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灣國中 七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58.5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1-13,离现在 1 34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高雄市立大灣國中 1 1 2 學期一年級自然科第二次段考
姓名:
選擇題:單選,每 2.5 分,共 40 ,答案請畫在答案卡上。
1. 小新想知道中午營養午餐所吃的香蕉是否含有澱粉,他可以用下列何者來檢驗? A)本氏液(B)碘液(C)亞甲藍液
D)酒精
2. 下列何者不是植物行光合作用所產生的產物? (A)二氧化碳 (B)氧氣 (C) (D)葡萄糖
3. 大雄將等量的澱粉液分裝到四支相同的試管中,並各加入等量的澱粉酶。試管內的溶液混勻後,再分別放置於
25
℃、35
℃、45
℃、55
℃的環境中反應,並隨機在試管標示甲、乙、丙、丁。澱粉酶在不同溫度下的活性變化如圖()所示,而四
支試管內澱粉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若澱粉濃度的變化只受酵素在不同溫度下的活性影響,則推論各試管的環
境溫度,下列何者正確? ()甲:55
()乙:45
()丙:25
()丁:35
()
()
4. 下列有關人體酵素的敘述,何者正確?(A)酵素一離開人體即失去活性(B)酵素具有專一性,作用完即分解,不能重複
使用(C)大多數酵素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其活性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D)溫度越高,酵素的活性越大,作用時間越短
5. 下列有幾項在人體內無法被用來產生身體所需要的能量? () 維生素;() 澱粉;() 礦物質;()蛋白質;()
()
5
()
4
()
3
()
2
6. 下圖是人體內某種代謝作用的示意圖,請根據圖示,判斷下列何項敘述不合理 ()此反應屬於分解反應 ()丙物質是
酵素,參與反應後會發生改變 () 物質甲為丙的受質 ()物質丁和戊是比物質甲小的分子
7. 下列有關人體如何獲得養分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胃是人體內主要的消化吸收的部位 (B)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殘渣,
最後會在大腸形成糞便,由肛門排出體外,稱為排泄 (C)食道會分泌消化液,以利食物進入胃消化 (D)食物中所含的蛋白
質,在人體的消化道內會被分解成胺基酸,以利吸收利用
8. 下圖為某植物葉片進行光合作用之示意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是水,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氧氣 ()甲是二氧化
碳,乙是水,丙是氧氣 ()甲是氧氣,乙是水,丙是二氧化碳 ()甲是水,乙是氧氣,丙是二氧化碳
9. 附表為某人體心臟內甲、乙兩個心室的血液中氧氣含量,根據此表,推測此兩心室所連接的血管,下列敘述何者最合理?
() 甲與主動脈連接 () 甲與肺動脈連接 () 乙與大靜脈連接 () 乙與肺靜脈連接
心室代號
氧氣含量(mL100
mL
19.8
15.2
10. 下列何者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 (A)蛋白質 (B) (C)脂質 (D)醣類
11. 下列有關我們體內血液循環的敘述,何者正確?(A)先進行體循環,之後再進行肺循環,兩者交互進行 B)心臟左半邊
及其相連的血管內的血液均是暗紅色、含氧量較低的缺氧血(C)心房與其相連的血管間有瓣膜可以阻止血液倒流 D)肺
循環血液是由右心室出發,最後回到左心房
Created by trial version of DocuFreezer
2
12. 下列有關開花植物體內的物質運輸之敘述,何者有錯? (A)水分是由根部吸收,後由維管束內的木質部運送 (B)糖與礦物
質等養分由韌皮部運送 (C)木質部內物質運輸的方向是由下往上運送 (D)韌皮部內物質運送的方向可由上往下,亦可由下
往上運送
右圖是人體心臟剖面圖,請依圖回答 13-17
13. 請問右圖中何者是心室? () 甲、乙 () 丙、丁 () 甲、丙 () 乙、丁
14. 右圖中哪些血管是靜脈? (A) a b e (B) c d (C) b c (D) a d e
15. 右圖中哪些腔室內的血液是鮮紅色的充氧血? () 甲、乙 () 丙、丁 () 甲、丙
() 乙、丁
16. 右圖中哪一血管是主動脈? (A) a (B) b (C) c (D) d
17. 肝細胞的代謝廢物進入血液循環後,會最先到達右圖中的哪一腔室? (A) (B) (C)
(D)
18. 下列有關人體內淋巴系統的敘述何者正確? ()淋巴在淋巴管內流動最後會匯入微血重新回歸血液循環中 ()
巴結內有白血球能協助阻止病原體蔓延 ()只有頸部、腋下及鼠蹊部才有淋巴結分布 ()淋巴結可提供淋巴循環的動力
19. 下列有關血液之敘述,何者正確? A)血小板內有血紅素可攜帶氧氣 B)抗體是由血液中的紅血球所攜帶的(C)血漿
的主要成分是水 D)血球數目最多的是白血球
右圖為人體的消化器官示意圖,ai是與消化作用有關的器官,請依序回答 20-27 題。
20. 我們所攝入的水分主要在右圖的哪一部位被吸收? (A) c (B) e (C) h (D) i
21. 食物中所含的醣類最後會在右圖中何處被分解成葡萄糖?(AaBeChDi
22. 右圖哪一部位的作用環境呈鹼性? (A) a (B) c (C) e (D) h
23. 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在右圖的哪一部位形成糞便? (A) b (B) e (C) h (D) i
24. 右圖哪些部位所分泌的消化液跟蛋白質的消化分解有關? (A) ade (B) deg (C) egh (D) fgi
25. 右圖哪一部位內有絨毛可增加小分子養分吸收的表面積? (A) c (B) e (C) h (D) i
26. 右圖哪一部位所分泌的消化液不含酵素? (A) d (B) e (C) f (D) g
27. 食物中所含的脂質在右圖哪一部位開始消化分解? Aa BeChDi
28. 下列哪一種植物的維管束內沒有形成層? A)玉米 B)榕樹(C)南瓜 D)向日葵
29. 下列有關實驗 3-3「光與光合作用」之敘述,何者有錯 A)該實驗的目的主要在探討光合作用需要有光才能進行
B)葉片有用鋁箔包住的部分,經處理滴上碘液後,顏色呈黃褐色 C)將葉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的目的是在溶解出葉
片中的葉綠素,以便觀察顏色的變化 D)用鋁箔遮住部分的葉片,主要是為了讓該部分無法照光,以有無照光作為控制
變因
30. 下圖為某種植物莖部橫切面的構造示意圖。已知「蚜蟲」是以此種植物韌皮部中的汁液為食,若想分析「蚜蟲」所吸取的
成分,則應選擇圖中的哪一部位進行研究最合適? () () () ()
右圖為人體三種血管的橫切面,請依右圖回答 31-33 :
31. 當你在做實驗 4-2 「探測心音與脈搏」 時,所感受到的脈搏是來自右圖哪一種血管?
() () ()
32. 健康檢查時,如果護士小姐想從人體抽血出來檢驗,會從右圖哪一種血管抽取血液?
() () ()
33. 人體內血液與組織細胞間的物質交換主要是發生在右圖那一種血管? () () ()
34. 下圖為某樹木莖的橫向剖面圖,下列有關此剖面圖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
A
為樹皮,內有形成層 ()
BCD
都屬於
木材 ()
B部位的細胞比
D部位的細胞老 ()
D
為木質部,C為韌皮部。
3
右圖是向日葵葉片橫切的構造示意圖,請依圖回答 35-37
35. 右圖哪一部位是維管束? (A) (B) (C) (D)
36. 該植物根部從土壤吸收來的水分,大部分由右圖中的哪一部位蒸散出去? (A) (B)
(C) (D)
37. 右圖中哪個部位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A) (B) (C) (D)
請閱讀下列文章,並回答 38-40
生物之間出現交互作用是相當正常的事,甚至是對人體所造成傷害的病原體,也是大自然機制的一部分。然而,面對侵犯人
體的病原體,人體就這麼逆來順受嗎?其實不然,人體的防禦機制是相當縝密而複雜的!
抵抗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是表層的皮膚與黏膜組織,諸如汗腺、皮脂腺、胃腺等腺體的分泌物,能夠改變表層環境的酸鹼度
以防止病原體繁殖,而像是呼吸道與泌尿系統末端等部位覆蓋著的黏膜組織,其分泌的黏液也能保護身體不被病原體侵犯。
當第一道防線被病原體攻破後,人體內部的免疫系統會啟動「免疫戰爭」,諸如像是單核球或巨噬細胞一類的白血球會開始吞
噬病原體,若是病原體極為強悍無法完全將其制伏時,巨噬細胞就會發出訊息,此時另一群特殊的白血球—淋巴球收到訊息後
就會開始活躍,淋巴球中有能夠直接破壞病原體或受到感染的細胞,有些則會生成抗體使病原體失去感染力,更厲害是,淋巴
球的防禦機制具有專一性及記憶性,當人體再次受到同一類病原體入侵,由於白血球已經有專門的對付過程,再加上淋巴球的
記憶性,能夠快速清除或破壞病原體以及受病原體感染的細胞,避免人體受到更大侵犯,實際上人們也利用這種防禦特性來增
進健康的生活,例如:施打疫苗。
雖然免疫系統有可能無法防禦病原體的入侵,但這不表示免疫細胞完全放棄,通常在這種狀況之下,免疫細胞仍在體內不斷
反擊,並以全身的淋巴器官為據點,這也就是為何我們常會聽到醫生說淋巴結或脾臟腫大表示有感染的現象,又或是感冒患者
出現的扁桃腺發炎腫大現象。 摘錄自 112 康軒生物大讀家-免疫戰爭
38. 下列有關人體的防禦機制,何者是屬於文中所指的第一道防線? (A)氣管黏膜組織分泌黏液保護身體避免病原體侵入
(B)白血球將入侵的病原體吞噬 (C)淋巴球破壞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 (D)抗體攻擊外來的病原體
39. 下列關於「注射 COVID-19 疫苗能讓人體避免受到流感病毒的感染」之說法,何者較合理? (A)能,因為疫苗能幫助人體防
禦病原體 (B)能,因為疫苗能讓人體的免疫系統具有記憶性 (C)不能,因為流感病毒對人體具有專一性 (D)不能,因為疫
苗讓人產生的抵抗力具有專一性
40. 2020 年起,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疫情席捲全球,雖然多數被感染者已康復,但死亡人數也不在少數,隨著疫苗出現且注
射疫苗的人增加後,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死亡的人數才開始下降。依據本文的描述,新冠肺炎疫苗幫助人體產生抵抗力
的原理是什麼? (A)疫苗讓人體產生抗體,對抗新型冠狀病毒並產生記憶性 (B)疫苗中具有能破壞新型冠狀病毒的白血球
(C)疫苗中的大量酸性物質可將新型冠狀病毒殺死 (D)疫苗讓淋巴結腫大,促進免疫反應
Created by trial version of DocuFreezer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