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6.深圳是中國珠三角經濟圈中發展速度最快的都市之
一。請問:下列何者不是深圳發展的優勢?
(A)自古即為大型商港 (B)首波開放的經濟特區 (C)位
居沿海交通發達 (D)鄰近港澳發展機會多
( )17.下列有關長江三峽大壩水利工程的敘述,何者錯誤?
(A)為了解決中國東半部地區供電不穩定的問題而興建
(B)萬噸級的貨輪可直達西寧 (C)為全世界規模最大
水利工程(D)具備防洪、航運、發電、給水等綜合功能
( )18.請問:中國的沙塵暴多發生於下列哪段時間?
(A)春末夏初 (B)夏末秋初 (C)秋末冬初 (D)冬末春初
( )19.藏南縱谷因氣候較藏北高原來的暖濕,故可種植生長期
期較短的作物。請問:藏南縱谷以下列何種作為主要糧
食作物? (A)水稻 (B)青稞 (C)小麥 (D)小米
( )20.請問:下列中國哪個氣候區,雖然水資源總量有限,但
因人口稀少,帄均每人可得水資源反而為三大氣候區中
最高的?(A)高地氣候區(B)乾燥氣候區(C)季風氣候區
( )21.附圖(六)為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圖。請問:因蒸發旺盛,
加上過度灌溉,造成土壤產生鹽鹼化問題的地區主要在
圖中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圖(六)
( )22.中國有些地區農業收成次數年僅一穫,而有些地區全
年都是生長季,可達 2~3 穫。請問:影響區域與區域
之間農業收成次數多寡不一的主因為何?
(A)地形 (B)氣溫 (C)土壤 (D)降水量
( )23. 內蒙古高原東部,盛行放牧;而內蒙古高原西部,
卻多採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請問:影響此差異
的主因為何? (A)土壤沃度 (B)無霜期長短 (C)
降水多寡 (D)人口密度
( )24.請問:下列有關 2015 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政策
的相關敘述,何者有誤? (A)一帶是指絲綢之路經濟
帶 (B)一路是指 21 世紀海上絲路 (C)西安為絲綢
之路經濟帶的起點,以西安國際港務局作為貨物進出的
口岸 (D)一帶一路沿線上的國家最後通往美國
( )25.請問:下列有關現今中國對全球經濟影響的相關敘
述,何者有誤?(A)自改革開放後,進出口貿易額逐年
攀升 (B)為世界前三大貿易國 (C)為新興的消費市場
(D)在製造業的持續成長及積極進行國內大型公共建設
過程中,所需的原物料皆由本身國內的能源礦產供應
( )26.請問:下列有關各種經濟作物的敘述,何者錯誤?
(A) 茶:栽種於溫暖潮濕而排水良好的丘陵地 (B)棉
花:收成期需要雨水的纖維作物 (C)甘蔗:熱帶地區的
糖料作物 (D)甜菜:耐旱、耐寒的糖料作物
( )27.下列有關中國工業發展及交通建設的敘述,何者錯
誤? (A)煤、鐵、石油主要分布於南部區域,故南部以
重工業為主 (B)內蒙古自治區煤礦產量全國最高 (C)
目前已成為全球總營運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網 (D)過
去數十年來,第二級產業所占 GDP 一直領先,代表著工
業發展是中國近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
( )28.請問:下列有關中國各個地區的敘述,何者錯誤?
(A)深圳現今因工資低廉,成為許多企業前往設廠的首選
地區 (B)西藏地區日照強烈,適合發展太陽能發電
(C)新疆的克拉瑪依生產石油 (D)新疆的達坂城擁有亞
洲最大的風力發電廠
( )29.請問:下列哪個人類活動不是導致土地退化的主因?
(A) 過度灌溉 (B)過度放牧 (C)過度砍伐 (D)設置
防護林
( )30.附圖(七)為中國四大高原分布圖。請問:圖中哪個地
區因開發較早,森林覆蓋率低,土地缺乏植被保護且
黃土易受侵蝕,所以水土流失的問題最為嚴重?
(A)甲 (B)乙 (C)丙 (D)丁
圖(七)
( )31.中國南水北調的東線方案,因為華北地區冬季哪一地
理現象,導致河水無法順利透過京杭大運河輸送,影
響冬季調水量? (A)山脈東西走向 (B)河水含沙量
太高 (C)河水結冰 (D)年雨量變率大
( )32.配合長江三峽大壩水利工程的興建,中國於四川選擇
了一個都市,升格為第四個直轄市。請問:該都市為下
列何者? (A)重慶 (B)武漢 (C)拉薩 (D)西寧
※題組
◎附圖(八)為中國境內的農牧業活動分布圖,請根據圖中資料
回答下列問題:
圖(八)
( )33.圖中呈現出中國境內農、牧業活動的分布地區,請
根據其位置加以判斷,其農牧分界線最主要為下列何
者? (A)年雨量
500mm (B)年雨量750mm (C)
一月月均溫
0
℃ (D)七月月均溫1
0
℃
( )34.圖中呈現了水田區及旱田區。請問;在旱田區所種
植的主要糧食作物為下列何者?
(A)甜菜 (B)棉花 (C)小麥 (D)稻米
( )35.請問;劃分水田區和旱田區的分界線,具有下列哪
些特徵?(甲)年雨量
500mm
(乙) 年雨量
750mm
(丙)一月月均溫
0
℃ (丁)一月月均溫10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