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下列關於微生物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請在□中打。 
( )(1)黴菌、酵母菌和細菌都是微生物。 
( ) (2)黴菌和植物一樣,都是透過種子繁殖。 
( ) (3)微生物只能在食物裡生存,無法在其他物品和環
境中生存。 
( ) (4)有些微生物對人類有害,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 
( ) (5)食物發黴後,外觀和氣味都會改變。 
五、科學閱讀:(每個答案 2分,共 4分) 
1. 請閱讀下列短文,並選出正確的答案。 
 路易 巴士德(Louis Pasteur,西元 1822~1895 年)是
19 世紀法國的科學家。當時法國是有名的葡萄酒與啤酒產
地。但長期以來,酒廠用傳統方法釀製的啤酒,放不了多
久就會變酸而不得不倒掉,使酒廠蒙受巨大的損失。酒廠
老闆為此傷透了腦筋,因此尋求巴士德的協助,希望能解
決啤酒變酸的問題。 
 巴士德把變酸的酒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偶然發現讓酒變
酸的「罪魁禍首」是乳酸桿菌。在室溫下,「營養豐富」
的啤酒簡直是乳酸桿菌的天堂。於是巴士德將啤酒緩緩加
熱,試圖找出可以殺死乳酸桿菌,又不會破壞啤酒風味的
溫度。經過反覆實驗,他發現只要把啤酒加熱到 60℃左右,
持續 30 分鐘,就可以達到殺菌又保留風味的目的。西元
1862 年,「巴士德殺菌法」就這樣誕生了! 
 為什麼巴士德殺菌法可以殺死細菌呢?原來每種微生物
都有適合生長的溫度範圍,太高或太低都無法生存。巴士
德就是利用適當的溫度來殺菌,但這個方法不會殺死所有
的微生物,因此即使經過巴士德殺菌法消毒的食品,仍須
保存在 4℃的低溫,而且保存期限至多 1~2個星期。 
 由於巴士德殺菌法既可減少食物中的有害微生物,又能
保持食物的風味與營養,目前仍廣泛應用在牛乳、乳製品、
果汁、雞蛋等食品的消毒上。 
( )(1)根據本文敘述,當時酒廠釀製出來的啤酒為什麼
會變酸? ○
1酒廠裡的溫度太高 ○
2啤酒裡的乳酸桿菌作
祟 ○
3啤酒沒有低溫保存 ○
4釀酒的原料變質。 
( )(2)下列關於巴士德殺菌法的敘述,哪一項正確? 
○
1最初是用於延長牛乳的保存期限 ○
2以高溫加熱的方式
快速殺死細菌 ○
3這個消毒法不會殺死所有的微生物 ○
4
可以讓食物永久保存,不會腐壞。 
六、題組題:(每個答案 2分,共 16 分) 
1. 下圖是臺灣電力公司統計臺灣在 106 年度能源的發電比
例,從圖表顯示,有以下幾種發電來源:(甲)核能發電 (乙)
水力發電 (丙)火力發電 (丁)再生能源,請回答以下問
題。(請填代號) 
 
(1)燃氣、燃煤與燃油,發電來源是屬於(    )。 
(2)106 年臺灣發電的來源比例從大到小排列分別是 
(     )>(     )>(     )>(   )。 
(3)這四項中屬於發電能源屬於不可再生資源的是 
(       )和(     )。 
 接續上文,繼續探討發電量與空氣汙染的關係。近期有
一篇報導,提到臺中火力發電廠停機 5部,但空氣品質還
是紫爆了,使得火力發電與空汙到底有沒有明顯關係再度
受到討論,因此整理了臺中電廠、興達電廠逐時發電數據
與環保署的空氣品質即時汙染指標,希望可以進一步探討
火力發電量與空氣品質的關聯性。 
 不論是臺中電廠或是興達電廠在夏季時由於用電需求
高,所以發電量較大,但此期間的 AQI 值卻相對低,而在
AQI 相對高的月份,但電廠發電量卻相對比較低,而且發現
空汙有季節性的,多集中在 10~3月。 
 事實上臺灣電力公司針對既有的火力電廠也進行了許多
空汙改善計畫,不僅針對既有燃煤電廠,也強化既有燃氣
電廠 NOX(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技術,可以持續看到發電業
減少空汙排放的效果。 
(    )(4)根據上面文章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
1火力發電與空氣汙染無關 ○
2新的排放控制技術可以減
少排放汙染 ○
3空氣汙染最主要的原因是境外汙染 ○
4火
力發電汙染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