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幼兒心中都住著一隻「彩色怪獸」,身上五
彩繽紛的線條,是強烈、豐富的情緒經驗……
來自巴塞隆納的西班牙插畫家安娜‧耶拿絲所創作
的《彩色怪獸》是一本結合情緒與藝術教育的精彩作
品。作者以其為藝術治療創作插畫的豐厚底蘊,不著
痕跡地將情緒教育融入繪本裡,用豐富的創作方式表
現單純的情緒元素,不重說教卻讓孩子在遊戲的氛圍
中,學會了如何和自己的情緒好好相處。
作者以怪獸將情緒擬人化,生動、可愛又有點
難搞的形象,非常真實地展現了幼兒階段的情緒特
質,也讓孩子了解,原來「怪怪的、不大對勁,不
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這種有覺察卻無法辨識、理
解的情緒狀態,是很正常的,從而得到鬆了一口氣
的宣洩感。由年齡相仿的小女孩來扮演情緒教練的
角色,則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擁有駕馭情緒的能
力,在接納情緒的同時,也要學習好好管理情緒。
小女孩說,如果情緒都攪在一起,就會亂成一
團,沒辦法好好運作。「覺察與辨識」的確是情
緒教育的第一步,比如說:被小朋友拒絕,最原始
的感受應該是失落所帶來的傷心,但如果幼兒沒有
學會辨識「朋友不跟我玩,我好傷心」的感受,不
知如何表達,也無法順利解決這樣的挫折,這種情
緒就可能轉化為「他們好壞,都不跟我玩」,而演
變成「討厭、生氣」。幼兒經常以生氣來表現實質
上有所不同的情緒經驗,多半是這個原因。
以色彩代表情緒相當符合幼兒直觀的感受,是很
普遍也容易理解的譬喻。彩色怪獸身上的繽紛色彩
代表的正是情緒的多元與複雜性,而所有色彩錯亂
交雜的怪獸,看起來確實有「一團糟」的感覺。於
是,小女孩告訴彩色怪獸,可以將不同情緒分別裝
進不同的瓶子裡,以此展開本書的主軸~認識五大
基本情緒。作者以五種色彩代表幼兒生活中常見的
五種情緒,用非常童趣的藝術手法勾勒出每一種情
緒的特質、感受和常見的反應,例如:快樂會互相
感染、快樂像太陽一樣耀眼,以及快樂的時候我們
會笑、會跳、會手舞足蹈……等。
作者將「平靜」放進來,並把它放在最後做為
壓軸的安排,也特別令人激賞。關於人類的基本情
緒可以分成幾類,心理學家們並沒有絕對的定論,
但大致同意在6~12種左右;其中負向情緒遠多於
正向情緒,而且不包含「平靜」這個類別。然而,
從情緒教育的觀點來看,正向情緒經驗的累積,能
夠提供孩子心理能量,讓他們有力氣面對並處理負
向情緒;而在這個情緒刺激過多過強的時代,回歸
「平靜」更是重要的情緒能力之一。因此加入「平
靜」,不僅平衡了正負向情緒的比重,也鼓勵孩子
無論快樂、傷心、生氣或害怕,最後都可以透過深
呼吸、冥想、接近大自然等,來讓心理平靜下來、
讓心靈獲得修復。
每個孩子心中都住著一隻彩色怪獸
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推薦
導讀

讓孩子以硬紙板和橡皮圈做出5個情緒吊
牌,分別以不同顏色畫出5種情緒(黃—快
樂、藍—傷心、紅—生氣、灰—害怕、綠—
平靜)。鼓勵孩子在感覺到這些情緒時,掛出
吊牌表達自己的情緒,或者以這個吊牌告訴父
母、老師,自己的情緒和碰到什麼事情。
引導討論參考範例
1.你也有過「怪怪的、不大對勁,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的感覺嗎?
2.什麼時候,你會感到快樂(傷心、生氣、害怕、平靜)呢?
3.當你快樂(傷心、生氣、害怕、平靜)的時候,
你想用什麼顏色把它畫下來呢?
4.你覺得快樂(傷心、生氣、害怕、平靜)的感覺像什麼?
5.快樂的時候,你最想告訴誰、和誰分享?
6. 傷心(生氣、害怕)的時候,你會做些什麼事情,
讓自己變得比較不傷心(生氣、害怕)呢?
7.你曾經把生氣的怒火發到別人的身上嗎?後來怎麼了呢?
8.除了快樂、傷心、生氣、害怕和平靜,你還有哪些情緒呢?
情緒表達
1.我的情緒臉譜吊牌
師長運用指南
延伸活動

播放輕鬆緩慢的音樂,帶領孩子練習深呼吸、放
鬆身心:「來,我們一起深呼吸5下,慢慢吸~~
呼~~吸~~呼~~」。
也可以讓孩子先看幾張大自然的圖片,如:雄偉的
高山、平靜的海面、安靜的森林等,引導孩子在深呼
吸的同時,閉上眼睛想像這些畫面,感受「平靜」。
情緒調節
3.數數呼吸法
參考下圖,以硬紙板做一顆大骰子,骰子的六面分別代表快樂、
傷心、生氣、害怕、平靜等五種基本情緒和其他情緒。
請小朋友圍個圈圈坐下來,每個孩子輪流擲骰子,並說
出向上那一面的「情緒是什麼?」、
「自己什麼時候會有那樣的感
覺?」等。
情緒覺察與辨識
2.情緒骰子擲擲看
膠水黏貼處
膠水黏貼處
膠水黏貼處
膠水黏貼處
其他情緒
害 怕
平 靜
快 樂生 氣 傷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