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灣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99.37 KB
頁數
3
作者
蘇雅林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2-05,离现在 5 26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0 8 學年度上學期一年級自然科第二次段考
姓名
選擇題:單選,每題 2分。
1. 小新想知道所吃的蘋果是否含有澱粉,他可以用下列何者來檢驗? A)本氏液(B)碘液(C)亞甲藍液 D)水
2. 下列何者可在我們體內被分解產生能量? (A)菲力牛排內所含的水分 (B)義美牛奶裡面所含的鈣 (C)檸檬內所含的維生
C (D)學校午餐吃的小麵包內的奶油
3. 下列哪一人體所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有酵素? A)膽汁(B)胰液(C)胃液 D)唾液
4. 下列何者不是植物行光合作用所產生的產物? (A)二氧化碳 (B)氧氣 (C) (D)葡萄糖
5. 下列有關人體如何獲得養分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胃是人體內主要的消化吸收的部位 (B)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殘渣,
最後會在大腸形成糞便,由肛門排出體外,稱為排泄 (C)食道會分泌消化液,以利食物進入胃消化 (D)食物中所含的蛋白
質,在人體的消化管內會被分解成胺基酸,以利吸收利用
6. 下列有關人體酵素的敘述,何者正確?(A酵素一離開人體即失去活性(B酵素具有專一性,作用完即分解,不能重複
使用(C大多數酵素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其活性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D)溫度越高,酵素的活性越大,作用時間越短
7. 下列哪一種血球的數目在人體的血液裡含量最多? A)紅血球 B)白血球 C)血小板
8. 人體內血液與組織細胞間的物質交換是發生在下列哪一種血管? A)微血管(B)靜脈 C)動脈 (D) 任何血管均可
9. 下列有關人體的防禦作用之敘述何者有錯? (A)皮膚與黏膜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可阻擋病原體入侵 (B)若皮膚有傷口,
傷口附近的白血球會吞噬入侵的病原體,若未能及時清除完畢,會啟動專一性的發炎反應 (C)人體的第三道防線是由一群
淋巴球負責有些淋巴球可製造專一性的抗體以抑制特定的病原體的作用有些可破壞受感染的細胞或直接清除病原體,
防止病原體的擴散 (D)發炎反應是屬於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10. 右圖是人體心臟剖面圖,請問何者是心房? () 甲、乙 () 丙、丁 () 甲、丙
() 乙、丁
11. 承上題,右圖中哪些血管是動脈? (A) a b e (B) c d (C) b c (D) a d e
12. 承上題,右圖中哪些腔室內的血液是鮮紅色的充氧血? () 甲、乙 () 丙、丁
() 甲、丙 () 乙、丁
13. 承上題,右圖中哪一血管是主動脈? (A) a (B) b (C) c (D) d
14. 承右圖,腦細胞的代謝廢物進入血液循環後,會最先到達圖中的哪一腔室? (A) (B)
(C) (D)
15. 下列哪一種血球可變形穿過微血管壁,到組織細胞間吞噬病原體,以保護人體的健康? (A)血小板 (B)紅血球 (C)白血球
16. 玉米行光合作用所產生的糖是仰賴下列何者運送的? A)表皮 B)木質部(C)形成層 D)韌皮部
17. 右圖是向日葵葉片橫切的構造示意圖,圖中哪個部位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A) (B)
(C) (D)
18. 承上題,右圖哪一部位是葉內的維管束? (A) (B) (C) (D)
19. 承上題,該植物根部從土壤吸收來的水分,大部分由右圖中的哪一部位蒸散出去? (A)
(B) (C) (D)
20. 下列有關植物年輪的敘述,何者正確?(A植物莖內都有年輪 B)我們可以根據年輪來判斷榕樹的年 C環紋的
部分是韌皮部,俗稱木材 D)不管氣候及環境狀況如何,年輪都有明顯的深淺交替環紋
21. 下列有關人體內血管的敘述,何者有錯? (A) 靜脈的管壁比動脈薄 (B) 靜脈內有瓣膜可以阻止血液倒流 (C) 動脈的管
壁比靜脈、微血管較富有彈性 (D) 微血管的數量最少
22. 下列有關人體內淋巴循環系統的敘述,何者正確? () 淋巴在淋巴管內流動,最後會匯入微血管,重新回歸血液循環中
() 只有頸部腋下及鼠蹊部才有淋巴結分布 () 淋巴結內有白血球能協助阻止病原體蔓延 () 淋巴結可提供淋巴
循環的動力
23. 小夫最近被診斷出有夜盲症,他的飲食可能缺乏下列哪一種維生素? A)維生素 A B)維生素 B C)維生素 C
D)維生素 D
24. 下列有關課本實驗 4-2「探測心音與脈搏」之敘述,何者有錯?(A心臟每搏動一次,可由聽診器聽見 2個心音,第一個
心音低且長,聽起來像「撲」的聲音,第二個心音高且短,聽起來像「通」的聲音(B)運動後心搏和脈搏的次數多於運動前
的次數 C心搏與脈搏的次數相同,如果不同,可能為測量上的誤差 D實驗中,脈搏的測量是測手腕靜脈搏動的次
25. 右圖為人體三種血管的橫切面當你在做實驗 4-2 「探測心音與脈搏」 所感受到的
脈搏是來自右圖哪一種血管? () () ()
26. 承上題,健康檢查時,如果護士小姐想從人體抽血出來檢驗,會從右圖哪一種血管抽
取血液? () () ()
27. 下列有關開花植物體內的物質運輸之敘述,何者有錯? (A)水分是由根部吸收,後由維管束內的木質部運送 (B)糖與礦物
質等養分由韌皮部運送 (C)木質部內物質運輸的方向是由下往上運送 (D)韌皮部內物質運送的方向可由上往下亦可由下
往上運送
28. 下列何者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 (A)蛋白質 (B)脂質 (C) (D)醣類
29. 大雄以本氏液檢驗甲、乙、丙、丁四支試管內的液體,檢驗的結果如下表,請問哪一支試管內的液體含糖量最低?
試管
顏色
(A) (B) (C) (D)
30. 下列哪一人體所分泌的消化液內含有分解醣類、蛋白質與脂質的酵素? A)膽汁(B)胰液(C)胃液 D)唾液
31. 下列有關血液之敘述,何者正確? A)血小板可攜帶氧氣 B)激素是由血液中的紅血球所攜帶的(C)水是血漿中含
量最多的物質 D)血液中血球的含量較血漿多
32. 我們所攝入的水分主要在右圖的哪一部位被吸收? (A) (B) (C) (D)
33. 食物中所含的醣類最後會在右圖中何處被分解成葡萄糖?(A)甲(B)乙(C)丁(D)己
34. 右圖哪一部位的作用環境呈鹼性? (A) (B) (C) (D)
35. 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在右圖的哪一部位形成糞便? (A) (B) (C) (D)
36. 右圖哪些部位所分泌的消化液跟蛋白質的消化分解有關? (A)丁戊己 (B) 丙丁戊 (C) 甲丙丁
(D) 丙丁己
37. 右圖哪一部位內有絨毛可增加小分子養分吸收的表面積? (A) (B) (C) (D)
38. 膽汁是右圖哪一部位所分泌的消化液? (A) (B) (C) (D)
39. 食物中所含的澱粉在右圖哪一部位開始消化分解? A)甲 B)乙 C)丁 D)己
40. 下列哪一曲線,可以表示人體內酵素的活性和溫度的關係?
(A)
(B)
(C)
(D)
41. 下列有關實驗 3-3「光與光合作用」之敘述何者正確? A該實驗的目的主要在探討光合作用需要有葉綠素才能進行 B
葉片有用鋁箔包住的部分,經處理滴上碘液後,顏色呈藍黑色 C)將葉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的目的是在溶解出葉片中
的葉綠素,以便觀察顏色的變化 D用鋁箔遮住部分的葉片,主要是為了讓該部分無法照光,以有無照光作為控制變因
42. 下列有關我們體內血液循環的敘述,何者正確?(A)先進行體循環,之後再進行肺循環,兩者交互進行 B)心臟左半
邊及其相連的血管內的血液均是暗紅色含氧量較低的缺氧血C心房與其相連的血管間有瓣膜可以阻止血液倒流 D
肺循環血液是由右心室出發,最後回到左心房
43. 下圖為某芒果樹莖之橫向剖面圖,下列有關此剖面圖之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
A
為樹皮,內含韌皮部 ()
BCD
屬於木材 ()
D
部位細胞比
C部位細胞較老 ()
D
為木質部,B為韌皮部。
44. 阿兩近期覺得身體不適,醫生透過血液檢查其身體,發覺阿兩身體內有某病原體侵入,有發炎的情形,請問其血液中的何
種血球數目會隨著感染而急遽增加?(A)血小板(B)白血球 C)紅血球
45. 下列哪一礦物質是人體造血的重要成分? A)鈣 B)鐵 C)磷(D)鈉
46. 下列哪一種植物的維管束內沒有形成層? A)水稻 B)榕樹(C)南瓜 D)向日葵
47. 下列有關開花植物氣孔之敘述,何者有錯 A)保衛細胞可調節氣孔開閉 B)氣孔都位於葉片的下表皮 C氣孔是
水分蒸散和氣體進出葉片的主要門戶 D氣孔通常在白天張開,不過當乾燥、缺水時,即使在白天,氣孔也會關閉以減
少水分的散失
48. 在課本實驗 4-1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 將切取的芹菜放入紅墨水中一段時間後取一葉柄
橫切可見其內部有許多紅色小點如右圖請問這些小點是什麼構造? ()年輪 ()韌皮部 ()
形成層 ()木質部
49. 下列有關植物行光合作用之敘述,何者正確?A植物行光合作用所產生的糖可轉變為其他養分,以滿足生長所需B
植物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目的是產生氧,供動物呼吸使用(C植物行光合作用所合成的糖主要由木質部運送 D)光合
作用不涉及能量的轉換
50. 阿信取四支乾淨的試管,標示甲、乙、丙、丁,裝置如下表,並將四支試管放在 37
oC的溫水中靜置 30 分鐘,之後在各試
管加入 6mL 本氏液,放入沸水中隔水加熱,並觀察記錄溶液顏色變化,請問在下列哪些試管中可觀察到顏色變化? (A)
乙丁 (B)乙丙丁 (C)甲丙丁 (D)只有丙有顏色變化
試管
處理方式
2
mL
蒸餾水+2
mL
澱粉液
+2
mL
蒸餾水
2
mL新鮮唾液
2
mL濃鹽酸
2
mL
澱粉液
2
mL
新鮮唾液+2
mL
蒸餾水
2
mL
澱粉液
2
mL
經煮沸
10
分鐘的唾液
+2
mL
蒸餾水+2
mL
澱粉液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