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國小教育資源分配現況分析

pdf
355.15 KB
10 頁
jaiwei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111-009 111 11
臺中市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
前言
臺灣生育率逐年下降適齡入學人口隨之減少國民小學首當其
衝面臨招生壓力而在年輕生育人口隨就業機會遷移及家長對子女教
育選擇權的重視不僅發生「現代孟母」現象,更造成城鄉學校的
發展面臨失衡而孩子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下一代有良好的教
不只是家庭及學校的責任,亦關係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一、本市110 學年度國小學生數16 242 人,較 105學年度增4.69%
一年級學生數 28,700 則增 24.16%;各行政區在學學生數
以北屯區 16,723 人最多;全市粗在學率(該學年度就讀學生數
占當年底 6歲至 11 歲學齡人口比率)97.40%,較 105 學年度下
2.23 個百分點, 9個行政區超過 100%,以東區 119.61%
潭子區 118.74%及北區 109.33%最高。
本市國民小學學生數近年因少子化因素致逐年下降,106 年度
學生數 15 412 人,為歷年最低點,本市於 107 年躍升全臺第二大
城市,受惠移入人口紅利,加上 107 學年度因龍年出生者屆齡入學
185,941 175,643 166,752 161,710 157,272 153,062 150,412 153,260 155,376 156,584 160,242
26,691 25,938 26,077 25,914 24,893 23,115 24,188 28,871 28,449 26,891 28,700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100
學年度
101
學年度
102
學年度
103
學年度
104
學年度
105
學年度
106
學年度
107
學年度
108
學年度
109
學年度
110
學年度
1 中市歷年國民小學學生數
學生總數
一年級學生數
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2
致整體學生數反轉上升110 學年度學生總數達 16 242 人,105
學年度增 7,180 (4.69%),一年級學生數 28,700 人,則增 5,585
(24.16%) (1)
105
度增減數
()
105
度增減數
(百分點)
153,627 153,062 99.63 164,518 160,242 7,180 97.40 -2.23
1,460 620 42.47 1,510 658 38 43.58 1.11
  3,361 4,103 122.08 3,610 4,318 215 119.61 -2.47
  6,516 5,157 79.14 6,605 5,234 77 79.24 0.10
西  6,616 6,862 103.72 7,267 7,042 180 96.90 -6.82
  6,936 7,703 111.06 7,076 7,736 33 109.33 -1.73
14,993 14,872 99.19 17,829 16,723 1,851 93.80 -5.39
西 14,106 13,120 93.01 15,637 15,749 2,629 100.72 7.71
11,260 12,970 115.19 12,344 13,340 370 108.07 -7.12
9,422 9,254 98.22 11,142 10,561 1,307 94.79 -3.43
12,603 11,924 94.61 13,204 12,203 279 92.42 -2.19
2,831 2,837 100.21 3,075 2,970 133 96.59 -3.62
4,010 3,729 92.99 4,432 4,203 474 94.83 1.84
9,837 9,691 98.52 9,933 9,653 -38 97.18 -1.34
2,946 2,911 98.81 2,960 2,824 -87 95.41 -3.40
629 597 94.91 549 455 -142 82.88 -12.03
2,103 2,114 100.52 1,929 1,926 -188 99.84 -0.68
475 490 103.16 398 355 -135 89.20 -13.96
1,088 1,089 100.09 963 925 -164 96.05 -4.04
5,827 7,008 120.27 5,955 7,071 63 118.74 -1.53
5,626 5,831 103.64 5,913 5,977 146 101.08 -2.56
3,292 3,239 98.39 3,253 3,059 -180 94.04 -4.35
2,893 2,912 100.66 2,964 2,893 -19 97.60 -3.06
鹿 5,776 5,646 97.75 6,645 5,950 304 89.54 -8.21
4,307 3,510 81.50 4,332 3,418 -92 78.90 -2.60
3,370 3,490 103.56 3,702 3,795 305 102.51 -1.05
4,650 4,644 99.87 4,770 4,833 189 101.32 1.45
4,575 4,975 108.74 4,550 4,864 -111 106.90 -1.84
1,395 1,112 79.71 1,358 1,021 -91 75.18 -4.53
724 652 90.06 613 486 -166 79.28 -10.78
105學年度
區別
在該行政區
就讀學生數
()
粗在學率
(%)
110學年度
6-11
人口數
()
6-11
人口數
()
在該行政區
就讀學生數
()
粗在學率
(%)
3
都市發展及人口遷移增減皆為影響學校設立之重要原因進一
步了解本市 5年來各行政區國小 6歲至 11 歲學齡人口就讀狀況,與
105 學年度相較,以北屯區學齡人口增加 2,836 人最多,其次依序
太平區 1,720 人、西屯區 1,531 人、南屯區 1,084 ,以東勢區減少
174 人最多,其次為新社區 125 人、大安區 111 人。110 學年度在該
區就讀學生數亦以北屯區 16,723 最多其次依序為西屯區 1
5,749 人、南屯區 13,340 人; 105 學年度相較,以西屯區學生
數增 2,629 (20.04%)最多其次為北屯區 1,851 (12.45%)再其次
為太平區 1,307 (14.12%),除西屯區、南屯區及北屯區原就為本市
人口流入熱區外太平區則因交通建設及都市重劃等因致吸引大
量就業人口流入,學生數亦隨之增(1)
各行政區粗在學率指該學年度就讀學生數占當年底 6歲至 11
學齡人口比率,若粗在學率超過或小於 100%,則可依其幅度推論就
學人口跨區就學情形本市 110 學年度粗在學率為 97.40%,與 105
年度相較5年來下降 2.23 個百分點,其中以和平區下降 13.96 個百
分點最多,石岡區下降 12.03 個百分點次之,大安區下降 10.78 個百
分點再次之(1)
105 學年度有 13 個行政區粗在學率超過 100% 110 學年度降
9個行政區粗在學率超過 100%,依序為東區(119.61%)、潭子區
(118.74%)北區(109.33%)南屯區(108.07%)大甲區(106.90%)、梧
棲區(102.51%) (101.32%)、大雅區(101.08%) 及西屯區
(100.72%)探究粗在學率超過 100%原因應與行政區新設立學校教
學設備相對新穎具特色課程辦學口碑較佳或有經常招生額滿學
校之磁吸效應有關例如潭子區頭家國小北區賴厝國小南屯區
惠文國小、西屯區永安及國安國小等公立小學 (1)
4
二、本市 110 學年度共有 237 所國民小學、6,529 個班級,學校規模
以班級數在12 班以下者占31.22%最多平均每校班級數為27.55
班,計有 14 個行政區高於此平均值,以南區 50.75 班、南屯區
50.60 班及西區 46.33 班最多,和平區 7.25 大安區 7.50 班及
新社區 8.75 班最少。
近年來招生人數減少學校規模產生變化影響學校資源
師員額教育經費及教室空間等分配本市 110 學年度共有 237 所國
(不含高級中等學校附設國小部 5),相較 105學年度(235 )
2(0.85%);總班級數計有 6,529 個班級,亦增 134 (2.10%)
觀察本市 110 學年度國小班級數結構,以班級總數 12 班以下學
校計 74 (全市 31.22%)最多,13-24 班計 50 (全市 21.10%)
之、25-36 班計 49 (全市 20.68%)再次之,而班級 61 班以上學
校計 17 所,則僅占全市之 7.17% ,顯見本市學校規模多以中、小
規模學校為主 (2)
再依行政區觀察,國小校數以北屯 19 所最多,其次分別為西
屯區及太平,皆為 15 所;班級數亦以北屯區 649 班最多,其次為
西屯區 599 再其次為南屯區 506 班,都屬本市學齡人口數最多的
學區;反之本市學齡人口數最低之 3個學區,則以石岡區僅 24 班最
少,其次為大安區 30 班,再其次為中區 32 (3)
12班以下
74(31.22%)
13-24
50(21.10%)
25-36
49(20.68%)
37-48
27(11.39%)
49-60
20(8.44%)
61班以上
17(7.17%)
2臺中110學年度國民小學班級數結構
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5
輔以平均每校班級數了解各區學校規模,本市 110 學年度整體平
均每校班級數為 27.55 班,計有 14 行政區高於此平均值,依序為
南區(50.75 )南屯區(50.60 )西區(46.33 )西屯區(39.93 )
大里區(39.75 )豐原區(38.10 )潭子區(37.43 )北屯區(34.16
)沙鹿(33.14 )北區(32.89 )中區(32.00 )大雅區(30.63
)、東區(29.83 )及太平區(28.13 );而平均每校班級數規模低於
12 班以下行政區計有東勢區(11.50 )外埔區(10.80 )新社區(8.75
)、大安區(7.50 )及和平區(7.25 ),皆屬本市山線及海線行政
(3)
綜上高於平均值區域除校數多外規模均屬中大型學校
家長幫子女選讀學校普遍偏好新建校舍設備新穎具有特色教學
(如雙語課程、音樂班、體育班等)或口耳相傳教學口碑良好學校,
易造成該學區滿額需分配至其他學區之現象,如南區樹義國小西
區忠孝國小及太平區新光國小,總班級數達 50 班以上,南屯區惠文
國小總班級數更 94 班等,皆為滿額學校。本市為解決人口快速發
展新興區域學生就讀需求積極籌設新校 111 學年度南區樹德國
小已正式招生沙鹿區的鹿陽國小北屯區的松強國小亦預計於 114
年學年度招生;另北屯區也正籌設新校中。
203
506
278
599477381262
649
232296 32
245179
422
1341521482081181322061422411554 70 30 58
50.75
50.60
46.33
39.93
39.75
38.10
37.43
34.16
33.14
32.89
32.00
30.63
29.8328.13
12.00
11.50
10.80
8.757.50
7.25
0
10
20
30
40
50
6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西
西
鹿
3臺中市110年度各區國民小學校數及班級
班級數(左標)
平均每校班級數(右標)
所、班
27.55
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學校數:410 615 12 10 719 7 9 1 8 6 15 56 710 6711 11 210 5 8 4 8
6
三、本市110 學年度國小教師計12,153 人,較 105 學年度4.67%
平均每班學生人數 24.54 ,計 12 個行政區高於平均數平均生
師比 13.19 亦有 13 個行政區高於平均數平均每班學生人數
及生師比均以潭子(26.99 人,14.95 )南屯區(26.36 人,14.56
)及西屯區(26.29 人,14.54 )最多和平區(6.12 人,2.82 )
新社區(13.21 人,6.29 )及大安區(16.20 人,7.25 )最低。
在少子女化衝擊下,教育部逐年調降編班人數國民小學每班以
29 人為原則,國內小班精緻化教學情況逐漸普遍。本市 110 學年度
班級規模以平均每班學生 24.54 人為主各行政區以潭子區每班人
26.99 人最多其次為南屯區 26.36 再其次為西屯區 26.29 人,分
別多於全市平均 2.45 人、1.82 人及 1.75 人,其餘高於平均數之 9
依序為北區、南區、北屯區、沙鹿大里區豐原區西區、太平
區及梧棲區和平區則以每班 6.12 人最少其次為新社 13.21 人,
再其次為大安區 16.20 人,每班皆未滿 20 (4)
同受少子化影響近年朝小班精緻化教學模式發展使學生在校
學習得到更多關注與輔導學生越能享有更佳的教學品教育人力
資源的配置對學童教育影響深遠本市編制優於教育部「國民小學
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每班至少置教師1.65
之規定, 22 班以下每班 1.75 人,23 班以上每班 1.7 人,各校教師
26.99
26.36
26.29
26.14
25.78
25.77
25.65
25.58
25.34
25.33
25.03
24.97
24.40
24.12
23.93
23.75
23.46
23.38
23.09
22.83
21.92
20.92
20.56
18.96
18.91
16.75
16.20
13.21
6.12
0
5
10
15
20
25
30
西
鹿
西
4 中市110學年度各區國民小學班級規模
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
24.54
7
數量依班級數而定,全校未達 9班者,另增置 1人。
本市 110 學年度國小教師計 12,153 人,較 105 學年度 542
(4.67%)呈成長趨勢各行政區以北屯區 1,153 人最多其次為西
屯區 1,083 再其次為南屯區 916 石岡區 47 人則為本市最低
105 學年度相較,以西屯區增 133 人最多,其次為北屯區增 109
人,再其次為太平區增 84 人;反之以后里區及龍井區各減 11 人最
再其次為石岡區減10 增幅顯著的區域依序為西屯(14.00%)
太平區(12.05%)烏日區(11.86%)及北屯區(10.44%)降幅最多的區域
區別
105學年度教師數
()
110學年度教師數
()
110學年度較105
年度增減數()
110學年度較105
年度增減率(%)
11,611 12,153 542 4.67
 62 64 2 3.23
 330 340 10 3.03
 347 366 19 5.48
西 499 515 16 3.21
 561 565 4 0.71
北屯區 1,044 1,153 109 10.44
西屯區 950 1,083 133 14.00
南屯區 889 916 27 3.04
太平區 697 781 84 12.05
大里區 849 874 25 2.94
霧峰區 289 286 -3 -1.04
烏日區 295 330 35 11.86
豐原區 688 706 18 2.62
后里區 236 225 -11 -4.66
石岡區 57 47 -10 -17.54
東勢區 233 236 3 1.29
和平區 123 126 3 2.44
新社區 141 147 6 4.26
潭子區 475 473 -2 -0.42
大雅區 427 452 25 5.85
神岡區 253 253 - -
大肚區 251 258 7 2.79
沙鹿區 410 434 24 5.85
龍井區 294 283 -11 -3.74
梧棲區 259 280 21 8.11
清水區 379 397 18 4.75
大甲區 387 386 -1 -0.26
外埔區 112 110 -2 -1.79
大安區 74 67 -7 -9.46
表2 臺中市110學年度各區國小教師人數概況
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8
則為石岡區(-17.54%)大安區(-9.46%)及后里區(-4.66%)教師員額配
置依班級數而定市中心學區因學生人數及班級數較多教師員額配
置相較山線及海線學區多(2)
觀察本市平均每位教師需教導學生110 學年度生師比為 13.19
若以各區來看最多前 5名依序為潭子區 14.95 南屯區 14.56
西屯區 14.54 北屯區 14.50 人、南區 14.30 人,最少者則為和
平區 2.82 新社區 6.29 大安區 7.25 東勢區 8.16 人及外埔
9.28 人。山線及海線行政因交通及位置屬市區外致學校規
模小、學生數少、班級規模小,係生師比偏低主要因素(5)
四、本市 111學年度已參與雙語教學計畫校數為 152 107 學年
21 所增 131 ,增 623.81%,外籍教師計 185 人,亦增 162
人,4年來增 704.35%以太平區 16 人最多西屯區 13 人次之
外籍教師分配人數則以中區每校分 2.00 人最高,北區 1.71
次之。
行政院於 107 年起推動臺灣為雙語國同年教育部配合推動及
擬訂相關雙語師資培育及教學計畫,為落實國家 2030 年雙語教學
策,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本市積極協助學校打造優質的雙語學習環
境。本市 111 學年度已參與雙語教學計畫校數為 152 ,較 107學年
14.95
14.56
14.54
14.50
14.30
13.96
13.71
13.69
13.67
13.67
13.55
13.52
13.22
12.74
12.70
12.60
12.55
12.17
12.09
12.08
11.21
10.38
10.28
9.68
9.28
8.16
7.25
6.29
2.8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西
鹿
西
5 中市110學年度各區國民小學生師比
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
13.19
9
(21) 131 ,增 623.81%外籍教師計 185 人亦大增 162
4年來增幅達 704.35%進一步以各區外籍教師配置
1
來看以太平區
16 人最多其次為西屯區 13 再其次分別為北區及北屯區各為 12
外籍教師配置最少之行政區則為大安區與石岡區皆為 1中區
及外埔區皆為 2次之。觀察每所學校外籍教師分配人數,以中區
2.00 人最高,其次為北區 1.71 人,再其次為西區 1.33 人,反之最
者為大安區 0.33 (6)
本市陸續擴編外師經費除外籍教師人力為六都第一外還積極
活化學校特色英語課程辦理本市特有「二軌三階教師增能學習」
提升本國教師英語專業教學能力更為消弭城鄉差距特別與臺中教
育大學及亞洲大學合作「飛越山海屯雙語 online 試辦計畫」提供偏
鄉兒童網路視訊雙語課程及寒暑假實體雙語營還訂定每個月第三
週的星期三作為「臺中市英語日」各校當天不僅以英語溝通更規
劃英語主播每日一句闖關遊戲等趣味活動以生活化的雙語環境
增進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學期間在辦理各項英語競賽的同時也規
劃相關雙語活動以及寒暑假英語國際生活營邀請外師參與設計
課程及教學,讓孩子們能跨領域多元學習。
1
外籍教師因課程規劃及行政區內申請學校數量等因素,以各校分別向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
署與本市教育局提出申請計畫,經核定後於行政區內各申請學校共用。
285512 13 10 12 848616 9477127153573564
2.00
1.33
0.83
1.00
1.71
1.08
1.00
0.75
0.73
0.80
0.73
0.60
1.14
0.90
0.80
1.17
0.88
0.33
0.50
0.78
0.50
0.71
0.75
0.63
1.00
0.60
1.00
0.86
0.67
0.0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西
西
鹿
6 臺中市111學年度各區外籍教師配
外籍教師人數(左標)每校外籍教師分配人數(右標)
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備註:外籍教師分配比=該區申請外籍教師總數/該區有申請外籍教師國小總數
0
/
10
因此除了學校本身所處的地理條件人口密集因素外學校辦
學評價師資課程與教學特色等各項軟硬體資亦是影響家長及學
生就讀與否關鍵因素學校如能發展學校特色課程凸顯優質教育品
質及經營績效,有助吸引學生及家長提高留在學區內就讀意願。
結語
教育在趨向多元化發展的現今社會體系下部分家長仍有非讀心
目中名校不可的迷思致學生過度集中特定區域部分學校招生爆滿
小校面臨招生不足窘境有鑑於此本市積極追蹤各校狀況商請鄰
近學校協助接收轉介學生同時提高各班學生數容量更進一步檢討
及優化現有校舍教學空間投注經費改善師生通勤動線安全評估新
設學校籌措增建校舍經費並輔導學校發展特色課程以均衡本市教
育資源吸引學生留在原學區就讀並期許將本市打造為孩子的最佳
學習環境。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