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七年級 110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26.37 KB
頁數
5
作者
feh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7-05,离现在 3 11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七年級自然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選擇題:60%
1.小明在野外找到四種物體,請問可用何種特性來判斷是否為生物? (A)能吸收水分 (B)會隨風飄動
(C)摸起來有溫度 (D)可以分解養分,產生能量。
2.下列何種細胞通常兩兩成對,具有調節氣體進出植物體的功能 (A)表皮細 (B)口腔皮膜細胞 (C)保衛
細胞 (D)氣孔。
3.已知某細胞需要較多的能量才能維持其功能,可知該細胞內何種構造可能比較多 (A)粒線體 (B)葉綠體
(C)細胞核 (D)液泡。
4.小米想要觀察蟑螂的觸角,請問他應該選擇何種工具較為適當呢 (A)電子顯微鏡 (B)解剖顯微鏡 (C)
遠鏡 (D)複式顯微鏡。
5.:二氧化碳 :蛋白質 :細胞 :氧原子。若將上述四者由小到大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甲丁乙丙
(B)乙丙甲丁 (C)丙乙甲丁 (D)丁甲乙丙。
6.以海水灌溉植物,植物細胞可能會發生何種狀況 (A)植物吸收大量鹽分 (B)根部細胞水分滲透出來,導致
枯死 (C)根部細胞水分過多,細胞脹破而死 (D)根部細胞水分滲入與滲出量相等,細胞形狀不變
7.下列各種元素及其通用符號的配對,何者正確? (A)碳:C (B)氫:N (C)氧:H (D)氮:O
8.下列關於不同生物體的組成層次,何項錯誤? (A)草履蟲:細胞個體 (B)蝴蝶: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C)榕樹: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D)細菌:細胞個體
9.下列生物中,何者單一細胞所表現的生命現象較多? (A)蝸牛 (B)黴菌 (C)眼蟲 (D)人。
10.提出細胞學說的是 (A)布朗 (B)虎克 (C)雷文霍克 (D)許旺和許萊登
11.下列關於以科學方法進行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實驗時,各種會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稱為變因
(B)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操作變因必須相同 (C)控制變因為實驗組和對照組不同的因素 (D)要先提出結論,
之後才能分析得知實驗中的應變變因為何。
12.花媽和家人一起討論生物圈的相關知識,有關他們的討論內容,下列何者錯誤? (A)花媽:生物圈的範圍
是海平面上下共 20 公里 (B)花爸:海拔 15 里高的大氣不在生物圈的範圍內 (C)橘子:生物圈內的生
物是均勻分布的 (D)柚子:若地球是一顆蘋果,生物圈的範圍就像果皮一樣薄
13.北極之王~北極熊的皮毛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毛光滑而長,下層毛短而密,能鎖住空氣並防止水分滲入,
北極熊的毛其實是透明的,藉以讓陽光透過透明的毛髮到達皮膚、以有效率地在體內儲存熱能。北極熊透明
的毛髮在陽光及冰層的反射下成為白色,使牠們能夠在冰層上悄悄的跟蹤並突襲獵物。科學家觀察北極熊濃
密毛髮下的皮膚,發現牠的皮膚竟然是黑色的,你認為黑色皮膚對北極熊適應極地生活有何幫助呢?
(A)黑色可以吸熱 (B)換毛時,體色可以變明顯 (C)黑色皮膚在北極環境中是保護色 (D)和毛色形成對
比,可以有保護作用
14.有關細胞形態與功能的敘述,何者錯誤? (A)肌肉細胞細長,有收縮功能 (B)人的口腔皮膜細胞扁平且排
列緊密,有保護功能 (C)神經細胞具有許多突起,有傳遞訊息的功能 (D)植物葉片表皮細胞扁平,具有製造
養分的功能。
15.有關解剖顯微鏡及複式顯微鏡的敘述,何者有錯 (A)用解剖顯微鏡觀察到的影像是放大且正立的像
(B)用複式顯微鏡觀察到的影像是倒立且放大的像 (C)若想觀察蜻蜓的複眼,可使用解剖顯微鏡 (D)解剖
顯微鏡的放大倍率通常高於複式顯微鏡。
2
16.顯微鏡的目鏡及物鏡長短與倍率有關,當目鏡愈長時,倍率愈低;物鏡愈長時,倍率愈高。下方圖中甲乙
丙為目鏡,PQR 物鏡。小明利用這臺顯微鏡觀察植物的表皮,請問:如果想要在視野中看見最多的細胞,
應採用何種組合?
(A)甲、P (B)乙、Q (C)丙、R (D)甲、R
17.小華觀察同一標本四次,每次除調整放大倍率外,
其他條件皆未變動,結果如右圖。請問:視野亮度最弱的是何者?
(A) (B) (C) (D)丁。
18.右圖為物質進出細胞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二氧化碳利用甲方式進出細胞 (B)礦物質利用乙方式進出細胞
(C)水可用甲或乙方式進出細胞 (D)蛋白質可用甲或乙方式進入細胞
19.()有無細胞核 ()細胞的形態 ()細胞的功能 ()有無液泡;以上哪些依據可用來區分人類的神經細
胞與肌肉細胞?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20.小明針對「孑孓爲什麼要浮到水面處」這個問題,提出了「孑孓可能是需要光線」的假說。下列為求證此假
而設計的實驗裝置,何者正確?
21.小明將紅血球放入不同濃度的食鹽水溶液中,30 分鐘後,結果
如右圖。試依血球的外形變化,判斷食鹽水溶液濃度由高到低
應為何?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
(C)丙>乙>丁> (D)乙>甲>丁>丙
22.下列四個圖中何者包含該植物的生殖器官?
(A)甘藷 (B)萬年青 (C)落地生根 (D)朱槿花
23.「一家烤肉萬家香」和下列何種作用的原理相似 (A)擴散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散作
用。
24.下列哪個敘述,並非「生命現象」 (A)螞蟻可以藉由代謝從環境中獲取物質 (B)汽車利用高速引擎移動
(C)金龜子對環境的刺激會產生感應來適應環境變化 (D)柑橘可以透過生殖繁衍下一代
3
25.有關生物體組成層次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植物葉的表皮與動物的皮膚同為系統層次 (B)植物的
根、莖、葉與動物的胃、小腸同為器官層次 (C)植物葉表皮上的保衛細胞與動物的肝臟同為組織層次
(D)植物的花、果實、種子與動物的精子、卵子同為細胞層次
26.自然界的物體有不同的尺寸,選擇適合的單位可以簡單又清楚的表達大小。若以長度為例,下列哪個選項
是較適合的表達方式 (A)用奈米表示病毒的大 (B)用微米表示大樹的高 (C)用公尺表示原子的大小
(D)用公里表示同學的身高。
27.關於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的比較,何者錯誤 (A)單細胞生物:一個細胞就是一個個體;多細胞生
物:多個細胞組成一個個體 (B)單細胞生物:細胞無分工現象;多細胞生物:細胞間有分工現象 (C)單細
胞生物:單一細胞表現所有生命現象;多細胞生物:一個細胞無法表現所有生命現 (D)單細胞生物:都具
有組織及器官;多細胞生物:都具有器官系統。
28.有關動、植物細胞的比較,何者正確? (A)植物細胞有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B)植物細胞一定比動物細胞
多了葉綠體及細胞壁 (C)植物細胞一定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 (D)植物細胞一定比動物細胞多了葉綠體
29.下列何項敘述為細胞學說的主要概念? (A)細胞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三大基本構造 (B)細胞的功
能與形狀有關係 (C)細胞是生物體構造跟機能的基本單位 (D)細胞核是細胞的生命中樞。
30.撕下鴨跖草的下表皮,滴入濃鹽水,做成玻片標本在顯微鏡下觀察,可看見什麼 (A)細胞膜與細胞壁都
膨脹,使細胞脹大 (B)細胞膜萎縮,與細胞壁分開 (C)細胞膜維持原狀,細胞壁脹破 (D)細胞膜與細胞
壁都萎縮,使細胞縮小。
二、綜合題:40 %
()圖是小明在複式顯微鏡下看見的人體口腔皮膜細胞及水蘊草細胞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使用低倍物鏡找到目標後更換高倍物鏡觀察;()用牙籤輕刮口腔
內側,再置於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在載玻片上滴加亞甲藍
液。小明操作顯微鏡觀察口腔皮膜細胞時的正確順序為下列何者? 1
(A)丁乙丙甲 (B)甲丁丙乙 (C)丙甲乙丁 (D)乙丙丁甲。
(2)(a)(b)中的哪一項構造是細胞的生命中樞,若失去則細胞將漸漸死亡? 2 (A)乙、辛 (B)甲、戊
(C)丙、己 (D)乙、庚。
(3)(a)(b)中,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構造分別是何者? 3 (A)甲、丁 (B)甲、戊 (C)乙、己
(D)乙、庚。
(4)滴加亞甲藍液可使何種構造特別明顯、容易觀察 4 (A)乙、辛 (B)甲、戊 (C)丙、己
(D)乙、庚。
(5)學校的樟樹,高度達三層樓高,這是因為植物的細胞中多了何種構造,而有支持的作用? 5
(A) (B) (C) (D)丁。
()小明使用複式顯微 10x 物鏡觀察水中小生物標本時,在視野的左下方中看到一個矽藻。若小明想將矽藻
換較高倍物鏡觀察,操作步驟:(1)轉動旋轉盤換成 40x 物鏡;(2)轉動旋轉盤換成 4x 物鏡 (3)將載玻片往
右上方移動;(4)將載玻片往左下方移動;(5)轉動細調節輪。請問正確的操作順序為何 6
(A)315 (B)415 (C)425 (D)325
(a) (b)
4
()右圖為地球生物圈的示意圖,甲乙丙丁分別為不同環境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具有強大抵抗壓力的生理機制」「因環境沒有光源導致演化出
不具視覺構造」以上最有可能描述什麼環境中的生物特徵? 7
(A) (B) (C) (D)
(2)生物大都喜歡居於溫暖有水的環境,如右圖中的哪一區? 8
(A) (B) (C) (D)丁。
().右圖為人體的組成層次圖,請以代號回答問題:
(1)茶葉蛋屬於哪個層次? 9
(2)午餐的水果是蘋果,請問蘋果是屬於哪一層次? 10
(3)請問圖中哪一個層次是動物擁有但植物卻沒有的? 11
()右圖為陸生植物葉下表皮部分的構造,試回答下列問題:
(1)請問何處可行光合作用? 12 (A) (B) (C) (D)甲、乙、丙皆可。
(2)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3 (A)可調控氣孔的開 (B)陸生植物葉子的下表
部位較易發現乙 (C)乙為氣體進出及水分吸收的通道 (D)丙具有保護的功用。
()右表為四台複式顯微鏡(甲乙丙丁)的放大倍率,請以代號回答:
(1)小明在載玻片上用簽字筆寫「45」二字,則用哪一台複式顯微鏡觀察,
最可能同時看到兩個字? 14
(2)若觀察水中小生物,哪一台顯微鏡視野中的生物最容易游出視野外? 15
()()提出問題()觀察()參考文獻資料()設計實驗()提出假說()分析實驗結請問:
(1)科學方法的正確步驟為何? 16 (A)甲丙乙丁戊己 (B)乙戊丙甲丁己 (C)乙甲丙戊丁己
(D)乙甲丙丁戊己。
(2)近年來各地氣候異常,乾旱、豪雨在世界各地頻繁發生。種現象「可能和溫室效應有關「」屬科學
方法中的哪一步驟? 17 (請填代號)
(3)「某種聲稱具有抗癌功效的藥物,注射到患癌症的白老鼠身上,以了解其抗癌效果」。此過程為科學方法
中的哪一步驟? 18 (請填代號)
()()駱駝駝峰可儲存脂肪以橫跨沙漠()黑暗的洞穴無綠色植物生存()北極熊具有厚厚的皮下脂肪。
導致以上三個敘述結果的發生原因,若按(→乙→丙)的順序安排,分別應該是下列何者? 19
(A)溫度→陽光→溫度 (B)水分→陽光→溫度 (C)空氣→陽光→溫度 (D)分→溫度→空氣。
()()水分穿過細胞膜的現象;()泡菜的製作過程;()動物細胞置於清水中會膨脹以致破裂;()葡萄
糖進入細胞中。以上哪些與滲透作用有關? 20 (A)甲乙丙 (B)甲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顯微鏡
目鏡
物鏡
10X
4X
10X
10X
10X
40X
10X
20X
5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七年級自然科答案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選擇題:60
1
2
4
5
6
8
9
10
11
12
14
15
16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8
29
30
二、綜合題: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