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11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二次段考 七年級自然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 單選題:70 % (每題 2分)
1. ( ) 媺美將校園中的昆蟲進行分類,其結果如右圖及附表,則媺美利用哪
一個分類依據將甲蟲與乙蟲分開? (A)外形為橢圓形或是圓形
(B)觸角是線狀或是羽毛狀 (C)斑點的有無 (D)斑點是圓形斑點或橢
圓斑點。
2. ( ) 地球上的生物,在經過漫長時間的環境變化後,致使生物也不斷改變
的過程,稱之為演化。那麼,下列何者不屬於演化? (A)現代馬的腳趾數比古代馬少
(B)長頸鹿的脖子越來越長 (C)魚類演變成兩生類 (D)毛毛蟲變成蝴蝶。
3. ( ) 關於裸子植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蘇鐵會開花 (B)松子是松樹的果實 (C)雲杉的雌毬果內有
胚珠,成熟後會隨風落在花粉粒上,受精發育成種子 (D)柏樹的毬果有雌雄之分,雌毬果較大。
4. ( ) 種子植物因為具有下列哪項特徵,所以分布範圍比蕨類植物廣,並且稱霸現今植物界?
(A)具有維管束,能有效率的運送氧氣和養分 (B)不需以水為媒介完成生殖作用,並以種子繁殖後
代 (C)葉片表面特化出角質層,能防止水分過度散失 (D)具有根、莖、葉的構造。
5. ( ) 哪些是化石?(甲)水晶;(乙)恐龍蛋;(丙)恐龍的腳印;(丁)海邊撿到的貝殼。 (A)甲丁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6. ( ) 下列有關「種」的敘述,何者正確?甲.種是生物分類階層上最小的單位;乙.同種的雌雄個體可以
互相交配產下具生殖能力的後代;丙.不同種的個體即使用人工方法達到交配之目的,其後代仍沒
有生殖能力;丁.牧羊犬和狐狸犬在分類上是不同種的生物。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7. ( ) 如右表,阿康將動物園裡的動物做了一張簡單的分類檢索表,則 B條件應
為何? (A)是否具有鱗片與骨板 (B)內骨骼或外骨骼
(C)脊椎骨的有無 (D)體溫是否為恆定。
8. ( ) 下列敘述哪些為「松樹」和「蒲公英」的共同點?甲.靠風力傳播種子;
乙.以花瓣吸引昆蟲;丙.具有維管束;丁.可形成果實;戊.以花粉管受精。
(A)甲乙丙 (B)乙丙戊 (C)甲丙戊 (D)甲丁戊。
9. ( ) 下列何者是甲蟲與螃蟹的共同特徵? (A)都是水生 (B)都是內溫動物 (C)都是六隻腳
(D)都有外骨骼。
10.( ) 下列四種動物的胚胎發育過程中,何者沒有臍帶的形成? (A)針鼴 (B)海豚
(C)人 (D)駱駝。
11.( ) 甲、乙、丙、丁、戊是屬於同一目之 5種生物,右圖表示它們的分類階層。下列
敘述何者有誤? (A)甲丙親緣關係較甲乙近 (B)乙丁不同綱
(C)戊與丁在 7個階層中有 5個相同 (D)甲丙的屬名相同。
12.( ) 沛沛自花市買了一把百合花,則百合應具有附表中的哪些特徵?
(A)1b、2b、3b (B)1b、2a、3b (C)1a、2a、3a (D)1a、2b、3a。
13.( ) 小威在阿里山上遊玩時,無意中發現數量可觀的貝殼化石,經老師確定為
三百萬年前的化石後,小威做了以下判斷,請問哪一敘述錯誤?
(A)阿里山以前可能在海底 (B)阿里山可能曾經經歷地殼變動
(C)阿里山的地層年代非常久遠 (D)過去的貝類生物是生活在陸地上。
14.( ) 右圖是某類生物的三種不同形態,由左到右依序為桿狀、球
狀、螺旋狀,則該生物可能是下列何者?
(A)細菌 (B)真菌 (C)病毒 (D)矽藻。
15.( ) 科學家已經為 100 萬種以上的生物命名,而昆蟲占了 90%以
上,所以昆蟲的物種是非常龐大的一群,請問下列有關昆蟲的
敘述何者不正確? (A)昆蟲具有外骨骼,所以有些昆蟲需要定期蛻去舊的外骨骼以利生長
(B)蠶蛾成長為成蟲的過程中,會經過蛹期,為完全變態 (C)蜘蛛屬於昆蟲,有 4對步足且不具翅
膀 (D)蟋蟀在成長為成蟲的過程中,不需要經過蛹期,為不完全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