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91.4 KB
頁數
4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7-27,离现在 4 9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七年級自然科試卷
班級: 座號: 姓名:__________
一、單選題:(每個答案 2分,共 80 )
1. )水分因為濃度差異而擴散通過細胞膜的現象稱為什麼作用 (A)蒸散作用 (B)呼吸作用 (C)滲透作用
(D)擴散作用。
2. )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若要使細胞染色,便於觀察,應使用種液體? (A)清水 (B)本氏液 (C)葡萄糖液
(D)亞甲藍液。
3. 植物的器官依照功能區分為兩大類下列何者為營養器官?(A)蓮藕 (B)西瓜 (C)花生 (D)花。
4. )如下圖所示,阿鳳測量花盆高度為 30 公分,樹的影子長度為花盆影子長度的 10 倍,請問樹大約多高?
(A)200公分 (B)300 公分 (C)400 公分 (D)600 公分
5. )下列何者不是孕育地球生命的有利條件? (A)適宜的大氣 (B)充足的陽光 (C)大量的金屬礦藏
(D)存在液態水
6. )將紅血球放在哪一種溶液中,可看到雙凹圓盤狀的外形特徵? (A)濃糖水 (B)生理食鹽水 (C)清水
(D)海水。
7. 叮叮用顯微鏡觀察完細胞後,發現不小心把鏡頭髒了,她應該使用何種東西擦拭乾淨? (A)房紙巾
(B)面紙 (C)手帕 (D)拭鏡紙。
8. )校園裡的樟樹生物體組成缺乏哪一層次?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器官系統。
9. 關於生物圈的敘何者正確? (A)物圈中只有生物 (B)生物圈只包含了陸域和水域的部 (C)範圍是
海平面上下各約一萬公尺 (D)若把地球比喻成一顆蘋果,生物圈的範圍相當於我們吃的果肉。
10. )用複式顯微鏡在 100 的放大倍率下觀察某種生物,視野被此種生物的部份構造完全占滿。若想進一步
觀察此生物的完整樣貌,應使用下列哪一種目鏡及物鏡的組合? (A)目鏡 10X、物鏡 4X
(B)目鏡 10X、物鏡 40X (C)目鏡 15X、物鏡 10X (D)目鏡 15X、物鏡 40X
11. )關於複式顯微鏡與解剖顯微鏡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選項
複式顯微鏡
解剖顯微鏡
(A)
需觀察不透光的物體
只能觀察透光的玻片標本
(B)
可觀察到水中的孑孓
可觀察葉片的葉脈紋路
(C)
觀察到的影像與實際標本方向相同
觀察到的影像與實際標本方向上下左右相反
(D)
目鏡越長,放大倍率越高
目鏡通常有眼焦調整器,可讓兩眼視野合一
12. )在地球上,何處較容易發現生物的蹤跡? (A)光充足,溫暖有水的地方 (B)炎熱、乾燥的沙漠
(C)缺乏光線、壓力大的深海 (D)空氣稀薄、溫度低的高山。
13. 台灣某科學機構正在研發抗病毒疫苗將疫苗注射進入實驗白鼠體內藉此測驗小白鼠抵抗病毒的效果
這個過程屬於科學方法中的哪一步驟 (A)觀察 (B)提出問題 (C)假設 (D)實驗。
14. )下列何者可以表現出生長、繁殖、感應、代謝等生命現象 (A)尚未開花的百合 (B)香噴噴的烤雞腿
(C)大賣場包裝好的白米 (D)山洞里的鐘乳石。
15. )下圖甲、乙、丙為目鏡;PQR為物鏡,若要觀察會移動的小生物,哪種放大倍率的組合,目標最容
易跑出視野?(A) × P (B) × Q (C) × R (D) × R
16. )如果地球的大氣消失,下列哪一情形可能會發生? (A)隕石直接撞擊地表的機會增加 (B)暴雨淹沒陸地
(C)充分隔絕紫外線照射地表 (D)不再有白天黑夜的差別。
17. )下列哪種生物,需要靠細胞間的分工合作,才能表現所有的生命現象? (A)藍綠藻 (B)變形蟲
(C)螞蟻 (D)細菌。
2
18. )關於細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最早發現的細胞是利用解剖顯微鏡觀察到的 (B)細胞大多很微
小,一般若要度量細胞的大小時,使用微米(μm)單位較為合適 (C)世上最大的細胞是人類的神經細胞
(D)世上最長的細胞是鴕鳥的卵黃。
19. 阿文發現在製作 Q梅的時候,要先加鹽輕輕搓揉青梅並醃漬,這個步驟會使原本質地硬且脆的青梅發生
軟化的現象。請問,若由細胞的層次上解釋,這是因為青梅細胞發生了什麼變化? (A)胞吸收大量水
分而脹破 (B)細胞失去大量水分而發生細胞壁與細胞膜分離的現象 (C)有大量細胞的細胞壁被破壞分解
(D)液胞吸收了大量的鹽巴而膨脹
20. )在載玻片上寫「dpb」後,放在複式顯微鏡下觀察,看到的影像應為下列何者?(不計放大倍率)
(A)dpb (B)qbd (C)qpb (D)qdp
21. )依下圖所示,若將細菌放大到人的大小,則人相當於是下列何者的大小?請選出最接近的比例。
(A)一隻 10 公尺長的大王魷魚 (B)短跑 100 公尺的距離 (C)一座 1公里長的隧道 (D)北京到上海 1000
公里的直線距離
22. 巧巧在實驗室利用顯微鏡觀察口腔皮膜細胞,她應該使用何種方法取得口腔皮膜細胞較適合
(A)用牙籤輕刮口腔兩側皮膜 (B)用手指輕刮牙齒表面 (C)直接吐唾液到玻片上 (D)用藥勺輕摳舌頭。
23. 關於不同細胞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洋蔥表皮細胞不需染色,就可以清楚看到葉綠體
(B)葉子下表皮的保衛細胞形狀扁平,排列緊密 (C)人類口腔皮膜細胞經染色後,可清楚的看到細胞核
(D)葉子下表皮的表皮細胞呈半月形,兩兩成對。
24. )這是國中生涯的第一次段考,天天非常緊張,進行考試時,他的心跳加速、手腳發抖、直冒冷汗,請問
前述行為表現出哪一種生命現象?(A)感應 (B)生長 (C)代謝 (D)殖。
25. )關於實驗室的安全守則,下列何者正確? (A)應維持酒精燈瓶內酒精量在 1/32/3 之間,不足時以漏
斗添加 (B)若要熄滅燃燒中的酒精燈,可用口吹熄 (C)使用滴管吸取液體時,為防止液體滴出應將滴
倒立 (D)應該直接使用量筒配置藥品並加熱。
26. )關於細胞學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許旺及許萊登提出:動、植物細胞所有的構造都相同
(B)主要內容為:細胞是生物體構造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C)是虎克觀察軟木塞細胞後提出的學說
(D)菲可補充說明:細胞膜是由脂質組成,中間鑲嵌蛋白質通道
27. 小汪作完實驗後描述並記錄所看到細胞的形狀及功能,做成下表,但卻不小心搞混了,請問下列哪一個
紀錄才是正確的
紀錄
細胞名稱
形態
功能
(A)
口腔皮膜細胞
長管狀
運送氧氣
(B)
神經細胞
有許多細長突起
傳遞訊息
(C)
紅血球細胞
扁平不規則狀
收縮以運動
(D)
肌肉細胞
雙凹圓盤狀
保護作用
28. )下圖為物質進出細胞的示意圖,下列哪些物質可藉著方式【甲】進出細胞?甲.礦物質;乙.二氧化碳;
.胺基酸;丁.葡萄糖;戊.水;己.氣。 (A)甲乙丙己 (B)乙丁戊己 (C)甲丙丁戊 (D)丙丁戊己。
29. 洛羽到餐廳吃飯時看到菜單上有四道主廚的私房料理請問哪一道菜的主要食材為生物體的個體層次?
(A)滷大腸 (B)招牌蒸蛋 (C)香烤鹹豬肉 (D)味蛤蜊湯。
30. . )下列哪些構造具有維持植物細胞形狀的功能? (A)細胞壁與細胞核 (B)細胞壁與大型的液胞
(C)細胞壁與葉綠體 (D)細胞核與大型的液胞。
31. )下列觀察的物體何者屬於巨觀尺度? (A)流行感冒病毒 (B)許多小眼組成蜻蜓的複眼
(C)隱藏在土中的蚯蚓 (D)天空中閃亮的火星。
3
32. 文其將水蘊草細胞放入不同濃度的糖水中,30 分鐘後,其結果如下圖,試問三種糖水濃度的比較,何者
正確? (A)>> (B)>> (C)>> (D)>>丙。
33. )某些假說在經過多次的實驗探討和證實後,會形成學說,請問下列關於學說的敘述,何者正確?
(A)學說地位不可撼動,一旦提出後就不可修改 (B)學說是經過實驗證實的,對於學說的論述不需質疑
(C)只要是知名科學家提出的理論就可算是學說 (D)若有新的技術重新設計實驗學說也有被修正的可能
34. )下列關於生物適應自然環境的方式,何者正確 (A)北極熊利用厚厚的皮下脂肪漂浮水面捕魚
(B)竹節蟲模擬樹枝的形態以躲避天 (C)仙人掌利用肥厚的莖防止水分散失
(D)豬籠草利用胎生苗適應缺氧的土壤。
35. )讀取量筒中的液體刻度時,該在右圖中的哪一個位置觀察才正確?
(A)A (B)B (C)C (D)皆可
36. )下列四種構造由簡單到複雜的層次關係依序為下列何者? .樹幹;
.輸導組織;丙.皮細胞;丁.一棵榕樹。 (A)丙甲丁乙 (B)丁乙甲丙
(C)丙乙甲丁 (D)丁丙乙甲
37. 若將人體的白血球及植物的保衛細胞分別置於兩杯蒸餾水中一段時間
問細胞可能會發生甚麼情況? (A)白血球因具有液胞,故會脫水萎縮 (B)白血球因具有細胞膜,故形
不變 (C)保衛細胞因具有細胞壁故稍微膨脹但不會破裂 (D)保衛細胞因具有葉綠體故會膨脹破裂
38. 天蘭用解剖顯微鏡觀察螞蟻,發現視野中的螞蟻一直往左上方移動,即將離開視野,她應將培養皿往什
麼方向移動,才可以使螞蟻回到視野中?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39. 右圖為顯微鏡下的新月藻照片,依圖中比例尺推算,新月藻的實際全
長約為何?(A)1.4 (B)14 毫米 (C)140 奈米 (D)1400 微米。
40. ()以濾紙吸去多餘的水;()將洋蔥表皮放入玻片上的液體中;
()45 度角蓋上載玻片()45 度角蓋上蓋玻片()滴一滴水
載玻片上;()滴一滴水在蓋玻片上;下列何者為製作玻片標本的正確步驟?
()戊乙丁甲 ()己甲乙丙 ()己乙丙甲 ()戊甲乙丁。
二、題組:(每個答案 2分,共 20 )
() 右圖為複式顯微鏡的模式圖,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41. )觀察葉子下表皮細胞時,發現顯微鏡中視野過暗,可調節圖中哪些
構造以獲得適當的光線? (A)甲丁 (B)己壬 (C)乙庚 (D)戊辛。
42. )以此架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若發現影像變得模糊,應調整圖中哪
些構造以獲得清晰的影像? (A)丙己 (B)丁壬 (C)甲辛 (D)戊庚
43. 在此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如下()所示的影像若未移動觀察的圖
片,調整顯微鏡的哪些構造以看到()的影像?
(A)甲丁 (B)乙壬 (C)丙辛 (D)已。
4
() 附圖為動、植物細胞模式圖,試以圖中代號回答下列問題
44. )何種構造能進行呼吸作用,將養分轉換為能量,供細胞利用,又稱為細胞的發電廠?
45. )何種構造能吸收光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份?
46. )三百年前虎克利用顯微鏡觀察軟木塞切片,意外發現的蜂窩狀小格子,主要是細胞的哪個構造
() 小婷想要了解「孑孓爲什麼要浮到水面處」這個問題,設計了不同的實驗組合如下表。她將孑孓養在相
同大小的容器中,一段時間後計算並記錄孑孓浮到水面的數量,試回答下列問題:
孑孓總數
光線
水深
溫度
空氣
孑孓浮到水面的數量
20
30cm
15
15
20
30cm
15
5
20
20cm
30
7
20
30cm
30
18
47. 探討光線對孑孓浮上水面的影響時應拿哪兩組一起做實驗?(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
48. 由此實驗可以看出哪一個變因對孑孓浮到水面的影響最小? (A)光線 (B) (C)溫度 (D)空氣
() 1996 年英國「桃莉羊」「體細胞核移植」(SCNT)無性生殖複製技術成為世界上第隻複製生物,
時隔 20 年,中國科學院成功複製食蟹獼猴「中中(下圖 A)」、「華華(下圖 B)」,成為第一批以SCNT
技術複製出的靈長類動物「中中」「華華」的誕生是利用同一隻獼猴的部分體細胞將其胞核取出
然後植入另一隻猴子摘除了細胞核的卵細胞中,將此一合成的細胞放入第三隻猴子的子宮中,最後誕生
複製猴「中中」與「華華」,他們的個頭雖然相差了一些,但基因完全一樣,這兩隻小猴子非常活潑而且
健康,他們就像一般的小猴子一樣成長得很快。部分科學家認為能夠複製靈長類動物於研究人類疾病
將有極大的幫助,但也有許多的聲音質疑這項實驗對倫理的衝擊。
49. )若想知道「中中」與「華華」的基因是否真的完全一樣,應該檢驗他們的遺傳物質,試問,從細
胞的哪一個構造可以獲得遺傳物質 DNA()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50. 你認為複製猴「中中」與「華華」是生物嗎?請提出你的論點。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