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伸港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76.37 KB
頁數
2
作者
jeqjoe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2-23,离现在 4 31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伸港國中 109 學年度1學期歷史科一年級三次段考試 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請同學
在每個題目之中,選一個「最合適」的答案並正確的劃卡
一、單一選擇題(90%)30 題,每題 3
1. ( )開港通商後臺灣對外貿易,因出口的商品而造就港
口興盛。以下港口與輸出品的搭配,何者有誤?
(A)淡水
-
茶葉 (B)打狗-樟腦 (C)安平
-
蔗糖 (D)
雞籠-茶葉。
2. ( )阿貴說:「我所屬的族群約占臺灣人口的六分之
一,先民來臺開墾時,多在偏僻的丘陵和山區,也
因此培養出刻苦耐勞的儉樸精神。」根據上述內容
判斷,他最可能屬於哪一族群? (A)客家人 (B)
外省人 (C)原住民 (D)閩南人
3. ( )清朝時期,臺灣民變迭起,其中發生於開港通商後
的是下列哪一場民變?(A)朱一貴事件 (B)林爽文
事件 (C)戴潮春事件 (D)郭懷一事件。
4. ( )阿偉哥是清康熙時期的泉州人,聽人家說臺灣未開
發的土地廣大、工作機會多,決定到臺灣打拼。他
來到臺灣,可能有怎樣的遭遇?(A)多數平原已被
開發,他只能依循法規前往深山進行開墾 (B)政府
主張土地國有,提供耕作工具與種子,使他的生活
迅速安定 (C)他申請攜家帶眷來臺,終於獲得政府
許可,一家在臺灣團聚 (D)開墾土地時,原有水源
不敷使用,他只好集資自行修築水圳
5. ( )18 世紀,因臺灣缺乏手工業,商人便以臺灣農產
品與大陸互通有無,而發展出「一府二鹿三艋舺」
三大城市;請問「剝皮寮老街」是哪一個城市的代
表市街?(A)臺南 (B)鹿港 (C)大稻埕 (D)艋舺
6. ( )臺灣為移民社會,早期由於政治、軍紀不良及社會
不安,時常會出現武力的衝突,若以清朝「朱一貴
事件」和「林爽文事件」為例,他們的歷史事件是
屬於下列何種性質? (A)官逼民反 (B)軍人叛變
(C)宗教衝突 (D)地方械鬥。
7. ( )西元 1853 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拚」事件,械鬥
失敗的下郊人士被迫自艋舺搬遷至大稻埕。請問:
文中的「郊拚」械鬥正確的原因是? (A)因治安
敗壞 (B)為了生存及商業利益的競爭 (C)與外商
洋行的商業競爭 (D)會黨起事所引發的叛亂。
8. ( )清光緒 12 年,為了制大嵙崁地區番社與掠
樟腦源,軍結合臺灣仕之力,以勢火力襲
擊泰族人爆發大嵙崁事,戰場涵新北市三
峽區桃園復興區一帶。問這跟清時期的何
種政有關(A)開山撫番 (B)劃界封山 (C)渡臺
禁令 (D)海禁政策
9. ( )康熙 23 年,清廷同意開放□□與廈門進行貿易,
此後臺灣各地生產的米穀,會先用牛車、小船載運
至□□,然後裝載於大船上運往廈門,□□成為當
時唯一與中國大陸進行商業貿易的港口。請問:□
□應填入哪一個地點較適當?(A)艋舺 (B)鹿港
(C)八里坌 (D)鹿耳門
10. ( )清朝統治時期,臺灣出現多條水利建設,有助於農
地的開發與利用。其中瑠公圳的修築,對臺北盆地
的開發貢獻極大。請問:西元 1740 年瑠公圳修建
完成後,應隸屬於哪一個行政區?(A)諸羅縣 (B)
彰化縣 (C)淡水廳 (D)噶瑪蘭廳
11. ( )清朝統治臺灣初期,對外貿易是以中國市場為重,
19 世紀中葉後,歐美市場卻成為臺灣茶的主要貿
易對象。請問原因為何? (A)中國市場規模較小
(B)兩岸貿易逐漸沒落 (C)臺灣被迫割讓給外國
(D)臺灣因為戰爭緣故開港通商。
12. ( )下表是臺灣開
港通商後進出
口值統計曲線
圖。請問:表
中哪一年開
始,反映出臺
灣對外貿易由
入超轉變為出超? (A)18681869 (B)1870
1874 (C)18781879 (D)18801884
13. ( )今臺南市赤崁樓前有放置乾隆時期的石碑,上面描
述著當時討平臺灣某一民變的功績,此事件是指哪
一史事?(A)郭懷一事件 (B)朱一貴事件 (C)林爽
文事件 (D)戴潮春事件。
14. ( )臺灣經歷先民的努力,從最初的旱田種植,到後來
的水田耕作,臺灣土地因此逐漸開發。從旱田到水
田的改變中,哪項建設最為重要?(A)水利建設
(B)港口建設 (C)道路建設 (D)官衙建設
15. ( )西元 1867 年,安平港正式開港,德記洋行率先在
臺南安平設立分行,作為在臺貿易根據地。請問這
是與哪一場戰役有關?(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16. ( )十八世紀,臺灣漢人張達京與平埔族人合作興建一
座水圳,這是指下列何者? (A)八堡圳 (B)曹公
(C)猫霧捒圳 (D)瑠公圳。
17. ( )李春生經營事業有成。他因為臺灣茶葉與煤油致
富,除了成功製銷標牌「Formosa Oolong Tea」的烏
龍茶到歐美市場,因而譽為「臺灣茶葉之父」外;
也因熟悉洋務與具備外語長才,深獲中國與外國官
方重視,在民間有「番勢李仔春」的稱號。請問:
像李春生這類熟悉對外貿易的人,往往具備下列何
種身分? (A)買辦 (B)舉人 (C)郊商 (D)長老
18. ( )一八六○年代以後,臺灣政治經濟重心逐漸由南部
轉移至北部,其主要原因為何?(A)南部米糖生產
下降,經濟蕭條,造成人口往北移動 (B)南部多颱
風與地層下陷,天災頻傳,迫使人口外移 (C)北部
移民來源複雜,經常發生變亂,必須駐兵鎮壓 (D)
北部發展茶與樟腦,外銷貿易成長,經濟發展快速
19. ( )這個地方製茶工房林立,茶葉產期,茶行必須雇用
許多女工,多則五、六十人,少則二、三十人,甚
至有漳、泉婦女來此短期工作,每日工資四、五錢
不等。請問:這個地方應是下列何地?(A)大稻埕
(B)艋舺 (C)安平 (D)打狗
20. ( )庭軒與同學聊天時發現同一個字或詞會有不同的讀
法,例如:「軟」在閩南話可念成「ㄋㄣˇ」或
【背面尚有試題】
2
「ㄖㄨㄟˇ」等,客家話則念成「ㄋㄩㄝˊ」。上
述多種讀法並存的現象,與下列何者的發展最有關
係? (A)荷蘭人曾來臺發展貿易 (B)清廷正在培養
外語人才 (C)臺灣原住民有許多族別 (D)清朝時渡
海來臺的人祖籍不同。
21. ( )西元 1865 年,傳教士與隨行牧師、信徒數人在
打狗登陸,往後數年於臺南、打狗一帶宣道行醫,
並積極學習閩南語,使求醫者日增;西元 1868
於臺南興建醫館,開啟臺灣西洋醫學的黎明期。請
問:傳教士應該是何人?(A)馬雅各 (B)馬偕
(C)蘭大衛 (D)甘為霖
22. ( )下列歷史報告資料:「當時,一群有相同血緣關係
的同姓者,為求聯誼團結,以他們第一代來臺的祖
先或其後代為祭祀對象,並由祖產中提撥部分資產
作為祭祀費用。」請問此報告的主題應為下列何
者?(A)平埔族群的祭典儀式 (B)荷蘭統治下的基
督教規範 (C)清朝統治時期的宗族組織 (D)清朝統
治時期的郊商組織
23. ( )開港通商後,臺灣生產的茶葉大量運銷歐 美等
國,造成何種影響?(A)外銷茶葉的郊商,因此成
為臺灣社會的領導階層 (B)促使臺灣東部大量開
發,與原住民族發生大規模衝突 (C)帶動中北部
城鎮的興起,臺灣的經濟重心漸轉移到北部 (D)
隨著安平港的開放,嘉南平原從此成為茶葉的主要
產地
24. ( )平埔族人原本沒有姓氏只有名字,乾隆 23 (西元
1758 ),清廷諭令:「平埔各族薙髮同時賜姓。
」當時賜給平埔族群的姓氏包括:潘、陳、劉、
戴、李、王等,實際上取用潘姓最多。請問:這項
政策的用意為何? (A)加速平埔族群漢化 (B)防止
改信基督教 (C)傳播漢人信仰 (D)開山撫番政策
25. ( )清朝統治臺灣後,陸續開放臺灣港口與中國大陸進
行航運、交易,鄰近這些港口的市街常因商品、人
口、財富的聚集而快速發展起來。下列何者即是當
時因靠近港口而發達的市街代表?(A)鹿港 (B)
(C)諸羅 (D)雞籠
26. ( )請參考右側的清代 臺灣產
業分布圖,茶葉、蔗糖、
樟腦的產地分別位於圖中
哪個區域?(A)甲、丙、乙
(B)丙、乙、甲 (C)乙、
甲、丙 (D)甲、乙、丙
27. ( )承上題,開港通商後,關
於臺灣主要外銷商品的敘
述,何者正確?(A)甲地所產商品是開港後最大宗
輸出品 (B)乙地所生產的商品出口歷史最為悠久
(C)丙地商品的產地主要分布於丘陵地區 (D)這些
輸出品主要經由郊商外銷到全球。
28. ( )畯愚是中興大學歷史系學生,欲撰寫「清領前期臺
灣的水利建設」的報告。其中有一個水圳標榜為
「清代灌溉規模最大的水圳」,請問是指?(A)
公圳 (B)八堡圳 (C)瑠公圳 (D)貓霧捒圳
29. ( )臺灣開港後,基督教長老教會對臺灣的影響很大,
下列何者是長老教會在臺灣的貢獻?(A)設立郵局
(B)興築縱貫鐵路(C)設立電報學堂 (D)設立醫院、
學校
30. ( ) 開港通商對臺灣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也對原住
民族群產生巨大的衝擊,除了西方宗教的傳入、對
原始山林的破壞等情況之外,清廷的「開山撫番」
行動,導致原住民族嚴重的死傷。下列哪一事件即
是清帝國時期的原漢衝突事件?(A)大肚王國事件
(B)郭懷一事件 (C)大港口事件 (D)牡丹社事件
二、 題組(10%)10 題,每題 1
()伸港國中一年15班正在製作一系列「臺灣古蹟巡禮」
專題海報,以豐富的圖片、生動的文字向同學介紹臺
灣在開港通商後的發展歷程。請問:
31.( )在「臺灣古蹟巡禮—貿易篇」的海報中,可以製作
下列哪個古蹟的報導?(A)英商德記洋行 (B)淡水紅
毛城 (C)臺南熱蘭遮城 (D)恆春古城門。
32.( )請問哪一項主題不適合放入開港通商的系列海報
中?(A)臺灣鐵道傳奇 (B)追溯一府二鹿三艋舺
(C)探訪八通關古道 (D)臺北府最後的遺跡—北門
33.( )海報也介紹淡水的牛津學堂女學堂,是傳教士為
臺灣興建的西式現代化學校;請問興建者是何人?
(A)馬雅各 (B)馬偕 (C)蘭大衛 (D)甘為霖
()漳州人楊過在清嘉慶20年渡海來臺灣,定居在今天的
宜蘭縣礁溪鄉,他和郭夫等六人合作努力開墾荒地,終
於富甲一方;後來他的子孫楊子敬順利進入當地的縣學
就讀,準備參加科舉考試,他們也常向原鄉神明祈求保
佑家族興旺,子孫功成名就…」
34.( )請問楊過來台當時可能看到下列那種現象? (A)
狗港口有外國傳教士傳教 (B)渡臺者都攜家帶眷
(C)羅漢腳械鬥廝殺 (D)外國洋行隨處可見
35.( )楊過來臺後,與同姓友人共同加入一個祭祀公會,
祭祀宋朝大將的楊業,大家每年繳交祭祀費用。請
問:他加入的宗族組織應是下列何者? (A)唐山
(B)開臺祖 (C)長老會 (D)天地會
36.( )由上文推測,楊過會祭祀的原鄉神明應該是? (A)
(B)關聖帝君 (C)開漳聖王 (D)三山國王
37.( )楊過家族定居的地方,在嘉慶年間隸屬於下列哪一
個行政區? (A)淡水廳 (B)噶瑪蘭廳 (C)卑南廳 (D)
彰化縣
38.( )楊過和郭夫等六人合作努力開墾屬於下列何種類型
的拓墾? (A)合資 (B)軍屯 (C)獨資 (D)租佃
39.( )楊子敬參加科舉考試終於考取進士,為楊家光宗耀
祖;他決定為楊過建祠紀念與祭祀,分出部分祖產
作為祭祀資金。請問楊家所建的宗祠屬於哪一種組
織?(A)唐山祖 (B)開臺祖 (C)行郊 (D)洋行
40.( )俗諺:「泉州人坐海口開店舖;漳州人落平陽收佃
租;客家人走山尾曝菜脯。」最能解釋上述族群分
布的主要原因為何? (A)選擇與原鄉相似環境 (B)
劃界封山的影響 (C)與原住民相處而演變的 (D)
族群械鬥後的結果。
【試題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