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110學年度第2學期國民小學暨幼兒園教師
進修特殊教育專業知能學分班授課大綱
課程名稱:多元藝術媒材於特殊教育之應用
課程簡介: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如何與特殊需求學生擦出既獨特又純粹的火花? 課程中將教授:如何透過認識文物故事與觀察文物樣貌的學習,來與特殊兒童進行生活經驗的連結;並進一步透過不同且多元的藝術媒材設計相關的課程活動,傳達藝術陪伴的正向能量!帶領學員結合原先特殊教育的背景與課堂藝術創作實作的經驗,將其運用於特殊兒童之教育工作。
二、課程目標:
此課程目標在使學員認識文物的親和感與多元面貌,並發現、學習如何運用文物帶入特殊教育的美感欣賞、生命經驗、與藝術課程中。再藉由進一步的實務分享,讓參與者們因學習、討論、帶課分享,進而針對不同的特殊兒童族群設計出適合的文物藝術相關課程教案。
三、任課教師:蔡佳玲/ Marion Tsai
美國Zentangle® 禪繞藝術認證教師
美國SoulCollage® 心靈拼貼指導員
日本Tombow蜻蜓彩繪認證指導教師
日本Pastel Nagomi Art和諧粉彩正指導師
台灣Art4MeNU輕彩繪研發團隊培訓講師
台灣藝術陪伴教育協會前理事長
瑪莉安隨手畫實驗室主持人
四、時數:2學分36小時
五、課程進度及主題
週次 | 課程內容 | 授課教師 | 備註 |
一 | Opening: 學期課程介紹 發現線條魅力–故宮紋飾隨手畫 影片欣賞:「國寶總動員」+ 藝術陪伴創作體驗(瘋狂搖滾樹) + | 蔡佳玲 | |
二 | 線條重組再現–我的好夢通道 認識文物: <皇帝的鏡子>與銅鏡的故事 藝術陪伴創作體驗(未竟之夢/捕夢網) + 情緒行為障礙學童特質分享 | 蔡佳玲 | |
三 | 就是放手亂亂畫–抓住心中小怪獸 認識文物: 宋蘇漢臣畫五瑞圖與青銅器獸面紋 藝術陪伴創作體驗(神獸面具) + 情緒行為障礙學童特質分享 | 蔡佳玲 | 請自備: 彩色筆,蛋糕盤,剪刀 |
四 | 簡單線條重複畫–數字躲貓貓 認識文物: <航向天方> 明.宣德.青花花卉紋燈 藝術陪伴創作體驗(藍調精靈青花盤) + 情緒行為障礙學童特質分享 | 蔡佳玲 | |
五 | 聽見畫裡的聲音–一起來場Party吧! 認識文物: 唐人宮樂圖 藝術陪伴創作體驗(仕女卡片創作) + 情緒行為障礙學童特質分享 | 蔡佳玲 | |
六 | 直接用手感受顏色–刮刮塗塗抹抹戳戳 認識文物: 鵲華秋色圖 藝術陪伴創作體驗(我和朋友的兩座山) + 情緒行為障礙學童特質分享 | 蔡佳玲 | |
七 | 玩出流動的畫面–原來可以這樣做 影片欣賞:「55+的故宮隨手作─我心目中的那片山水」 藝術陪伴創作體驗(我心目中的那片山水)
| 蔡佳玲 | 請自備: 湯匙, 叉子, 小碟, 小碗 |
八 | 剪出你的吉祥畫–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藝術陪伴創作體驗(剪紙樂趣多)
| 蔡佳玲 | 請自備: 剪刀, 糨糊 |
九 | 來塗顏色吧–蝴蝶蝴蝶真美麗 藝術陪伴創作體驗(蝴蝶印章卡片創作)
| 蔡佳玲 |
教學方式有文物介紹、影片欣賞、實務經驗交流,以及相呼應的DIY活動帶領。藝術創作課程進行中,教師與參與者共同進行DIY創作,同步享受藝術陪伴的能量以及創作樂趣。課程間穿插教師與參與者的互動討論以及實務分享,課程最後以小組或個人進行文物相關運用(不只限故宮)的教案設計呈現與帶領。
七、評量內容:
1. 文物課程與DIY手作活動報告: 45%
** 請選出2次課堂上作品進行課程內容與創作經驗分享,字數約300 字。
(藝術創作部分請附圖檔)
2. 課堂討論參與: 15%
3. 帶課分享: 15%
4. 期末文物相關運用教案呈現與帶領: 25%
八、教材或參考書目:
NPM ONLINE線上故宮https://theme.npm.edu.tw/npmonline/
故宮開放共享Open Data https://theme.npm.edu.tw/npmonline/ch/page-opendata.html#menu
兒趣專區Kids & Fun
https://theme.npm.edu.tw/npmonline/ch/page-kids.html#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