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灣國中 七年級 110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17 MB
頁數
4
作者
ChiaHui HSIAO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9-24,离现在 4 3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第一頁-
高雄市大灣國民中學 11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 1次段考一年級自然科試題
※在電腦卡畫卡作答 一年____ 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一、 單一選擇題 :每題 2
1.( ) 如果要證明「溫度對黴菌生長的影響」,可以將相同大小的兩片吐司麵包,分別放在培養皿中,如何處理較好?
()一片麵包定時噴灑一些蒸餾水,另一片則噴灑糖水 ()一片麵包定時噴灑一些蒸餾水,另一片則不加水,保持乾
()一片麵包放在
5
℃的冰箱,另一片則放在室溫環境下 ()其中一片麵包噴灑一些糖水,另一片則噴灑一些食
鹽水。
2.( ) 關於使用酒精燈應注意的事項,下列何者正確?
()
()
()
()
3.( ) 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的小明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帶了一份雞排當點心,結果才上課幾分鐘,連教室最前方的老師都聞
到香味,這是因為雞排的氣味經何種作用所致? ()擴散作用 ()滲透作用 ()光合作用 ()蒸散作用。
4.( ) 有關生物利用特殊的方式來適應環境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尺蠖長相似樹枝,易躲藏 ()仙人掌具肥厚的
根可儲藏水分 ()枯葉蝶的翅膀似枯葉,不易被捕食者發現 ()水筆仔生活在河口地,種子發育為胎生苗。
5.( ) 綠色植物不能在下列哪一種環境下生活
()乾燥的沙漠地帶 ()熱帶雨林 ()100
公尺以內的淺海 ()又深又黑的地洞
6.( ) 關於粒線體與葉綠體的比較,哪一項正確? () () () ()丁。
() ()
7.( ) 研究生命世界的問題,必須使用科學方法。科學方法的步驟包括()形成假說;()觀察;()提出問題;()設計
實驗步驟;()新學說成立。請問正確的順序為何?
()甲乙丙丁戊 ()乙丙甲丁戊 ()丙甲丁乙戊 ()甲丙乙丁戊。
8.( ) 下列有關虎克對細胞觀察的敘述,何者正確?()虎克使用放大鏡來觀察軟木薄片,並發現細胞 ()蜂窩狀的小格
子是由完整的細胞所組成 ()虎克是第一位描述細胞的科學家 ()這些小格子圖像是利用黑白照像機拍攝而來的。
9.( ) 虎克發現的細胞是來自下列哪一種生物體?
()單細胞動物 ()單細胞植物 ()多細胞動物 ()多細胞植物。
10.( ) 直樹下課時在草地上抓到一隻蟋蟀,想要仔細觀察牠的觸角形狀。請問:直樹應該選用何種儀器較恰當呢?
()電子顯微鏡 ()解剖顯微鏡 ()望遠鏡 ()複式顯微鏡。
11.( ) 小宇拿了一張小紙片,寫上「bdq,放在複式顯微鏡下觀察,則他所看到的影像應該為何?
()
bdq ()
pdb ()
bpq ()
qbd
12.( ) 肯特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若使用的目鏡倍率相同,而物鏡種類如附圖所示,請判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視野最小 ()
細胞數目多於丙 ()
放大倍率小於甲 ()
亮度最大。
13.( ) 展榮觀察孑孓的生態,發現孑孓常會接近水面,所以展榮猜想「孑孓浮到水面可能是為了呼吸」,請問引號中的敘述
是屬於科學方法中的哪一個步驟? ()觀察 ()假說 ()學說 ()實驗。
14.( ) 下列何種器材在裝取液體後,可直接在酒精燈上加熱?
()培養皿 ()量筒 ()玻片 ()試管。
名稱
粒線體
葉綠體
如圖()
如圖()
是細胞產生能量處
是細胞產生能量處
動植物細胞都具有
有些植物的細胞具有
位於細胞核
位於細胞質
Created by free version of DocuFreezer
-第二頁-
15.( ) 小智利用解剖顯微鏡觀察蝴蝶幼蟲的細部構造,在觀察時,載物板上的幼蟲不斷地往右上角移動,則在視野下觀察
到幼蟲的移動方向應為下列何者?
()往右上角移動 ()往右下角移動 ()往左上角移動 ()往左下角移動
16.( ) 下列何者可維持地球表面的溫度,而且可以保護地球,降低隕石對地球撞擊的影響?
()陽光 ()空氣 () ()以上皆可。
17.( ) 附圖為植物葉肉細胞的構造示意圖,甲、乙、丙、丁分別代表細胞內不同的構造,則下列何者主要進行光合作用產生
養分供細胞使用?
()
()
()
()丁。
18.( ) 心心來到阿拉斯加,為了欣賞美麗的極光,必須忍受攝氏零下
30
度的刺骨寒冷,她因為穿在身上的衣物無法保暖,
而冷得發抖,試問「冷得發抖」是生物特有的哪一種生命現象?
()代謝 ()感應與運動 ()生殖 ()生長與發育。
19.( )下列為生物體的組成層次項目,其由低至高依序排列為何?()辣椒花;()紅血球;()草履蟲;()消化系統;
()肌肉組織。
()丁→乙→戊→甲→丙 ()甲→戊→丙→丁→乙 ()乙→戊→甲→丁→丙 ()乙→甲→丁→丙→戊。
20.( ) 震東向同學提出肉眼看不到的草履蟲與公園常看到的赤腹松鼠在生物組成層次上有何異同之處,請問下列何者正確?
() () () ()丁。
選項
草履蟲
赤腹松鼠
由多個細胞組成
由多個細胞組成
表現生命現象
表現生命現象
沒有分工合作現象
沒有分工合作現象
屬於多細胞生物
屬於多細胞生物
21.( ) 下列哪些構造具有維持植物細胞形狀的功能?
()細胞壁與細胞核 ()細胞核與大型的液胞 ()細胞壁與葉綠體 ()細胞壁與大型的液胞。
22.( ) 若實驗結果無法印證假說,此時應該如何進行下一步?
()修改實驗數據,更改原本假說 ()修改假說,重新設計實驗
()修改實驗結果,發表結論 ()可直接發表結論。
23.( )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而細胞質內各項構造可獨立進行特殊化學反應,不會互相影響;主要原因是因為下列
何者? ()細胞質內許多不同構造大多有「膜」包圍著 ()細胞只能進行一種生理作用 ()細胞內各種生理作用
輪流進行 ()每個細胞的細胞質中都只有一種構造以進行特殊化學反應。
24.( ) 赫俊操作複式顯微鏡觀察口腔皮膜細胞,正確的操作順序為何?()使用
10X
物鏡觀察;()使用
60X
物鏡觀察;
()用牙籤鈍端刮取口腔皮膜細胞;()在載玻片上滴亞甲藍液。
()丙丁甲乙 ()丁丙乙甲 ()丙甲丁乙 ()丙丁乙甲。
25.( ) 小豪觀察到庭院中白菜的幼芽生長快速,若他推測細胞需要分解養分產生能量以供幼芽生長,則下列哪一細胞構造的
功能和他的推測最直接相關?
()粒線體 ()細胞核 ()葉綠體 ()細胞膜。
26.( ) 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何者正確? ()動物體內的細胞皆為球狀;而植物體內的細胞皆呈長方狀 ()就單一細胞
而言,鯊魚的單一細胞比草履蟲的生理機能還多 ()植物細胞排列較規則,動物細胞較不規則,是因為植物有葉綠體
()用亞甲藍液染色,主要是染細胞核而非細胞質。
27.( ) 如果將附圖的植物細胞置入純水中,則下列哪一種情形可能會發生?
()
()
()
()
28.( ) 將植物細胞置入哪一種液體中,比較容易觀察到其細胞膜構造?
()生理食鹽水 ()濃食鹽水 ()清水 ()礦泉水。
-第三頁-
29.( ) 若要探究溫度對豌豆生長速度的影響,下表中的哪兩組可做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甲乙
()乙丁
()丙丁
()甲丙。
30.( ) 下列哪一種生物,單一細胞能執行的功能最少?
()新月藻 ()細菌 ()榕樹 ()草履蟲。
31.( ) 關於顯微鏡的操作與玻片標本製作,下列何者錯誤?
()為了減少產生氣泡,蓋上蓋玻片時應直接快速蓋下 ()觀察標本時應兩眼同時張開
()使用目鏡
10X、物鏡
20X,則放大倍率為
200
()物鏡由低倍換成高倍時,視野內的細胞數目變少。
32.( ) 有四組不同倍數的顯微鏡:()
10
×
10()
10
×
20()
4
×
50()
10
×
40,試問哪一組顯微鏡所觀察到的細
胞最小? () () () ()丁。
33.( ) 不同組織中的細胞形狀不同,功能也不同。在人體中,下列箭頭所指的細胞何者最可能具有快速傳遞訊息的功能?
()
()
()
()
34.( ) 在顯微鏡操作實驗中,已介紹過複式顯微鏡與解剖顯微鏡的構造與功能,此兩種顯微鏡皆屬於光學顯微鏡,但因功能
及放大倍率的不同,所以觀察時則必須以標本挑選正確的顯微鏡使用,請根據附圖來判斷有關圖中生物的介紹何者正
確?(圖中生物的比例並未按照比例尺繪製)
()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是細菌、病毒和單胞藻 ()病毒需要利用複式顯微鏡進行觀察
()細菌可利用解剖顯微鏡進行觀察 ()
跳蚤雖然直接肉眼可見,光學顯微鏡更能詳細觀察。
35.( ) 下表是小緯觀察完一連串動植物細胞後所整理出來的表格,請問哪一個選項完全正確?
(圖一)
36.( ) 嘉欣用複式顯微鏡觀察鴨跖草的下表皮,當轉動旋轉盤至高倍物鏡時,發現影像變成右上(圖一)的狀態。請問:嘉欣
應調整顯微鏡的何種構造,才能使影像變清晰呢?
()調整光圈 ()轉動旋轉盤調整物鏡 ()調整細調節輪 ()移動玻片
37.( ) 承上題,嘉欣想將箭頭所指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應將玻片往哪一方向移動?
()右上 ()右下 ()左上 ()左下。
38.( ) 靜香用顯微鏡觀察以亞甲藍液染色後的口腔皮膜細胞,下列關於此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需使用複式顯微鏡進行觀察 ()被染色的部位主要為細胞膜
()其構造與植物表皮細胞相同 ()可觀察到呈半月形的保衛細胞
39.( ) 小夫在高倍鏡下觀察到的鴨跖草的下表皮如附圖所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甲有葉綠體 ()甲有細胞核 ()乙有葉綠體 ()乙有細胞核。
40.( ) 若依據「水袋的透明度會影響驅蠅效果」的假設來設計實驗,則下列何者為其操作變因?
()水袋大小 ()水袋的透明度 ()水袋懸掛高度 ()水袋數量。
-第四頁-
細胞膜由許多奈米尺度(1尺=10 億奈米)的構造所組成,因此控制有些物質可以進出細胞膜,但以不同方式進出,如圖為
物質進出細胞膜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 41~42 題:
41.( ) 可以直接靠擴散作用的是哪些物質?()二氧化碳;()水分;()氣;()葡萄糖。
()甲乙丙丁 ()僅甲乙丙 ()僅甲丙丁 ()僅乙丙丁。
42.( ) 有些小分子雖然無法直接通過細胞膜,但經由特殊的蛋白質通道也可以進出細胞膜,請問下列哪些物質可透過此種方
式進出細胞?()葡萄糖;()水分;()礦物質;()胺基酸。
()甲乙丙丁 ()僅甲乙丙 ()僅甲丙丁 ()僅乙丙丁。
43.( ) 下列哪一項不是生命的現象? ()水分子進入細胞 ()楓葉轉紅 ()母雞下蛋 ()大腸桿菌由一個變成兩個
44.( ) 關於設計實驗時必須注意的事項,請判斷下列何者正確?
()與假設目的相符合的組別,稱為對照組;未經改變處理的組別,稱為實驗組 ()實驗結果和假說不同,可以略為
修改實驗結果 ()實驗只需做一次就能得出結論 ()實驗得出的結論,若受其他科學家重複驗證且接受,就可能形
成學說。
45.( ) 關於生物圈的敘述,下列何者較為正確 ()人類曾到過月球,所以月球也算生物圈的範圍 ()生物圈的範圍占
整個地球很大的比例 ()目前的生物圈約為海平面垂直上下各一萬公尺的範圍內 ()生物圈的範圍不會再改變。
46.( ) 使用解剖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操作步驟包括:()將標本放置於載物板上;()調整眼距調整器使兩眼看到同一個視
野;()閉上有眼焦調整器的那一眼,調整調節輪到影像清晰;()閉上無眼焦調整器的那一眼,調整眼焦調整器到影像
清晰。其正確順序為?()甲乙丙丁 ()甲丙丁乙 ()乙丙丁甲 ()丙丁乙甲
臺灣屬於海島,四面環海,於是有少數農民因缺水而引進海水灌溉農田,結果造成農作物的大量死亡。試回答 47~48 題:
47.( ) 引海水來灌溉,將會造成下列何種結果
()植物吸收大量的鹽分 ()根部細胞水分過多,細胞脹破而死
()植物細胞水分滲透出來,導致枯死 ()植物體內礦物質過多,影響光合作用。
48.( ) 水分通過細胞膜的現象,我們稱為何? ()蒸散作用 ()運輸作用 ()滲透作用 ()光合作用。
二、閱讀素養:每題 2
生物發光是海洋生物賴以生存的利器,亮光可用來覓食,像是照亮四周方便自己尋找獵物,或是點著一盞亮光引誘獵物
上門;亮光在黑暗中也做為溝通的信號,用來和同類打招呼,還有吸引配偶;亮光還能防身禦敵、隱藏身影,避免成為掠食
者的食物……一起來看看深海動物運用光的各種招數!
深海鮟鱇魚
自備釣竿?
深海鮟鱇魚的嘴巴很大,裡面布滿了尖銳的牙齒,食性為肉食性,但最奇怪的是,牠頭上竟然附了一把釣竿?這正是牠的發
光器,由第一背鰭特化而成,裡面住著許多發光細菌。鮟鱇魚會擺動發光器(餌球),好奇的獵物就會循著那黑暗中的一盞燈火
逐漸靠近、被引誘到鮟鱇魚嘴邊,接著就被張開大口的鮟鱇魚趁機吞食了。除此之外,深海鮟鱇魚的餌球也是用來分類的主
要依據,但僅限於雌魚,大部分的雄魚無法被明確分類。而深海鮟鱇魚的雄魚和雌魚外觀差別很大,雄魚的體型小得多。根
據研究角鮟鱇屬(Ceratias)的雄魚大概只有雌魚體重的千分之一不到,體長則約只有百分之一。主要是因為在深海很難找到
另一伴交配,因此深海鮟鱇演化出很小的雄魚,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附在母魚身上,隨時準備可以交配。
小飛象章魚
觸手會發光
深海裡還有一種生物叫做小飛象章魚,牠擁有一對類似象耳的鰭,所以有了這可愛的名稱。小飛象章魚生活的地方最深可到
海面下 7千公尺,是已知章魚中最深的。牠不會噴墨,畢竟這在黑暗的海底無法作用;但 8隻觸手的末端長了發光器,可用
來嚇唬敵人和吸引獵物上門。 【文章取自聯合學苑與環境資源中心:鮟鱇魚知識大百科,翻轉你對牠的認知(下)
49.( ) 在水深超過 200 公尺的海裡,較缺少何種生物生存需要的資源? ()養分 ()空氣 (C) ()陽光
50.( ) 有關深海鮟鱇魚和海底環境的敘述,何者錯誤?
()深海鮟鱇魚的發光原理主要是共生的發光細菌產生 ()雌鮟鱇魚的發光器可作為分類依據
()其主要食物是綠色大型藻類 ()有些深海鮟鱇魚的雄魚體型比雌魚小很多以達到交配目的
【試題結束,請再次檢查。】
Created by free version of DocuFreezer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