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埔心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62 MB
頁數
3
作者
KNS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1-08,离现在 4 29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單題:100 (每題 2.5 )
( D ) 1.帝國統治時期臺灣興建了一些較具規模的水利設
施。當時修建水圳的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A)與漢人、
原住民建立美好關係(B)避免溪流、河川枯竭(C)穩定水
源,利於發展工業(D)擴大拓墾範圍,提高米、糖等農作
產量
( D ) 2.「於西元1884年在淡水設立臺灣第一所女子學校
水女學堂,開創臺灣女子教育之先河,後人也尊崇「他」
【台灣口腔外科的先驅】上文中提到「他」是指下
列何人(A)馬偕 (B)沈葆楨(C)馬雅各(D)劉銘傳。
( B ) 3.小智參加研究清代的歷史研討會,台上講師正在報告
「清代初期」台灣社會的狀況請問他最有可能聽到下列
哪項報告內容?A漢人移民為了爭水源而爆發民變B
朱一貴事件與漢人反抗官府有關(C)傳教士的出現,使
得社會更動盪不安(D因為械鬥頻繁而開始祭祀開臺祖
( D ) 4.我們常聽到有人介紹自己是閩南人或是會說閩南語
問:清代從福建來臺的「閩南人」,主要是來自下列哪兩
個地方?(A)廣州、漳州(B)福州、潮州(C)永春、廈門
(D)泉州、漳州
( D ) 5.帝國統治之初有許多不同祖籍的漢人陸續來台,並
帶來其原鄉信仰大雄在進行歷史考察時,發現苗栗
壢一帶出現不少「三山國王廟」,這些地方在早期可能居
住下列哪些族群?(A)泉州人(B)福州人(C)潮州人
D)閩南人。
( C ) 6.帝國統治時期大量漢人移民來臺開墾請問當時
這些(A)(B)
資方式(C)合資方式(D)直接占地開墾
( A ) 7.台灣開港通商後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隨之變遷下列
關於當時平埔族高山族生活改變的敘述何者為「是」
A)清廷曾要求平埔族群改漢姓、學漢字。B)部分平
埔族開始遷往台北盆地C外國人傳教士替平埔族及高
山族創立新港文字。D高山族曾與漢人合作開鑿水圳。
( D ) 8.剝皮寮老街位於艋舺(今臺北市萬華區)是一條自清代
即形成的街道。下列描述何者正確?(A)由艋舺的興起可
以看出當時臺灣由北向南的開拓歷程(B)當時與艋舺對渡
的港口是中國大陸的晉江(C)這些對渡港口都是民間為了
商貿自發設置的(D)對渡港口的存在是為了因應貿易與移
民量增加所需而設置
( A ) 9.歷史老師在介紹臺灣各大著名水圳時提到:這個水圳
建於清道光年間是當時在官方主導下最大規模的水利
工程。」請問:她所指的是下列哪一個水圳?(A)八堡
(B)瑠公圳(C)曹公(D)猫霧捒圳
( B )10.「一群有相同血緣關係的同姓者,為求聯誼團結,以他
們第一代來台的祖先或其後代為祭祀的對象並由祖產中
提撥部分資產作為祭祀費用上述文字最有助於我們了
解下列哪一主題?A清朝統治時期的宗族組B)日
本統治時期的神社信仰C荷蘭統治時期的新教規範D
平埔族群的宗教儀式。
( D )11. 就讀真理大學的浩祥,得知原來學校的校史館,就是以
前的理學堂大書院中西合璧的建築引發了他對學校
校史與書院創辦人的好奇下列是他對這位創辦人資料的
彙整其中何者正確? (A)這位創辦人是加拿大籍 (B)
這位創辦人是天主教的神父 (C)這位創辦人以臺南
雄為主要傳教範圍(D)這位創辦人既是傳教士也是醫生,
在台南設立醫館。
( C )12. 帝國時期有相同血緣的移民者在子孫日漸繁衍後
為了祭祀早期來臺的祖先開始建造祠堂編修族譜
述內容屬於何種祭祀組織?(A)媽祖(B)唐山祖(C)開臺祖
(D)土地公
( B )13. 清代來臺移民各有不同的語言與生活習性,常各自糾集
同祖籍或姓氏的群眾械鬥會發生此種衝突其主要原因
(A) (B)(C)
(D)商業利益競爭
( C )14. 從中國大陸來臺的移民也延續祖的良好風俗,並形成
唐山祖與開臺祖等祭祀對象。請問:關於唐山祖的敘述,
下列何者正確?(A)組織成員同姓,且一定要有血緣關係
(B)祭祀來臺的祖先及後代(C)祭祀中國大陸原鄉的同姓
祖先(D)大多由客家人供奉
( A )15. 清帝國時期,臺灣出現「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諺語,
映出府城鹿港艋舺這三座因與中國大陸商貿往來而興
起的城市,在臺灣歷史上的重要性。請問下列關於這三
(A)
為:府城、鹿港、艋舺(B)這三座城市均兼具政治與商業
中心(C)三座城市中「鹿」是指鹿耳門(D)三座城市的興
起,均與清廷因戰敗被迫開港有關。
( B )16. 清帝國統治初期臺灣重啟與中國大陸間的合法貿易,
下列何者是當時臺灣出口至中國大陸的主要商品?(A)
(B)稻米(C)蔗糖(D)紡織品。
( C )17. 清帝國統治時期,臺灣曾發生多起反抗官府的民變事
因而出現「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諺語請問:
下列民變事件,其發生的先後順序為何(A)潮春事件
→林爽文事件→朱一貴事件(B)朱一貴事件→戴潮春事件
→林爽文事件(C)林爽文事件→朱一貴事件→戴潮春事件
(D) 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
( B )18. 小偉收到大華寄來的明信
正面是大華臺灣環島旅遊時
所拍下的某座原清代水圳入水
水圳的說
是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圳。」請問:
該座水圳為右圖中何者?(A)(B)
(C)(D)丁。
( B )19. 承上題,如果大華要在明信片
加註這座水圳的名稱,以及主
導興建該水圳的漢人的名應分
別為下列何者?(A)施世
(B)猫霧捒圳;張達京(C)曹公
圳;曹謹 (D)瑠公圳;郭錫瑠。
( B )20. 馬雅各是第一位來臺從事醫療工作的傳教士,他創設了
彰化縣立埔心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 一年級 歷史科 第三次段考 座號: 姓名:
2
臺灣第一間西式醫院,將現代醫學知識傳入臺灣。請問:
下列何者是馬雅各來臺後的貢獻? (A)設立淡水女學堂
(B)台灣府城開創辦看西街醫館 (C)建立理學堂大書
(D)在淡水設立牛津學堂。
( A )21. 清帝國統治時期,鹿港曾出現泉郊金長順、廈郊金振順
「鹿港八郊」的行郊組織其中泉郊所設的泉郊會館,
為八郊唯一營運至今的會館反映出泉郊在八郊中的重要
地位請問泉郊、廈郊的名稱由來為何?(A) 郊商領袖
之名 (B)貿易商品(C)官方命名(D)貿易地區。
( B )22. 臺灣中部平埔族人,在清代平埔族群第二次遷徙,遷
往埔里盆地定居請問下列何者最可能為中部平埔族人
遷徙到埔里的原因(A)與漢人合作開鑿水圳失和 (B)
不敵漢人的越境開墾,壓縮到生活空間(C)因起事叛亂失
敗遭到清廷打壓(D)與西方勢力相爭失敗。
( C )23. 國佑是生活在十九世紀清帝國統治下的平埔族人政府
的政策以及與其他族群的互動交流對他帶來不小的影
改變了他的生活下列何者可能是他當時生活所遇到
的改變(A)與漢人相處後隔閡漸深(B)被政府要求學習
新港文字(C)改漢姓(D)被強
制要求信仰三山國王
( B )24.歷史老師問學生:「台灣開港通商後,社會產生了哪些變
化?」以下哪位學生的回答為「」?(A)許多原住民
被迫遷居外地B實施劃界封山政策原住民被隔離C
信仰西方宗教的人漸多(D)山林資源受到外來者侵擾。
( D )25. 開港通商後,清廷治理臺灣東部,曾在花蓮強行開闢
引起當地阿美族人的反抗請問下列哪一事件即是
清廷「開山撫番」的軍事行動(A)朱一貴事件(B)牡丹社
事件(C)戴潮春事件(D)大港口事件
( A )26. 有一天,子偉的長輩向他介紹一位家族祖先時,得意洋
洋地說到:「他在清帝國統治後期,因為通曉英語,為洋
行聘雇於採買時協助翻譯與交涉進而獨立經營商務
請問:子偉的這位祖先,因工作緣故而有何種稱號?(A)
買辦(B)行商(C)行首 (D)翻譯官
( B )27. 清帝國統治初期除了外銷商品至中國大陸,臺灣也需
要從中國大陸進口貨物以供島內缺乏的物資。請問
列何者是此時從中國大陸換取的進口商品?(A)鹿皮
(B)織品、藥材(C)稻米(D)軍需品
( A )28.清帝國統治初期,從福建、廣東移民來台的漢人常與平
埔族女性通婚許多在台日久的宗族多少都有平埔族的
血統,因此出現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諺語會有如
情形,主要是下列哪個原因?A)荷蘭人只招募漢人
男人來台B清帝國實施渡台禁令C鄭氏時來台多數
是男子(D)平埔男子多與漢人女子通婚。
29.「他創『金順興』號,集眾在新店溪上游清潭溪口附近
開鑿水圳打算引水十數公里至自己的墾地在施工過程
常遭到鄰近泰雅族原住民攻擊,所以共歷時 22 年才
完工,終於讓台北盆地得到水源灌溉。」以上的「他」
為何者?A施世榜B張達京(C郭錫瑠(D曹謹
( D )30.清帝國統治初期移民來臺的漢人常會把原鄉信仰帶到臺
作為心靈的寄託下列何者是當時來臺漢人的原鄉
仰?(A)媽祖 (B)王爺(C)土地(D)開漳聖王。
( C )31. 清帝國統治初期來臺的漢人移民,常因爭權奪利糾集
群眾以武力攻擊對方而爆發械鬥當時械鬥雙方常以下列
何者(A)膚色(B)年齡(C)祖籍(D)
財產多寡
( D )32. 清帝國統治初期臺灣經常發生民變,下列何者不是
時臺灣民變盛行的背景因素(A)(B)祕密
結盟風氣盛行(C)社會浮動不安(D)中西文化衝突。
( C )33. 帝國時期,發生在臺灣規模最大的抗官事件為下列
者?(A)牡丹社事件(B)事件(C)事件(D)
潮春事件
( B )34.裕軒的祖先在清帝國統治後期,因海外市場的需求,曾
與政府合作取得某項當時商品的經營權。由於項商品
需求大,產量曾居世界第一,使得裕軒的家族獲利頗豐,
堪稱富甲一方。這項商品應該下列何者(A)蔗糖(B)
(C)茶葉(D)鴉片
( C )35. 承上題,十九世紀中期,臺灣的交通運輸尚不發達,因
此外銷的商品往往會由就近的港口出口請問裕軒家族
經營的該項商品,應是由下列哪一個港口出口?(A)打狗
(B)鹿港 (C)淡水(D)安平
( A )36. 臺灣早期開發時,政治、經濟發展都以南部為中心,
港通商後重心卻逐漸轉移到北部分析其原因與下列何
(A)茶葉和樟腦的熱銷,帶動北部城鎮的發
(B)瑠公圳等水利設施的興建(C)南部曾發生牡丹社事件
(D)南部沒有可供貨物進出的港口。
( C )37. 開港通商後,臺灣
變。請問:當時生活可能看到何種社會景
象?(A)朱一貴事件爆發清廷加派官兵鎮壓 (B)英國人
在基隆搭火車前往打狗洽談商務(C)大稻埕的茶葉加工廠
為出口積極趕工(D)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引進黃牛,提高
生產量。
38.17 世記荷蘭人與西班牙人曾來台宣教使台灣的文化
開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而荷蘭西班牙結束在台統治
後,直到何事後,西方文明再度傳入台灣?(A)日本干
涉牡丹社事件B清帝國在英法聯軍戰敗C清、法因
越南爆發戰爭(D)清帝國將台灣納入版圖。
39.有一天,文玲利用假日和家人一同到鹿港鎮出遊,在古
色古香的巷弄中發現有一座清代興建的「隘門請問
當時設置隘門的原因,應為下列何者?(A)發生械鬥時
可作防禦以保安全B統治當局為防止列強入侵C)劃
分漢人與原住民的墾區(D)民變時官府為防止人民趁亂
搶劫。
40.今日在臺東一帶可見到清代自其他地區遷入的西拉雅
族後裔關於該次大遷徙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A原住民生活困頓另覓新家園B清廷鼓勵平埔族到
東部開發土地C)有利於平埔族對樟腦產區的開發(D
遷徙行動說明原住民勢力的抬頭。
3
一年級第三次段考歷史答案(每題 2.5 分)
題號
答案
1-10
DABDC CADCA
11-20
ACACA CDCAB
21-30
DBCBD ABBCD
31-40
CDCBC ACBAA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