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埔心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51.73 KB
頁數
3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27,离现在 5 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埔心國民中學 109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歷史科試卷 一年__________ 姓名:
1. 我們以何者標準將歷史區分為史前時代與歷史時代?
(A)是否使用文字 (B)石器製作方式
(C)生活的方式 (D)是否使用陶器。
2. 考古學者在彰化埔心地區挖到一史前遺址,出土如下多
項遺物。打擊製成之石斧、碳化之稻種、灰黑色泥質之
陶片、大量使用火之灰燼、屈葬之人體骨頭。綜合以上
資料,該考古遺址應是屬於哪一個時代的文化遺址?
(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
(C)金屬器時代 (D)尚無法判斷。
3. 下列哪一項文化特徵並不能作為「舊石器時代」與「新
石器時代」的劃分依據?
(A)懂得利用火熟食 (B)石器的製作方式
(C)食物的取得方式 (D)穴居與房舍建築
4. 阿大在某篇介紹臺灣史前文化的文章中
現一張如附圖的照片,人獸形狀的玉質耳
相當精美另外還有大型村落和石板
棺遺跡的介紹根據上述內容判斷這篇文
章的內容最有可能在探討下列何者?
(A)圓山文化 (B)長濱文化
(C)大坌坑文化 (D)卑南文化。
5. 阿大需要畫一幅長濱文化的生活環境想像圖,請問下列
何者不會出現在此想像圖中?
(A)居住在天然洞穴中 (B)死者被放入石板棺中埋葬
(C)利用石器切割獵物 (D)有人使用火在烤魚。
6. 在十三行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何者最能代表當時的
居民已與其他地區有貿易往來?
(A)煉鐵作坊遺跡 (B)人面陶罐
(C)少量石器 (D)玻璃手環。
7. 從十九世紀日本殖民臺灣開始,日本的人類學家們便開
始展開對原住民傳說的記錄工作。觀其紀錄,我們可以
發現各個原住民族都會提及洪水為主題的傳說,雖然細
節會有些許差異,但是內容骨幹基本類似。請問這可能
是何緣故造成的?
(A)這只是文明發展中的巧合,各族雷同並沒有任何意義
(B)他們有共同的祖先,所以起源故事雷同,後來才發展
成個別的族群
(C)這些原住民族來自四面八方,祖先各異,但因住在同
個島嶼互相影響
(D)原住民族碰到西方人後改信基督教,受《聖經》影響
而開始出現類似的神話傳說。
8. 商朝曆法以天干、地支相配合來記日,如下。請問:如
果今年 2020 年是庚子年,那明年 2021 年應該為何?
(A)庚丑年 (B)乙子年 (C)乙丑年 (D)庚子年。
9. 中國皇帝制度自 221BC 秦始皇起,至 1911AD 溥儀結束,
總共在中國實施多少年?
(A)不滿一千年 (B)一千多年
(C)超過二千年 (D)將近三千年。
10. 阿大的父親經常拿著鐵矛外出狩獵,媽媽則在家縫製獸
皮衣。阿大一家的主食除了肉類之外,還有一些小米等
榖類作物,每天阿大會用陶罐出去裝水。請問:阿南最
可能生活在哪一個臺灣史前文化?
(A)長濱文化 (B)圓山文化
(C)大坌坑文化 (D)十三行文化。
11. 明仁天皇是日本第 125 代天皇,年號為「平成」,取其
「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之意。
日本天皇取年號來紀年,源於中國古代皇帝的作法。請
問:下列哪個名稱並非年號?
(A)令和 (B)康熙 (C)乾隆 (D)基督。
12. 澎湖縣馬公市天后宮有一塊「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
等」碑。請問:碑中所述的「紅毛番」,指的是哪一國
人?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蘭 (D)英國。
13. 人類學者將臺灣原住民族歸類為「南島語族系統」之中,
該系統分布範圍相當廣大,使用的語言超過一千三百多
種,人口高達兩億五千萬。關於我們對「南島語系」的
理解,下列何者說法為是?
(A)臺灣是南島語系分布最東的地方
(B)臺灣各原住民族是在同一個時期移居至此
(C)南島語族包括印度原生的人種
(D)臺灣同時是早期原住民族移入與向外擴散的地點。
14. 田野工作者記錄了臺灣一些部落的故事,包括「南投縣
仁愛鄉泰雅族巨石誕生祖先、布農族與賽夏族的祖先遭
到洪水侵襲、邵族得到矮黑人的幫助、卑南族巫師創造
月形石柱等事。」這些聽來不可置信的情節與傳說,對
於我們有怎樣的幫助?
(A)沒有幫助,因為都是教導人迷信的內容
(B)沒有幫助,這些都是原住民族的祖先所想像
(C)有幫助,這些故事情節多數為真
(D)有幫助,雖然內容不可思議,卻可能反映出早期原住
民族的生活與想法。
15. 阿大想找尋平埔族留下的遺跡與文化,下列哪個地方不
是他應探訪的地點?
(A)嘉南平原 (B)中央山脈
(C)臺北盆地 (D)臺中盆地。
16. 代表臺灣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主要有下列哪幾處?
()長濱文化 ()十三行文化 ()卑南文化 ()
山文化 ()大坌坑文化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乙丙戊 (D)丙丁戊。
17. 臺灣原住民族是至今最早居住在臺灣的居民,對於他們
數千年來的文化發展,今人可以利用怎樣的方式達到較
「客觀」的理解?
(A)到部落訪問年紀較大的長老
(B)可以建立在考古與傳說的相互輔助
(C)找尋早期原住民族在當時所紀錄下來的文字
(D)蒐集部落的傳說故事。
18. 「人類不再只依賴大自然提供食物,農業與畜牧的同時
經營,讓人類得以定居,節省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此
時已經能夠製作陶器,生活得以改善,文明加速進步。」
請問:上文的敘述為史前時代哪一階段的特色?
(A)舊石器時代早期 (B)舊石器時代晚期
(C)新石器時代 (D)金屬器時代。
19. 「當西元 2012 年宜蘭蘇花改工程動工時,在漢本車站南
測的海岸平原緩坡上,工程人員發現一古代遺址。其聚
落規模相當大,保存狀況亦較約略同期的十三行文化、
卑南文化來得完整,更難得的是遺址時間悠久,從一千
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跨越到金屬器時代,能補足人
們對於史前到歷史時代當地原住民族的發展歷程。」請
問:上述對「漢本遺址」的描述中,所提到的「當地原
住民族」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西拉雅族 (B)噶瑪蘭族 (C)阿美族 (D)布農族。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
20. 在臺灣歷史上的各個時期,對於原住民的稱呼不一,直
到何時才正式採用「原住民」一詞?
(A)史前時期 (B)清帝國時期
(C)日治時期 (D)中華民國時期。
21. 阿大在作業中參考附
圖,完成某一主題的研
究。請問:他所研究的
主題最有可能為何?
(A)中國沿海地形研究
(B)臺灣原住民族起源
(C)太平洋的暗礁
(D)史前人類分布。
22. 台灣原住民是屬於南島語族,南島語族範圍相當廣泛,
南亞多處皆屬之,唯哪一處並不屬於南島語族範圍?
(A)馬達加斯加 (B)夏威夷
(C)澳大利亞 (D)紐西蘭。
23. 清帝國時期臺灣的原住民被統治者分為「生番」「熟
番」,這種分類方法是根據下列何者?
(A)主要居住地區的分布 (B)是否有納稅、服勞役
(C)移民來臺時間的早晚 (D)經濟活動的差異。
24. 阿大選擇「顏思齊」作為歷史報告的主題。請問:這份
報告中最可能提及他的哪項事蹟?
(A)以海商的身分帶領漢人來臺拓墾
(B)以將領的身分逼退在澎湖的荷人
(C)以漢人身分帶領群眾反荷人統治
(D)以中國官員的身分來臺展開防務。
25.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駐大員商館的臺灣長官,曾經稱讚
某一族群是「福爾摩沙島上唯一釀蜜的蜂種」;該族群
不只是作為臺灣島上的農耕主力,每年公司更從其身上
徵收許多稅收。請問:該族群為何?
(A)漢人 (B)高山族 (C)日本人 (D)平埔族。
26. 下列資料所述指的是哪一族群?
(A)泰雅族 (B)達悟族 (C)鄒族 (D)阿美族。
27. 圓山文化有一重要的文化特徵「貝塜」透過「貝塜」
我們可以了解哪一件事?
(A)貝類食物是圓山人唯一的食物來源
(B)圓山人非常喜歡吃貝類食勿
(C)圓山人尊重食物,特別收集貝類,加以埋葬
(D)台北湖是存在的。
28. 十六、七世紀,葡萄牙人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占得一席之
地,當時葡萄牙人以何處作為與中國的貿易根據地?
(A)廣州 (B)廈門 (C)澳門 (D)金門。
29. 時人常笑稱「中華民國萬萬稅」,但追溯歷史,荷蘭在
臺時期便已經開始對漢人以各種名義課徵稅收,諸如七
歲以上漢人移民皆需繳交的人頭稅,或是買賣房子時要
繳交稅率 10%的房屋交易稅等這些稅收繁雜對來臺開
墾的漢人移民來說是沉重負擔,於是他們紛紛起而反
抗,尤其以郭懷一所領導的抗荷事件規模最大。請問:
該悲劇發生於何年何地?
(A)西元 1624 年,安平 (B)西元 1626 年,淡水
(C)西元 1642 年,雞籠 (D)西元 1652 年,赤崁。
30. 「大員」的稱呼最早是指臺灣的何地?
(A)澎湖 (B)安平 (C)雞籠 (D)淡水
31. 西班牙人占領臺灣北部的目的除為傳教外,亦想以臺灣
作為發展對某國貿易的跳板,不料該國實施鎖國政策,
導致西班牙外貿受挫。請問:西班牙人原先欲與哪一國
家發展貿易關係?
(A)越南 (B)日本 (C)緬甸 (D)英國。
32. 有學者指出:「透過新發現的『〇〇城地籍表』,可以
發現現今臺南赤崁地區的街道與十七世紀時的最初設計
比起來較窄但基本上仍符合當時的街道布局請問:
〇〇中應該填入下列何者才正確?
(A)熱蘭遮城 (B)普羅民遮城
(C)聖多明哥城 (D)聖薩爾瓦多城。
33. 鄭氏治臺歷經三代,其政權繼承順序為何?
(A)鄭芝龍→鄭成功→鄭經
(B)鄭成功→鄭芝龍→鄭克塽
(C)鄭經→鄭芝龍→鄭克塽
(D)鄭成功→鄭經→鄭克塽。
34. 上歷史課時,老師與學生們討論漢人文化在臺灣的發展
情形,下列是他們提出的部分看法。甲生:「荷蘭在臺
時期,招募大量漢人來臺,所以漢文化已經在臺灣建立
基礎。」乙生:「在鄭氏政權時期,漢人文化才在臺灣
奠下根基。」請問:乙生還可以提出下列哪個史實,來
印證自己的說法?
(A)鄭成功擊敗荷蘭人
(B)鄭成功在臺建立反清復明的基地
(C)鄭經在承天府建立臺灣第一座孔廟
(D)鄭經開始對中國大陸從事走私貿易。
35. 國際競爭下的臺灣國際貿易發達,當時荷蘭人從臺灣輸
出的商品主要有哪些? ()蔗糖 ()軍火 ()稻米
()茶葉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36. 十七世紀中葉,荷蘭與西班牙曾在臺灣打了一場仗,最
後西班牙戰敗。請問:戰場最有可能在何地?
(A)鹿耳門 (B)澎湖 (C)大員 (D)淡水。
37. 鄭成功英年早逝,他在西元 1662 年去世之前,曾吩咐五
弟鄭襲日後能輔佐世子鄭經;不料鄭襲的部眾卻與鄭經
廝殺鄭經幸賴之助於次年年初才順利即位
對於將漢人的典章制度移植臺灣頗有貢獻。請問:文中
所述的「」最可能是下列何人?
(A)李旦 (B)陳永華 (C)鄭克塽 (D)顏思齊。
38. 臺南市「將軍區」的由來,與某位助清征服臺灣有功的
將領有關他率族人及親戚入墾因而形成「將軍庄
西元 1920 年,地方改制,於此地設「將軍庄」,戰後改
設臺南縣將軍鄉,西元 2010 年後成為「將軍區」。此將
領最可能為下列何人?
(A)鄭成功 (B)施琅 (C)鄭芝龍 (D)吳三桂。
39. 17
世紀時,臺灣是漢人、日本人、荷蘭人、西班牙人在
東亞地區進行貿易的重要據點。這是因為當時臺灣具備
了下列哪一項優越的地理條件?
(A)地形 (B)氣候 (C)位置 (D)人口。
40. 清順治皇帝曾稱鄭成功「凶殘狡詐,罪大惡極」而到康
熙皇帝則稱其勇敢、忠心。兩位皇帝對鄭成功的看法,
由負面轉而正面,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異?(複選)
(A)兩位皇帝給鄭不同的評價,目的都是要鄭氏投降
(B)兩位皇帝給鄭不同的評價,反映政治局勢的變化
(C)因為鄭成功後來主動歸順清廷,故康熙皇帝給予讚美
(D)鄭氏投降後康熙為攏絡漢人不吝給予鄭成功肯定
祝各位同學文昌上身,過關斬將,通通高標。
資料一「性溫和無好殺之性……男女都赤足裸體
男子私處佩丁字帶髮切得與耳垂整齊
資料二「以捕魚為主要產業並有飛魚祭等歲時祭儀」
3
109-1-1 一年級歷史科答案:
01.ABADB/DBCCD
11.DCDDB/DBCBD
21.BCBAA/BDCDB
31.BBDCB/DBBC(BD)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