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北屯區文心國民小學 111 學年度第1學期 第一次成績評量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試卷
六年 班 號 姓名
1
一、有關天氣系統的敘述,正確的請打ˇ: 4%
1. ( )在熱帶的海洋、森林,水循環的作用較旺盛
。
2. ( )空氣中的水蒸氣會經由循環,最終回到地表
的河流、海洋、植物及土壤中。
3. ( )水蒸發成的白色水蒸氣飄在大氣中就形成了
雲。
4. ( )清晨地表附近的凝結作用比中午明顯。
二、下列實驗的操作,正確的請打ˇ: 9%
1. ( )可以利用線香協助觀察空氣的溫度。
2. ( )想觀察液體的傳熱方式時,可以在水中加入
紅墨水。
3. ( )製霜時,需要冰水和鹽。
4. ( )製露時,需要熱水、冰袋和線香。
5. ( )製霧時,需要線香來提供熱。
6. ( )應該用燈蓋由側面蓋熄酒精燈火焰。
7. ( )酒精燈須加到滿,才能開始使用。
8. ( )使用酒精燈時,燈芯的長度越長越好。
9. ( )想更清楚觀察液體的熱脹冷縮,可以在水中
加入紅墨水。
三、選擇題:12%
1. ( )霜和雪最大的不同點是什麼?
(1)組成成分 (2)形成時的高度
(3)出現時的形態 (4)出現時的溫度。
2. ( )有關衛星雲圖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1)顏色越白雲層越厚
(2)可以知道氣壓高低
(3)顏色白的區域可能為陰雨天
(4)可以知道颱風眼的位置。
3. ( )將加熱後的銅球浸入水中冷卻,銅球又可以
穿過銅環了是因為?
(1)銅環變大了 (2)銅球變大了
(3)銅球變小了 (4)銅環變小了。
4. ( )資源回收廠將鋁罐回收,重新熔製,這是利
用物質的哪種特性? (1)熱脹冷縮
(2)加熱後性質無法復原 (3)加熱後形態無法
改變 (4)固、液態轉變是可以復原的。
5. ( )熱脹冷縮是指物體在經過加熱或降溫之後產
生了甚麼變化? (1)三態變化
(2)體積變化 (3)重量變化 (4)顏色變化。
6. ( )用什麼方法,能夠客觀且正確的知道物體的
溫度? (1)用溫度計測量 (2)用眼睛看是否
冒煙 (3)用鼻子靠近感覺 (4)直接用手摸。
7. ( )夏天在外面走動時,哪個方法比較不能讓我
們的身體降溫?(1)搧扇子 (2)撐陽傘
(3)穿厚衣服遮陽 (4)喝冷飲。
8. ( )在鐵盤上放了四塊奶油,離火源的距離由近
到遠分別是甲、乙、丙、丁,加熱後,哪一
塊奶油會最慢熔化?這是什麼傳播方式?
(1)甲、對流 (2)乙、傳導
(3)丙、對流 (4)丁、傳導。
9. ( )在「空氣的熱對流」實驗中,若將熱瓶倒立
放在充滿煙的冷瓶上,會觀察到甚麼?
(1)煙不會移動 (2)煙會上下來回移動
(3)煙會往冷瓶移動 (4)煙會消失。
10. ( )小曉觀看水循環的介紹後,自己整理下列有
關水循環的資料,哪個是正確的?
(1)冰昇華成水 (2)水蒸氣凝結成水
(3)水凝結成冰 (4)冰蒸發成水蒸氣。
11. ( )打開冰箱時產生的白色煙霧,和自然界的哪
種現象相似?(1)霧 (2)雨 (3)霜 (4)雪。
12. ( )有關氣團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1)形成於
廣大空曠的地區 (2)大陸冷氣團會使臺灣的氣
溫降低 (3)氣團的中心氣壓高
(4)只在春天才能形成氣團。
四、填填看
1.請填入保溫杯構造的主要保溫原理:5%
(1)無法對流 (2)無法傳導 (3)反射熱輻射
1.蓋上瓶蓋:( ) ( )
2.真空夾層:( ) ( )
3.光滑的內膽表面:
( )
2.下列物品中,是為了減緩熱傳導而設計的請填入
A,是為了加快熱傳導而設計的請填入 B。4%
( )(1)平底鍋的握把
( )(2)廚房裡的隔熱手套
( )(3)烤肉架的鐵網
( )(4)厚紙板做成的杯套
3.熱會透過不同的傳播方式傳播出去,不同的情形
有不同的傳播方式;下列生活常見的情景中,各和哪
一種熱的傳播方式有關?A傳導 B對流 C輻射。 8%
( )(1)棉被拿到室外晒太陽,棉被會變得暖烘
烘的
( )(2)暖氣機通常裝置在房間的下方
( )、( )(3)手靠近電暖器周圍,手掌心會
感覺微熱
( )(4)煮開水時,整壺水變熱。
( )(5)炒菜鍋子的握把通常用木製材質製作。
( )(6)原本七分熟的牛排一陣子後會變成全熟
( )(7)不須任何物質就能將熱傳遞到其他地方
的傳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