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文德國小 六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08.35 KB
頁數
2
作者
Kang Hsua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31,离现在 0 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文德 國小
六年級自然 座號: 姓名:
1
一、是非題:(每個答 2 分,共 18 )
1. )食物受到黴菌生長的影響而「發黴」後,氣味和
觀都會產生變化
2. )水果表面發黴時,只要將黴菌清洗乾淨,就可以
心食用,避免浪費。
3. )蜜餞或鹹魚等食品是利用食鹽或糖來醃漬,達到
長食品保存期限的目的。
4. 食品包裝袋中有時候會放入脫氧劑可以吸收氧氣,
延長食品保鮮期限。
5. )醃漬食品是利用在食物中加入大量的鹽或糖等,使
食物脫水,來抑制微生物生長或導致微生物死亡,以延
食物的保存期限,因此多吃無妨。
6. )進行「溫度對黴菌生長的影響」實驗時,除了「實
驗的環境溫度」因素要改變之外,其他因素,例如土司
小、土司上水分的多寡,以及放置的夾鏈袋大小等因素
要保持不變。
7. )動滑輪雖然必須同時拉起物體和滑輪,但整體來
可以省力,適合用來搬運較重的物體。
8. )進行槓桿實驗時,當施力臂固定,且抗力大小相
時,抗力臂越長,就越省力
9. )空氣、水和油等流體可以傳送動力,而油壓千斤
就是一種利用流體傳送動力的工具。
二、選擇題:(每個答 2 分,共 22 )
1. )下列有關食物或物品發黴後的敘述,哪一項是正
的?
1把食物表面長黴菌的地方清除後,其他部分還是
可以食用
2食物會腐壞是因為各種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
結果
3食物或物品長出的青黴菌可以直接用來治療中耳
炎或肺炎
4食物發黴後外觀顏色或氣味會產生變化,
但成分不會改變
2. )將盛產的水果處理之後製成罐頭,此方法主要利
什麼原理來延長食物保存期限??
1利用乳酸菌發酵保
2晒乾去除水分,抑制細菌、黴菌生長
3利用低溫來抑
制細菌、黴菌生
4隔絕食物與外界空氣中的細菌、黴
菌和水分接觸。
3. 為什麼有人「梅雨」「黴雨」??
1梅雨季節寒
冷潮溼,物品容易發黴
2梅雨季節溫暖潮溼,物品容易
發黴
3梅雨季節寒冷乾燥,物品容易發黴
4梅雨季節
炎熱乾燥,物品容易發黴。
4. )利用兩個大小相同的齒輪和一條鏈條,互相組合
關於這些組合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正確?
1將兩個齒輪
互相咬合,齒輪的轉動方向會相反
2用鏈條連接兩個齒
輪,齒輪的轉動方向會相反
3將兩個齒輪互相咬合,兩
個齒輪轉動的圈數會不同
4用鏈條連接兩個齒輪,兩個
齒輪轉動的圈數會不同。
5. )有關食物保存方法和保存原理的關係,下列哪一
是不正確的?
1把芒果製成芒果乾—去除水
2鮮奶
擺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低溫保存
3白米真空包裝—高溫
殺菌
4將鮪魚製成罐頭—隔絕外界空氣和水分。
6. 使用定滑輪裝置時具有哪些特點?
1省力
2
合用來搬運重物
3不省力也不費力,但可以改變施力方
4省力,且可以改變施力方向。
7. )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給我一個支
和一根夠長的棍子,我就能搬動地球。」這句話是根據
麼原理而說的呢
1地球引力
2虹吸現象
3槓桿原
4連通管原理。
8. )將塑膠管兩端分別緊密連接裝水的注射筒甲和將
塞壓到底的注射筒乙,壓下甲的活塞,乙會有什麼現象
1乙的活塞會向內移動
2乙的活塞會往外移動
3乙的
活塞完全不會移
4乙的活塞會先往外,再往內移動。
9. )下列有關黴菌的敘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1
肉眼就可以清楚觀察到黴菌的孢子構造
2會使食物、皮
件等物品的外觀及顏色改變
3食物存放在溫暖、潮溼的
地方較容易大量孳生黴
4有些黴菌可以提煉出抗生素,
製成藥物。
10. )踩動腳踏車踏板時,腳踏車前、後兩個齒輪會如
轉動呢?
1前、後齒輪轉動的方向相同
2前、後齒輪
轉動的方向相反
3由車子的行進方向決定兩個齒輪轉動
的方向是否相同
4前齒輪轉一圈時,後齒輪也轉一圈。
11. )如果把三個大小不同的齒輪組合成如下圖所示,
下列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1大齒輪的轉向和中齒輪相反
2中齒輪的轉向和小齒輪
相反
3小齒輪的轉向和大齒輪相反
4三個齒輪都不
轉動。
三、填填看:(每個答 2 分,共 26 )
1. 下圖是麵包上的黑黴菌構造,請將正確的構造名稱代號
入□中。
.假根 .孢子
.菌絲 .孢子囊
2
(2)
(3)
(1)
2. 下列食品主要利用什麼方法來保存?請在空格中填入代號。
A.去除水分 B.低溫
C.隔絕外界空氣和水分
(1)真空包裝的
白米
(2)鮮乳
(3)魚乾
(4)海鮮
(5)罐頭
(6)乾香菇
3. 當槓桿平衡時如果施力臂比抗力臂長施力會
抗力(填大於、小於或等於);如果施力臂比抗力臂短
施力會( 抗力(填大於、小於或等於);如果
施力臂等於抗力臂時,施力和抗力則會( )(
相同或不同)。
四、勾選題:(每個答 2 分,共 26 )
1. 下列關於微生物的敘述正確的請打不正確的請打╳。
(1)食物放久了或保存不當,可能會發黴。
(2)毛巾、手帕等生活用品不能食用,所以不會發黴。
(3)食物發黴主要是由一種叫作黴菌的微生物引起
(4)生活中有許多食品是由微生物發酵製成的例如酒
釀、米酒等。
(5)微生物對人類只有害處,沒有益處。
2. 下列生活中常見的輪軸物品,哪些是施力在輪上的?請打
;哪些是施力在軸上的?請打╳。
(1)麵棍
(2)喇叭鎖
(3)手搖式削鉛筆機
(4)竹蜻蜓
3. 甲、乙兩人玩翹翹板,甲坐在左邊,乙坐在右邊,平衡
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哪些敘述是正確的?請在( )裡打
,錯誤的打╳。
( )(1)甲的體重比較重
( )(2)乙的體重比較重
( )(3)甲、乙兩人一樣重
( )(4)翹翹板是一種槓桿原理的應用
五、科學閱讀:(每個答案 2 分,共 8 )
1. 請閱讀下列短文,並選出正確的答案。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現今所知最早的微
物化石在約有 35 億年歷史的古老岩石中發現數千年前,
人類就會利用微生物製造酒和麵包但直到西元 17 世紀中
葉,人類才第一次看到微生物的形體──荷蘭雷文‧霍
克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從自己的蛀牙取出的檢體。西元
1864 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以科學實驗證明空
中充斥著活的微生物,他還證明煮沸可以使微生物失去
西元 1867 英國醫生約瑟夫利斯特大力推動外科
手術消毒步驟,使死亡人數大幅減少,被尊稱為「外科
毒之父」。西元 1928 英國科學家亞歷山佛萊明
造出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用以治療細菌或真菌造
的感染症西元 1970 年以後生物科技成為當今最受重
的研究領域,包括醫療、食品、農業、能源、環境保護
工業等方面的應用,許多都和微生物有關。
(1)哪一種生物最早出現在地球上?
1大型真菌
2植物
3動物
4微生物。
(2)人類第一次用顯微鏡看到的微生物形體是什麼?
1口腔皮膜細胞
2從蛀牙取出的檢體
3變形蟲
4
毒。
(3)哪一位科學家以實驗證明煮沸可以使微生物失去
活性?
1亞歷山大‧佛萊明
2路易斯‧巴斯
3
瑟夫‧利斯特
4雷文‧霍克
(4)哪一位科學家製造出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
1亞歷山大‧佛萊
2路易斯‧巴斯德
3約瑟夫‧利
斯特
4雷文‧霍克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