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守護健康:一年級防疫教學教案

pdf
1.72 MB
12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111年度小學階段防疫教學教案
一、教學教案
領域/科目
健康與體育
設計者
陳佳薇、王彥中
實施年級
第一學習階段一年級
總節數
3節,120分鐘
實施類別
單一領域融入
實施時間
領域時間
單元名稱
「疫」起守護健康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1a--1認識基本的健康常
識。
2a--1發覺影響健康的生
活態度與行為。
3a--1嘗試練習簡易的健
康相關技能。
4a--2養成健康的生活習
慣。
核心
素養
․健體-E-A1 具備良
好身體活動與健康
生活的習慣,以促
進身心健全發展,
並認識個人特質,
發展運動與保健的
潛能。
․健體-E-A2 具備探
索身體活動與健康
生活問題的思考能
力,並透過體驗與
實踐,處理日常生
活中運動與健康的
問題。
Da--1日常生活中的基本
衛生習慣。
Fb--1個人對健康的自我
覺察與行為表現。
防疫教
育議題
融入
品德發展層面
E1 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教材來源
自編
康軒版健康與體育第一冊
「戴了王冠小刺球 」動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ciBkS2Cv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我髒髒的手》繪本
https://storybook.nlpi.edu.tw/playbook2.aspx?NO=667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投影設備、噴霧瓶
學習目標
一、讓學生認識「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病源體及其傳播途徑,建
立正確預防感染的方式。
二、能熟練並正確操作完整的戴口罩、洗手步驟、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之三項防
疫健康技能。
三、養成生活中良好的衛生習慣,落實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
生活習慣。
2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學習)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節
一、引起動機
()播放「戴了王冠小刺球 」動畫(3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ciBkS2Cv0
()讓學生認識「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病
原體—新型冠狀病毒,說明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可
以看到類似皇冠的突起外型,因此被稱為冠狀病毒。
感染者在說話、咳嗽或打噴嚏時,會釋放出含有病毒
的飛沫顆粒,飛沫顆粒飛行距離可達100公分遠,可能
懸浮在空氣中,也可能停留在地面或物體表面。
7
口頭評量
二、發展活動
()讓學生依人數分組使用噴霧罐裝水按壓,讓學生假想
水霧是病毒顆粒,假想按壓噴霧瓶是打噴嚏會釋放出
含有病毒的飛沫顆粒,透過操作互動及視覺感官觀察
病毒可能的傳染途徑:
教師提問:大家觀察病毒會怎麼傳染呢?
學生回答:別人打噴嚏時,可能把病毒噴在我們身上。
學生回答:我們呼吸時有可能把病毒吸進去。
學生回答:別人打噴嚏時,有可能把病毒噴在我們周圍
的物品上,我們手摸到物品,就會沾到病毒
了!
()接續學生提出的病毒可能傳染途徑,引導學生思考相
關的預防方法:
教師提問:要如何預防病毒感染呢?
學生回答:戴上口罩就不會直接把病毒吸進去。
學生回答:摸完東西要洗手,讓手保持乾淨。
學生回答:跟別人保持拒離,不要靠太近。
30
實作評量
口頭評量
三、 總結活動
教師統整學生答案,歸納病毒可以透過吸入、直接或間
接接觸等途徑傳播,進而引導學生提出預防感染「嚴重
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方法主要有:戴口罩、
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
3
口頭評量
第二節
一、引起動機
()教師領讀《我髒髒的手》繪本。
教師提問:小猴子喬伊不喜歡洗手,會有什麼害處呢?
教師提問:要如何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教師透過小猴子喬伊不喜歡洗手產生的害處,引導學
生「病從口入」的概念,藉由繪本故事,讓學生覺察
洗手與健康的重要關係。
10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3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學習)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二、發展活動
() 活動一:勤洗手
1.透過問答及示範互動,適時給予回饋,讓學生覺察自己
洗手的方法是否正確。
教師提問:剛剛有同學說洗手可以預防病毒感染,請問
什麼時間需要洗手?
學生回答:吃飯前、上完廁所後、擤鼻涕後……
教師提問:有洗手就可以預防病毒感染了嗎?
學生回答:手要確實洗乾淨,才能有效預防病毒感染。
教師提問:怎麼洗手才能把手確實洗乾淨呢?有哪位同
學可以示範?
教師請學生示範
教師提問:全班觀察示範同學的洗手過程,說說看同學
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
2.教師歸納說明洗手的時機及步驟,並示範正確洗手、
手的方式,並讓學生實際操作:
(1)洗手五步驟:
濕:打開水龍頭,把手淋濕。
搓:抹上肥皂或洗手乳,搓洗約 20 秒。
沖:用清水將手徹底沖洗乾淨。
捧:用雙手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後,關閉水龍頭。
擦:將手擦乾
(2)搓手七字訣:
內:搓洗手掌。
外:搓洗手背。
夾:搓洗指縫。
弓:搓洗指背、指節。
大:搓洗虎口、大拇指。
立:搓洗指尖。
腕:搓洗手腕。
14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活動二:戴口罩
1.透過問答及示範互動,適時給予回饋,讓學生覺察自己
配戴口罩的方法是否正確。
教師提問:有戴口罩就可以預防病毒感染了嗎?
學生回答:要正確戴口罩,才能有效預防病毒感染。
教師提問:我們現在出門都要戴口罩,怎麼戴才叫做
正確戴呢?有哪位同學可以示範?
8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2.教師請學生示範
教師提問:全班觀察示範同學的戴法,說說看同學哪個
地方做得很好?哪個地方需要調整?
4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學習)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3.教師歸納正確戴口罩的方式,有以下四個重點:
(1)開:打開包裝,檢查口罩有無破損。
(2)戴:將口罩兩端鬆緊帶掛上耳朵,鼻樑片固定在
鼻樑,口罩拉開到下巴。
(3)壓:輕壓鼻樑片,讓口罩與鼻樑貼緊。
(4)密:檢查口罩和臉部內外上下是否密合。
4.教師示範正確戴口罩的方式,並讓學生實際操作、並與
同儕互相檢核配戴方法是否正確。
()活動三: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1.透過問答及示範互動,適時給予回饋,讓學生覺察與他
人最好保持的適當距離。
教師提問:剛剛有同學說跟別人保持拒離,不要靠太
近,請問要保持多遠的距離比較適當呢?
學生回答:要保持100公分的距離,因為病毒飛沫飛行距
離有可能飛100公分遠。
教師提問:100公分有多遠?
學生回答:兩張桌子的距離、跨兩步的距離…等。
教師請學生示範,並請全班觀察示範。
4.教師說明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重要性,室外建議與人保
1公尺的社交距離,室內建議與人保1.5公尺的社交
距離。讓學生實際量測1.5公尺的距離有多長,讓學生感
1.5公尺的距離,約與兩人手臂伸長的距離、三張桌子
並排長的長度……等長。
8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第三節
三、 總結活動
「疫」起守護健康大富翁
()將全班依人數平分四組,進行「疫」起守護健康大富
翁遊戲,每組同學依序進行轉輪盤走格子,以及挑戰
防疫相關任務。
()答對問題小組獲得2個防疫勳章,讓全班同學玩過一
輪,並依遊戲結果給予回饋,強化學生的防疫知能。
20
遊戲評量
實作評量
四、評量活動
()將全班依人數平分六組,進行洗手挑戰任務,每人發
下一張挑戰卡,每兩組同學互相檢核對方實際操作的
正確性。
()藉由同儕互評,加深操作印象,讓學生在日常生活洗
手時,也能使用正確的搓洗方式清潔手部。
20
實作評量
同儕互評
5
二、教學過程與學習歷程照片
說明:觀看「戴了王冠小刺球」動
畫。
說明:透過影片,讓學生初步認識新
型冠狀病毒。
說明:使用噴霧罐裝水按壓,讓學生假想水霧是病毒顆粒,假想按壓噴霧瓶是
打噴嚏會釋放出含有病毒的飛沫顆粒,透過操作互動及視覺感官觀察病
毒可能的傳染途徑。
說明:透過互動演練,讓學生覺察與他人最好保持的適當距離。
6
說明:學生示範戴口罩的方法。
說明:學生分組練習正確戴口罩的四
個步驟。
說明:互相檢核是否正確戴好口罩。
說明:教師領讀《我髒髒的手》繪
本。
說明:示範正確搓手的方式,並讓學生練習操作。
7
說明:實際至洗手臺進行正確洗手方式演練,並接受同儕檢視。
說明:進行「疫」起守護健康大富翁,透過遊戲活動檢核學生學習情形。
說明:透過遊戲問答互動,並依遊戲結果給予回饋,強化學生的防疫知能。
8
三、學生學習心得
9
四、檢核學習單
說明:洗手五步驟檢核學習單。
說明:搓手七字訣檢核學習單。
10
說明:正確戴口罩檢核學習單。
說明:檢核單實際檢核情形。
11
五、教學簡報 PPT
12
六、教學後省思與建議
本課程運用小道具模擬真實情境,讓學生能透過觀察、實作與彼此對話、
檢核,理解 COVID-19病原體及其傳播途徑,並建立正確的預防感染觀念,並熟
習正確戴口罩的方式、落實正確洗手步驟、適當的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防
疫健康技能。
教學上,運用繪本故事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並提供情境,讓孩子嘗試解讀
資訊、討論知識,從中覺察洗手與健康的重要關係。在勤洗手的操作部分,發
現有些人會覺得有洗手就好,此時透過帶孩子們實際體驗與觀察,發現光有洗
手沒有落實步驟的話,手部還是會殘留病菌,隨便沖洗的時候也更容易把病毒
散播出去,老師從旁引導激發孩子願意思考、學習以及實作,同儕能相互回
饋、檢核,落實技能的正確性,使之達成良好的學習成效,單元過後,孩子們
都不斷提醒說著要好好照著步驟洗手呢!
綜合活動結合孩子們喜愛的遊戲方式,在「疫起守護健康大富翁」中的闖
關體驗、問答之中, 整合習得的概念及因應不同情境做思考及應用。其中分成
小組共學的方式,孩子們都很願意分享,成員間彼此激盪出許多新的想法,令
老師印象深刻,過程中他們也學會傾聽與溝通,學習跟組員達成共識,一起選
擇正確的答案。
檢核的環節,落實於生活中的永遠不只是知識性的記憶,而是能夠增強其
自我防護的健康技能,照顧好自己也就是照顧好他人,在彼此檢視與糾正過
後,孩子們也紛紛表示回家要分享今天所學的正確觀念,好好落實於生活中。
本堂課讓孩子們能從小養成自主健康管理的意識,在面對不斷變化的疫情
時局,只要確實做好因應,並能用正向的態度面對,就不用過度恐慌,達到此
課程目標。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