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5(一、二、三/七、八、九年級適用)
南投縣西嶺國民小學 110學年度部定課程計畫
【第一學期】
領域
/科目 自然科學 年級/班級 三年級
教師 柯惠娟 上課週節數 每週3節,21週,共 63節
課程目標:
1.認識生物與非生物,動物與植物。
2.認識植物身體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各部位構造與其對植物的功能。
3.了解植物與我們生活關係密切。
4.由生活情境中察覺物體受力所產生的各種變化。
5.透過學習活動了解如何表示力的作用點、大小和方向。
6.由操作活動中學習磁力具有強弱,以及磁鐵具有相吸、相斥的特性。
7.能指出生活經驗中各種不同形式的力,包含浮力、水能傳送動力、彈力、風力等。
8.能透過情境引導,認識地球上有許多物質,除了能看見的石頭、水之外,還有看不見的空氣。
9.知道空氣無所不在、占有空間、沒有固定的形狀,而且流動會形成風,還具有可以被壓縮等特性與生活的應用。
10.能利用空氣的特性設計玩具。
11.知道乾淨空氣對生物的重要性,能在生活中實踐維護空氣清新的做法。
12.知道物質各有特性,例如顏色、是否能溶於水中等。
13.察覺物質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提高溫度,物質在水中溶解的量會增加。
14.某些花卉或菜葉會因接觸到不同酸鹼溶液而改變顏色,可用來判斷水溶液的酸鹼性。
15.能利用不同物質的不同特性,來區分並分離物質。
教學進度 核心素養 教學重點 評量方式 議題融入/
跨領域(選填)
週次 單元名稱
一一、多采多姿的植
物
活動一 植物是什麼
自-E-A1
自-E-B3
自-E-C2
【活動1-1】校園大探索
1.認識生物與非生物,生物有生命,非生物
沒有生命。
2.教師說明如何簡單分辨生物與非生物的方
法,例如生物有生死、繁殖、能運動等,非
1.口頭評量
2.習作評量 【性別平等教育】
性E3覺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了解家
庭、學校與職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
制。
【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