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永靖國民中學108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歷史科第一次段考試卷
選擇題:每題 2.5 分,共 100 分 一年 班 座號: 姓名:
1. ( )附表一為史前時期三個階段的文化,如按照臺灣史前文化演進,其先後順序如何?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附表一
2. ( )大坌坑文化遺址,出土許多器物,下列何者是這些器物的重要特色? (A)玉器是主要陪葬品
(B)出土大量粗繩紋陶器 (C)貝塚遺跡 (D)出土煉鐵作坊遺址。
3. ( )代表臺灣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主要有下列哪幾處? (甲)長濱文化 (乙)十三行文化 (丙)卑南文化
(丁)圓山文化 (戊)大坌坑文化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乙丙戊 (D)丙丁戊。
4. ( )貝塚為該遺址最大的特色,它保存大量食用後的貝殼和獸骨、魚骨等。依貝塚所保存下來食物殘渣推測,這最可
能是下列哪個史前文化? (A)圓山文化 (B)卑南文化 (C)十三行文化 (D)大坌坑文化。
5. ( )長濱文化、卑南文化等史前文化,是以何種方式命名? (A)發現地的地點名稱 (B)出土器物的特色
(C)發現者的姓名 (D)發現地的地形景觀。
6. ( )考古學家將石器時代分為舊石器和新石器,主要的依據為何? (A)石器發現的先後 (B)石器形狀的大小
(C)石器製作方式的製作方式 (D)石器數量的多寡。
7. ( )清帝國時期,臺灣的原住民都被統治者分為「生番」和「熟番」,這種分類方法是根據下列何者?
(A)主要居住地區的分布 (B)是否有繳稅、服勞役 (C)移民來臺時間的早晚 (D)經濟活動的差異。
8. ( )日本統治臺灣以後,將臺灣的原住民族分為哪些種類? (A)高砂族與帄埔族 (B)生番與熟番
(C)帄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 (D)山地同胞與帄地同胞。
9. ( )南島語族的分布範圍極廣,散布在太帄洋和印度洋上的諸島嶼。該語族分布的最北端是何處?
(A)復活節島 (B)紐西蘭 (C)臺灣 (D)日本。
10. ( )西元1602年,此一機構成立,它不僅擁有巨大資本和各種特權,還獨占海上貿易,並且可用國家名義設置軍隊,
對外宣戰,此外尚可任命官吏統治其殖民地,其亞洲總部設於今日印尼雅加達。擁有如此權力的機關,為下列何
國所設立? (A)英國 (B)荷蘭 (C)西班牙 (D)葡萄牙。
11. ( )請問十七世紀縱橫東亞的海商集團,代表性的人物為誰? (A)沈有容 (B)郭懷一 (C)康熙皇帝 (D)鄭芝龍。
12. ( )西元2017年世大運閉幕典禮上,臺北市長致詞提到:「美麗島福爾摩沙,將繼續帶著海洋子民的勇氣與開放的胸
襟,勇敢的航向全世界!」請問「福爾摩沙」一詞源自於下列何者對臺灣的稱呼?
(A)中國人 (B)日本人 (C)歐洲人 (D)原住民族。
13. ( )十六世紀之後,歐洲人紛紛來到東亞與中國建立貿易。請問當時西班牙與中國的貿易根據地為何處?
(A)馬尼拉 (B)澳門 (C)新加坡 (D)巴達維亞。
14. ( )十六、七世紀,葡萄牙人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占得一席之地,當時葡萄牙以何處作為與中國的貿易根據地?
(A)廣州 (B)廈門 (C)澳門 (D)金門。
15. ( )十七世紀中期,日本開始實行鎖國政策,下令禁止人民到海外貿易,且只准許哪兩地的人民到日本進行貿易?
(A)中國人、英國人 (B中國人、西班牙人 (C)中國人、荷蘭人 (D)英國人、葡萄牙人。
16. ( )十六至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臺灣能夠成功扮演東亞國際貿易的中繼站角色,和下列何者最有關聯?
(A)物產充足、土壤肥沃 (B)地理位置優越 (C)氣候溫暖、溼潤 (D)文化豐富多元。
17. ( )荷蘭人最後在西元1662年被何人擊敗才退出臺灣? (A)韋麻郎 (B)沈有容 (C)郭懷一 (D)鄭成功。
18. ( )荷蘭人占領臺灣之後,從中國大陸招募大批漢人來臺開墾的原因為何?
(A)增高農業生產力 (B)給予漢人土地以籠絡漢人民心 (C)欲拓展與中國大陸、日本等國的貿易市場
(D)藉漢人的典章制度同化原住民。
19. ( )荷蘭人在臺時期,由於荷蘭人對漢人的管制非常嚴格,因此經常發生漢人的反抗事件。當時以何人發起的抗爭事
件規模最大? (A)顏思齊 (B)鄭芝龍 (C)郭懷一 (D)沈有容。
20. ( )荷蘭人在臺時期臺灣某種動物數量頗多,成為原住民主要的獵物之一,提供了充分的動物性蛋白質,其毛皮也成
為貿易商品。請問這是指哪種動物? (A)臺灣獼猴 (B)臺灣黑熊 (C)石虎 (D)梅花鹿。
21. ( )鄭氏治臺歷經三代,其政權繼承順序為何? (A)鄭芝龍→鄭成功→鄭經 (B)鄭成功→鄭芝龍→鄭克塽
(C)鄭經→鄭芝龍→鄭克塽 (D)鄭成功→鄭經→鄭克塽。
22. ( )鄭經死後,臺灣的鄭氏政權發生內鬥。值此之際,清廷派何人征討臺灣? (A)鄭成功 (B)陳永華 (C)沈有容
(D)施琅。
23. ( )(甲)鄭成功圍攻荷蘭人 (乙)西班牙人占領台灣北部 (丙)荷蘭人占領臺灣南部 (丁)鄭克塽降清。
上列史事的先後順序應該為何? (A)甲丁丙乙 (B)乙丙丁甲 (C)乙丁丙甲 (D)丙乙甲丁。
24. ( )鄭成功率兵攻打臺灣,自何處登陸? (A)澎湖 (B)鹿耳門 (C)金門 (D)廈門。
25. (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不久即病死,因此鄭氏政權時期的政教建設,大都是在鄭經時期完成。鄭經時期的建設,最
主要是在何人的輔佐推動下完成? (A)沈有容 (B)郭懷一 (C)陳永華 (D)鄭成功。
【下頁還有試題,請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