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七年級自然科試卷 
班級: 座號:  姓名:__________ 
一、單選題:(每個答案 2分,共 80 分) 
1. ( )實驗中各種會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稱為變因,實驗時能操縱幾個「操縱變因」?  (A)1 個  (B)2 個   
(C)3 個  (D)不限。 
2. ( )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若要使細胞染色,便於觀察,應使用種液體?  (A)清水 (B)本氏液 (C)葡萄糖液 
(D)亞甲藍液。 
3. ( )曉暉觀察生物細胞,做了下列的判斷,請問哪一項是錯誤的?  (A)形狀完整並且具有小而多個液泡者,
可能為動物細胞 (B)在細胞質中有綠色顆粒者,可能為植物細胞  (C)具有較黑的輪廓,而缺乏細胞特殊
構造者,可能為氣泡  (D)構造不規則也不會運動者,可能為植物細胞。 
4. ( )綠色植物細胞內的構造有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葉綠體、細胞壁、粒線體和液泡,其中有幾項是一
般動物細胞中所沒有的? (A)2 項  (B)3 項  (C)4 項  (D)5 項。 
5. ( )試問下列何者原理為滲透作用?  (A)中秋烤肉,一家烤肉萬家香  (B)水中滴入一滴紅墨水,隨即整杯
水均變成紅色  (C)紅血球放入濃食鹽水中會萎縮  (D)在操場上聽到遠方同學的呼喊。 
6. ( )文文以顯微鏡觀察口腔皮膜細胞時的正確操作順序為下列何者?甲.使用低倍物鏡觀察;乙.使用高倍物
鏡觀察;丙.用牙籤刮取口腔皮膜細胞,與載玻片上之滴亞甲藍液混合均勻;丁.轉動粗或細調節輪;戊.
在載玻片上滴亞甲藍液;己.僅轉動細調節輪。 (A)乙丁戊丙己甲  (B)甲丁戊己丙乙  (C)戊丙甲丁乙己   
(D)乙丙戊丁甲己。 
7. ( )已知植物細胞代謝後會產生代謝廢物草酸,若祖原想觀察植物細胞的草酸,則他在何處較容易觀察到? 
(A)細胞壁與細胞膜之間  (B)細胞核內  (C)細胞質內  (D)液泡內。 
8. ( )下列何者屬於生命現象? (A)台灣欒樹開花 (B)一家烤肉萬家香 (C)稻穗在風中搖曳 (D)形成鐘乳石。 
9. ( )探討生活中的科學現象時,常可依序用「觀察→提出問題
→提出假設性的答案→設計與進行實驗」的步驟來得到結
論。小琳要研究渦蟲的行為,列出了甲、乙、丙、丁四個
敘述,如附表所示。若以上述探討科學現象的步驟排列
甲、乙、丙、丁,下列何者正確? (A)乙→丁→丙→甲  
(B)乙→甲→丙→丁 (C)丁→乙→甲→丙  (D)丁→甲→乙→丙。 
10. ( )在地球上,何處較容易發現生物的蹤跡? (A)日光充足,溫暖有水的地方 (B)炎熱、乾燥的沙漠 
(C)缺乏光線、壓力大的深海 (D)空氣稀薄、溫度低的高山。 
11. ( )明莉買了一包洋芋片,包裝上標示「每包含碳水化合物 10 公克」,試問「碳水化合物」是屬於哪一類的
養分?  (A)脂質  (B)維生素 (C)蛋白質  (D)醣類。 
12. ( )下述的各種養分,不能經由人體消化產生能量的有哪幾種?甲.醣類;乙.維生素;丙.脂質;丁.水.; 
戊.蛋白質;己.礦物質;庚.纖維素。  (A)甲丙戊  (B)乙丁己  (C)乙丁己庚  (D)丙丁己。 
13. ( )下圖甲、乙、丙為目鏡;P、Q、R為物鏡,若要觀察會移動的小生物,哪種放大倍率的組合,目標最容
易跑出視野?(A)甲 × P (B)乙 × Q  (C)丙 × R  (D)甲 × R。 
 
14. ( )用下列何種方法可測定食物所能提供能量的多寡? (A)秤出食物的重量  (B)測出食物的體積 
(C)測出食物內所含的養分種類與質量  (D)將食物丟入水中,測量水上升的溫度。 
15. ( )將金原子、火星、紅血球、太陽系依照直徑長短標示於附圖中的直徑尺度示意圖。圖中越靠近數線左端
的物質,直徑越短;越靠近數線右端的物質,直徑越長,
則下列四項甲、乙、丙、丁的對應方式,何者最合理? 
(A)甲─金原子,乙─紅血球,丙─太陽系,丁─火星 
(B)甲─金原子,乙─紅血球,丙─火星,丁─太陽系 
(C)甲─紅血球,乙─金原子,丙─火星,丁─太陽系 
(D)甲─紅血球,乙─金原子,丙─太陽系,丁─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