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護理:定義、目標與社群實踐

pdf
3.48 MB
103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2023/11/2
1
第七章 家庭護理
學習目標
2023/11/2
2
本章大綱
2023/11/2
3
本章摘要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所管理的地段對
象,為該社區的所有家庭及民眾
管轄的層面廣泛且人數眾多。
家庭護理的目的主要是協助家庭早
期發現健康問題,藉由提供衛生教
育與護理措施,讓家庭實行預防性
之健康行為,同時強化家庭的優點,
以提昇其解決健康問題的能力
家庭訪視是社區衛生護理人員提供
家庭護理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方法。
而成員的健康狀態往往影響整個家
庭功能及運作,因此社區衛生護理
人員需瞭解家庭相關概念,並運用
家庭評估、家庭健康問題分析、護
理計畫與護理措施之護理過程,以
提供個案具個別性與整體性的家庭
護理
2023/11/2
4
第一節 家庭的定義
與重要概念(p.7-4)
家庭的定義與特性(p.7-4)
隨著人類生活型態與文化價值觀的
改變,人們對於家庭的詮釋也隨著
時空而有所不同。
2023/11/2
5
Clemen
–Clemen 認為家庭的定義,因著個別的
價值體系而定,傳統來說,兩人或兩人
以上因著血緣、婚姻、認養(adoption
關係而共同住在一起的群體,即稱之。
但目前這種說法已不再適合於美國家庭,
廣義來說,替代家庭的型式可被接受,
如同居、同性伴侶關係,也就是說雖無
婚姻關係也能彼此藉由情感上的契合
emotional commitment),為了滿足
生活的目標而成立家庭。
Friedman1986
認為家庭的定義是成員透過法律
程序或情感結合,他們彼此照顧,
家庭成員具有其角色、相互依
賴、溝通模式等結構,以滿足家
庭功能,而其生活上有其文化價
值觀或規範,且代代相傳
2023/11/2
6
家庭類型(p.7-5)
家庭的類型眾多,尤其東西方文化
的差異,家庭的組成型態更複雜,
在國內較常見的分類為:
–1.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亦
稱為夫婦家庭(conjugal family)或
小家庭,指的是一對合法已婚夫婦
與其子女兩代同住的家庭,此種家
庭人口數少且單純,若能注重家庭
互動性,將較易凝聚家庭成員的力
量。
–2.折衷家庭stem family):亦稱為
主幹家庭,指的是父母及已婚子女及
其小孩共三代同住者。
–3.大家庭extended family):包括父
母、子女、孫子女、曾子孫等多個世
代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此種型態的家
庭,人力較為充裕,若遇家人患病需
照顧,較不會形成困擾。且大家庭人
口多,往往有更多的照護經驗會互相
傳承,但相對的是家中人口多,人際
關係較複雜,情感的維繫較鬆散,或
是往往重大決策過程較困難。
2023/11/2
7
在美國,由於多元種族與家庭結構
的差異,傳統的合法夫妻所形成的
核心家庭已不能涵蓋多變化的社會,
進而演變的是其他非傳統的家庭型
態(表 7-1)。
7-1-1
2023/11/2
8
7-1-2
林先生與父親、太太和二位幼稚園女兒同住。請問林家是屬於何種
家庭類型?
(A)公社家庭(commute family)
(B)大家庭(extended family)
(C)折衷家庭(stem family)
(D)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
王家夫婦育有二子,長子已成婚並育有一子,未婚次子也居住在附
近。兒子們時常幫媽媽採買、媽媽 也常燉湯送到二子家中,是屬於
下列何種家庭類型?  (A)三代家庭  (B)重組核心家庭  (C)公
社家庭  (D)家族網 CD
2023/11/2
9
家庭的功能(p.7-6)
–Friedman1992)提出,家庭功
能是作為護理人員協助或介入活
動時應考量的重要方向,常見家
庭功能包括:
()情感功能(Affective
function(p.7-6)
情感功能是家庭最基本的功能,家
人透過愛、支持、親密等行為來滿
足家庭成員情感需求,而家中小孩
透過家庭的互動去學習如何與別人
建立關係,若小孩的成長過程無法
在家中得到情感需求,則其長大後
將可能無法與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2023/11/2
10
()社會化功能(Socialization
function(p.7-6)
能協助子女為未來成人社會角色做
準備,並以行動或言語教育之。欲
達社會化的功能,應儘量提供符合
社會的期待、相關法規或是社會現
象的探討。例如父母教導子女學習
人際關係的應對進退及是非對錯。
而家庭的文化價值信念對小孩的社
會化有深刻的影響,
()生育功能(Reproductive
function(p.7-8)
家庭透過生育過程,建立世代交替
並使人類生命延續,社會生存得以
綿延不斷。
但因為現代人對於家庭與婚姻的價
值觀一直在改變,許多頂客族並不
認為生育子女是天經地義之事,因
此生育功能不見得是家庭的必然功
能。
2023/11/2
11
()經濟功能(Economic
function(p.7-8)
家庭有生產亦有消費,是生活最基
本的提供者,家庭需供給子女最基
本的食物,遮風避雨之住屋等生活
需要,因此需瞭解家庭在最基本的
生活需求是否能滿足。同時評估其
家庭經濟的資源與分配,包括金錢、
物質方面的提供
()健康照護功能(The health
care function(p.7-8)
家庭健康照護的主要目的不僅是沒
病,而是能更健康,包括生理、心
理、社會、發展及靈性上各方面的
健康照護功能。
例如家庭滿足個人基本的營養需求、
能遮風避雨的住屋、居家環境安全、
隱私感等。
2023/11/2
12
家庭的結構(p.7-8)
家庭結構是提供家庭系統組織化的
重要要素,能夠幫助家庭及成員間
彼此活動的協調性,以滿足互相的
需要。Friedman認為,家庭內在結
構應包含之四要素為:①角色結構
role structure);②價值觀
value system);③溝通過程
communication
patterns/process);④權力結構
power structure)。茲分述於下:
()角色結構(p.7-9)
角色是指社會期望某個職位或身份
的人能執行或表現的行為。家庭中
的角色分為正式角色與非正式角色
當家庭成員因為在家中具備固有的
身分或排行,如父親、母親、女兒、
弟弟等,稱為家庭正式角色;
2023/11/2
13
而非正式角色則為家庭為了滿足
成員彼此的情緒情感需求或解決
衝突事件等所扮演的角色,且這
些角色往往是不易被發現,而角
色的發展往往與家庭成員的人格
特質有關,如家庭的協調者、支
持者、健康照顧者、鼓勵者、投
資理財者、妥協者、代罪羔羊者、
諂媚者等。
當一個人在被賦予的角色中實際的
作為稱為角色扮演,每個人的角色
隨著家庭情境的不同,其所扮演的
角色也不同,通常無法滿足角色期
望的原因可能來自角色緊張或角色
壓力;當一個人需扮演多重角色時,
則易形成角色負荷,例如一位單親
的母親,需扮演父母親的角色或是
其他家庭角色時,將會形成疲潰現
2023/11/2
14
()價值觀(p.7-9)
價值觀是一個人對事件的看法與所
具有的態度,價值觀不同,則其處
理的方式與行為也不同
包括對於疾病的處理方式或促進健
康的保健行為上亦是如此,例如對
於骨折的處理方式,有些人認為應
看中醫接受推拿,有些家庭認為應
選擇西醫,接受科學的檢查與治療。
()溝通過程(p.7-9)
溝通包括語言與非語言二類,在
進行情感、需要、願望、訊息交
換的過程,是促進家庭達成其功
能最重要的條件。溝通的型態分
開放性與閉鎖性(含蓄型)
開放性溝通是指家庭成員可清
楚說明自己的感受與意見,成員
能互相傾聽與回饋,是較健康的
家庭溝通型態。
2023/11/2
15
含蓄性溝通是指家庭成員多用曖
昧或模糊的字眼,無法明確表示出
自己的意見,導致問題叢生,無法
充份發揮家庭的功能。
家族治療專家Satir1991)主張,
家庭的溝通模式經常顯現成員們的
情感與自我價值,她認為間接、不
明確、不完整、不恰當、扭曲的溝
通方式是家庭系統功能不良的特徵;
其亦指出面臨壓力的人際溝通模式
分為五種類型:
–1.指責型blamer):其角色是權力支
配者,且為自己的行為辯解,儘挑別人
的錯誤,人際關係較不良。
–2.討好型placater):屬貶低自我的
角色,沒有自己的意見,企圖取悅別人,
呈現出軟弱、體貼、善解人意的特質,
因此往往負擔過重。
–3.超理智型super reasonable):此
類型者堅持個人立場,明辨是非,遇事
冷靜沉著,善於分析推理,但缺乏感受,
令人覺得無趣,因而不易與他人維持親
密關係。
2023/11/2
16
–4.打岔型irrelevant):較無責任
感,往往無法進入問題的中心,凡
事事不關己。在人群中能表現出幽
默的一面,但心靈常感到空虛。
–5.一致型congruent):此為最真
實的表達者,溝通時能反應自己的
感覺,並為個人的行為負責。
以上這些應對壓力的溝通模式,無
論對整個家庭或個人,都有其獨特
的功能與價值,且這些模式深深影
響一個人的人格特質。
有效的溝通常能分享彼此的情感與
困境,進而強化家庭的功能,提昇
家庭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促進家庭有效溝通的原則包括:
»①非語言的溝通往往比語言溝通更有
力;②溝通應清楚、明確與合理;③
學會傾聽;④承認每件事都有多方面
的看法;⑤適當運用幽默感;⑥委婉、
體貼而有禮的尊重對方的感受;⑦坦
然面對自己的感受。
2023/11/2
17
()權力結構(p.7-10)
家庭的權力結構應包括權力的來源、權
力結果與決策過程
權力指的是某個家庭成員影響家人,透
過控制或改變其他家庭成員表現出的行
為;
權力結果是指家庭主要的決定者是誰。
家庭成員可能因著每人的位階與任務不
同,其在不同層面負責不同的決策;決
策過程指的是家庭為了產生共識或解決
家庭問題,其中所展現的決定過程與方
法。
–Friedman認為,家庭的決策過程分
集權式、民主式與聽天由命型式
決策過程可由非常自由至非常集權,
依自由比重的漸減,集權比重的漸
增,可分為混亂家庭(非常自由)、
共同分享、自治分享、輕度支配、
中度支配及高度支配(非常集權)
不同程度的連續線。而隨著情境不
同,事件的決策過程則落在此家庭
權力連續線上。(圖7-1
2023/11/2
18
7-1
依照每個家庭權力的運作,可將權力
結構分三類:
–1.傳統權威:權力來自傳統,例如:
父系社會父親是主宰者。
–2.情況權威:家庭隨情況變化而有權
力的轉移,例如:父親年老或死亡,
權力移轉至第二代的兒子身上。
–3.分享權威:即民主型態,家庭成員
權力均等,成員共同參與作決定。
2023/11/2
19
家庭的發展(p.7-11)
一般家庭的發展,分為結婚、成員
增加期、成員擴散期、獨立期、退
休/死亡期。其中以Duvall & Miller
1985)所提出的家庭發展理論最
被探討應用,
他們認為隨家庭的成長,家庭需發
展出具備的能力,家庭在不同的階
段,必需達到不同的成長任務,以
滿足家庭成員在生理、文化或價值
觀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以第一個子
女的年齡為主,將家庭發展分為下
列八階段:(圖7-2
–1.新婚家庭:已組成家庭但尚未生養
子女的家庭。
–2.生育期家庭:第一個子女小於2.5
歲的家庭。
2023/11/2
20
7-2
–3.學齡前期家庭:第一個子女介於
2.55歲的家庭。
–4.學齡期家庭:第一個子女介於6
12歲的家庭。
–5.青少年期家庭:第一個子女高於
13歲至獨立離家。
–6.獨立期家庭:第一個子女獨立離
家到最後一個子女獨立離家的家庭。
–7.中年期家庭:空巢期至原生夫婦
退休之間的家庭。
2023/11/2
21
–8.老年期家庭:原生夫婦退休至死亡
之間的家庭。
依據家庭發展的不同程度,其發展任
務亦有差異(表7-2)。需注意此發展
階段較適合運用於常態性的小家庭
(即有其使用上的限制),因此對於
未生育子女的頂客族家庭,或是未婚
及離婚的單親家庭等,可能在應用時
更需注意其完整性。
7-2-1
2023/11/2
22
7-2-2
7-2-3
2023/11/2
23
依杜瓦爾(Duvall)的家庭發展階段理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最後一個孩子小於 30 個月的家庭,為生育期家庭(early
childbearing family)  (B)最後一個孩子介於 2 歲半至 6 歲之
間的家庭,為有學齡前兒童家庭(family with preschoolers)  
(C)最後一個孩子 13 歲至獨立時(約 20 歲)的家庭,為有青少年
家庭(family with teenagers)(D)最後一個孩子獨立離開家至夫
妻中有一人退休,為中年期家庭(middle-aged family)。
D
D
第二節
家庭護理的重要性與目標
(p.7-14)
2023/11/2
24
家庭護理理念與重要性(p.7-14)
1900年初期,社區衛生護理專
家們就已認知到,如果要維持或
增強個人、家庭或社區的服務
就需以預防及整體性為取向,因
此,整體性的家庭健康已成為社
區衛生護理人員訪視最主要的目
標。
家庭護理的重要性包括:
–1.家庭是社區衛生護理服務的最基本
單位,亦是社會最主要的單位。
–2.家庭是提供照護最自然的環境。
–3.家庭深深影響著家庭成員的價值觀、
健康信念、態度和健康行為等,且家
庭的個別成員健康亦會影響到家庭整
個單位。
–4.健康照護的決策過程通常是在家庭
成員與健康照護人員彼此的分享與討
論過程中形成的(CattronGala
and Kellogg, 1986)。
2023/11/2
25
協助家庭發現並接受健康問題
例如透過家庭角色型態或生活環
境的評估,讓家庭成員瞭解家庭
出現角色負荷過重或潛在性傷害
可能存在的健康問題。同時讓其
能接受此問題,並願意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
提昇家庭處理健康問題的能力
家庭護理的主要目的是協助家庭
獲得最大可能的健康,其最終目
的是在培養家庭能獨立解決健康
問題,即社區衛生護理人員是協
助者,家庭本身才是主角,每個
家庭需建立起為自己健康負責任
的態度,並學會解決家庭的健康
問題。
2023/11/2
26
協助家庭瞭解並善用社會資源
解決健康問題的能力與家庭資源的
多寡及是否懂得運用有關,當家庭
遇上健康問題,若社區衛生護理人
員能適時給予轉介或具體提供資源
訊息,對於家庭的困境將助益良多。
例如殘障手冊的申請,將會減低家
庭的經濟壓力;唐氏症關懷基金會
的介紹,將提供家庭許多照護上的
協助與照護者的心理支持。
透過三段預防概念促進家庭健康及自
我照顧能力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應用三段預防概念
重點如下:
–1.初段預防:包括健康促進、衛生教育、
預防接種等,以促進家庭執行預防性
之健康行為。
–2.次段預防:利用篩檢轉介等服務,為
協助家庭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
–3.三段預防:為限制殘障與復健,提供
家庭訪視或居家照護服務等,以恢復
健康並提昇其自我照顧的能力。
2023/11/2
27
強化家庭功能以促進家庭成長及
健康生活
家庭功能發揮結果,影響家庭健
康信念與行為極大,透過家庭護
理,社區衛生護理人員應能協助
發現家庭的優點與弱點,同時激
發潛能,以促進家庭的成長與發
展,並提昇家庭的功能,以達到
家庭實行健康生活的目的。
家庭護理最終的目標,下列何者正確?(A)
發現案家護理需求(B)改善案家健康問題(C)
提供案家照護資源(D)進行完整家庭評估。
B
2023/11/2
28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於家庭護
理的角色功能(p.7-16)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是接觸社區中
家庭及其成員的第一線醫護專業
人員,應具備的角色功能分述如
下:
–1.衛生教育者health educator):
提供個案和案家所需的健康資訊,如
糖尿病的飲食注意事項、體重過重或
肥胖者的飲食控制與運動建議及健康
者之健康促進措施等。此為社區衛生
護理人員所執行的重要角色之一。
–2.協調者coordinator):當個案和
案家、其他醫護團隊人員、相關單位
或社區民眾,在健康或安全議題上有
衝突需要討論時,社區衛生護理人員
可協助協調,扮演溝通的橋樑。
2023/11/2
29
–3.健康照護與監督者deliverer and
supervisor of physical care):提供個案
和案家所需的健康照護,如身體評估、
居家安全評估等,適時提供護理指導,
亦需隨時關注是否有其他健康相關問題
需處理。
–4.個案代言者client advocate):評估
個案和案家的需求並提供協助,主要為
促進健康、保護其權益,以獲得必要的
服務和支持,進而提升其生活品質。若
有發現虐待、發展遲緩和貧困的狀況,
先取得同意後,為他們發聲並爭取應
有的權益,以解決困境與問題
–5.合作者collaborator):當個案和案
家在健康或安全議題上,有需要和其他
醫護團隊相關人員(如醫師、復健治療
師、社工等)討論與合作時,社區衛生
護理人員應充分發揮溝通合作的功能,
共同為個案和案家服務並解決其問題。
–6.諮詢者/顧問consultant /
counselor):當個案和案家有健康相關
問題時,社區衛生護理人員則是扮演提
供專業或專家意見的諮詢者角色,需隨
時充實自身的護理專業知能,了解可運
用之社區資源,以提供完整性的服務和
建議
2023/11/2
30
–7.個案發現case finder):社區衛生護
理人員在執行相關業務時,無論是在門診或
在社區中訪視時,應保持敏銳的觀察力,以
發現需要護理專業協助的個案或案家;亦需
關注地段中某些流行病突發的狀況,以及時
發現個案,並適時提供護理指導。
–8.環境修正者environment modifier):
當發現個案和案家有居家環境潛在性危險問
題時,社區衛生護理人員應適時與其討論問
題之危險性,並與他們共同討論可行之解決
方案,以避免危害生命安全。如滅火器的購
買與使用、熱水器宜安裝在室外等。
第三節
護理過程於家庭護理之應用
(p.7-18)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