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階段全民健保教學目標與核心學習內涵解析

格式
doc
大小
72.5 KB
頁數
6
上傳者
AnnShi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3-11-11,离现在 11 34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國中小各階段全民健保之教學目標與重要學習內涵

階段

類別

認知(K)

情意(A)

生活技能(S)

1-3年級

教學目標

K1:瞭解全民健保資源有限,要善用醫療資源不浪費

A1:我國體認風險無處不在,並認同全民健保自助互助的精神,以擁有全民健保而感到幸福。

S1:自我覺察全民健保與個人的關係

學習內涵

  1. 瞭解繳納的保險費會用來支出未來大家的醫療費用,若繳交的保險費不夠支出,全民健保將無法永續經營。因此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善用醫療資源。

  1. 體會風險無所不在,可以透過保險的風險分擔在需要醫療時不會因經濟負擔而影響生活安定。

  2. 認同全民健保自助互助的精神,透過繳納保險費共同分擔未來醫療費用支出的風險,使大家不會因病而貧,因貧而無法就醫,故我們應該以擁有全民健保而感到幸福並珍惜之。

1.覺察全民健保與個人就醫的關係,以及正確使用健保卡與全民健保永續經營息息相關。

對應能力指標

對應K1

7-1-1 瞭解健康的定義,並指出人們為促進健康所採取的活動。

補充說明(新增)

  • 「一般感冒先到診所就醫、不重複就醫或拿太多藥而沒有吃完、不濫用急診醫療等」

對應A1

7-1-2 描述人們獲得健康資訊、選擇健康服務及產品之過程,並能辨認其正確性與有效性。

補充說明(新增)

  • 「生活中充滿著不確定性的風險,全民健保能在醫療風險發生時分擔費用的支出,保障我們生活的安定」

對應S1

1-1-4 養成良好的健康態度和習慣,並能表現於生活中

補充說明(新增)

  • 「看病時使用健保卡便能享有健保給的醫療服務,但健保資源是有限的,故正確使用健保卡且珍惜健保資源才能使全民健保永續經營」

說明:由於第一階段能力指標補充說明內容並無與全民健保有直接的相關,考量指標縱向的關連性,引用7-1-17-1-21-1-4

對應教材

補充說明

1.若民眾不繳納保費會使得全民健保不夠支出未來的醫療費用,將使全民健保無法繼續經營,故繳納保費是全民的責任,且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珍惜且善用醫療資源,例如一般感冒先到診所就醫、不重複就醫或拿太多藥而沒有吃完、不濫用急診醫療等,維持全民健保運作的穩定(K1)

  1. 生活中充滿著不確定性的風險,全民健保能在醫療風險發生時分擔費用的支出,保障我們生活的安定。(A1)

  2. 全民健保是透過全民共同繳納的保費來分擔民眾未來的醫療費用支出,不會因貧富差異而影響民眾的就醫權益,以達到自助互助的精神。(A1)

  1. 為了使民眾方便就醫,看病時使用健保卡便能享有健保給的醫療服務,但健保資源是有限的,故正確使用健保卡且珍惜健保資源才能使全民健保永續經營。(S1)


階段

類別

認知(K)

情意(A)

生活技能(S)

4-6年級

教學目標

K1:認識全民健保、醫療院所與自己之間的關係

A1:我國體認全民健保的特色,培養珍惜全民健保的態度


S1:培養對醫療消費的批判性思考。

S2宣揚全民健保制度資源有限的概念

學習內涵

  1. 認識全民健保乃是由大家共同繳納保費給健保署,並由健保署和醫療院所簽約提供健康醫療服務,再由健保署支付費用給醫療院所。為了讓民眾有成本的概念,所以持健保卡就醫時會需要支付部分負擔。

  1. 珍視全民健保制度具高納保率、高就醫可近性及社會連帶責任等特性,進而認同全民健保資源有限的觀念,以培養正確就醫與正確用藥之態度,而能更加珍惜全民健保。

  1. 明白自己就醫的需求,學習正確區辨醫療消費「想要」與「需要」的差別,而非想用則用,以成為一名聰明的醫療消費者。(S1)

  2. 能勸導家人和親友不浪費醫療資源,減輕健保負擔。(S2)

對應能力指標

對應K1

7-2-1 表現預防疾病的正向行為與活動,以增進身體的安適 

補充說明

  • 肯定定期健康檢查的意義與重要性,並在發現異常狀況時,能表現及早診治等正確就醫行為。

對應A1正確用藥是5-1-4但屬於第一階段

7-2-2 討論社會文化因素對健康與運動的服務及產品選擇之影響

補充說明

  • 比較不同地區或不同生活環境人們使健康服務與選購健康產品的差異。

對應S1

7-2-3 確認消費者在與健康相關事物上的權利與義務

補充說明

  • 在選用保健用品與健康服務過程中,表現理性、合宜的消費行為。

對應S2

1-2-3 體認健康行為的重要性,並運用做決定的技巧來促進健康 

補充說明

  • 運用思考、澄清、反省、判斷、作決定的技巧來解決健康問題。

對應教材

補充說明

  1. 全民健保制度是由全民健康保險署與醫療院所簽約,透過健保署的管理由民眾共同繳納保險費中支付給提供服務的醫療院所。民眾可持健保卡到特約醫療院所接受疾病、傷害、生育等健康醫療服務。不過為了讓民眾了解健保不是免費的制度,並有使用者付費的概念,所以在持健保卡就醫時需支付部分負擔。

  1. 全部的民眾都必須參與全民健保,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遍佈各地,能方便民眾就近就醫,且收入越高需繳納越高的保費,以達到財富重新分配的公平原則。因此,讓學生體認全民健保的價值,進而珍惜全民健保。(A1)

  2. 民眾應該根據自己的生病情況而選擇正確的醫療方式,且依照醫生所開立的處方進行取藥,而不是無限度的取藥,如果不節制使用,健保資源終有耗盡的一天,因此應珍惜健保資源。

  1. 民眾應該依循醫療分級制度選擇正確的醫療層級就醫,且須分辨自己是否有使用健保資源的需要,而不是想用則用或過度拿藥,以免造成健保資源的浪費。(S1)

  2. 全民健保制度是經由民眾繳納保費給健保局之後,再經由全民健保特約之醫療院所提供醫療服務,如果不節約使用健保資源,全民健保總有破產的一天,因此民眾應該體認健保的價值並向周遭親友提倡健保資源有限的概念,讓全民健保制度經由大家的珍惜能夠永續發展。(S2)


階段

類別

認知(K)

情意(A)

生活技能(S)

7-9年級

教學目標

K1:認識全民健保制度中的急診醫療、分級醫療、轉診、家庭醫師等制度。

K2:瞭解全民健保醫療資源浪費的可能原因。

A1:我國體認國際對全民健保的肯定,認同共同分擔保費以維持健保永續經營的精神

S1:分辨並使用正確的醫療資訊,做一個聰明的醫療消費者

S2:向家人或朋友介紹全民健保的優點,鼓吹他們善用健保資源

學習內涵

  1. 認識急診醫療、家庭醫師制度、分級醫療及醫療轉診制度。(K1)

  2. 瞭解全民健保由第三者付費的制度下,可能造成民眾不當使用醫療資源,及醫療提供者變相誘發需求等行為,導致醫療資源浪費,故需設置部分負擔及論質計酬等支付制度。(K2)

  1. 瞭解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主要差異,進而能體認全民健保的可貴,包括:全民健保不分貧富、健康或生病者皆可參加,強制納保,而商業保險是有能力負擔保險費者才能夠購買,且不允許帶病投保;全民健保的保費是經濟能力好的負擔較多保費(量能付費),商業保險則是依個人的風險與理賠水準決定保費。全民健保能展現自助互助精神、發揮照顧弱勢之社會正義、民眾就醫方便等特色,以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

  2. 瞭解大數法則之意涵乃是透過多數人的集合,更精確地計算出疾病的發生率,估算出合理的保險費率。認同全民共同分擔且持續繳納保險費並且善用健保才能維持全民健保制度之永續與穩定經營。

  1. 瞭解要做一個聰明的醫療消費者,應該收集足夠正確的醫療資訊,到合格的醫療院所就醫。若對病情或藥品有不明白,可以主動請教醫師、藥師,也可上健康保險署網站查詢就醫相關資訊。(S1)

  2. 經由體認全民健保的可貴、且與全民息息相關,而願意向家人及朋友介紹全民健保的優點,影響他們實踐善用健保的行為。(S2)


對應能力指標

對應K1

7-3-2選擇適切的健康資訊、服務及產品,以促成健康計畫的執行。

補充說明:

  • 認識醫藥分業、家庭醫師、分級醫療、轉診等健康服務措施,有效運用醫療資源,避免醫療資源浪費。

對應A1

7-3-2選擇適切的健康資訊、服務及產品,以促成健康計畫的執行。

補充說明:

  • 支持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的推行,並瞭解健保卡正確使用的方法。

對應S1

7-3-2選擇適切的健康資訊、服務及產品,以促成健康計畫的執行。

補充說明:

  • 明辨、抵制誇大不實的媒體訊息,為自己及他人尋找合法、安全、有效、經濟的健康服務。

  • 患病時,能完整記錄病情,並及早診治、慎選合格醫師與醫療單位、辨認求診科別、詳細敘述症狀等。

  • 支持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的推行,並瞭解健保卡正確使用的方法

  • 認識醫藥分業、家庭醫師、分級醫療、轉診等健康服務措施,有效運用醫療資源,避免醫療資源浪費。

  • 訂定個人健康計畫,選擇適切的健康諮詢、服務和產品,以實踐之

對應K27-3-2

7-3-2選擇適切的健康資訊、服務及產品,以促成健康計畫的執行。

補充說明:

  • 認識醫藥分業、家庭醫師、分級醫療、轉診等健康服務措施,有效運用醫療資源,避免醫療資源浪費。

對應S27-3-2

7-3-2選擇適切的健康資訊、服務及產品,以促成健康計畫的執行。

補充說明:

  • 支持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的推行,並瞭解健保卡正確使用的方法

  • 訂定個人健康計畫,選擇適切的健康諮詢、服務和產品,以實踐之

對應教材

補充說明

  1. 急診醫療僅適用於緊急情況,普通情況應尋求家庭醫師的協助,因為家庭醫師才最熟悉個人情況,個人情況不是急診室匆忙檢查就可全盤了解。醫療分級制度即是依不同等級的就醫場所需求提供補助,若民眾一味追求快速就醫,捨棄小診所轉求急診室,只會浪費健保資源(K1)

  2. 因醫療本身具有不確定性,難以絕對正確評估診斷及治療的品質,且民眾多半缺乏醫療資訊,只能被動接受醫師給予的訊息,造成民眾和醫師之間的資訊不對等(相對其他商品,消費者與賣家擁有較相同的資訊)。在目前全民健保採第三者付費的制度之下,大部分的醫療開銷由健保支付,使民眾誤以為醫療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對重複就醫、過度取藥等浪費資源的後果無感而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醫療提供者為避免過度誘發民眾使用更多醫療資源。因此需設計部分負擔及論質計酬(以照護品質作為付費指標)等支付制度避免浪費全民健保資源。(K2)

  1. 全民健保不像普通商業保險,有能力的人需要多付一點保費、弱勢族群會受到更多的保護,所以全民健保是臺灣社會最珍貴的資源。

  2. 雖然每個人生病的時機都不一樣,但當人數變多、族群變大,就可以更精確推估群體生病的可能性,保險就是在這群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提供需要的資源,所以民眾共同分擔保費,且按時繳納保費,才能確保大家都受到保障。

  1. 民眾應到合格的醫療院所就醫,若對病情或藥效感到疑慮,民眾有權利當場詢問醫師、護理師或藥劑師,若對全民健保有相關問題可以主動向健康保險署詢問,或上網查詢有關就醫相關資訊。(S1)

  2. 能向生活周遭的親友分享全民健保的好處,包括不論貧富或健康生病皆可納保、落實自助互助的精神、照顧經濟困難家庭,以及量能付費等特色,進而鼓勵大家一同珍惜健保。(S2)



6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