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領域 | ||||
設計依據 | ||||
學習重點 | 兒童發展狀態 | 4歲的孩子正進入一個智力和理解能力快速發展的階段,其數感發展正在由數量的「認知辨識」往「增減變化」發展,這意味著他們也許可以發展出很簡單的心算能力(如1+2,3+1),但在腦中推算解答的「估計」或「概算」能力則尚未發展出來。因此,除了在生活經驗中精練「辨識」數量的能力外,也可開始進行5以內的數量分解與組成,即進入「變化」階段,並輔以數學繪本提升幼兒的理解與學習趣味性,以「短時間、多次數、高趣味」為培養幼兒數感最重要的教學原則。 4.5歲之後,孩子累積更多的數感經驗(如生活中常常接觸數量數數或類似遊戲),則逐漸可以往5~10之間發展。接著是較難的一種變化方式「推算」,即先給孩子3個東西,問他「還需要幾個,才會變成4」?此時孩子需要在腦中調出關於4的數量資訊來,然後才能推算出眼前具體的3和腦中的4之間還差多少。在每一個新的目標數量開始之前,4歲孩子都必須先從「辨識與變化」開始,然後才能進入「推算」階段。他們必須累積足夠的經驗,以後才能像大人一樣「同理可證」很多東西,也就是「延伸」。這時我們必須利用「數序」概念來幫助孩子進入數字計算的階段。先讓孩子建立起「+1」的概念,從1+1開始,然後2+1,3+1,一直到10+1,11+1....孩子會很快發現,加1就是把數序往後找一個,這是初步建立「延伸」的概念, 即透過辨識、變化,然後推算、延伸打好孩子的數感和邏輯基礎。 學齡前幼兒在分數概念發展上第一個目標是幫助他們建構分數的『部分vs.整體』的想法,當整體被分割成相等的等份或平分時便產生部份,對於尚未進入高階思維的孩子而言,透過生活經驗中的分享與平分,讓幼兒的大腦產生更直接且更具體的連結,將有助於日後分數運算概念之發展。 「空間概念」是孩童個體最早發展的一種身體知識,它不僅跟生活息息相關,更是孩童日後發展高階科學概念的基礎,哈佛大學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也認為空間智能是生活學習的基礎能力,也是藝術、科學、數學等領域不可或缺的能力。 | ||
課程與活動內容 | 數學的本質為解決問題、溝通、推理與聯繫。所有的問題均源自於對兒童有意義的每日生活經驗或情境,為促進溝通與學習解決問題,具體實物與教具就顯得格外重要,且須提供經驗讓幼兒的生活與數學做連結,故在教案設計上著重於生活中的數學運用與討論,例如:白天黑夜的時間變化、簡單的數學運算ヽ貨幣的意涵與運用ヽ數與量的建構活動、模擬商店買賣遊戲、等分的切割練習、學習秤重、測量…等生活中的數學運用,讓幼兒感知數學的實用性。 | |||
核心素養架構 | 幼兒核心素養的養成是長期且連貫的,與家長、教師以及幼兒所在的社會系統中的他人所具備的素養息息相關,核心素養不只是對幼兒提出的要求,而是對全體公民提出的要求。成人是幼兒發展的引領者,對幼兒核心素養的養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成人本身須具備核心素養意識,並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切實的行動力,才能夠抓住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契機,並協助其核心素養之養成。因此,跨領域核心經驗的融合和貫通,以幫助幼兒提高在複雜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幼兒滿足自身複雜需求的能力,才能使幼兒最終成為具備核心素養的人。 | |||
跨領域連結 | 日常、感官、數學、語文、天文…等 | |||
教材來源 設備資源 | Google、網路相關資訊、幼兒發展相關書籍、蒙特梭利教學用書、教師研討活動 跨班群合作 | |||
※小組 | ||||
課程目標: 認-1-1 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語-1-4 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與符號 | 學習指標: 認-小-1-1-3覺知數量的訊息及生活環境中的數字符號 語-小-1-4-1覺察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數字符號 | |||
蒙特梭利工作發展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認識偶數) 2.彩色珠串1-10 3黑白珠1-9 4.多與少的概念:貪吃小精靈 5.唱數1-50 6. 序列遊戲 (2~4組) 7.數字遊戲 (打電話) 8.錢幣數量練習(買賣遊戲) | 能正確數算籌碼數量,並運用兩兩排列的視覺印象,建立偶數就是有好朋友的相關概念。 熟練1-10(固定量)的數量和數名的概念。 認識黑白珠與彩色珠相對應的數量。 藉由觀察具體的數量多寡來建立多與少的概念,並認識大於小於等符號。 能流利地唱數1-50的數序。 培養排列能力及建立數序概念。 能辨識出電話號碼上的數字與順序,並仿照打電話的模式,將數字顯現出來。 認識1元、5元、10元,精進錢幣的概念和相對應的數字符號,並透過買賣遊戲增加趣味性。 | 認識數的念法與相同量的關係。 記憶不同數量的彩色串珠棒,為連續數加減法預作準備。 記憶不同數量的黑白串珠棒,為連續數加減法預作準備。 延伸活動 ~ 母雞生蛋 數量比大小 延伸活動: 數序桌遊~數字排排隊 延伸活動:讓孩子透過買賣物品,了解買東西需要使用錢幣,並且能拿取正確數量的錢幣。 ★此課程設計都將依孩子的個別能力做適當的調整 | ||
※中組 | ||||
課程目標: | 學習指標: | |||
蒙特梭利工作發展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11-99的數與量)
練習(買賣遊戲)
(認識偶數)
牌七ヽ比大小 | 認識11-99的數與量、位名(個位、十位的位置),及連續數的概念。 認識1-9000的連續量、數數與數字符號,並建立位名概念,為數字符號的書寫做預備。 學習辨認錢幣及錢幣所代表的數與量。 幫助孩子認識錢幣上的幣值符號。 認識10珠串鍊的連續量與數數,為乘法做預備。 認識連續量與數字符號,並發展奇、偶數的數序概念。
| 結合錢幣幣值概念作等量替換 延伸工作 : 終極密碼 目的:提升幼兒對100以內數序的熟悉度。 延伸工作:
目的:提升100以內的數序概念。 間接目的: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數學邏輯的概念 為讀寫預備。 | ||
※大組 | ||||
課程目標: 認-1-1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認-2-1整理生活環境中的數字訊息 語-1-4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與符號 | 學習指標: 認-大-1-1-3辨識生活環境數字符號的意義 認-大-1-1-6運用數字符號紀錄生活環境中的訊息 認-大-2-1-3運用十以內的合成與分解整理數量訊息 | |||
蒙特梭利工作發展 | ||||
工作名稱 | 直接目的 |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 ||
1.晝長時間紀錄 2.分數等量練習 3.買賣遊戲: 我是小老闆 (加法與乘法) 4.郵票遊戲: 借位減法 (應用題) 5.撲克牌遊戲: 撿紅點(發牌練習、合十) 6.乘法珠板 | 觀察白天和黑夜的變化,並記錄每一天晝長的時間。 知道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二和六分之三和八分之四等量的概念。 運用具體的數量組合練習將量結合累算,為抽象性符號加乘法預作準備。 加強減法運算操作。 為更抽象的四則運算作預備。 加強加法及合十的練習 為抽象心算做預備 加強乘法的練習 學習記憶性的乘法 為抽象心算做預備 | 理解具象符號中的內容意涵。 知道正確的時間。 學習分數等量的概念。 培養邏輯數學的概念。 延伸活動: 與幼兒事先討論活動中的數學問題:預售數量與預期收入、開店前預備、正式販售、餐點準備流程、並引導客人入座及送餐禮儀、收拾用餐區等細節ヽ步驟。 延伸活動: 連結節氣或節慶中的元素進行圖畫解題,協助幼兒精練數量的分解與組成。 例題:花的中央有15隻蜜蜂在採花蜜,飛走了8隻,請問還剩下幾隻蜜蜂? 進位加法(應用題):我是大廚師-例如:水餃食材成本計算 培養邏輯數學的概念ヽ O.C.C.I 為讀寫做預備 加強學習加法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