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生物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883.34 KB
頁數
5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30,离现在 4 36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選擇題:(每題 2分)
1.( )心心來到阿拉斯加,為了欣賞美麗的極光,必須忍受攝氏零下
30
度的刺骨寒冷,她因為穿在身上的衣物不夠保暖,
而冷得發抖,試問「冷得發抖」是生物特有的哪一種生命現象?
()感應與運動 ()代謝 ()生殖 ()生長與發育。
2.( )生物的外觀,構造等不同是為了適應環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生活在綠色草原中的生物,保護色常為綠色 ()豬籠草可藉由特化的捕蟲構造來補充含碳物質
()生活在樹林中的竹節蟲善於偽裝成樹枝的模樣 ()生活於乾燥環境中的植物通常防止水分散失的構造較發達。
3.( )下列何者不屬於生命現象?
()珊瑚蟲分泌出石灰質骨骼 ()軍艦鳥鼓著紅色的喉囊求偶
()石灰岩洞內長出石筍 ()公企鵝與母企鵝輪流孵蛋。
4.( )細胞學說的內容為下列何者?
(A)細胞的基本構造為細胞膜、細胞質及細胞核 (B)每個細胞內一定有一個細胞核
(C)細胞是構成生物體最基本的單位 (D)細胞很小,必須用顯微鏡才可看到
5.( )下圖()編號 15的五支試管分別為不同的實驗裝置,每支試管皆裝有等量的水,如圖所示。若要研究「葉片的有
無」和「蒸散作用的速率」之關係,下列何種組合可作為此實驗設計的實驗組與對照組?
()
()編號 1 2 ()編號 1 3 ()編號 3 4 ()編號 4 5
6.( )承上題,實驗的「葉片的有無」變因應屬於變因種類的哪一種?
()應變變因 ()操作變因 ()控制變因 ()不變變因。
7.( )超夢老師研究台灣欒樹與椿象之間的互動關係結果證實椿象以吸食台灣欒樹的枝液為食請將超夢老師的研究步驟
做正確的順序排列()認為椿象可能是以台灣欒樹為食()看到在冬天時台灣欒樹下聚集許多椿象()用台灣
欒樹的樹枝餵食椿象;()實驗結果與假說符合,超夢老師提出結論。
(A)甲乙丙丁 (B)丁丙甲乙 (C)丙甲乙丁 (D)乙甲丙丁
8.( )若實驗結果無法印證假說,此時應該如何進行下一步?
()修改所提出問題,重新觀察 ()修改假說,重新設計實驗
()修改實驗結果,成為學說 ()修改學說,重新提出問題。
9.( )下列關於實驗器材的使用方式,何者正確?
(A)酒精燈內的酒精量要維持低於 1/3 的量,不可裝太滿 (B)試管口不可對著自己及他人
(C)實驗後的廢棄物有毒,應直接倒入水槽用大量的水沖走 (D)量筒可測量液體體積,也可使藥品在其中進行反應。
10.( )小智在複式顯微鏡的視野中觀察到如下圖()的物象,發現左上方有明顯陰影,請問小智應該如何調整顯微鏡?
()
()調整反光鏡 ()調整粗調節輪 ()重新製作玻片標本 ()擦拭目鏡鏡頭。
11.( )若複式顯微鏡 200 倍的視野能看到 12 個標本物,則 100 倍的視野下將會看到幾個?
() 3 () 6 () 24 () 48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08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次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生物
命題
教師
得分
3 5
範圍
1-1~2-4
班級
七年
姓名
座號
:蒸散作用為水蒸氣從氣孔散失的現象。
2
12.( )下列有關複式顯微鏡和解剖顯微鏡的差異,何者敘述正確?
(A)複式顯微鏡的放大倍率較小 (B)複式顯微鏡所見到的為平面影像
(C)用複式及解剖顯微鏡所觀察的標本皆必須薄而透光 (D)若想觀察紅血球細胞可使用解剖顯微鏡。
13.( )下列有關生物圈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生物圈僅包含了低層大氣與部分地表 (B)生物圈為生物能夠生存的空間
(C)生物圈的範圍是永遠不會變動的 (D)生物圈的垂直上下範圍共約十萬公尺。
14.( )請問下列哪些依據可用於區別(圖三)中人類的甲細胞和丙細胞?(1)有無細胞質(2)有無細胞核(3)細胞的功能;
(4)細胞的型態。
() (成熟)
(A)(1)(2) (B)(3)(4) (C)(2)(3)(4) (D)(1)(2)(4)
15. ( )承上題,下表為圖(三)中的四種細胞的比較表格,試問何者正確?
(A) (B) (C) (D )丁。
選項
形狀
功能
扁平,不規則
傳遞訊息
具有細長突起
運送氧氣
雙凹圓盤狀
保護內部構造
細長狀
收縮產生運動
16.( )伊布用10X物鏡,如圖(),觀察水中的小生物時,在視野內看到一個水蚤,如圖(),如果他要換成高倍的物鏡繼
續觀察此水蚤,下列有五個使用複式顯微鏡的操作步驟:(a)轉動旋轉盤換物鏡甲(b)轉動旋轉盤換物鏡乙(c)將載
玻片向左下方移動;(d)將載玻片向右上方移動;(e)轉動細調節輪;(f)轉動粗調節輪。請問下列哪一項操作順序是正
確的?
()
()
() ace () cae () bcf () bdf
17.( )夢幻與朋友到拉拉山遊玩,發現林區間有的樹木均高達幾十公尺以上而能屹立不搖,究其原因是因為植物的細胞多
出了何種構造?
()細胞核 ()細胞膜 ()葉綠體 ()細胞壁。
18.( )下列何者可維持地球表面的溫度,而且可以保護地球,降低隕石對地球撞擊的影響?
(A)陽光 (B)空氣 (C) (D)以上皆可。
19.( )若要探究「溫度對豌豆生長速度」的影響,下表中的哪兩組可做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溫度保持
28℃
15℃
15℃
28℃
澆水次數
及水量
每日1次,
每次100mL
每日1次,
每次100mL
每日2次,
每次100mL
每日1次,
每次100mL
放置位置
實驗室窗戶旁,
白天可照到光
實驗室實驗桌上,
蓋上黑色不透光罩
實驗室窗戶旁,
白天可照到光
實驗室實驗桌上,
蓋上黑色不透光罩
(A)乙丁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20.( )將人體紅血球細胞放入三種液體中,結果如下表,下列關於三種液體濃度大小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丙>甲>乙。
甲液
乙液
丙液
紅血球形狀變化
不變
萎縮
膨脹破裂
3
21.( )下列何種器材在裝取液體後,可直接在酒精燈上加熱?
(A)試管 (B)量筒 (C)玻片 (D)培養皿。
22.( )讀取量筒中的液體刻度時,該在圖()中的何位置觀察才正確?
(A) A (B) B (C) C (D)皆可
23.( )細胞是生物的基本單位,請問主要是什麼因素會造成大鯨魚與小蝦米之間體型的差異?
(A)細胞的大小 (B)細胞的多寡 (C)細胞製造分泌物的多寡 (D)細胞與細胞之間的間隔大小
24.( )爺爺常常會收集尿液來施肥,爺爺在施肥前會先將尿液稀釋,試問如果沒稀釋而直接施肥,將會發生什麼事?
(A)根部細胞吸收大量的鹽分而死亡 (B)根部細胞水分過多,細胞脹破而死
(C)根部細胞水分滲透出來,導致脫水枯死 (D)根部細胞形狀不變。
25.( )承上題,若沒稀釋而直接施肥後將農作物的根部,做成玻片標本在顯微鏡下觀察,則可看見何種現象?
(A)細胞膜及細胞壁皆維持原狀 (B)細胞膜和細胞壁都萎縮,使細胞縮小
(C)細胞膜和細胞壁都膨脹,使細胞脹大 (D)細胞膜萎縮,和細胞壁分開。
26.( )以下關於細胞內各種構造的敘述,何者錯誤
(A)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為細胞的生命中樞 (B)動物的液胞比較小,植物液胞比較大
(C)葉綠體使細胞呈現綠色,能行光合作用製造葡萄糖 (D)細胞膜為膠狀水溶液,是細胞進行代謝作用的場所。
27.( )下列有關植物組成層次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種子和果實屬於器官 (B)葉片中負責輸送物質的細胞組成輸導組織
(C)根、莖與葉聯合形成器官系統 (D)根屬於營養器官,花則屬於生殖器官。
28.( )下列關於草履蟲與珊瑚蟲的比較,何者正確?
(A)草履蟲與珊瑚蟲皆屬於單細胞生物 (B)各取一個細胞來比較,珊瑚蟲的細胞有較多功能,較獨立
(C)一個草履蟲不能表現所有的生命現象 (D)珊瑚蟲需要細胞分工合作,才能表現完整的生命現象。
29.( )柚子的果肉中,水滴狀的構造稱做汁囊」,是由多個具大型液胞的薄壁細胞構成,液胞內儲存著酸甜的果汁。所
以,我們食用的柚子酸甜的果汁是儲存在圖()的哪一個構造?
(A) (B) (C) (D)戊。
()
30.( )承上題,細胞壁是指圖中哪一個構造?組成細胞壁的成分為何者?
(A)丁、醣類 (B)庚、纖維素 (C)丁、脂質 (D)庚、蛋白質。
31.( )小慧慧買了滷味來到洲際棒球場觀球賽,滷味豐富有豬大腸、排骨肉、滷蛋、蔔、鴨血、豬肝等,請問飽餐一
頓的小慧慧吃了那些組成呢?
(A)1 種細胞 (B) 2 種個體 (C) 3 種組織 (D) 4 種器官。
32.( )氰化氫、氰化鉀、氰化鈉是含劇毒化學物質,其毒性原理是讓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的相關酵素失去活性,使生物能
量的產生中止。對真核生物細胞內胞器而言,氰化物的主要影響對象是?
(A)細胞核 (B)細胞膜 (C)粒線體 (D)葉綠體。
33.( )下列關於生物生存的要素之敘述,何者錯誤
(A )大多數生物所需的能量來自太陽 (B)由於地球和太陽的距離適當,有利於地球上液態水的保存
(C)水約佔人體內成分的 70% (D)空氣中的氧氣供生物呼吸,氮氣供植物行光合作用。
()
()
()
4
()
34.( )仙人掌的葉呈針狀,主要的目的為何?
()減少水分的蒸散 ()增加光合作用的速率 ()可儲存大量的養分 ()增加水分吸收的面積。
35.( )下列「乙」敘述,是屬於科學方法中的哪一個步驟?
甲:為什麼孑孓要浮在水面上呢?
乙:收集資料後,推測孑孓以浮在水面上來獲得所需空氣。
丙:庭院找到許多的積水盆栽,發現孑孓都浮在水 面上。
()觀察 ()提出問題 ()假說 ()學說。
二、題組題(每題 2)
()、小嘉利用複式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風車草葉片下表皮與人類口腔皮膜細胞,以下為觀察後所畫出的細胞圖,請
依圖示與代號,回答下列問題。
()
()
()
36.( )小嘉觀察後,畫出的細胞與細胞構造標示的配對,何者正確?
()()為風車草葉片下表皮,乙為細胞壁、丙 為細胞核 ()()為口腔皮膜細胞,丁為細胞核、己為細胞膜
()()為洋蔥表皮細胞戊為細胞膜己為細胞壁 ()()為洋蔥表皮細胞庚為細胞核辛為
37.( )下列有關三種細胞觀察的描述,何者不正確?
()人類口腔皮膜細胞經染色後,細胞核清晰可見 ()風車草保衛細胞成半月形,兩兩成對來控制氣孔開閉
()洋蔥表皮細胞經染色後可見到細胞核與葉綠體 ()風車草保衛細胞內的葉綠體會隨著細胞質流動而緩慢移動
38.( )下列關於三種細胞構造的比較,何者正確?
風車草保衛細胞
洋蔥表皮細胞
口腔皮膜細胞
()細胞核
()細胞質
()葉綠體
()細胞壁
() () () ()丁。
39.( )從洋蔥的鱗葉所撕取下來的下表皮(明薄片),在生物體的構造組成上屬於哪一層次?
(A)細胞 (B)組織 (C) 器官 (D)個體。
()、下圖為生物細胞膜物質通過示意圖及微血管處物質交換的情形,試回答下列問題:
(十三)
(十四)
40.( )下列關於物質進出細胞的敘述何者錯誤?
(A)細胞膜上的通道成分為蛋白質 (B)水能利用圖(十三)中甲、乙 2種方式進出細胞
(C)澱粉是大分子物質無法進出細胞 (D)葡萄糖和礦物質能使用同一個通道進出細胞。
41.( )微血管與細胞的物質交換大多是利用「擴散作用」來進行,在圖(十四)中,若紅血球中的氧氣是用 B方向來擴散,
則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紅血球的氧含量低於周圍細胞 (B)氧氣的擴散是利用圖(十三)中的甲途徑來進行
(C)氧氣的擴散是自然現象,不需要消耗細胞的能量 (D)擴散作用只在細胞內會發生。
()()木棉;()鑽石;()綠豆;()煤炭;()野牡丹;()人類;()臺灣獼猴;()牙刷;()玫瑰;()波斯貓。
試依以上所列項目,回答下列問題:
42. ( ) 以上各項屬於非生物者,共有幾項? ()
2
()
3
()
4
()
7
項。
5
()、圖(十一)及圖(十二)為兩種顯微鏡的示意圖,試以代號回答下列問題。
43.( )觀察時若發現視野中的光線過暗,應調整圖(十一)的哪一個構造?
(A) (B) (C) (D)
44.( )使用圖(十二)的顯微鏡觀察葉片時發現兩眼視野無法合一不利於觀察請問應調整下列哪一個構造才能使兩眼
視野合一?
() a () b ()c ()d
45.( )阿倫在載玻片上寫「bdq」字後,以圖(十一)的顯微鏡觀察,則他所看到的影像為下列何者?(不考慮放大倍率)
() bdq () pdb () qbd () bpq
46.( )阿倫利用圖(十一)顯微鏡觀察口皮膜細胞,製做玻片時可使用甲液體將細胞染色,染色後細胞內的乙構造會更
清楚,請問甲液體及乙構造分別為下列何者?
(A)甲為酒精乙為細胞質 (B)甲為碘液乙為粒線體 (C)甲為雙氧水乙為細胞膜 (D)甲為亞甲藍液乙為細胞核。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下列問題。
保護色的類別
(1)隱蔽色:動物的體色與生俱來便和生存的環境相似,使自己不易被敵人發現。例如:銅蛇的顏色和乾燥的落葉相似;
北極熊、白貂等動物生活在雪地的環境中,體色多呈白色
(2)適應色:動物的體色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產生變化的情形。例如:雨蛙棲息於綠葉中時體色為綠色,棲息在枯枝落葉
時,體色會轉變成灰褐色。
(3)警戒色:有些生物的體色對其他生物而言,帶有警示作用,例如:有些蝶的翅膀上有類眼睛的斑點;有些無毒的動物
也會具有和有毒種類相似的體色,使獵捕者不敢捕食。例如:有些昆蟲會和具有毒針的黃蜂或胡蜂有相似的花紋
色彩。
47.( )對具有保護色的動物而言,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有利於獵物躲避敵人 (B)掠食者容易成為明顯的目標 (C)皆為學習模仿的結果 (D)會降低動物存活的機率
48.( )雪兔夏天時外表為褐色,到了冬天時毛色則變為雪白,請問這屬於哪一類保護色?
(A)隱蔽色 (B)適應色 (C)警戒色 (D)以上皆非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下列問題。
有些時候細胞會發生胞器異常蛋白質損壞或異物入侵的狀況此時細胞就會利用「自噬作用」來處理這些問題
噬作用進行時,細胞內會先形成凹膜狀的構造,稱為「吞噬泡」,吞噬泡會逐漸增大,將受損的胞器、蛋白質或異物包圍,
形成囊狀的「自噬小體」隨後,含有多種水解酵素的胞器「溶體」就會與自噬小體融合時溶體中的各種水解酵素就會
分解異常的胞器蛋白質或異物分解後有用的物質如葡萄糖胺基酸等,可回收再供細胞利用此外,科學家也發現細胞
中養分不足時,也可以透過自噬作用來分解細胞中較不重要的結構或物質來提供養分,以渡過危機。
若細胞受傷嚴重,受損的胞器、異常的蛋白質等多到無法處理時,就會引發「細胞凋亡」。此時細胞將開啟一連串的死
亡程序,包括關閉能量工廠粒線體、分解胞器、細胞核裂解等,進而造成細胞崩解成數個碎片,稱為「凋亡小體」,最後這
些碎片會被特殊細胞所吞噬分解此外,生物體亦可透過細胞凋亡來控制體內細胞的種類與數量以維持正常的生長。自
噬作用與細胞凋亡啟動的機制不同細胞通常以異物堆積的程度決定清除或凋亡異物較少可透過自噬作用來清除異物
更新胞器,達到修繕的目的;異物過多,無法清除時,則啟動細胞凋亡,此時的細胞就只能走向死亡。
49.( )當動物細胞處於飢餓狀態時,細胞以何種方式渡過短暫的危機?
(A)進行自噬作用 (B)進行細胞凋亡 (C)分解凋亡小體 (D)溶體破裂,釋出養分
50.( )下列關於「細胞凋亡」的敘述何者錯誤
(A)發生時機為細胞受傷嚴重時 (B)程序包括關閉能量工廠粒線體、分解胞器、細胞核裂解等
(C)可用來控制體內細胞的種類與數量,以維持正常的生長 (D)進行後的細胞重新再生,代謝更旺盛
(十一)
(十二)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