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語文課綱Q&A:理念、原則與核心素養

pdf
971.35 KB
4 頁
lin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客語文)課綱 Q&A
Q問題
A 回答
Q1:客家語文課程
綱要的修訂理
念為何?
A1
本課程綱要以尊重語言人權與保障文化多樣性,落實本土語文復
振、傳承與創新為宗旨,基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發」「互動」
與「共好」的課程理念,使學生具備本土客家語言文化的基本知識、
口語表達、應用能力與認知態度,提升核心素養,發展全人教育,
期達成「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課程願景。
Q2:客家語文課程
綱要的修訂原
則是什麼?
A2
一、培養學習客家語文的興趣,認識客家歷史與文化。
二、具備客家語文聆聽、說話、閱讀、寫作的能力。
三、增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客家語文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養成在多元族群中彼此互信的態度與合作的精神。
五、透過學習客家語文,認識世界上不同族群的文化,以擴大國際視
野。
Q3:客家語文課程
綱要研修重點
為何?
A3
強調課程的四性層面。
一、階段性語言與心智發展理解應用人際溝通等素養關係密切
每個人的成長代表著心理認知與社會化的逐步成熟語言的學習
或教學必須循序漸進,如母語或第一語言的習得發展,從單詞、
語彙、句法、語用等由小而大,由簡而繁,透過沉浸式的環境刺
激,於快樂的情境中自然習得。
二、銜接性:語言是個有機體,本身充滿了活力與衍生性,語言的表
達是不能任意切割的語音語法語意的綜合結構教材內涵雖
然分年級分階段進行教學但是語言內在系統必須講究前後的
連貫與銜接。
三、統整性任何領域/科目的教學均須透過語言表達客家語文本身
是個課程也可以與其他領域/科目結合融入其他主題之中
將客家語作為教學語言或在其他課程中融入相對應的客家語文
內涵,以統整方式代替單科個別教學。
四、適才性:語言習得或語言學習是多元智能的表現,每個學生都有
別於他人的學習稟賦客家語文教學必須考量學生個別差異及需
彈性調整教學內容進度和評量方式,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2
Q問題
A 回答
和引導學生適性發展。
Q4:客家語文課程
綱要與現行九
年一貫客家語
文課程綱要有
何差異?
A4
一、時間期程不同:以十二年基本教育為目標,對於各教育階段的客
家語文教育進行整體規劃。
二、基本前提不同:現行課綱預設孩子們進入小學前,已會說基本的
客家語新修訂的客家語文課綱則預設孩子們進入小學後才開始
學習客家語文。
三、素養導向:新修訂的客家語文課綱以核心素養為架構,以學習表
現為指標並同時側重學習內容與教材的更新客家語文特別強
調教授的語言為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的生活客語。
四、結合生活、文化、社會、藝術、語文等五大內涵,積極建構多元
融合的課程面貌。
Q5108 學年度實
施,課程銜接
有無困難?若
有困難如何補
救?
A5
課程在銜接方面並不會有困難。過去九年一貫時期的假設為學生
多還能講客家語,故教材內容主要在銜接聽講與讀寫之間的關聯性。
如今孩童的客家語文能力普遍不足,有許多甚至已再講客家話
課程目標與教材因此設定在從頭學習客家話每個小孩均有共同
的起點在上課之前接受診斷上課之中採取差異化教學(difference
instruction),期使學習者能在沒有壓力之下自然習得客家語文的使
用。
Q6教材編選教學
與學習評量方
式有無必要調
整?若應調整
如何處理?
A6
修訂後的課綱,講求教學與評量之間的互動,教材則反映教學之
需要而定。三者之間的關係,略如後述:評量是教學的一部份,與課
程、教材、教法構成一個循環回饋的歷程。它的目的儘管是為了了解
學生學習成果,診斷學生學習困難,同時也是教師檢討教學方法,修
正教師教學策略的依據基於多元智慧的概念評量的實施必須掌握
多元的內涵才能使評量充分發揮診斷與回饋的功能多元評量的內
涵如下:
一、評量依據
(一)根據客家語文聆聽、說話的主要教學目標進行評量。
(二)根據個別學生客家語文學習的起始點,進行差異化評量。
二、評量方式
3
Q問題
A 回答
(一)以多元教學為前提進行評量。
(二)評量以動態口語實作為主,靜態紙筆測驗為輔。
三、評量時機
(一)評量的實施要適當的安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二)評量必須與教材及教學緊密聯繫。
四、評量性質
(一)診斷性、形成性要重於總結性評量。
(二)質性評量要重於量化評量。
五、評量內容
(一)要兼顧認知、情意、技能三個面向。
(二)評量內容要包含「語言/文學」「社會/生活」「藝術/文化」
層次與內涵。
6.評量規準
(一)建立客觀基準與規準是質性評量的守則。
(二)基準與規準的建立,必須參照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
習進程。
7.評量運用
(一)了解學生學習成果,診斷學生學習困難。
(二)檢討教師教學方法,修正教師教學策略。
Q7:客家語文課程
上課節數,
國小及國中
無固定時數的
問題?
A7
國民小學教育階段客家語文學習節數屬「領域學習課程」每週上
課時數為 1節,每節 40 分鐘。目前國民中學教育階段尚未納入「領
域學習課程」但學校應調查學生之選修意願若學生有學習意願
於彈性學習課程開課。
Q8:若有些教師覺
察客家語文的
授課時數不
足,如何處
理?
A8
可結合其他領域實施跨領域主體統整課程,或於彈性學習課程開
(如主題探究、社團活動、其他類等課程),讓學生依興趣選修。
Q9高中教育階
段,學校如何開
設客家語文課
A9
在國民中學教育階段,學校應調查學生的選修意願,於彈性學習
課程開課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學校可依據學生需求與學校發展願
4
Q問題
A 回答
程選修課程?
景及特色,於校訂課程規劃本土語文(客家語文)課程。師資部分,
學校應安排合格的客家語文教師或教學支援工作人員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階段教師可依學生程度及需求,選取符合該語文程度級別的教
材,各級別之學習重點,準用各學習階段的學習重點。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