解決生活中有關百分率
問題。
2.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
和討論,察覺並解決百分率的應用
(包含折、%off加成、進球率)
【數學步道 IV百分率的應用與遊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進行解決食
內容量相關應用問題,並發表說明
2.教師以課本情境口述布題,學生
前面學習過的「打折」經驗進行解
活動,並上台發表。
3.教師口述遊戲規則,學生操作附
件,並分組進行活動內容。
1.附件 24~26
2.小白板
3.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4.作業習寫
【性別平等教育】
2-3-1 瞭解家庭與
學校中的分工
應受性別的限制
【生涯發展教育】
3-2-1 培養規劃及
運用時間的能力
尊重關懷與團
隊合作
主動探索與研究
獨立思考與解決
問題
6/28
7/4
5-n-16 能認識重量單位「公噸」「公
噸」「公斤」間的關係,並做相關
算。
5-n-17 能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
頃」「平方公里」及其關係,並做
關的計算。
連結:
C-R-1,C-R-2,C-T-1,C-T-2,C-T-4,C-E-3
1. 能做公尺和公里的化聚,用小
數表示。
2.認識重量單位公噸,及公噸與
斤之間的關係並做相關的計算。
【活動一】公里、公尺
1.教師口述課本情境布題,藉由學
學習過的公尺和公里的化聚,引入
小數表示:1公尺=0.001 公里。
2.教師重新布題學生進行解題活
【活動二】公噸、公斤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並認識公噸,並知道 1公噸
1000 公斤。
2.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並進行公噸和公斤間的單
換算。
3.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並進行公斤和公噸的單位
聚和重量的加、減、乘、除計算。
1.小白板
2.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作業習寫
【性別平等教育】
3-3-4 檢視不同族
群文化中的性別
關係
表達溝通與分
尊重關懷與團
隊合作
獨立思考與解決
問題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廿
7/5
7/11
5-n-16 能認識重量單位「公噸」「公
噸」「公斤」間的關係,並做相關
算。
5-n-17 能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
頃」「平方公里」及其關係,並做
關的計算。
連結:
C-R-1,C-R-2,C-T-1,C-T-2,C-T-4,C-E-3
【期末評量週】
1.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頃、平
公里及與平方公尺間的關
做相關的計算。
【活動三】公畝、公頃、平方公里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並認識公畝,並知道 1公畝
100 平方公尺。
2.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並進行公畝和平方公尺間
單位換算。
3.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
論,察覺並認識面積單位間的度量
關係。
4.教師以課本人口密度情境口述布
題,學生利用電算器進行解題,並
臺發表。
1.附件 27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作業習寫
【性別平等教育】
3-3-4 檢視不同族
群文化中的性別
關係
表達溝通與分
尊重關懷與團
隊合作
獨立思考與解決
問題
廿
7/12
7/14
5-n-16 能認識重量單位「公噸」「公
噸」「公斤」間的關係,並做相關
算。
5-n-17 能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
頃」「平方公里」及其關係,並做
關的計算。
連結:
C-R-1,C-R-2,C-T-1,C-T-2,C-T-4,C-E-3
【休業式】
1.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頃、平
公里及與平方公尺間的關
做相關的計算。
【活動三】公畝、公頃、平方公里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
論,察覺並認識面積單位間的度量
關係。
2.教師以課本人口密度情境口述布
題,學生利用電算器進行解題,並
臺發表。
1.附件 27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作業習寫
【性別平等教育】
3-3-4 檢視不同族
群文化中的性別
關係
表達溝通與分
尊重關懷與團
隊合作
獨立思考與解決
問題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