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永靖國民中學108學年度第一學期歷史科 第三次段考 一年級試卷
選擇題:每題 2.5 分,共 100 分 一年 班 座號: 姓名:
1. ( )清朝時期移民來台的漢人,因為資金不足無法開墾土地,通常他們可以用什麼方式來拓墾?
(A)向政府借貸 (B)向行郊申請補助 (C)眾人合資 (D)向原住民搶奪。
2. ( )清朝時期,漢人陸續來臺拓墾。請問漢人拓墾方向為何? (A)由南向北,由東向西 (B)由南向北,由西向東
(C)漫無方向,隨機拓墾 (D)由中央山脈向東、西兩方同時拓墾。
3. ( )請將清朝所興築的四大水圳,由南向北加以排列? (A)曹公圳、八堡圳、貓霧捒圳、瑠公圳 (B)八堡圳、曹公
圳、貓霧捒圳、瑠公圳 (C)瑠公圳、貓霧捒圳、八堡圳、曹公圳 (D)貓霧捒圳、曹公圳、八堡圳、瑠公圳。
4. ( )清朝時期臺灣行「郊」的出現,其性質類似下列何者? (A)政府機關 (B)宗教團體 (C)商人行會組織
(D)文教組織。
5. ( )「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話反映了清朝臺灣的何種狀態? (A)臺灣開發的先後順序 (B)臺灣官廳等級的高低
(C)臺灣原住民部落的繁榮程度 (D)臺灣的陸路交通要衝的重要性程度。
6. ( )請問區別米郊、糖郊的標準為何? (A)祖籍地 (B)貿易地點 (C)貿易量 (D)貿易商品。
7. ( )附圖是臺灣與中國大陸對渡港口示意圖。請問圖中乙港口應該是下列何者?
(A)鹿耳門 (B)廈門 (C)鹿港 (D)八里坌。
8. ( )清朝開港前,臺灣與中國間的貿易往來興盛,其進口貨品主要以下列何者為主? (A)稻米、蔗糖
(B)紡織品與藥材等民生用品 (C)火藥等武器 (D)鹿皮與盔甲。
9. ( )清朝時期,臺灣糖的主要產地在臺灣南部,大多由何地出口? (A)淡水 (B)鹿港 (C)打狗 (D)雞籠。
10. ( )清朝臺灣開港後,外國商人紛紛在通商口岸設立何種機構從事貿易? (A)行會 (B)洋行 (C)郊 (D)會館。
11. ( )臺灣開港後,經淡水出口的主要商品為何? (A)鹿皮、蔗糖 (B)茶、稻米 (C)稻米、鹿皮 (D)茶、樟腦。
12. ( )清朝臺灣開港後,茶葉取代糖成為首要的外銷產品,其顯示的意義為何? (A)臺灣糖產量銳減 (B)臺灣經濟重
心逐漸北移 (C)清廷重視北臺灣的政治地位,致力加以提升 (D)臺灣以外銷茶葉來換取軍用物資。
13. ( )清朝時期的分類械鬥,以閩、粵械鬥和漳、泉械鬥為多。由此可知臺灣早期的移民,多來自下列哪兩省?
(A)廣東、廣西 (B)廣東、福建 (C)福建、海南 (D)廣西、福建。
14. ( )(甲)土地公(乙)開漳聖王 (丙)媽祖(丁)百姓公,上述哪些是早期來臺移民所共同信仰?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5. ( )朱小緯於乾隆年間舉家從漳州來到臺南居住。請問下列何者為他們所祭拜的原鄉神明? (A)唐山祖 (B)開臺祖
(C)開漳聖王 (D)保生大帝。
16. ( )一群具有血緣關係的同姓者,以來臺第一代祖先作為祭祀對象,這種祭祀對象應是指下列何者? (A)開臺祖
(B)唐山祖 (C)媽祖 (D)土地公。
17. ( )一群未必具有血緣關係的同姓者,祭祀在中國的遠祖,這種祭祀對象是指何者? (A)開臺祖 (B)唐山祖
(C)媽祖 (D)土地公。
18. ( )清朝時期臺灣民間大規模的械鬥很多,其中以閩、粵械鬥與漳、泉械鬥較為頻繁。造成此種械鬥的原因為何?
(A)職業 (B)祖籍 (C)姓氏 (D)定居地點。
19. ( )清朝臺灣爆發在乾隆年間,為天地會秘密會黨起事,事件幾乎擴及全臺,清朝派出十餘萬大軍,歷時
14
個月才平
定。此為哪一事件? (A)朱一貴事件 (B)戴潮春事件 (C)林爽文事件 (D)郭懷一事件。
20. ( )臺灣開港通商後,西方傳教士紛紛來臺推廣基督教,為了深入人群,他們往往藉由哪一種方式來推廣傳教事業
? (A)經濟援助 (B)傳播科學新知 (C)提供休閒娛樂 (D)醫療及教育。
21. ( )「新樓醫院」的前身是哪一位傳教士在臺南市所建立的臺灣第一間西醫醫館? (A)馬偕 (B)馬雅各
(C)沈有容 (D)韋麻郎。
22. ( )清朝開港後,來台的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在臺灣有什麼樣的貢獻? (A)成立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
(B)挖掘土牛溝 (C)開設第一間西醫醫館 (D)用新港文編寫《聖經》。
【下頁還有試題,請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