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試教成果
(一)教學歷程剪影:
利用心情卡讓學生選擇面對疫情當
下,學生的感受為何?
(二)學生心得與想法:
小哲:確診新冠肺炎可能會有發燒、肌肉痠痛、嗅味覺異常、呼吸困難這些症
狀,身體會很不舒服,而且非常容易傳染給別人,所以生病了就不要來學校。
小樂:為了不得到新冠肺炎要常洗手、戴好口罩,不可以讓口罩露出口鼻,吃東
西的時候也要使用隔板。
小瑜:之前看新聞一堆人害怕得到新冠肺炎就跑去大醫院的急診室做核酸檢測,
讓一些真正生病的人不能即時的獲得醫生的幫忙。今天上完這一課之後,我知
道萬一確診新冠肺炎後,可以多利用視訊看診,就跟我們班曾經視訊上課一
樣,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小芸:確診新冠肺炎的人,其實也不是他們願意的。在他生病期間,應該讓他好
好休息,如果他好了,來學校之後,不可以排擠他,還是要跟他玩,因為康復
的人是沒甚麼傳染力的,所以不用害怕他。
(三) 教學省思:
1.第1節課的曼陀羅九宮格學習單可快速的協助學生整理出新冠肺炎的症
狀。在教學現場中,可發現學生因程度上的差異,完成速度差很多。若以分組
討論的模式,透過同儕對話共同完成,可更加順利。
2.就第2節課的醫療分級上,學生能理解診所與大醫院的不同,但無法了解
區域醫院及教學醫院的區別。以溪洲國小為例,學生能明瞭位於板橋區的亞東
醫院是較大型的醫院,但無法清楚附近的行愛醫院是地區醫院。雖可透過醫療
收費之不同讓學生做一個小小的比較,但學生似乎仍一知半解。但學生能理
解,新冠肺炎的確診者應該依症狀的輕重,到不同醫院就診,且不能全部都掛
急診,會癱瘓急診室。
3.關於情緒卡的運用,學生能很明確面對新冠肺炎下,自己的情緒為何?例
如:害怕或擔心。但,部分學生無法很清晰的表達出他害怕的原因是什麼?需教
師進行引導,例如:萬一確診同學會不想跟他玩,亦或者擔心確診的家人會離開
他。疫情當下,多數人關注於是否染疫的身體健康。容易忽略心理層面的問
題,而心理上的健康不但能促進身體上的健康,更是社會和諧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