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多細胞動物體因應其結構的差異、生長環境的特異與行為模式的不同,演化出許多型式
的呼吸系統。這些系統間的特性各異,但是多數系統包含下列哪些共同的性質?
(A) 規律收縮的肌肉組織,以控制氣體在系統中的流動
(B) 潮溼的皮膜組織構造,以提供氣體交換的界面
(C) 呼吸構造密布微血管網,以運輸需要交換的氣體
(D) 擴大的氣體交換表面,以提升氣體交換的效率
(E) 遍布全身的氣體通道,以增加氣體與體細胞的交換效率
16. 有關光合作用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
(A) 類胡蘿蔔素主要吸收波長大於600 nm的光線
(B) 葉綠素主要吸收紅、藍光
(C) 在正常狀況下,光系統 I(PSI)的電子傳遞鏈產生ATP與NADPH
(D) 兩分子的水可以產生一分子氧氣
(E) 卡爾文循環產生的ADP與NADP+將會被再利用
17. 「重症肌無力」是因為骨骼肌上的乙醯膽鹼受體因自體免疫反應而引起的疾病。重症肌
無力病患其骨骼肌受到影響,而自律神經系統同樣以乙醯膽鹼作為神經傳遞物質,
但因其受體與骨骼肌受體不同而仍能正常運作。下列哪些生理反應在重症肌無力患者
身上可能受到影響,導致其反應較正常人遲緩?
(A) 轉動眼球,以追蹤移動中物體的能力
(B) 以木槌敲擊膝蓋時,所產生的膝跳反射動作
(C) 受驚嚇時,瞳孔放大、心搏速率上升的現象
(D) 溫度太低時,骨骼肌收縮顫抖產生熱能的能力
(E) 緊張時,腸胃蠕動受抑制,造成消化不良的現象
18. 某同學自行研讀教科書,做群集和生態系的章節課程預習之後,作出以下的整理。
哪些說法正確?
(A) 初級演替(消長)與次級演替的最大差別,就是有沒有火災的發生
(B) 維持生態系運作主要動力的太陽輻射能,是經由異營細菌吸收而來
(C) 根據能量塔的轉移效益,可以將較複雜的食物網拆解成數條交錯的食物鏈
(D) 目前地球生態系的碳循環和氮循環,曾受工業革命的影響而改變
(E) 生態系的物種豐富度受當地氣象、地理位置、地形的複雜度所影響
19. 有關生物分類系統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
(A) 林奈考慮了生物源自共同祖先的概念,創立兩界的分類系統
(B) 五界說的提出後,導致生物學界廢除林奈的層級分類系統
(C) 顯微鏡解析度陸續進步的結果,是導致分類系統演變的原因之一
(D) 五界說和六界說的差異,是因為某些生物細胞沒有粒線體
(E) 三域的分類系統之所以能夠建立,是基於生物細胞核糖體RNA序列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