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七年級自然科試卷
班級: 座號: 姓名:__________
一、單選題:(每個答案 2分,共 72 分)
1. ( )右表中有四組膳食配製,每一組均為 400 克重。下列
哪一組膳食的熱量是最低的?(A)甲 (B)乙 (C)丙
(D)丁。
2. ( )巧民向朋友說:「我都不敢吃飽,我覺得自己是屬於
只喝白開水就會胖的體質。」從科學的角度解釋,「只
喝白開水就會胖」的敘述是否合理? (A)合理,但是
只限於有肥胖基因的人 (B)合理,因為水是生命之母,可以提供能量 (C)不合理,因為水不能作為能
量來源 (D)不合理,雖然水可提供能量,但人類缺乏適當的消化酵素。
3. ( )下列作用中何者不需酵素參與? (A)擴散作用 (B)消化作用 (C)光合作用 (D)代謝作用。
4. ( )於甲、乙、丙三支試管中各加入 3毫升的澱粉液與 3毫升的新鮮唾液,均勻混合後,
再將三支試管分別置於 0℃、40℃、100℃的水中,如右圖,三十分鐘後將碘液滴入試
管中,何者可能為藍黑色?(A)只有甲 (B)只有丙 (C)只有乙 (D)甲和丙。
5. ( )植物葉片是會行光合作用的主要構造,葉片上的各個組織,都有各自的功能,關於組
織和功能的配對,下列何者正確? (A)葉肉:水分蒸發的通道 (B)葉脈:輸送水分 (C)表皮細胞:
光合作用 (D)保衛細胞:保護葉片不受物理性傷害。
6. ( )右圖為甲、乙、丙三種酵素在不同 pH(酸鹼性)環境下之最大活動情形,則在
pH=13 時,何種酵素具有活性? (A)甲 (B)乙 (C)丙 (D)甲乙丙。
7. ( )下列液體的流動方向,何者有誤?(甲)微血管;(乙)淋巴管;(丙)組織;(丁)淋巴
結。 (A)血漿:甲→丙 (B)組織液:丙→乙 (C)淋巴:乙→丁→乙
(D)淋巴:乙→甲
8. ( )對於植物而言,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目的為何? (A)放出氧氣供人類使用 (B)減少環境中二氧化碳的濃
度 (C)將土中的水分吸乾 (D)製造葡萄糖。
9. ( )「清晨空氣新鮮,這和綠色植物有關」,若空氣新鮮的程度取決於空氣中氧氣的多寡,試問關於此敘
述,下列何者正確? (A)對的,由於綠色植物整夜行呼吸作用,產生大量的氧氣 (B)對的,由於綠色
植物整夜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 (C)不對的,綠色植物夜間不會產生氧氣 (D)不對的,綠
色植物夜間不會行呼吸作用。
10. ( )右圖為四種植物在不同光強度下的光合作用效率示意圖,則由圖可判斷何種
植物適合生活在最陰暗的環境中? (A)甲 (B)乙 (C)丙 (D)丁。
11. ( )曉菁將楓樹及變葉木的紅葉各一片,置於熱水中煮沸 2分鐘,再置於酒精中
隔水加熱,10 分鐘後取出,用熱水漂洗,滴加碘液,結果楓樹紅葉呈黃褐
色,變葉木紅葉呈藍黑色。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楓樹紅葉及變葉木紅葉對酒精的反應不同
(B)楓樹的紅葉無法行光合作用 (C)變葉木的紅葉無法行光合作用 (D)碘液可測知呼吸作用的產物。
12. ( )目前流行的高纖食品,其所含纖維素對人體的作用為何? (A)提供身體所需養分 (B)增加香味
(C)促進消化道蠕動 (D)消滅體內細菌。
13. ( )唾液中的甲物質可催化澱粉的分解,胃液中的乙物質則可催化蛋白質的分解,若推測甲、乙兩物質本身
的主要成分,下列敘述何者最合理? (A)甲、乙成分皆為澱粉 (B)甲、乙成分皆為蛋白質
(C)甲成分為澱粉,乙成分為蛋白質 (D)甲成分為葡萄糖,乙成分為胺基酸
14. ( )正在節食的右玲晚餐吃了一塊燙雞肉、一碗白飯、一塊清蒸魚、一小塊豆腐。
右圖為某種食物主要養分含量在右玲消化管的變化,試問此食物不可能為下列
何者? (A)燙雞肉 (B)白飯 (C)清蒸魚 (D)豆腐。
15. ( )在鄉間,為了養一群乳牛,量三伯種了滿山的青草,乳牛吃下的青草(纖維素)
最後轉變成乳牛體內的肝糖。從陽光的能量進入青草,轉變成養分開始,一直
到乳牛將其轉為肝糖儲存,試問在此過程中進行的作用,其正確的順序為何?
(A)光合作用合成作用消化作用合成作用
(B)光合作用分解作用消化作用合成作用
(C)合成作用光合作用消化作用分解作用
(D)光合作用消化作用合成作用消化作用。
16. ( )植物根部的根毛與小腸內壁的絨毛均是和吸收有關的構造,試問根毛或絨毛呈現突起狀,其意義為何?
(A)有效保護內部 (B)便於分泌化學物質 (C)增加吸收的表面積 (D)無特殊生理意義。
17. ( )玉米、水稻等植物莖內因缺乏什麼構造,致使莖無法逐年加粗? (A)韌皮部 (B)維管束
(C)木質部 (D)形成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