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七年級 111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生物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62.64 KB
頁數
4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8-01,离现在 2 8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70 )
( ) 1.璨璨拿了一張小紙片,寫上「bdq,放在複式顯微鏡底下觀察,則他所看到的影像應該為何?
() bdq () pdb () qbd () bpq
( ) 2.仙人掌肥厚的莖,主要目的為何?
(A)減少水分的蒸散 (B)增加光合作用的速率
(C)可儲存大量的水分 (D)增加水分吸收的面積
( )3.下列何者可維持地球表面的溫度,而且可以保護地球,降低隕石對地球撞擊的影響?
(A)陽光 (B)空氣 (C) (D)以上皆可
( )4.有關生物適應環境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細菌可在 10000 公尺高的地方生存
()蝙蝠利用嘴和鼻發出超音波,以回聲定位捕食獵
()紅樹林的水筆仔生活在河口地,掉落的種子會發育為胎生苗
()深海魚類以上層掉落的屍體為食,不需直接利用陽光便能生存
( ) 5.目前所知生物圈的領域,若以海洋表面為零,以上為「+」,以下為「-」,則垂直方向的範圍是在多
少公里之間?
()±10 ()±100 ()±1000 ()±10000
( ) 6.實驗設計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只有一項因素不同其餘完全相同科學家稱這一項不相同的因素為何?
()應變變因 ()操作變因 ()控制變因 ()不變變因
( )7.若實驗結果無法印證假說,此時應該如何進行下一步?
()修改所提出問題,重新觀察 ()修改假說,重新設計實驗
()修改實驗結果,成為學說 ()修改學說,重新提出問題
( )8.佛來明培養細菌時不慎在培養基上汙染了青黴菌他發現青黴菌愈長面積愈大而細菌的生長面積
愈來愈小他推測可能青黴菌產生某種物質將細菌殺死後來實驗證明他的推測是正確的因而發
現了抗生素─青黴素。佛來明的這種推測,在科學研究歷程是屬於哪個步驟?
()觀察 ()參考文獻資料 ()分析實驗結果 ()提出假說
( )9.關於科學研究過程的步驟順序,下列何者正確?()學說;()提出問題;()觀察;()假說;()
實驗。
()乙→丙→戊→甲→丁 ()乙→丁→戊→甲→丙
()丙→乙→丁→戊→甲 ()丙→戊→乙→丁→甲。
( )10.下列何者較適合使用解剖顯微鏡觀察
(A)蟑螂的觸角 (B)人的口腔皮膜細胞
(C)細菌 (D)病毒
( )11.下列何者不是進入實驗室應遵守的安全守則?
(A)實驗前應先預習活動操作步驟
(B)實驗桌面及地面應保持乾淨,不可有積水
(C)使用藥品前,應先看明標籤,以免誤
(D)實驗後的廢棄物應全部丟至垃圾桶中,不需要特別處理
( )12.學生於透明膠片上寫45兩字,用複式顯微鏡來觀察若他只看到倒立的 4,則應將膠片往哪一方
向移動才能再看到倒立的 5
() () () ()
( ) 13.如圖為小宸用解剖顯微鏡觀察被麻醉的蜜蜂時,視野中所見的景象。小宸想將蜜蜂移至視野中央,
應將蜜蜂往哪個方向移動?
()右上 ()右下 ()左上 ()左下
( ) 14.點燃的酒精燈不用時,如何將火熄滅才是正確的方法?
()用口吹熄 ()用抹布蓋熄 ()以燈罩蓋熄 ()以水澆熄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11 學年度第 1期第 1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生物
命題
教師
得分
2 4
範圍
1-1~2-4
班級
七年
姓名
座號
2
3
顯微鏡代號
目鏡
物鏡
10X
10X
4X
50X
10X
50X
10X
20X
4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