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同行,守護健康:防疫教學教案

pdf
1.08 MB
12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111年度小學階段防疫教學教案
一、教學教案
領域/科目
健康與體育
設計者
林美玲
實施年級
第二學習階段四年級
總節數
3節,120分鐘
實施類別
單一領域融入
實施時間
領域時間
單元名稱
『疫起』同行,守護健康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核心
素養
健體-E-A1具備良好
身體活動與健康生
活的習慣,以促進
身心健全發展,並
認識個人特質,發
展運動與保健的潛
能。
學習
內容
防疫教育
議題
融入
學習
主題
防災教育--災害風險的管理
生命教育—哲學思考、生終極關懷
實質
內涵
E5不同災害發生時的適當避難行為。
E1探討生活議題,培養思考的適當情意與態度。
教材來源
南一健康與體育教科書及電子書影片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單槍、身體會說話—九宮格學習單、影片、情緒卡。
課程架構
學習目標
一、認識新冠肺炎的症狀、傳染途徑,並注意到染疫時可能對身體健康產生
的威脅,進而理解正確洗手、戴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的健康技能對防疫的
重要性 (Fb--21b--12a--2)
二、能演練與新冠肺炎相關的洗手、戴口罩與正確就醫的基本健康技能(Fb-
-2Fb--33a--1)
三、認識情緒調適的生活技能對於染疫時自我照護的重要性,並能運用處理
生病時的情緒問題(Fb--21b--1、健體-E-A1)
疫起同行
守護健康
疫起
認識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的症狀
新冠肺炎的
傳染途徑
防疫措施
疫起
正確就醫
健保卡的功用
就醫流程
醫療分級
疫起同行
疫情下的情緒
情緒調整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學習)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教學評量
第一節『疫起』認識新冠肺炎
一、引起動機:
1.觀看童書「新冠病毒大解密!」影片。
2.師提:小朋友,我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傳染性疾
病有哪些?
學生回答:腸病毒、流行性感冒、登革熱、禽流感、新
冠肺炎。
3.師提:當你生病時,身體會有那些不舒服的症狀,
請你跟同學討論分享後寫在「身體會說話-宮格學習
單」內 (如附件),再引導分組發表。
4.教師歸納學生答案或根據範例表格分類進行說明:
說明表格中描述的答案有哪些與新冠肺炎的症狀是對
應相關,可以當成新冠肺炎的注意症狀。
二、發展活動
1.教師請學生回顧在「童書「新冠病毒大解密!」介
紹」影片中,發表新冠肺炎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2.教師提問:我們如何避免飛沫傳染?
學生回答: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
3.教師介紹口罩的分類有棉布、活性碳、外科及 N95口罩
等分類,並說明各種口罩的功能及使用時機。
4.觀看「口罩種類大解密!?」影片。
5.教師提問:避免接觸傳染的方法有哪些?
學生回答:勤洗手、噴酒精。
6.教師解說正確洗手七字訣: 內、外、夾、弓、大、
9
26
專心聆聽
口頭評量
小組報告
立、腕,並引導學生跟著教師演練。
7.教師歸納:除了上述方法之外,現在已研發 covid-19
苗,適當的接種疫苗,也能增加抗體,減少個人染疫
風險。
三、綜合活動
1.教師提問請學生發表新冠肺炎大流行,可能造成生活
的影響?
學生回答:
(1)上課方式的改變,以前不用上線上課程。
(2)任何時候都要戴著口罩,跟同學都不熟悉了。
(3)常常會害怕自己會生病。
2.教師統整新冠肺炎的症狀、傳染途徑及影響,以確實
做好防疫工作,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
第二節『疫起』正確就醫
一、引起動機-名偵探柯南
1.教師請學生帶自己的健保卡照片來學校,不論是印出
來或畫出來都可以。
2.教師提問:請孩子們觀察一下自己的健保卡有哪些個人
資訊呢?
學生回答:名字、身分證字號及生日。
3.教師解說:健保卡上有全民健保圖案、IC 晶片、名字、
身分證字號及生日等。
4.觀賞「健保 Ic 卡的功能」影片(影片來源南一出版社)
二、發展活動
1.將學生分成6組,分別扮演患者、醫生、藥師及掛號人
員,請學生演練就醫流程。
2.分組討論:新冠肺炎因具有高傳染性,如果快篩陽性該
如何就醫呢?
學生回答:去醫院或視訊問診。3. 教師歸納:
(1)快篩判讀陽性的卡匣或檢測片,要寫上檢測者的姓
名及檢測日期。
(2)就診方式:
A.親自到診:
5
5
20
實作評量
個別發表
小組報告
a.檢測陽性的檢測卡匣需用夾鏈袋密封好。
b.外出時配戴口罩,並步行或家人接送到醫院,而不
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c.到醫院時主動告知快篩陽性的結果。
d.遵循醫院的就醫動線與流程。
e.避免到醫院的非就醫區域,例如:美食街等。
B.視訊問診:
a.事先將寫上姓名/日期的檢測卡匣及健保卡一起拍
照。
b.醫生若有開藥物,須請家人戴上口罩至鄰近藥局領
藥,而不要親自前往。
4.觀賞「 2022最新五月健保新制懶人包|醫院分級、
檢傷分類、轉診是什麼?傻傻搞不清」影片之醫院分
級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j89bHYsCVg
5.教師解說「就醫分級制度」(以臺灣為例),比較各層
級醫療院所部分負擔及醫療功能的差異。如:診所、地
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
6.教師提問:按照分級制度轉診有什麼好處?
學生回答:省錢、不浪費醫療資源,把醫療資源留給中
重症患者等。
三、綜合活動
教師總結:
1.可透過家用快篩檢測是否為新冠肺炎陽性者,如果是
檢測陽性者,可利用視訊問診或到院診療。但,要堅
守主動要知、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原則。
2.就診時要落實醫療分級,倘若為無症狀感染者,可到
診所就診即可,亦或者使用視訊看診,將醫療資源做
更有效的利用。
第三節『疫起』同
一、引起動機
1.共讀「抗疫同行」故事書。
2.教師提問:故事主角細細粒、小花、小姿及柏高,受到
10
8
個別發表
專心聆聽
新冠肺炎的影響,出現了哪些不同的情緒?
學生回答:細細粒跟小姿感到害怕;小花跟柏高感到傷
心。
二、發展活動
1.教師說明:透過抗疫同行故事書角色,可以了解每個人
面對突發事件都有傷心、害怕、擔心、緊張、沉悶、
不知如何是好、平靜、開心等原始情緒。
2.教師運用情緒卡拓展情緒種類,讓學生了解,除了上
述幾種情緒外,還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形容詞及情緒程
度。
3.運用心理感受卡,說出因為新冠肺炎這一事件,內心
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_________(事件) ,我感到_________(情緒詞
)
4. 分別請學生分享,當「害怕」「開心」「緊張」時,
會有那些情緒反應?
5.教師提問:想一想情緒可以從怎樣的表情、五官、肢體
動作…等來覺察?
學生回答:
(1) 緊張時會不停地搓自己的雙手。
(2) 害怕時身體會顫抖。
6.教師說明: 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每個人都會經歷生
氣、開心、恐懼…等等情緒,但相同情緒的不同反應
方式如:深呼吸或暴衝罵人,卻會造成不同(好或壞)
後果。
三、綜合活動:
1.觀賞本校自製「covid19接招,我要成為抗疫小勇士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dosuGywvxM
2.教師總結:
(1)透過「心情紅綠燈」了解現在的心情狀態。紅燈-
感到生命危險、凍結或癱瘓;黃燈-感到危險、攻擊或
想逃跑;綠燈-感到安全。
(2)面對確診者需了解確診者經7天隔離,傳染力已大
22
10
幅下降,就算外出活動也不太會傳染給他人。所以,
我們不用過度害怕被傳染,而排擠他或不跟他玩。
(3)一旦感到緊張或害怕,可以利用深呼吸、或放鬆練
習增加安全感。
1.網路資源
(1) 童書「新冠病毒大解密!」
https://youtu.be/0RbjN3Iw1Is
(2) 口罩種類大解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P6dPu9W1tg
(3) 「抗疫同行」故事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wWWKgoQeNI
2.本校自製影片--covid19接招,我要成為抗疫小勇士
二、試教成果
(一)教學歷程剪影:
身體會說話-九宮格討論
學生所完成的學習單
利用心情卡讓學生選擇面對疫情當
下,學生的感受為何?
小組分享面對不同情緒,如何處
?
(二)學生心得與想法
小哲:確診新冠肺炎可能會有發燒、肌肉痠痛、嗅味覺異常、呼吸困難這些症
狀,身體會很不舒服,而且非常容易傳染給別人,所以生病了就不要來學校。
小樂:為了不得到新冠肺炎要常洗手、戴好口罩,不可以讓口罩露出口鼻,吃東
西的時候也要使用隔板。
小瑜:之前看新聞一堆人害怕得到新冠肺炎就跑去大醫院的急診室做核酸檢測,
讓一些真正生病的人不能即時的獲得醫生的幫忙。今天上完這一課之後,我知
道萬一確診新冠肺炎後,可以多利用視訊看診,就跟我們班曾經視訊上課一
樣,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小芸:確診新冠肺炎的人,其實也不是他們願意的。在他生病期間,應該讓他好
好休息,如果他好了,來學校之後,不可以排擠他,還是要跟他玩,因為康復
的人是沒甚麼傳染力的,所以不用害怕他。
() 教學省思:
1.1節課的曼陀羅九宮格學習單可快速的協助學生整理出新冠肺炎的症
狀。在教學現場中,可發現學生因程度上的差異,完成速度差很多。若以分組
討論的模式,透過同儕對話共同完成,可更加順利。
2.就第2節課的醫療分級上,學生能理解診所與大醫院的不同,但無法了解
區域醫院及教學醫院的區別。以溪洲國小為例,學生能明瞭位於板橋區的亞東
醫院是較大型的醫院,但無法清楚附近的行愛醫院是地區醫院。雖可透過醫療
收費之不同讓學生做一個小小的比較,但學生似乎仍一知半解。但學生能理
解,新冠肺炎的確診者應該依症狀的輕重,到不同醫院就診,且不能全部都掛
急診,會癱瘓急診室。
3.關於情緒卡的運用,學生能很明確面對新冠肺炎下,自己的情緒為何?
:害怕或擔心。但,部分學生無法很清晰的表達出他害怕的原因是什麼?需教
師進行引導,例如:萬一確診同學會不想跟他玩,亦或者擔心確診的家人會離開
他。疫情當下,多數人關注於是否染疫的身體健康。容易忽略心理層面的問
題,而心理上的健康不但能促進身體上的健康,更是社會和諧的原動力。
三、附錄
() 身體會說話?!--曼陀羅九宮格學習單:
想一想,你所聽到確診新冠肺炎可能會有什麼症狀?請你跟同學討論分享後寫
在「身體會說話-九宮格學習單」內。
身體會說
()教學簡報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