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埔心國中 七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pdf
437.5 KB
3 頁
KNSH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一、單題:90(每題 3)
( B ) 1.有四位同學一起討論日治時期的治臺政策 ,下列何
為非?(A阿聖「為減少市場交易爭議統一度量
B)阿文:「為改善原住民生活,實施林野調查。」( C
阿軒「為利於殖民統治與人力資源運用施戶口調查
D「完成西部縱貫鐵解決南北往來之不便
( A ) 2.西元 1915 年在西來(今臺南巿)發生一起抗日事件。有
關此事件的敘下列何者正確? (A)此事件與宗教信仰
有關 (B)此事件又稱為林爽文事件 (C)此事件的領導者
永福 (D)此事件後,臺人持續以武裝行動來爭取
益。
( B ) 3.附圖是日治時期的宣傳海報
從海報上可以發現其中人物的
工作內容與人民生活息息相
關。
者? (A)台灣總督 (B)警察
(C)甲長 (D)保正。
( C ) 4.二次大戰後期,總督府在臺灣徵調部分自願原住民,組
「高砂義勇隊」為日本帝國效力利用原住民對叢
林氣候地形的熟悉派遣他們到何處作戰 (A)東南亞
(B)非洲 (C)美洲 (D)南洋
( A ) 5.臺灣有許多歷史建築,見證臺灣一路走來的軌跡下列
現今的建築物中,哪一棟為日治時期所留下的代表性歷史
建築? (A)國史館本部 (B)赤崁樓 (C)億載金城 (D)
自由廣場。
( D ) 6.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推動下列哪項措施,導致原住民
的生活空間受到剝奪與壓縮? (A)戶口調查 (B)統一
(C) 專賣制度 (D)地與林野調查。
( C ) 7.,在臺灣
獲得「糖業王國」的稱號。關於當時期臺灣製糖業的敘
述,下列何者正確? (A)當時仍採用古法製糖 (B)蔗園
種植面積逐漸縮小 (C)設置糖業試驗所培育新品
(D)蔗農獲利良多,生活日漸改善。
( D ) 8.有一首敘述某位人物的詩,其內容如下:「建壩艱難不計
嘉南農戶沐深為懷當日技師苦千古烏山像鑄銅
從詩中的內斷,位人是下 (A)曹興
(B)施世榜 (C)張達京 (D)八田與一
( D ) 9.小夫搭乘時光機回到日治時期的臺灣,打算體驗當時的
生活他不可能有下列哪種經歷? (A)打電報給日本的爸
(B)吃到美味的蓬萊米 (C)使用統一的貨幣購物 (D)
參觀臺中港擴建工程。
( B )10.一本記錄臺灣史的書籍,書中記載:臺灣在西 1935
年之後輕工業的生產指數快速增加造成這個現象的主
要原因,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 日月潭水力發電所
(B)縱貫鐵路的完成 (C)日本致力於推動工業的發展
(D)總督府積極發展軍需工業。
( A )11.西元 1897 年,日本政府公布《臺灣銀行法》,並於 1899
年設立臺灣第一家銀行,作為日本統治的主要官方金融機
關。當時家銀下列的前 (A)
兆豐銀行 (B)土地銀行 (C)臺灣銀行 (D)彰化銀行。
( C )12.臺灣原住民歷經不同的統治者,逐漸流失自己原有的
地及文化。關於日治時期原住民生活空間大幅減少的主要
原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原住民的土地被漢人收購
(B)總督府將大量漢人遷至山區 (C)原住民無法證明自己
土地的產權 (D)原住民將土地賣給日本財團以獲取暴利
( D )13.臺灣糖業博物館的前身,是日治時期臺灣製糖株式會
在臺所創設的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廠。如果想要實地參觀這
館,何處 (A)台南 (B)台北 (C)
臺中 (D)高雄
( B )14.日治初期,總督府對於臺灣山區採取「理蕃」政策,
原住民的生活產生衝擊。關於理蕃政策的措施,下列敘述
何者錯誤? (A)設置學校,教化原住民 (B)引進現代化
文明提升原住民生活改善經濟 (C)以鐵絲電網圍堵
原住民 (D)住民負擔沉重勞役。
( A )15.日月潭是臺灣著名的旅遊景點,除了觀光外,還兼具水
庫及發電的功日治時期總督府在此設立水力發電所
當時是為因應何種經濟政策而興建? (A)工業臺農業
南洋 (B)工業日本,農業臺灣 (C)工業南洋,農業臺灣
(D)工業臺灣,農業日本。
( C )16.舉凡監視公共集會、取締吸食鴉片、管理原住民部落、
,當時 OO
OO 參考哪本書?A
國姓爺鄭成功(B)台灣總督府檔案(C)熱蘭遮城日
D)台灣分類械鬥考
( A )17.圖敘述一位日治時期
農的感嘆。這位農民所感
(A
能自由買賣,被糖廠剝削
(B) (C)
量過多,外銷市場乏人問
(D)甘蔗種植面積太小。
( C )18.戶口調查是管理國家的重要措施之一,除了可以觀察境
內人口數量的變化外,還可以藉由分析各項資料,進一步
制定相關政策。臺灣最早是在何時進行第一次戶口調查?
(A)大航海時代 (B)清帝國時期 (C)日治時期 (D)戰後
臺灣時期。
( D )19.台灣總督府曾推廣國語家庭
政策,鼓勵臺人說國語(
等。這是實施下列哪個政策的
內容? (A)皇民化運動 (B)
理蕃政策 (C)保甲制度 (D)
工業台灣。
第一憨,
種甘蔗予
會社磅!
彰化縣立埔心國民中 108 學年度第二學期歷史科 一年級第一次段考 座號 姓名:
2
( B )20.清廷在「戰爭」失敗後,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內容
包括割讓臺灣及澎湖等地。臺灣官紳為了阻止日本接收,
成立臺灣民主文中「戰爭」所指為何 (A)一次
世界大戰 (B) (C)法戰爭 (D)二次世界
戰。
( A )21.附圖是西元 1896 年到 1906
年間臺灣的財政收入圖從圖
中可發現臺灣財政收入逐年
增加財政狀況的改善可能
下列哪個政策有密切關係?
(A) (B)
實施土地與原野調 (C)
行保甲制度 (D) 實施專賣制度。
( C )22.西元 1936 年,總督府成立「臺灣拓殖株式會社,也積
極推動工業發展。當時總督府一連串的政策推動,與下列
何者最為相關? (A)為了宣導耕種優良稻種 (B)解決臺
灣南北往來不便的問題 (C)建設臺灣作為前進南洋的
給基地 (D)了增加外資企業投資臺灣的意願。
( A )23.日治時期,總督府在臺灣進行多項
礎建設和經濟建設,其中包括右列的哪
些項目?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戊
(C)乙丙丁戊 (D)甲丙丁戊
( D )24.光要上臺報告歷史人物「丘逢甲」,
下列哪項內可能現在成光中? (A)
事農業改良的專家 (B)他是台灣民主國的義軍統領 (C)
他是興建程的程師 (D)他是期的
督。
( B )25.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推行許多基礎建設工作,包括戶
口、土地、林野調查等,而當時進行這些調查的主要目的
為何? (A)拓展臺灣對外貿易 (B)建立殖民統治的基礎
(C)建設臺灣為工業重鎮 (D)
活。
( C )26.附圖為某位知識分子在事件發生
於日記中寫下的內容表達
滿
此知識分子最有可能經歷哪個
(A)中日簽了馬關條約
(B)中法戰爭 (C) 牡丹社事件 (D)霧社事件。
( A )27.日治時期,總督府將特定的商品列為專賣,以獲得更
的收入這些特定的商品應為下列何者? (A)鴉片樟腦
(B)鴉片、茶葉 (C)樟腦、絲綢 (D)絲綢、茶葉
( D )28. 芳汝從圖書館借<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一書,此書對
於日本在臺的基礎建設有完整的介紹。依此判斷,芳汝在
書中應可看到下列何項敘述A整建基隆港和高雄港為
貨物進出門戶B建造八堡圳以擴大甘蔗和稻米的面積C
開始興建鐵路並完成台北到新竹段通車D設立台灣最早
的郵局和電報通訊系統
( B )29. 花蓮的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在日治時期原為臺灣東部
地區重要的林場,當時由官方負責管理,授權給民間的花
蓮港木材株式會社與臺灣興業株式會社進行伐木,而伐木
事業的興盛,吸引許多人遷入,形成聚落。上文所述與日
治時期哪項基礎建設較有關聯? (A)統一貨幣 (B)林野
調查 (C)交通建設 (D)地調查。
( A )30.1930 年代以來,總督府將經濟政策調整為「工業台灣,
農業南洋」 此次調整經濟政策的原因為何?(A)加速台
灣工業發展可吸引外國投資B把台灣當作進軍南洋的
跳板(C)台灣農業遭遇困境,所以轉向工業發展(D)台
灣資源豐沛,較適合工業發展。
二、題組:10(每題 2)
()107 10 月是某起抗日事件的八十八週年,該部落舉辦了祭
典追思活動在原住民族傳統歌舞中展開序幕,件領
者的聚在一起吟唱古調追思,場面莊嚴肅穆。回這起
抗日事件,是因原住民不滿總督府的壓迫,發起抗日
動,當時總督府出動軍警鎮壓,並使用大砲、飛機等武器,
造成原住民死傷慘重。戰後中華民國政府設立紀念碑,讓後代世
人追悼緬懷。請回答下列問題
( D )31.上述內容判斷,發動這起抗日事件的應是現今哪一個原
住民族?(A)西拉雅族 (B) 賽德克族 (C)卑南族 D)達悟
( D )32.上述事件的導火線是總督府壓迫原
住民族,其壓迫的行為者?
(A) 徵調原住民前往南洋作戰 (B)
掠奪山林資源 (C)
(D)受到「蕃地」警察的欺凌。
( C )33.該紀念碑應設置於附圖中的何處?
(A) (B) (C) (D)丁。
()請閱讀下列資料,並回答問題:
資料甲:農民經常為灌溉水源苦惱總是要看天吃飯
設施
嘉南大
圳,以解決農民的問題。
資料乙:有一天警察大人來敲門我們嚇了一跳以為
犯了什麼法大人叫我們不要緊張只是來做戶
口調查而已,叫我們據實以報就沒事。
資料丙:原本臺北到高雄要花費好多天的時間往來非常
不便自從西部縱貫鐵路完成後只要坐火車的
即使從基隆到高雄也不用花很長的時間了。
( C )34.上述資料發生的時間順序,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 B )35.關於上述資料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資料丙
是總督府交通建設的重點工 (B)料乙與「工業台灣,
農業南洋」的政策有關 (C)資料甲與「工業日本農業臺
灣」的政策有 (D)資料乙是為了建立詳實的人口資料,
有利於人力資源運用。
()整建港
()設立郵
()戶口調
()統一度量衡
()環島鐵路通車
我臺民之父母、妻子、
田廬、墳墓、家產、身
家性命,非喪於倭奴(
本人)之手喪於賊臣
李鴻章之手也。
3
一年級歷史答案
題號
答案
1-10
BABDA DCDDA
11-20
CCDBA BACAB
21-30
DCABB AAABB
31-35
BACBB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