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埔心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83.97 KB
頁數
3
作者
KNS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2-19,离现在 5 31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單題:84(每題 3)
( ) 1. 研究臺灣最早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並記錄該文化的特
請問在記述中應該不會出現下列何種內容? (A)
這個史前文化為長濱文化 (B)這個文化已有干欄式住屋
(C)當時的人已知用火 (D)當時的人以採集、漁獵等方式
維生
( ) 2.
報告三組的主題內容如右
圖所示從圖中內容判斷,
老師分組的依據為何
(A)是否已飼養家畜
(B)遺址的區域分布
(C)原住民的傳說
(D) 器具的製作方式和材質
( ) 3. 考古學家在北部地區進行考古挖掘,根據化層的概念,
下列哪個地層中,史前文化遺物呈現的方式最為正確?
(A) (B) (C) (D)
十三行文化
大坌坑文化
圓山文化
圓山文化
圓山文化
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
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文化
( ) 4.宇恩參與一處史前文化的挖掘工作,發現遺址裡有石器、
人類遺骸動物骨骼用火後殘留的灰燼等請問:宇恩
該從何處著手,以快速分辨遺址屬於舊石器或新石器時
代? (A)石器的製作方式 (B)遺骸的分布情形 (C)
物的種類 (D)灰燼的多寡。
( ) 5. 為考驗學生對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分布以及文化特色的了
解程度老師抽點學生發表意見請問下列說法何者正
確? (A)當時的石器製作方式以打製為主 (B)考古學家
在八仙洞遺址發現陶器 (C)當時已開始農耕定居生活
(D) 長濱文化是該時期的代表化之一
( ) 6. 瑞陽在閱讀一本介紹史前文化的雜誌雜誌中臺灣的新
石器時代介紹頗為詳細。請問下列哪種「非」屬於臺灣
新石器晚期的文物? (A)陪葬的玉飾 (B)
的殘片 (C)貝塚 (D)石板棺
( ) 7. 在十三行文化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鐵渣、銅錢玻璃手
等,從這些出土文物判斷該文化最有可能屬於下列
個時期? (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早期 (C)
石器時代晚期 (D)金屬器時代。
( ) 8. 十六世紀左右歐洲國家開始
陸續經由海路到東方探險
荷蘭到東方之後以右
圖中的何處為主要貿易
點?
(A) (B)
(C) (D)丁。
( ) 9. 史前時代沒有文字的記載,所以請問:史前文化的命名,
下列何者為是 (A)發現該遺址者的名字 (B)首先
發現遺址中的較小地名 (C)由學者專家選定 (D) 由政
府官方訂定
( )10.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為了獲取臺灣的經濟利除了引進
新式作物大量招募漢人開墾土地之外也將臺灣特產
銷至中國日本和東南亞等地為聯合東印度公司帶來龐
大利益。但並非當時特產之一
(A)鹿皮 (B)稻米 (C)蔗糖 (D)香料
( )11. 小昱為自己的歷
史報找了
搭配明,從圖
中的訊判斷,
小昱的報告主題
最可能為何者?
(A)海商活動範圍圖 (B)華人分布地
(C)南島語族分布圖 (D)臺灣對外貿易圖
(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1999 年正式收回澳門結束澳門 400
多年的被殖民歷史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從哪一國家
手中收回澳門的主權?(A)英國B西班牙C日本
D)葡萄牙
( )13. 十七世紀初灣成為中國海商活動的主要範圍此時期
海商首領帶領民眾來到臺灣除了海上走私之外也從
事開墾工作。上文中提及的首領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鄭經 (B)郭懷一 (C)沈有容 (D)顏思齊
( )14. 十七世紀時荷蘭亞洲發展的情況下列敘述何者確?
(A)對待在臺灣的漢人相當寬容 (B)與西班牙因為徵稅問
題發生嚴重的衝突 (C)在大員(安平區)建商業市街 (D)
在日本鎖國時期仍可與日本合法貿易。
( )15. 鄭芝龍開始綿延數代的鄭家勢力不但在十七世紀的東
亞引領風騷還曾在臺灣建立鄭氏政權請問下列關於
鄭氏族的述,何者為「 (A)鄭芝龍與
父子政治立場一致,都堅定反對清帝國 (B)鄭芝龍在東
荷蘭
(C)17 世紀中期荷蘭人因明政權更替貿易遽衰 (D)
鄭成功金門廈門為根據地反清。
( )16. 育瑋泰雅族的一分子所以對自身族群的傳說起源與
神話很感興趣,常向族裡的長輩請益這方面的知識。請
問:列長輩所說內容何「是 (A)臺東縣鹿
鄉為我們族群的起源地 (B)我們的族群因洪水淹沒陸地
而向山上遷徙 (C)傳說我們祖先由南仁愛岩石中
誕生 (D)屏東縣滿州鄉的瑞穗部落是我們泰雅族聖地
( )17. 「……從傳說中反映出因為洪水淹沒家園導致他們的
族人向高山遷徙避難……洪水退去,族人再重返家園。
由上可知這應是指下列哪一族群 (A)泰雅
(B)布農族 (C)西拉雅族 (D)凱達格蘭族。
彰化縣立埔心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歷史科 第一次段 座號: 姓名:
2
( )18. 新航路發現後歐洲人陸續東來亞洲。其中葡萄牙人於
下列何處建立據點,展開在東亞的貿易與傳教? (A)
尼拉 (B)巴達維亞 (C)澳門 (D)長崎
( )19. 若用「郭懷一」作為歷史報告的主題主題名稱選擇下列
何者最合適 (A)率眾反抗荷人統治的領袖 (B)十七
世紀稱霸東亞的海商 (C)輔佐鄭氏政權的軍師 (D)建孔
廟、興文教,使漢人典章制度移入台灣。
( )20. 西元 1662 年,荷蘭撤離台灣後,轉而與哪個政權合作,
共同對抗鄭氏政權?(A 清帝國(B明帝國C)元
帝國D唐帝國。
( )21. 十六至十七世紀歐洲國家
派船隊到世界各地探險
國為治理臺灣針對經濟
列出如右重點根據內容
判斷提出的是下列哪個國
家? (A)英國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荷蘭
( )22. 台灣原住民族群都有「特有」的生活文化,下列敘述何者
為「非」?(A)飛魚祭是達悟族獨特的祭典B)阿美
族人口最多,以豐年祭歌舞有名(C)排灣族將祀壺信仰
象徵祖靈的存在(D)矮靈祭是賽夏族最神秘的祭典。
( )23. 鄭氏在臺時期軍隊在駐紮地屯墾農暇時則從事軍事訓
戰爭時可直接投入作戰請問鄭氏當時在臺灣實施
軍屯的主要原因下列何者 (A)解決糧食問題 (B)
口農產品以賺取利益 (C)發展走私貿易 (D)地方鬥嚴
重。
( )24. 不同時期的臺灣史前文化特色各有不同下列何者敘述
「卑南文化」的特色? (A)出土煉鐵作坊遺跡 (B)
土石板棺和陪葬玉器 (C)發現居住的洞穴和打製石器
(D)發現外來的玻璃手環
( )25. 古籍中的大員高砂等名稱,皆指臺灣,其中稱呼臺灣
住民族高砂的國家,應該是下列何者 (A)
(B)葡萄牙 (C)西班 (D)日本
( )26. 鄭氏為建立反清復明的新基地遂攻取臺灣鄭成功親自
率軍出征○○登陸最後成功驅離荷蘭人請問:
格中 (A)鹿 (B)鹿港 (C)雞籠
(D)淡水
( )27.
在臺北盆地被發
現,遺中挖掘出大
這個文化應指右
圖中的何者
(A) (B) (C) (D)丁。
( )28. 右圖是臺灣某個史
前文化遺址出土的
人獸形玉質耳飾,
如果想前往此玉器
出土的地點,應該
前往圖中的
處?
(A) (B) (C) (D)丁。
二、題組:16(每題 2)
()自宋代以來台灣即有漢人居住元代也曾設置巡檢司到了
十四世紀,明朝政府開始在沿海地區施行海禁政策,以致於
臺灣逐漸淪為海盜活動與走私的根據西元 1624 年荷蘭進
占臺灣,成為最先占領臺灣的歐洲國家,也建城作為政治中
心。而西班牙為了與荷蘭競爭,在西元 1626 年後陸續占領臺
並且在臺灣宣揚宗教信仰西元 1642 年荷蘭驅離西班牙
全力發展在臺灣的殖民事業。請回答下列問題
( )29. 荷蘭在臺時期以右圖中何處為根
據地,建立統治中心與商業市街?
(A) (B) (C) (D)丁。
( )30. 荷蘭人進占臺灣,不,西班
人也隨之入臺,與荷對峙長達十六
年。請問:西班牙人遭到荷蘭人驅
(A)西
(B)遭到荷、明聯軍夾攻 (C)因為日本鎖國政策影響,
日貿易受挫,駐軍減少 (D)宗教信仰不同,相攻擊。
( )31. 文中提及荷蘭進占臺灣後曾建城作為政治中這應該
(A)聖多明哥城 (B)熱蘭遮城
(C)聖薩爾瓦多城 (D)普羅民遮城。
( )32. 荷蘭與西班牙等歐洲國家於十七世紀開始陸續進占臺灣
地區並積極建設當時荷蘭與西班牙占領並建設臺灣的
主要目的為何? (A)將臺灣作為國際貿易轉運站 (B)
本國居民大量移居臺 (C)以臺灣為戰略基地欲與中國
相抗衡 (D)見臺灣居民生活水準落後,欲提升其水平。
() 凱凱的好朋友
喬治
,是一美國來交換學生凱凱為了
喬治知道臺灣歷史文在今年暑特別安史蹟
的實索,希望藉由蹟之,讓喬治更了解臺灣。請回
答下列問題:
( )33.凱凱帶著喬治從臺,首
來到甲站,在這個地方可能參觀哪
個新石器時代的遺跡?
(A)圓山文化
(B)卑南文化
(C)長濱文化
(D)十三行文化。
( )34. 承上題,凱凱喬治到達
查看資料後得知乙站這個地區曾經被歐洲國家占領
且築請問:最早是歐洲國家領此地? (A)
(B)西班牙 (C)日本 (D)英國
( )35. 為了見證歷史凱凱帶著喬治前往地的景點殘存的
城牆遺跡中,憑弔大員一帶在大航海時代的榮光。請問:
她們去的應該是下列哪個景點? (A)紅毛城 (B)赤崁樓
(C)安平古堡 (D)孔廟。
( )36. 在朋友的建議下凱凱帶著喬治前往丁地的天后宮由廟
中保存紀念碑碑文了解明朝將領逼退欲占領澎湖的荷
蘭人的那段歷史。請問:這位將領應是何人 (A)李旦
(B)沈有容 (C)顏思齊 (D)郭懷一
1.招募漢人,發展農業
2.發展國際貿易轉運站
3.開徵各種苛捐雜稅
3
一年級歷史 (第一次段考)答案
一、單題:84 分(每題 3分)
題號
答案
1-10
BDAAC BDDBD
11-20
CDDDA CBCAA
21-28
DCABD ABD
二、題組:16 分(每題 2 分)
題號
答案
29-36
CCBAA BCB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