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著《清異錄》「為青陽丞,潔己勤民,肉味不給,日市豆腐
數個。邑人呼豆腐為『小宰羊』」,認為豆腐起源於唐朝末期。
目前關於豆腐發明人的記載,最早見於五代謝綽的《宋拾遺
錄》「豆腐之術,三代前後未聞此物,至漢淮南王亦始其術於
世。」宋代朱熹則作詩說:「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
淮南術,安坐獲帛布。」並自註:「世傳豆腐本為淮南王術」。
其生產過程是:選豆→浸豆→磨豆→濾漿→煮漿→點漿→成型,
這也就是傳統豆腐生產的基本過程。生豆漿有毒,必須煮沸
(「煎成」)使蛋白質變性才能消去其毒性而可食用。《本草綱
目》中亦說:「豆腐之法,始於前漢劉安」。
3. 日本傳統的觀點,認為唐代鑒真和尚在公元 757 年東渡日本
時把製作豆腐的技術傳入日本,日本人視鑒真為祖師。豆腐在
宋朝時傳入朝鮮,19 世紀初才傳入歐洲、非洲和北美。如今
豆腐在越南、泰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已成為主要食物之一。
4. <<迴文詩>>:一種格式固定,字句迴環往復的運用,無不成義,
且可供吟詠的詩文。也作「回文詩」。所謂「回文」, 是上下兩
句,詞彙大多相同,詞序排列恰好相反的修辭法。分為「嚴式
回文」及「寬式回文」兩種。
(1)「嚴式回文」:上句依序倒讀,變成了下句。
a「水幫魚,魚幫水」
b 蘇軾〈菩薩蠻〉的「離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
c 喜歡的少年是你,你是年少的歡喜。
(2)「寬式回文」:前一句的結尾用作後一句的開頭,後
一句的結尾又重複前一句的開頭。
a「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b「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
5. 讀後討論:完成學習單
(1)作者為何在書中開頭和結尾放了兩首「迴文詩」?(例如:
給人傳承、永續、連接的感覺。)
(2)尋找書中的兩首「迴文詩」是押什麼韻?
(3)林老闆在做黃豆時,想起了小時候的什麼事?你覺得林老
闆和爸爸的感情如何?為什麼?
(4)林老闆小時候和爸爸推著車子賣豆腐,林老闆的爸爸很想
要一家店,如今林老闆有自己的豆腐店,你覺得林老闆的爸爸
若知道,會有什麼感想?
(5)從林老闆的往事中,你看到了什麼?說一說林老闆求學時
和認識林太太,以及女兒出世後的往事。
(6)除了臺灣與中國,越南、泰國、韓國、日本都有豆腐料理,
你最喜歡吃哪一道豆腐料理?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