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2
「楚漢相爭」中的楚 漢,指的是歷史上哪二人的相爭?(A)黃帝、蚩尤(B) 堯、舜 (C) 項羽、劉邦 (D) 王莽、張角
( )23
若想更清楚了解這一段歷史,應該可以翻閱下列何書? (A) 三國演義 (B)史記 (C)後漢書 (D)傷寒雜病論
( )24
楚 漢相爭結束後建立新的王朝,即中國史上的哪個朝代? (A)周朝 (B)秦朝 (C)東漢 (D) 西漢
( )25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雖然沒有達成使命,但影響重大。請問: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為何?(A)漢武帝
愛好西域的藝術品 (B) 促成東西文化的往來交流 (C) 聯絡西域國家合攻北方外患 (D) 為開拓絲織品外銷之路
( )26
張騫出使西域後,對中國文化的發展造成以下何種影響? (A)絲路交通中斷 (B) 促進東西貿易與文化交流 (C)
西域諸國對漢朝稱臣納貢 (D) 徹底擊敗匈奴
( )27
甲:國家一切的施政都依循法律的規範,凡是私自藏書者,絕不寬貸。乙:適逢兵亂平息,國家將與民休息,減低
賦稅與對外戰爭。丙:人民有機會受教育,各派學說百家爭鳴。丁:國家現今強調儒家學術,使五經成為最重要的
經典。請問中國從東周到漢代的學術思想演變過程,其先後次序應該為何?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丁乙
甲丙 (D)丙甲乙丁
※28-31題,請從右方人物選項,選出下列歷史上重要成就與貢獻者的正確配對。
( )28
發明「地動儀」用來測知地震的方位。
( )29
以麻醉及外科手術聞名於當時。
( )30
改良造紙技術,使知識的流通更為便利。
( )31
撰寫傷寒雜病論一書,被尊為「醫聖」。
( )32 天干地支記年記日法和祭拜祖先的習俗,始於何時? (A)燧人氏 (B)黃帝 (C)夏朝 (D) 商朝。
( )33 附圖是各種器物開始在人類生活中出現的過程:對照歷史發展,圖中(丁)最可能是屬於下列哪一時代?
(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 (C)神農氏時代 (D)戰國時代。
( )34「士之子恆為士,工之子恆為工,商之子恆為商,農之子恆為農。」這種現象最可能存在於哪一個時代? (A)
西周 (B)東周 (C)秦朝 (D) 漢朝。
( )35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朝代,朝代的滅亡往往與內政腐敗有關。請問附圖中這位皇帝所面臨的處境,應與下列何事
有關? (A)秦滅六國 (B) 東漢衰亡 (C)王莽篡漢 (D) 楚漢相爭。
( )36「萬丈高樓平地起,英雄何論出身低。」只要有才能,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也可能當上「布衣卿相」。這種情
況最可能發生在以下哪一朝代? (A)商代 (B)西周 (C)東周 (D)夏代。
( )37 臺灣歷史上菸酒公賣局從日治時期開始,就長期掌控菸酒的製造與配銷,直到近年來才逐步民營化,轉為臺灣
菸酒公司。請問:中國歷史上哪一位統治者在位時為了擴充稅收,也曾有過類似的專賣事業? (A)周武王 (B)
秦始皇 (C) 漢高祖 (D)漢武帝。
( )38 中國遠古時代有許多歷代口耳相傳的歷史傳說,仔細釐清以下所述,其中何者正確? (A) 傳說神農氏教人耕
種 (B)相傳黃帝曾教人畜養家畜 (C) 相傳伏羲氏教人鑽木取火 (D)燧人氏是華人共同祖先。
( )39 鹿港天后宮有一塊「恩霑海國」的匾額,是「乾隆」時期來台平定林爽文事件的福康安所獻,也有「日本大正」
字樣的石柱。請問:「乾隆」、「大正」都是帝王年號,請問哪位帝王最早開始用年號? (A)商紂王 (B)周武王
(C)秦始皇 (D)漢武帝。
( )40 中國歷史上把定都長安的漢朝稱為西漢;以洛陽為都城的漢朝則為東漢。請問:西漢與東漢在政治上有何共同
的特色? (A)外戚干政 (B)群雄割據 (C)宦官亂政 (D)無為而治。
( )41 電影「神鬼傳奇
3」是描寫探險家瑞克千里迢迢跑到中國尋寶,卻遇到復活的皇帝帶領不死的兵馬俑,企圖重
建帝國。請問兵馬俑是出自下列哪一位帝王陵墓的文物?(A)秦始皇 (B)漢高祖 (C)漢武帝 (D)東漢光武帝。
( )42 至聖先師孔子非常推崇周公,周公為周朝做了不少作為,但不包括下列何事? (A)平定管蔡之亂 (B)制定禮
樂制度 (C)營建東都雒邑 (D)重用有才能的平民。
( )43「西元
1899
年,金石學家王懿榮在北京發現中藥店販售的龍骨上刻有文字,認為龍骨應屬古文物,於是開始重
金收購。在王懿榮死後,劉鶚向其家族收購這些龍骨,並將此文物編成六冊的《鐵雲藏龜》……。」上文中的敘
述應該是在說哪一考古遺址的發現? (A)二里頭文化 (B)殷墟文化 (C)兵馬俑發現地 (D)山頂洞人遺址。
( )44 東漢末年,規模最大的民變黃巾之亂的首腦人物是誰? (A)張衡 (B)張機 (C)張角 (D)張騫。
( )45 某學者指出,西元前
2
世紀是值得紀念的,因為西漢君王的一項詔令,使得比較完備的仕進途徑得以形成,並
影響中國日後的選官制度。這裡所謂「比較完備的仕進途徑」是指下列何者? (A) 科舉制度 (B) 養士風氣
(C) 察舉制度 (D)官位世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