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試卷 第 2 頁
公民與社會考科 共 11 頁
- 2 -
6. 聯合國是目前最重要、會員國最多的國際組織,也訂有據以運作的聯合國憲章,
但其運作及維護和平的功能卻屢遭質疑。例如:在敘利亞內戰中,美國、英國、
法國和俄羅斯等安理會成員國,曾分別支持政府軍和反政府軍;會員國北韓也在
中國暗助之下,多次置聯合國的禁令於不顧,進行核武試驗。關於聯合國上述運
作及功能的問題,下列詮釋何者最適當?
(A)運作問題根源在於會員國未必認同聯合國憲章
(B)運作的困境在於缺乏合法武力以解決內戰問題
(C)功能無法發揮係因會員國的國力差距過於懸殊
(D)功能不彰常與會員國間的利益和資源爭奪有關
7. 我國《民法》對於子女姓氏應從父姓或母姓的規定,歷經數次修正,由原先「子
女應從父姓」,改成可以由父母書面約定子女姓氏;但目前依據內政部調查顯示,
絕大多數的子女仍以從父姓為主。下列哪一個論點最能用來說明此一現象?
(A)法律未強制子女從父姓,係因社會習慣與法律具有一致性
(B)因習慣法的效力優先於法律規定,故此現象合乎法律要求
(C)社會大多數人重視家庭倫理,認為家庭是社會規範的基礎
(D)社會傳統風俗習慣形塑了人們的行為,其影響比法律更強
8. 某國政府認為,高所得者擁有的房屋數量超過自住所需,導致該國房價過高,進
而擴大貧富差距。為了抑制房價並縮小貧富差距,該國實施新法,規定凡個人被
繼承的房屋超過子女自住所需的數量,則課徵百分之百的遺產稅。假定該國的憲
法基本原則與我國類似,下列對此一新法的評論,哪項最適當?
(A)憲法雖保護財產權,但人死後並無權利,遺產不屬財產權保障
(B)因為該法律有助抑制房價且僅限制特定個人,故符合比例原則
(C)抑制房價有助公益,但政府應考慮是否有侵害權利更小之手段
(D)繼承遺產為不勞而獲,該法係屬維護社會善良風俗之合憲手段
9. 某甲因違反《集會遊行法》遭到檢察官起訴,法官在審理該案件時,認為該法部
分條文有違憲疑慮,恐影響判決結果。關於法官或當事人後續可以採取的作為,
下列何者符合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
(A)法官可告知該案件之當事人,向司法院大法官提出釋憲聲請以解決此問題
(B)法官可暫停該訴訟審理,並備齊理由向司法院憲法法庭聲請釋憲以求解決
(C)該案件當事人可要求法官依惡法非法精神,認定該法條違憲並判決其無罪
(D)該案件當事人可根據信賴保護原則,對行政機關提出訴願要求撤銷原處分
10. 某雜誌記者追蹤知名公眾人士甲及其助理乙,跟拍兩人多次出入私人俱樂部的
照片,且不理會甲乙二人的多次警告,仍加以刊登報導。甲、乙兩人報案後,該
記者因而被主管機關以無正當理由跟追他人,經勸阻不聽,而依法處新臺幣三千
元罰鍰。有關本案涉及的權利保障和法律適用,以下敘述何者最適當?
(A)主管機關對該記者的罰鍰,違反憲法保障的新聞自由,且妨礙民眾知的權利
(B)甲乙兩人出入私人俱樂部,若無一定公益關連性,則應享有不受干擾的自由
(C)該記者跟拍為報導事實所需,並不構成對甲乙兩人人格權與行動自由的侵害
(D)如刊登的是出入俱樂部門口的照片,因屬公共場域並不構成侵害甲乙的隱私
11. 有人主張應對性侵累犯者施予「化學去勢」,使其失去性慾。然而,某些婦女團體認
為,性侵害犯罪的成因並不是單純生理上的性慾失控,去勢措施並無助於解決性侵害
問題,因此反對此一主張。這些婦女團體的想法最符合下列哪項刑法思維?
(A)刑罰的作用是透過應報來回復正義
(B)刑罰的使用不能逾越預防犯罪的目的
(C)刑法必須符合社會情感以確保公眾對法治的信賴
(D)刑法的矯治處分若無法有效防制犯罪就應該以加重刑罰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