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罰』的教育政策?(A)憲法(B)家庭暴力防治法(C)
教育基本法(D)國民教育法。
19. 根據「原住民族基本法」的規定,原住民族在一定的區
域內,依其傳統規範共同生活結合而成的團體,我們稱
為什麼?(A)原鄉(B)聚落(C)社區(D)部落。
20. 下列何者為負責原住民族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A)
內政部(B)文化部(C)原住民族委員會(D)社區
發展協會。
21. 司馬庫斯居民透過互助共生制度,打造原住民特色產業,
追求永續發展。此做法展現了下列何種精神?(A)社
區組織(B)部落重建(C)部落社區化(D)部落商
業化。
22. 由上文可知,泰雅族透過下列何項組織,形成部落的生
活中心,原住民的自治基礎?(A)文史工作室(B)
長老會議(C)部落發展協會(D)部落會議。
23. 下列何者是司馬庫斯部落族人陷入糾紛的主要原因?
(A)政府補助為公平分配給每個族人(B)族人對部
落發展方向意見分歧(C)年輕人到都市發展導致世代
衝突(D)珍貴巨木數量無法滿足族人需求。
24. 從上文可知,部落所堅持的「共營制度」與「有限度的
開發」兩大原則,主要是對土地抱持何種態度?(A)
寸土寸金,每一分土地都要發揮其經濟價值(B)土地
是共有的,必須使其永續發展(C)土地即商品,應適
當活化利用(D)土地是神聖的,不允許任何開發利用。
25. 從上文判斷,由於部落堅持兩大原則,因此如果你是政
府主管單位,可能需要在下列哪一方向下功夫?(A)
輔導部落產業發展,增加部落所得收入(B)大量砍伐
巨木,所得全歸部落所有(C)開放財團進駐部落,大
力推動經濟建設(D)強化原住民族自治,避免政府介
入。
26. 讓司馬庫斯部落得以成功發展的主要關鍵為何?(A)
部落居民的參與(B)堅定的原住民宗教信仰(C)政
府的支持與規劃(D)企業財團的贊助。
27. 許多原住民部落想跟隨司馬庫斯部落成功經營的腳步,
打造兼具觀光與文化傳承的優質原住民部落,可以尋求
下列哪一項政府資源的協助?(A)社區總體營造計畫
(B)原住民部落重建計劃(C)原住民部落活力計畫
(D)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教基金會。
28. 有關馬魯格的求學故事,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A)
馬魯格相信個人能在學校教育中發掘自我潛能(B)肯
亞是落後的國家,沒有學校(C)馬魯格年過 80 歲才上
學,是浪費國家資源(D)提醒人們學校教育沒有這麼
重要。
29. 上文畫線部分是馬魯格渴望求學的目的,請問下列何者
與馬魯格最為相似?(A)阿兩希望多參加學校的學生
自治會議,從中學習民主價值(B)麗子希望在學校找
到適合自己整理筆記的技巧,提升學習效率(C)中川
希望在學校找到和他一樣,對數學有熱忱的夥伴(D)
大原希望在學校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培育專業技術。
30. 馬魯格的故事,主要在倡導下列何種精神?(A)學生
自治(B)終身學習(C)多元智慧(D)創業精神。
31. 上文所述,美濃黃蝶祭的推廣,社區居民希望達成下列
何項願景?(A)鄉土藝術的提倡(B)街道景觀的美
化(C)古蹟維護與修繕(D)落實環境生態保護。
32. 美濃社區的居民,把社區的事當成自己家的事,對社區
產生休戚與共的認同感,自願為社區付出努力。請問上
述最符合社區構成的哪個要素?(A)居民(B)社區
意識(C)社區組織(D)社區教育。
33. 志工們組成美濃愛鄉協進會,帶領美濃居民從短期的反
水庫抗爭運動,到長期經營社區發展。請問這些志工們
的行為符合下列哪一個概念?(A)社區參與(B)社
區公約(C)社區意識(D)社區範圍。
34. 追求永續發展的社區所需考慮的面向「不包括」下列何
者?(A)生態環境(B)人口數量(C)經濟發展(D)
公共參與。
35. 「社區」與「部落」的組成要素不同,但兩者仍有許多
共同點,其中下列何者屬之?(A)都須政府主導,才
能改變社區樣貌(B)都有成立發展協會,維護社區文
化(C)都有共同的文化、價值觀,讓居民遵循(D)
都能團結居民,使居民擁有歸屬感。
(五)電影:『人生 80 才開始』(改編自真人真事)
年輕時的馬魯格是個「茅茅戰士」,他的妻小全死在英
國殖民兵手下,他自己也歷經八年在拘留營的殘酷歲月。
他深知,唯有學習才能帶來成長。2002 年肯亞政府推動「免
費教育政策」,84 歲的馬魯格拄著拐杖每天走兩小時的路
程,為自己爭取入學識字的機會。因為年紀太大了,申請
屢屢受阻,但他不放棄,這樣的舉動引起許多反對聲浪,「怎
麼可以把資源浪費在一個老人身上。」「這剝奪了我們孩子
的學習資源。」他的堅持,感動了學校老師,決定幫助他
入學。!
當記者訪問馬魯格:「上學的動機?」他說:「力量在
筆鋒,能夠自行閱讀、讓自己有能力清點自己的財產,非
常重要,這是結束貧窮的一種方法。」!
2009 年,馬魯格因胃癌過世,短短五年的求學生涯,
遺憾沒有唸到小學畢業,不過他到處演講,傳遞給眾人『活
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熱忱。在電影的最後,馬魯格說:「我
(四)司馬庫斯,位在新竹縣尖石鄉的泰雅族部落,位在
海拔最高的深山部落,因此被稱為『上帝的部落』。是全
台最晚通電之處(民國 68 年供電),道路也在民國 84 年
才鋪設完成,所以曾被稱為「黑暗部落」。!
民國 80 年發現巨木群景觀等觀光資源,當地政府與
財團紛紛來部落洽談,希望購買部落土地發展觀光。然而
部落頭目與教會長老不願賣地求財,奮力抵抗政府與財團
的進駐。!
守護了家園,卻陷入族人為了利益,相互競爭,惡性
搶客,不但破壞了司馬庫斯的生態環境,也破壞了族人的
情感。民國 91 年,頭目與部分教會長老透過部落會議,
推動「共營制度」,共同經營部落內的觀光資源,包括:
共同維護巨木群生態、共同修繕聯外道路、共同經營咖啡
廳及民宿,共享觀光資源與福利。成為目前台灣唯一實施
「共營制度」的原住民部落。也為了保護山林,堅持「有
限度的開發」,雖然這原則讓部落收入不優渥,但保留了
(六)『高雄美濃黃蝶祭』,始於反對水庫興建的一場生態
祭典。黃蝶翠谷位在美濃溪的源頭~雙溪谷地,日據時
期,日本人在此廣植鐵刀木,作為製作槍托及鐵道枕木的
樹材,卻意外引來銀紋淡黃蝶來產卵,造成大群黃蝶群舞
的奇景。!
然而 1992 年,行政院核定美濃水庫興建案,使得許
多投機的承租人,為領取政府高額補償金,紛紛砍伐鐵刀
木,改種高密度的果樹,破壞蝴蝶谷的生態。一群有志之
士,在地方仕紳與各界支持下,開始長達十年的「反水庫
運動」,並在 1994 年成立「美濃愛鄉協進會」,為號召青
年返鄉投入社區改革,守護水資源及生態環境,傳承社區
文化而努力。!
『黃蝶祭』是美濃鄉土運動的縮影,從反水庫出發,
到落實社區運動,從環境生態保護,擴及到農村發展、社
區學習、工藝保存、地景藝術及民謠文化等領域,成為最
重要的社區環境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